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 2 0年来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的研究一直是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最为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1,2 ]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可以在足迹技术和核酸高级结构的研究中用作高分辨率的化学探针 ,还可以用于合成定点切割试剂[3] .后者又被称为人工工具酶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工具 ,在疾病的基因治疗、反义 PCR技术等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的切割机理主要有自由基机理和磷酸酯水解机理两大类 .相对于自由基机理 ,水解机理具有许多优点 ,使得水解型切割试剂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对于 DNA,目前文献报道的水解型人工切…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核酸光化学损害主要部位是核酸主链和碱基侧链[1],而核酸碱基的变异是导致基因突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核酸碱基的光动态损害机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近年来,外源型荧光探针技术在生物化学,特别是核酸化学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其中萘二酰亚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性能[2],是典型外源型核酸荧光探针之一,在生物化学和医学的领域内广泛应用[3,4].因此,研究这类探针的瞬态与稳态光化学特性成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并为它们在核酸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张琳  谢建英 《化学研究》2010,21(3):59-61,67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金属模拟酶铜(Ⅱ)配合物对肌红蛋白水解反应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空间位阻、缓冲溶液和pH值条件下的水解效率.结果表明:水解位点位于Gln91-Ser92和Ala94-Thr95,显示铜(Ⅱ)配合物对肌红蛋白的水解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与此同时,构型不同的铜(Ⅱ)配合物对肌红蛋白的水解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磷酸盐和碳酸氢铵可加强水解作用,氯离子使水解作用减弱,而在pH6.5~8.5范围内水解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仿生膜的构建有利于了解并掌握生物膜的功能及其机理, 同时对其在生命医学及疾病诊断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框架核酸为组装单元, 构建新型仿生膜材料是一种有效且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本文综述了框架核酸的设计、 制备与表征, 总结了框架核酸修饰到脂质膜上的方式. 同时, 对框架核酸辅助的仿生膜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并探讨了框架核酸在仿生膜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水介质钯卟啉室温磷光探针与小牛胸腺DNA作用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水溶性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 ,特别是核酸的相互作用方式对获得 DNA的碱基序列和识别 DNA的结构进而设计新型药物尤其是抗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1] .近年来 ,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技术研究卟啉与 DNA的相互作用多有报道 [2~ 4 ] ,磷光探针 [5]已成为探索有机介质中微环境性质或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的构型变化以及它们与药物作用机理的有力工具 .由于磷光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且与体系氧浓度密切相关 ,而生物分子在接近红外的长波长区几乎没有室温磷光发射 ,因此 ,寻找或合成一种在这一波段具有室温磷…  相似文献   

6.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生命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构成核酸的经典碱基之外,核酸中还存在天然修饰的碱基,这被称为核酸的表观遗传修饰.核酸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生物体遗传和生命生长过程影响很大,并且核酸表观遗传与疾病密切相关.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分子间键的化学,而许多生物分子都需要通过超分子化学作用来发挥其生物功能,可以说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着大量的超分子化学过程.本文综合评述了基于超分子化学的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研究的一些代表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金属离子跨红细胞膜转运多集中在体内的宏量金属离子, 如Na+, K+, Ca2+, Mg2+及某些必需的重金属元素Fe2+, Cu2+, Zn2+等[1~3], 对其它重金属离子的跨膜转运研究较少. 我们曾研究了具有不同电荷的Co(Ⅲ)配合物的红细胞摄入动力学及机理[4].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离子电荷数相同, 但电子组态不同的两个金属离子Ni2+和Cd2+为研究对象. Ni2+为d8组态, 动力学上是惰性的, 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 而Cd2+为d10组态, 动力学上是活性的, 却为有毒重金属, 本研究比较了它们跨人红细胞膜传递的动力学以及其与人红细胞作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关 C60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晶格动力学 [1]、电子结构 [2~ 4]和 MxC60( M代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超导电性研究 [5].但由于 MxC60在大气中不能稳定存在,制约了 MxC60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 .最近, Masterov等人报导了他们对 Cu/C60的超导特性研究 [6~ 7],认为其转变温度 Tc在 80~ 120 K之间,这个转变温度比现有的 MxC60的转变温度( Tc~ 40 K)要高得多 .但有关更进一步的研究未见报导 .因此,我们拟对 CuxC60体系作较为详尽的研究,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其超导机理是有必要的 .本工作是在成功地制备了 CuxC60薄膜的…  相似文献   

