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实验发现, 牛血清白蛋白可以大大增强杀鼠剂溴鼠灵的荧光. 利用荧光猝灭法考察了溴鼠灵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溴鼠灵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 两者形成了新的复合物, 属于静态荧光猝灭. 跟据荧光增敏现象, 建立了水溶液中测定溴鼠灵的荧光方法. 在优化实验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5.0×10-8~4.0×10-7 mol/L和4.0×10-7~1.5×10-5 mol/L, 检出限为5.9×10-9 mol/L. 该方法用于渠水中微量溴鼠灵的测定, 回收率为94.1%~101.3%.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天青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发现天青A的加入能引起BSA的共振散射光谱强度明显增强,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蛋白的新方法.在p H=3.78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固定天青A浓度为1.00×10-5mol/L,当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在8.80×10-8~4.40×10-6mol/L范围内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RLS=69.744c(mol/L)+59.359,相关系数r=0.992 8,检出限为3.28×10-8mol/L,方法应用于牛尿样品中白蛋白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106%之间,表明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人血清中白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人血清中白蛋白的鲁米诺-K3Fe(CN)6化学发光反应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考察了流速、发光试剂浓度、pH值以及增敏剂等对人血清白蛋白分析检测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人血清中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1.2×10-11~4.4×10-8mol/L,R2=0.9942;方法的检出限(S/N=3)为1.2×10-11mol/L;回收率范围为90.75%~103.5%,本法对2.9×10-8mol/L的标准样品平行重复12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5%。  相似文献   

4.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碘苷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以碘苷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分别在1.38~579 mg/L和0.78~585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612 mg/L和0.358 mg/L.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测定,回收率为97%~10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碱性溶液中的锑(Ⅲ) 蛋白质衍生物的极谱吸附波,提出一种灵敏的蛋白质测定的新方法。含有巯基或二硫键的蛋白质与0.08mol LNaOH、4.0×10-4mol L锑(Ⅲ)的混合溶液在沸水浴中反应8min,反应产物在单扫描极谱上于-0.74V(vs.SCE)处产生一个尖锐的、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峰电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的浓度均在3.0×10-9~4.5×10-6mol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HSA检出限均为7.5×10-10mol L;与溶菌酶(Lyso)的浓度在1.4×10-8~2.1×10-5mol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Lyso的检出限为3.5×10-9mol L。方法已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5-硝基水杨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而建立了以5-硝基水杨酸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上述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2.21 ~ 469.2 mg/L 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81 mg/L(n=11)。本实验对血清、尿样和唾液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8.4% ~ 102.6 %之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甲磺酸加替沙星的铝敏化荧光性质。实验发现,在pH6.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缓冲体系中,溶液中的铝(Ⅲ)能与甲磺酸加替沙星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增强甲磺酸加替沙星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铝(Ⅲ)-甲磺酸加替沙星体系荧光增强法测定微量甲磺酸加替沙星的新方法。该体系在λex=365nm,λem=470nm时,甲磺酸加替沙星的浓度在1.28×10-8~3.15×10-6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8.6×10-9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3%(c=2.0×10-7mol/L,n=5)。此方法已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中甲磺酸加替沙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魏薇  王洪鉴  江崇球  石敬民 《分析化学》2007,35(12):1772-1775
合成了一种新型三嗪荧光探针1,5-二(4,6-二氯三嗪)-氨基萘并利用元素分析、IR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在pH=12.0的柠檬酸钠-NaOH缓冲溶液中,与酪氨酸在35℃下反应30 min后,λex/λem=400 nm/465 nm处,1,5-二(4,6-二氯三嗪)-氨基萘与酪氨酸反应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且增强的荧光强度与酪氨酸的浓度成正比,依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酪氨酸的新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是1.1×10-7~1.1×10-5mol/L,检出限为6.8×10-8mol/L。该方法成功用于测定人尿和血清样品中的酪氨酸。  相似文献   

9.
基于美洛昔康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水解产物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一种利用同步扫描技术测量美洛昔康片剂含量的荧光光度分析方法,考察了硫酸的用量及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等条件对产物荧光性质的影响.方法检出限为1.9×10-9mol/L,同步荧光峰强度与美洛昔康浓度在6.0×10-8-1.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本法测定片剂中美洛昔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7.1%(RSD=1.5%,n=9).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胶束体系中乳酸环丙沙星的铁敏化荧光性质.实验发现,在pH 5.56的HAc-NaAc介质中,溶液中的Fe(Ⅲ)能与乳酸环丙沙星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增强乳酸环丙沙星分子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Fe(Ⅲ)-乳酸环丙沙星-SDS三元体系荧光增强法测定微量乳酸环丙沙星的新方法.该体系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30 nm时,乳酸环丙沙星浓度在4.0×10-9~2.0×10-5 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6.2×10-10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c=2.0×10-7 mol/L,n=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