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等截面梁有限变形的传递函数增量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等截面梁有限变形的新方法-传递函数增量算法,它是一种半解析数值计算方法。此算法充分利用增量失空法Gauss求积公式计算非线性有限变形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与传递函数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既避免了数值方法计算量大的困难,又使得求解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成为可能,算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易编程,计算量小,收敛快,求解精度高的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膜力因子法”分析简支刚塑性圆板的大挠度动力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板的变形过程中,当其挠度与厚度同量级时,膜力的作用与弯矩的作用同样重要;当其挠度超过厚度甚至接近板的面内尺寸的量级时,相对于弯矩的作用,膜力的作用是更主要的。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能量平衡的简便的“膜力因子法”,有效地解决了当板的挠度达到厚度量级时弯矩和膜力联合作用问题;用这种方法并结合塑性膜阶段的分析成功地求解了简支刚塑性圆板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大挠度塑性响应问题。所得结果与Florence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比已有理论近似结果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4.
冲击载荷作用下结构动态响应分析的罚函数有限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罚函数法,根据接触-冲击问题的边界条件,运用双线性参数法推导出用有限元模拟三维接触-冲击问题的具体算法,并对杆和梁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取得较好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分析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时域响应的数值计算法,并就一三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分别计算了此系统具有一个非线性弹簧、两个非线性弹簧和三个非线性弹簧三种情况下的动态响应;通过与对应的线性系统响应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此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多种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振动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是近年来土木工程的热点研究课题,振动参数包括频率、振型、频响函数、模态应变能、应变响应和加速度响应等,当结构损伤时,损伤位置附近将产生应力重分布,从而引起应变的变化,因此对比损伤前后的应变或者应变响应参数,可以用来识别结构损伤.提出了一种应变脉冲响应协方差参数,它是应变脉冲响应在时间区间上的能量积分;推导并证明了该参数是结构模态参数(频率,位移模态,应变模态,阻尼等)的函数,可用来表征结构状态.相比于传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可以保留更高阶的模态参数,而且避免了模态识别可能引起的误差;基于简支钢梁的多种损伤工况,研究和展示了该参数的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该参数能简单直观地判定损伤发生和识别损伤位置,无需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只需比较结构损伤前后的应变脉冲响应协方差参数即可;该参数简便易算,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对结构损伤敏感,而且对结构刚度减少呈现一致变化特性,所以适合实际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7.
基于传递函数法的水下消声层声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在水下潜航时,为防止敌方声呐的探测,需要采用各种主被动手段来降低自身的噪声,其中主要手段就是在潜艇外壳覆盖黏弹性消声瓦结构. 针对潜艇消声瓦结构降噪问题,考虑结构两侧的流体负载,建立了潜艇壁面水下消声覆盖层的消声理论模型. 将潜艇壁面结构简化为无曲率的无限大薄板,基于基尔霍夫(Kirchho )薄板理论和声波方程,应用传递函数法导出了消声覆盖层的声压插入损失. 利用所建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不同的内侧流体介质、艇壳厚度、消声层厚度和孔腔形状对壁面结构振动与声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内侧介质为空气时,在低频段,消声层对结构振动的削弱量小于消声层加入后艇壳振动的增强量,故消声层的加入反而使壁面结构的振动增大;在高频段,覆盖消声层后壁面结构的振动明显减小. 内侧介质为水时,覆盖消声层后,壁面结构的振动在全频段均减小,且减小量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增大艇壳厚度及消声层厚度有利于潜艇壁面结构的减振降噪. 当消声层孔腔内径沿潜艇内侧至外侧的方向先减小再增大时,消声层在高频段减振降噪效果较佳;当孔腔内径沿潜艇内侧至外侧的方向先增大再减小时,消声层在中频段的减振降噪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薄板的塑性动力响应问题。文中分别以承受均布冲击荷载(中载情形)的简支圆板和方板的塑性动力响应问题为例,说明本文方法的计算方法及步骤,并显示出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对粘塑性材料圆柱体的扭转问题,本文引入扭转应力函数和量纲分析方法,借助于 Laplace 变换求得应力解和位移解。 相似文献
10.
11.
