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鉴定了具有离子识别功能的题示光敏离子载体(6,7-二甲氧基-4-亚甲基香豆素基)单氮杂-18-冠-6 (DMC-MAC(O5)),研究了它在水中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基于不同pH值水溶液中荧光光谱的变化,计算得该试剂激发态分子的酸性常数pKa= 6.00。基于在不同溶剂中荧光光谱的变化,由Solvachrom ic法,利用Lippert方程并借助Alchem y 2000量化计算软件,采用分子力学模型(MM3),估算得该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偶极矩,分别为2.75D和7.84D。DMC-MAC(O5)保留了6,7-二甲氧基香豆素(DMC)优良的发光性能,为其离子识别功能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丹磺酰氯(DNS-Cl)为光敏元件,单氮杂冠醚为识别元件,合成,鉴定了题示光敏离子载体DNS-MAC(O5),研究了它在水溶液和各种有机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对比DNS-Cl,基于在不同极性溶剂中荧光光谱的变化,采用Solvachromic法,由Lippert方程估算得它们的激发态偶极矩。  相似文献   

3.
四苯氧基酞菁镁、锰、铝和锌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新的酞菁配合物4,4,4,4-四苯氧基酞菁镁[TPhOPcMg(Ⅱ)],锰[TPhOPcMn(Ⅱ)Ac],铝[TPhOPcAl(Ⅲ)Cl],锌[TPhOPcZn(Ⅱ)]测定了它们的IR,UV-Vis光谱,在DMF中的氧化还原半波电势(E1/2),电子转移速度常数,在乙腈中的荧光性质及锰的配合物在不同电位下的光谱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_co-St)中WMMA大于0.6时,IBN仅有一个Tg;当W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深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  相似文献   

5.
杨素苓  毛桂杰 《合成化学》1997,5(4):408-411
在强有机碱1,8-二氮杂双环[5.4.0]+--7烯(简称DBu)存在的醇溶剂中,利用“分子碎片”(4-硝基邻苯二腈)与金属离子通过模板反应的新方法合成了2,9,16,23-四硝基酞菁镍(Ⅱ)配合物(简称TNPcNi,Pc=C32H12N8),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在DMSO、DMF、Py、CH2Cl2和C6H12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6.
在pH6.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存在下,Zr(Ⅳ)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H2QSI)及EDTA形成了四元荧光配合物,其组成为:Zr:H2QSI:EDTA:CTMAB=1:1:1:3。据此建立了锆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测定方法,方法检测限为1.2ng/mL。锆的线性范围为1.6ng~1.0μg/mL。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邓凡政  石影 《分析化学》1997,25(2):215-218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铵-铝试剂体系中Fe(Ⅲ),Al(Ⅲ)、Cu(Ⅱ)、CoⅡ)Cd(Ⅱ)Mn(Ⅱ)、Ni(Ⅱ)的萃取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在PH5.0-6.5HAc-NaAc缓冲溶液中,Fe(Ⅲ)、Al(Ⅲ)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u(Ⅱ)、Co(Ⅱ)Cd(Ⅱ)Mn(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实现了Fe(Ⅱ)与Cu(Ⅱ)Co(Ⅱ)Cd(Ⅱ)Mn(Ⅱ)及Al(Ⅲ)与Fe(Ⅲ)Co(Ⅱ)、Cu(  相似文献   

8.
史海健  王忠义 《分析化学》1996,24(3):321-324
本报道了新荧光试剂3-对甲苯基-5-(4’-硝基-2’-羧基苯偶氮)-2-硫代-4-噻唑啉酮(MPNCPATTN)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了其结构。在PH5.6时,它与铜(Ⅱ)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在λex/λem=308nm/403nm处产生强烈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6.28×10^-9-9.44×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39  相似文献   