9.
刘丹  李晖  庞国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11):1264-1267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合金[1]、矿石[2]和水[3,4]等样品中铋的测定.铋是易挥发元素,为寻找有效的化学改进剂,了解其原子化机理是很有必要的.关于机理研究已有文献报道[5,6],但加入化学改进剂后在石墨管中形成的生成物的结构及其原子化机理的研究还少见报道[7].本试验以硝酸镍、氯化钯、氯化钯-硝酸镁和氯化钯-硝酸镍为化学改进剂,通过实验确定在本实验仪器条件下测定铋的最佳化学改进剂为氯化钯.进而研究铋在化学改进剂作用下的原子化机理,以达到提高原子化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得有望成为结构探针及化学治疗剂的核酸断裂剂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一些蒽醌衍生物可以被设计成光核酸酶[1],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高度专一性,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的照射下就能引发DNA的裂解,而且断裂DNA效率较高,活性较好[2].因此,蒽醌衍生物在基因分离、染色体图谱分析、大片段基因序列分析及DNA的定位诱变、肿瘤基因治疗与新的化学治疗等分子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醌和氨基酸的结合产物可以作为DNA的主要靶点[3].为了进一步研究醌-氨基酸化合物的光学活性和它们与DNA的作用机理,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五种9,10-蒽醌-2-磺酰-L-氨基酸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Tian C  Tan H  Gao L  Shen H  Qi K 《色谱》2011,29(11):1128-1132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同时检测牛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6-APA)以及3种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钾(PEN)、氨苄青霉素(AMP)和阿莫西林(AMO)的方法。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HPCE中的缓冲液离子浓度和pH值、分离电压、分离温度等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在采用40 mmol/L磷酸二氢钾-20 mmol/L硼砂缓冲体系(pH 7.8)、分离电压为28 kV、分离温度为30 ℃的电泳条件下,4.5 min内可以实现上述4种青霉素类药物的快速分离检测。各组分在1.56~10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9~0.9998,加标回收率为84.91%~96.72%,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11%~9.11% (n=6)。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以应用于市售牛奶中4种青霉素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人血清蛋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宁  唐轶  郝冬梅  郑玲  邱广斌 《色谱》1999,17(6):593-595
摘要:研究了一种用于临床检测血清蛋白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弹性石英毛细管50μmi.d.×47cm(40cm有效长度),检测波长200nm,血清用运行缓冲液(含12.5mmol/L四硼酸钠、1mmol/L乳酸钙、0.7mmol/L硫酸镁,pH9.70)稀释40倍,气压进样17.23kPa·s,分析电压23kV。正常血清蛋白分为6种,孕妇的分7种(多一个未知的α0峰)。将正常人、孕妇、多发性骨髓瘤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蛋白的毛细管电泳与传统的醋酸纤维膜电泳相比较,前者具有高分辨率、在线数据处理和自动化的特  相似文献   

13.
虞科  林中营  程翼宇 《分析化学》2006,34(7):963-966
建立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毛细管电泳条件辅助优化方法。以丹参为研究对象,将改良的色谱指数方程用于评价酚酸类成分的电泳分离性能,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分离条件进行全局寻优,获得最佳的区带电泳分离条件(5.0 mmol/L硼砂,18.5 mmol/L磷酸二氢钠,6.1%乙腈,运行电压18.2 kV)。为进一步改善分离,在所获优化条件下添加50.0 mmol/L SDS,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模式下使酚酸类成分(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等)得到更好分离。本方法准确可靠,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复杂化学体系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优化。  相似文献   