样条配点法分析结构动力响应的无条件稳定计算格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三次B样条函数作为位移时域函数,应用配点法,在任一时间步长中列出两个时刻的结构物运动方程式残值为零的条件并使结果满足了稳定条件得到一个计算结构物动力响应无条件稳定的计算格式。 这个计算格式于参数θ符合0.15<θ<0.05时是绝对无条件稳定的,研究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格式的精度根据三项指标:振幅衰减率 AD,周期伸长率 PE 及算法阻尼比都比较Wilson-θ法,Newmark法及Houbolt法的为优,例题计算也证明此点,即本文方法精度较上述三法为高,本文格式简单,准确,工作量不多,可以作为计算结构动力响应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沉管隧道横向地震响应分析是沉管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根据沉管隧道的结构特点和接头剪力键的节点构造,建立了沉管隧道的多刚体-剪切铰-黏性阻尼铰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多体动力学中的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multibody system discrete time transfer matrix method,MS-DT-TMM)建立了数学模型及表达式,同时编写Matlab程序进行求解实现.设定算例分别采用MS-DT-TMM和传统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对沉管隧道横向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吻合较好,表明MS-DT-TMM应用于沉管隧道横向动力响应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水平成层土体的地震响应分析(自由场分析)是地震工程领域地震波散射问题的前提基础,由于饱和多孔方程的复杂性,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干土情形,对于饱和土情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实际工程中,地下水位以下,土体孔隙中充满流体,应考虑饱和多孔介质模型.基于Biot多孔介质模型,考虑饱和土中固液相对运动引起的衰减,采用Thomson--Haskell传递矩阵方法得到了饱和成层土体在地震波入射情形时的稳态反应,经傅里叶反变换,可得到时域暂态反应.通过SV波从基岩入射至上覆饱和土层的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发现和初步阐明了计算中出现的两类违背因果律(即响应先于输入)的现象:(1)当SV波入射角度大于导致基岩中反射P波为非均匀波的临界角时,会使得计算结果违背因果律.因此,当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非均匀波的表示尚需进一步完善;(2)由于P2波的衰减,当与稳态波衰减有关的渗透率、土层厚度、入射波频率等参数导致衰减系数超过计算机表示精度时,会出现结果违背因果律现象,并据此得到了满足因果律的参数范围,该范围可作为实际计算时的一个上界.该工作为采用传递矩阵法分析水平饱和土层自由场响应提供了指导依据,且地下水位以上可采用干土模型,水位以下采用饱和土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形. 相似文献
15.
无单元法分析弹性地基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弹性地基板的计算是学和工程师们十分关切的问题,本提出了分析Winsler地基、双参数地基和半空间弹性地基板弯曲问题的无单元法,推导了无单元法的插值函数,从变分原理出发导出弹性地基板的刚度矩阵,给出计算实例,与其它的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数值结果表明无单元法具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6.
带分支变截面平面刚架静力分析的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具有分支结构的变截面刚架在进行静力分析时的传递矩阵法.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具有精确度高、简便易行的优点,适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微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奇异函数得到多层呆柱的力与变形关系,结合梁的转角位移方程推出了框架结构的分析的一组新的求解方程。 相似文献
18.
圆锥壳自由振动传递函数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线性弹性理论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求解圆锥薄壳自由振动的渐进传递函数解法,壳体的三个位移分量,外力和边界条件首先沿环向展开的Fourier级数,然后关于时间变量进行Laplace变换,这样就将壳体的控制方程化为一系列含复参数s的变系数常微分方程组,通过定义状态变量。得到了壳体动力学问题的状态空间控制微分方程,引入一小参数,并利用摄动技术就可以得到微分方程的渐进传递函数解,将各于锥段的解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9.
冲击响应谱频率特征值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几次地下核爆炸实测波形为例,分析了响应谱的特点,建立了计算响应谱频率特征值的经验公式,介绍了绘制冲击响应谱的频率特征值法。对特定条件下的冲击响应谱可按该法绘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时翼前缘存在着严重的气动加热问题,为了保证翼前缘的尖锐外形,提出疏导式热防护结构,利用内置高温热管结构为翼前缘提供热防护。采用数值模拟和电弧风洞试验的方法对翼前缘疏导式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翼前缘内置高温热管具有的防热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热环境条件下,翼前缘驻点温度下降了304K,尾部最低温度升高了130K,实现了热流从高温区到低温区的疏导,减弱了翼前缘的热载荷,强化了翼前缘的热防护能力。通过电弧风洞试验可以获得相同的热防护结果,并且在一定飞行条件下高温热管可以自适应启动,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以及翼前缘内置高温热管疏导式热防护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