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
3.
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简介@吴承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简介吴承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01概况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nternationalSympo siumonPlasmaChemistry,ISPC... 相似文献
4.
引言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sma Chemistry, ISPC)开始于1973年,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办,由其下属物理化学部等离子体化学分委员会具体组织.历届会议的会址是德国Kiel (1973),意大利罗马(1975),法国Limoge (1977),瑞士苏黎世(1979),英国爱丁堡(1981),加拿大Montreal (1983),荷兰Eindhoven (1985),日本东京(1987),意大利Pugno… 相似文献
5.
电热化学发射中等离子体发生器放电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实验方面研究了电热化学发射中等离子体发生器随毛细管的几何尺寸和PFN网络的初始充电电压等参数变化的放电规律,结果将有助于改进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设计和提高放电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会议上共提出论文117篇,代表了在这个领域中最近的发展和成就.论文集分综述、热等离子体(近平衡)和低气压等离子体(非平衡)三个部分.热等离子体方面包括基本过程和模型,诊断,等离子体系统,熔化和气化,冶金,化工过程和热解.低气压等离子体方面包括基本过程和模型,诊断,聚合和表面处理,蚀刻和沉积. 本文包括四部分,即会议概况,主要学术内容,会议特点和等离子体技术前景.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技术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技术是近20年间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在很大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为不同的用途提供纯净热源气体或高温、低温反应工质,因而从一开始就引起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对它的关心和兴趣。对它的研究进展很迅速,仅从1985年7月在荷兰召开的第7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SPC-7)来看,到会科学家587人,提出论文263篇,内容极其广泛,显示 相似文献
8.
膛内等离子体点火及燃烧增强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初始点火过程中 ,假设等离子体为充分发展射流流动 ,因而可采用积分近似模型进行描述。而在随后的膛内燃烧过程中通过以经验公式给出等离子体混合长度的方法来处理等离子体的运动 ,并给出了合适的相间阻力及传热公式。通过在计算网格设计中引入了自适应方法提高了数值解精度。计算膛压曲线与实验符合良好。相对常规内弹道情形 ,等离子体能量的注入使在不同时刻膛内的气、固两相速度、压力和膛底温度等出现提高 ,这是等离子体注入后对内弹道的增强过程。计算结果为固体工质电热化学炮的弹道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用光楔错位干涉与高速摄影技术诊断电热化学(ETC)发射装置中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的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射流与毛细管几何尺寸以及电源供能的关系。该方法有助于改进电热化学发射装置中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设计及其效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评述了密度泛函理论派生概念和原理在摩擦化学中的应用,指出可以采用摩擦化学势(或摩擦化学电负性)和摩擦化学硬度作为表征固体摩擦材料和润滑剂分子力化学反应活性的量化参数,从而为摩擦化学计算与设计提供量子化学参数。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沉积碳氟聚合物薄膜的纳米摩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感应等离子体刻蚀加工过程中单晶硅表面形成的不同厚度的碳氟聚合物薄膜的纳米摩擦特性,并针对几种不同的摩擦模式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在不同厚度的碳氟聚合物薄膜表面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同硅基体相比,聚合物薄膜的摩擦力信号明显较弱,薄膜的纳米摩擦特性同其厚度密切相关;碳氟聚合物薄膜在同Si3N4针尖接触过程中可向针尖表面转移,从而对针尖起修饰作用,以减轻微观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13.
对于非均匀流动等离子体,本文给出电阻撕裂模的解析解,及不稳定性增长率的表达式,结果表明,流速及非均匀性均使不稳定性增长率增大,此外,还给出了磁岛形状。 相似文献
14.
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类金刚石碳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射频-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沉积类金刚石碳薄膜,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测定薄膜的硬度,并用UMT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薄膜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类金刚石碳薄膜表面光滑致密且硬度较高;在干摩擦条件下与GCr15钢球或Al2O3球配副时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摩擦系数较低,耐磨寿命较长,而在水润滑条件下同Al2O3球配副时发生灾难性磨损.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小口径电热发射装置采用液体(含能或不含能)工质的电热发射实验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对工质的种类、质量和装填方式,等离子体的破膜压力,电能与化学能匹配关系,弹重等参量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不含能工质可将0.5g弹丸加速到1783m/s,采用含能工质可将0.5g弹丸加速到2160m/s,0.3g弹丸加速到2200m/s以上。测得的压力曲线表明,在电能与化学能释放速率互补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明显的压力平台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受控热核反应装置中,环状磁约束装置(包括托卡马克、仿星器及最近出现的很多新型装置如皱褶环、扭曲器、球马克等)是其中的主流。所有这类装置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平衡问题,也就是在等离子体的压力P的驱动下,等离子体环的大、小半径都趋向于膨胀,如何使大小半径维持不变,就是环状等离子体的力学平衡问题(简称平衡问题)。对于 相似文献
18.
对比实验表明,利用与等离子体发生器联结的中空管结构从弹丸底部点燃推进剂,不仅可以提高弹丸的出口动通顺学能降低膛内的压力;如果单纯依靠增加电源系统的初始电能提高弹丸的出口动能,其副作用是增加了膛内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剂点火结构的合理设计对提高电热化学炮的发射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益广泛地利用具有极端的状态参数(温度、速度、接触时间等)的过程,是现代技术和工艺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为了研究出生产化学产品和生产具有特殊性能新材料的全新的、经济有效的工艺方法,必须研究温度力10~5——1.5×10~4°K。接触时间~10~(-5)—10~(-2)秒。压力从几分之一毫米水银柱到数百大气压这种条件下的物理化学过程。物理化学(以及化工)的新方向——低温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即等 相似文献
20.
电弧等离子体在工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受自收缩特性的影响,造成的温度梯度大、高温区体积小,制约了该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基于电弧发生技术,通过多种调控手段获得大体积均匀热等离子体,在热喷涂、微纳粉体制备和煤制乙炔等领域,已展示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大尺寸电弧等离子体应用需求入手,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在大尺寸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从产生的方式上,介绍了多相交流、多电极直流和磁驱动旋转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并分别阐述了大尺寸热等离子体产生的基本原理和电弧的基本特征;在电弧特性控制方面,基于发生器结构特征,从电极几何位形、气流驱动和磁场驱动等几个方面,汇总了等离子体的调控方法及其调控机制,论述了它们对等离子体位形、动态特性和流动特性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国内外大尺寸电弧等离子体应用的基本情况及其研究进展,围绕着应用痛点,进一步凝练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电弧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升级和新领域应用的拓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