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手性铜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环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发展起来的手性席夫碱-铜类,三氟乙酰基樟脑-铜类,半咕啉-铜类,双唑啉-铜类,联吡啶-铜类催化剂的结构、应用,合成及催化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手性磷酸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性磷酸是2004年报道的一类具有新型结构的强酸性Bronsted酸催化剂,近几年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成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一个重要分支。手性磷酸在催化一系列亚胺的加成和还原反应比如Mannich、亚胺的氢转移、亚胺的膦酰化、Pictet-Spengler、 Strecker、aza-Diels-Alder、 Friedel-Craft和α-重氮酯的烷基化等反应时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本文主要综述了手性磷酸催化剂应用于亚胺相关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4.
手性金属催化剂在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金属催化剂在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应用一直是不对称合成领域的一个热点。对三十多年来的这一领域的手性金属催化剂的发展作了详细的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双恶唑啉和Schiff碱二类手性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光学活性菊酸的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以合成氯霉素中间体的无效体(1S,2S)-2-氨基-1-对硝基苯基-1,3-丙二醇为原料,分别制得了二取代双恶唑啉和Schiff碱二类配体,并将其分别与醋酸铜配合后得到手性铜催化剂来诱导烯烃(2,5-二甲基-2,4-己二烯和1,1-二苯乙烯)与重氮乙酸酯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最高获得45.2%e.e。 相似文献
6.
新型手性双二茂铁希呋碱亚胺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手性二茂铁乙胺为手性前体分别与吡啶二醛和吡啶二酮进行希呋碱缩合反应,合成了两种二茂铁手性亚胺膦配体,并经元素分析,^1HNMR,^31PNM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这类化合物作为手性配体,研究了其金属Ru(Ⅱ)配合物对苯乙烯与重氮乙酸乙酯的不对称环丙烷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Ru(Ⅱ)配合物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手性铁催化体系在酮及亚胺的不对称还原、烯烃及硫醚的不对称氧化、不对称环加成、不对称环丙烷化以及不对称Friedel-Crafts烷基化等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手性铜络合物的制备及在烯烃不对称环丙烷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并合成了2个新的手性源S-(一)-α-取代-2-羟基-5-甲基苄胺,从该手性源合成了4个光活性铜络合物,考察了它们对苯乙烯、1,1-二苯乙烯和2,4-二甲基-2,5-已二烯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的光学诱导活性.结果表明,由S-(一)-1-(2-羟基-5-甲基苯基)-2-甲基丙胺与2-羟基萘甲醛缩合而得到的Schiff碱为配体的铜络合物的诱导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9.
手性螺环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性螺环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是不对称合成和催化研究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一些手性螺环配体被合成出来并成功地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 综述了近十年来手性螺环配体的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手性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多功能材料中,而且作为重要中间体、催化剂和手性辅剂在有机合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发展高效的方法合成各种手性胺化合物及相应的骨架结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有机硼试剂、胺和羰基化合物参与的不对称Petasis三组分反应是构建手性胺及其衍生物最简洁、高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利用该策略来构建手性胺类化合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综述了不对称Petasis反应合成手性胺类化合物的近期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手性胺源、手性羰基化合物和手性硼试剂参与的底物诱导的不对称Petasis反应,以及手性催化剂促进的不对称Petasis反应,并对该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1S,2S)-(+)-1,2-二苯基乙二胺为原料,分别与2-噻唑甲醛和4-咪唑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四齿手性亚胺配体——N,N'-二(2-噻唑)-1,2-二苯基乙二胺(L1)和N,N'-二(4-咪唑)-1,2-二苯基乙二胺(L2),其结构经1H NMR,IR和ESI-MS表征。L1与Ir Cl(cod)2,L2与[Ir HCl2(cod)]2分别经原位反应制得催化剂CatⅠ和CatⅡ。以异丙醇为氢源,研究了CatⅠ和CatⅡ对苯乙酮经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合成手性α-苯乙醇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苯乙酮0.5 mmol,n(KOH)∶n(Cat)=4∶1,异丙醇15 m L,于45℃反应10 h]下,CatⅠ为催化剂时,转化率90%,ee值33%;CatⅡ为催化剂时,转化率87%,ee值2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