14.
朱会宇  吴丹妮  汪海林 《色谱》2017,35(1):54-58
研究了三磷酸腺苷(ATP)及其代谢物在细胞内的含量以及2-叔丁基-1,4-苯醌(TBBQ)对ATP及其代谢产物在细胞内含量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快速分离、检测细胞内ATP及其代谢产物(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的含量。使用岛津高效液相系统及艾杰尔Venusil MP C18柱,采用等度洗脱的方式。流动相A相为50 mmol/L磷酸氢二钠和15 mmol/L三甲胺(TEA),用醋酸(HAc)调节pH至7.88;流动相B相为甲醇。采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了3种代谢物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高(R~2≥0.999 6),MRC-5细胞中3种代谢物的含量均在线性范围(0.1~100μmol/L)内。该方法检出限低。采用预冷的80%(体积分数)甲醇水溶液提取细胞内的代谢物。该研究建立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检测MRC-5细胞中的ATP、ADP和AMP的含量,结果表明,TBBQ会对ATP、ADP、AMP在细胞内的含量产生影响,但TBBQ浓度和ATP、ADP以及AMP在MRC-5细胞内浓度的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micelle to solvent stacking on-line sample preconcentration technique in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MSS-CZE)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strychnine and bru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The optimal running buffer was 30 mmol/L H3PO4 containing 20%acetonitrile at pH 4.0.The sample matrix was 8 mmol/L H3PO4 containing 5 mmol/L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 at pH 3.0.The established MSS-CZE method afforded more than 50-fold improvements in concentration sensitivity compared with typical CZE-UV analysis.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from 0.2 to 15.0μg/ mL for both strychnine and brucine,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9984 and 0.9976,respectively.The limits of detection(5/ N = 3:1) for strychnine and brucine were 0.02 and 0.05μg/mL,respectively.The MSS-CZE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strychnine and brucine in Chinese medicinal preparations.  相似文献   

16.
微流控芯片电泳分离血清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微流控芯片电泳,以40 mmol/L Tricine(pH9.8)作为电泳缓冲体系,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添加剂(0.1 mmol/L SDS样品溶液,0.02 mmol/L SDS分离缓冲液),分离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研究荧光染料硝基苯并噁二唑-C6-酰基鞘胺醇(NBD C6-ceramide)与脂蛋白结合的特异性、饱和性以及血清保存和检测时间对脂蛋白电泳行为的影响;探讨SDS有效降低蛋白吸附,提高血清脂蛋白分辨率的作用。冠心病(CHD)组sdLDL检出率(75%)显著高于对照组(6%,P<0.01)。该法具有简易、快速、高效等优点,可望成为CHD危险性评估的常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7.
A method for the separation of enantiomers of leucine and phenylalanine benzothiazol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agents was developed using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with a dual cyclodextrin (CD) system. The best resolution of enantiomers was achieved in 100 mmol/L phosphate background electrolyte (pH 3.5) with the dual CD system consisting of 10 mmol/L of β‐CD with 10 mmol/L of 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for leucine derivative and 10 mmol/L of 2‐hydroxypropyl‐γ‐cyclodextrin for phenylalanine derivative, respectively.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highest enantioresolution of 1.25 was achieved in a noncoated‐fused silica capillary at 17°C and 24 kV applied voltage.  相似文献   

18.
利用间接紫外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完成了对爆炸残留物中7种无机离子(K+,NH+4,NO-2,NO-3,SO2-4,ClO-3,ClO-4)的分离检测。阳离子测定采用的缓冲体系为10 mmol/L吡啶(pH 4.5)-3 mmol/L冠醚,K+和NH+4在2.6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分别为0.25 mg/L和0.10 mg/L(S/N=3)。阴离子测定采用的缓冲体系为40 mmol/L硼酸-1.8 mmol/L重铬酸钾-2 mmol/L硼酸钠(pH 8.6),氢氧化四甲铵为电渗流改性剂,5种阴离子在4.6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为0.10~1.85 mg/L。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爆炸物样品种类的判定分析,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拆分苯丙氨酸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涂层融硅石英毛细管(50 cm×75μm)为分离柱,2 mmol/L NaAc 2 mmol/L HAc 0.5 mmol/LCu2 (pH 4.0)作为电泳运行液,分离电压15 kV,建立了苯丙氨酸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分离检测的方法。对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分离电压、有机改性剂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对拆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for rapid speciation analysis of iron was developed by on-line coupling of short colum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The collision cell technique was used to eliminate argon-based polyatomic interferences and a Micromist nebulizer was employed to increase the nebulization efficiency. Rapid speciation analysis of Fe(II) and Fe(III) was achieved within 1 min by short colum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 a 14 cm x 50 microm id capillary at 28 kV voltage with a mixture of 15 mmol/L 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 1 mmol/L 1,10-phenanthroline + 1 mmol/L EDTA (pH 8.6) as running electrolyte. The precisions (RSD, n = 5) of migration time and peak area for Fe(II) and Fe(III) were in the range of 1.0 - 2.6 and 1.9 - 3.9%, respectively.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3sigma) of Fe(II) and Fe(III) were 10.0 and 8.3 microg/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