9.
李俊  史向阳 《高分子学报》2000,20(6):763-767
合成了多种不同配比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酰胺(AM)的共聚物。用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共聚物溶液荧光光谱随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变化,研究表明:共聚物的最低临界溶温度(LCST)取决于AM与NIPAM的组成比,AM的比例越大。LCST就越高,且有较好的正比关系,通过以共价键连接于共聚物的荧光探针法(标记法)和以小分子探针混入共聚物水溶液的方法(混入法)测定上述体系LCST的结果比较,发现标记探针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更适宜用来研究共聚物水相体系的相变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电化学及紫外光谱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铜配合物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2和Cu(bpy)^2+3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发生了相互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根据荧光光谱实验数据计算出Cu(phen)2+3和Cu(bpy)^2+3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配位比均为1:1,它们与6-巯基嘌呤作用的配位常数分别为2.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7-氨基-4-甲基香豆素的肽类荧光底物,通过动力学测定研究了氨基酸结构对底物专一性的影响,发现Suc-Ala-Ala-Phe-AMC和Suc-Ala-Pro-Phe-AMC是较好的胰凝乳蛋白酶荧光底物。  相似文献   

12.
将乙酰丙酮(AcAc)、乙酰乙酸乙酯(AcAcE)、苯甲酰基丙酮(BzAc)作为β-二羰基基团通过烷基化反应,引入到氯甲基聚苯乙烯(PSt-CH2Cl)微球,研究了该微球在硝酸铈铵(CAN)存在下引发丙烯酰胺(AAM)的接枝聚合,以接技前后β-二羰基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吸水率及氮含量的变化、颗粒的增重、ESCA及FT-IR光谱、显微照相等方法,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接技聚合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N-取代三氯乙酰胺与不同的脂肪二胺反应,合成了5种新的N,N”-多亚甲基双(N’-(4-氯苯基)脲(ArNHCONH(CH2)nNHCONHAr,n=2~6,Ar=4-ClC6H4)其结构经元素分析,HNMR和IR证实。  相似文献   

14.
钱明星  黄勇 《分子催化》2000,14(1):29-32
合成了Ind2Zr(OC6H3-3,5-Me)2(A)、Ind2ZrCl(OCyH3-3,5-Me2)(B)和Ind2ArCl2(C)3个化合物,并在不同反应温度、陈化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下,分别考察了每个化合物与Et2AICl所组成的催化体系对乙烯剂聚活笥和选择性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催化剂活性顺序为A〉B〉C,在最佳反应条件下,Ind2Zr(OC6H3-3,5Me2)2的催化活必来1951g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新荧光试剂-3-邻甲苯基-5-(2’-羧基苯偶氮)绕丹宁(3OMRACP)的荧光特性,建立了荧光分析测定铜的方法,在pH5.6时,3OMRACP与铜(Ⅱ)形成螯合物,并在λex/λem=308nm/405nm产生强烈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0.1~4.0×10^-2μg/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5×10^-4μg/g。测定了人发中的痕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_(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co-St)中W_(MMA)大于0.6时,IPN仅有一个Tg;当W_(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_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溶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用分量(δh)与相态、力学性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PP—g—MAZn离聚物的固相法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DCPO为引发剂,将PP粉末通过固相法与马为酸锌发生接枝反应,合成不同接枝率的PP-g-MAZn离聚物。考察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PP-g-MAZn离聚物的FTIR图中,1540cm^-1-1643cm^-1之间出现宽的峰,说明MAZn与PP发生了接枝反应;(2)PP-g-MAZn的WAXD谱中在2θ=10.6°,31.2°,33.2°,处有衍射峰,表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时间分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研究了二茂铁衍生物:(C10H6N2)C=N-N=CR-Fc(R=H,CH3,Fc为二茂铁基)与联吡啶钌:(bpy)3Ru2+及一系列钌—铁双核配合物的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过程。得到分子间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过程的速率常数约为109dm3mol-1s-1,而分子内传递过程的速率常数约为107dm3mol-1s-1,证实了分子内传递过程比分子间传递过程进行得更彻底。并用Marcus理论计算了分子间传递过程的速率常数,探讨了转移机理,讨论了瞬态法和稳态法所得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测得并解析了2个蝶状铁硒取代衍生物(μ-p-MeC6H4Se)2Fe2(CO)2(Ph2PCH2CH2PPh2)(A)和(μ-p-MeC6H4Se)2Fe2(CO)4(cis-Ph2PCH=CHPPH2)(B)的^1H-^1HCOSY谱和^1H-^15CCOSY谱以及A的^1H-^1HNOESR谱,从而进一不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首次合成了二价铕中性芳烃配合物[Eu(C6Me6(AlCl4)2]·Me4C6H2,并经红外光谱,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652(4)nm,b=1.5918(4)nm,c=1.8752(5)nm;β=97.61(5)°,Z=2,R=0.0496,Rw=0.04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