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振荡化学反应体系—BrO_3~--MA-H_2SO_4-[Ni(L-H)]X(X为配阴离子)体系,其中MA为丙二酸,L代表题给大环11,12,13-三甲基-1,4,7,10-四氮杂十三环-10,13-二烯.测得了该体系发生振荡的组分浓度范围;研究了各物种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还原剂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还测得了振荡的轨迹为螺旋线而非极限环,由于催化剂消耗振荡衰减;初步提出了振荡反应发生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过氧化氢和硫化钠反应体系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中的复杂振荡行为. 观察到11型振荡、12型振荡、非周期振荡以及衰减振荡; 在振荡周期内, 拐点附近区域H+扰动产生的延迟与振荡相位pH有关. 在完全基于硫价态变化的经验速率方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 得到的各种复杂振荡行为与实验现象基本一致, 证明了硫价态变化可驱动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亚氯酸盐氧化硫脲非缓冲体系的复杂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红  高庆宇 《化学通报》2006,69(8):601-605
研究了ClO2--SC(NH2)2的非缓冲体系中的动力学行为,发现在开放体系中,体系的铂电极电位和pH呈现反相位连续的大幅度振荡,随着流速的降低,体系行为更加丰富,在高流速的混合模式之后出现了低流速的混合模式;在外部条件变化时,观察到了准周期振荡和倍周期振荡现象;考察了温度、流速、酸度以及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比等主要的影响因素,发现分叉参数的变化与体系的行为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盐水振荡与液膜振荡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增大盐水振荡产生的电势差,并使盐水振荡可逆,该文将液膜振荡与盐水振荡耦合,组成一个耦合的振荡器.实验结果发现:(1)由于两振荡器耦合形成共振,所以此耦合振荡器的振幅明显增大; (2)耦合后的化学振荡器变为可逆振荡器.耦合振荡机理如下:扩散过程中形成的缔合物存于油相,难溶于水,通电后缔合物发生解离,因此造成反扩散,形成可逆振荡,且可逆程度及逆反应产生的电势差(即振幅)大大提高,扩展了盐水振荡在二次电池开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切生物体系本身均存在固有的非线性、非平衡振荡行为。无论是活性酶体系,线粒体体系还是细胞体系都存在许多自组织的时空振荡现象。细胞分析是研究生命过程的切入点,也是现代分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评述了以耗散结构为基础,以时空振荡为依托的生物时空振荡分析方法及其特点,重点评述了酶振荡、钙振荡、糖酵解振荡在细胞代谢分析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十二烷基硫酸钠油水体系液膜振荡及其与无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烷基硫酸钠油水体系液膜振荡及其与无机酸的影响吴英(贵州农学院基础部贵阳550025)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液膜,电势振荡,无机酸本文研究了蔗糖(aq)/1.10邻菲啉十硝基乙烷/十二烷基硫酸钠(aq)十乙醇液膜振荡体系,获得有规律的界面电势振荡曲...  相似文献   

7.
间二苯酚-KBrO3-H2SO4体系化学振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电位法研究了间苯二酚-KBrO_3-H_2SO_4(体系A)及间苯二酚-KBrO_3-H_2SO_4-MnSO_4(体系B)的化学振荡现象. 得出了两振荡体系的诱导期及振荡周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及温度关系的经验方程.间苯二酚在诱导期结束时全被氧化, 它不是参与振荡的物质. 体系B在低Mn~(2+)浓度下可呈现双振荡现象, 即第一类振荡结束后, 经一段非振荡时间再产生第二类振荡. 两类振荡的特征不同. 第一类振荡与体系A的振荡行为基本相似. 第二类振荡的各个周期随c_M 减小而缩短,最后趋于相同; 随c_K、c_H增大而减小, 最后各自趋于一致. 但周期与c_R基本无关. 第二类振荡出现周期双单调变化现象, 它补充与支持了文献[1]中的提法. 当Mn~(2+)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后, 双振荡现象消失, 仅产生一种振荡. 体系B是产生双振荡现象的典型事例之一.  相似文献   

8.
化学振荡反应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永惠 《大学化学》1991,6(1):56-57
关于化学振荡反应,国内期刊已有不少报道。本文拟就化学振荡反应的应用做一简介。一、应用概况化学振荡反应自50年代发现以来,在各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较多。札波钦斯基首次指出在化学分析中应用自动振荡反应的可能性。当体系中存在浓度振荡时,其振荡频率与催化剂浓度间存在依赖关系,据此可测定作为催化剂的某些金属离子,如10~(-4)mol·L~(-1) Ce(Ⅲ),10~(-5)mol·L~(-1) Mn(Ⅱ),10~(-6)mol·L~(-1)[Fe(Phen)_3~(2+)]等。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在碘酸盐振子中碘的  相似文献   

9.
北半球大气环流30—60天振荡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系统讨论了大气环流30—60天振荡的一些特征。在热带地区除得到了与其它研究相一致的结果外,还发现赤道东太平洋30—60天大气振荡也极显著,热带30—60天振荡的涡度和散度的纬向尺度都比纬向1波小得多。30—60天振荡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强,在20°—40°N纬带最弱;中高纬度30—60天振荡有清楚的正压模结构,其纬向尺度比赤道附近为小;30—60天振荡在中纬度基本上向西传播,且冬半年较快;在高纬度冬半年为西传,夏半年为东传;在北半球不同地区,30—60天振荡有其不同的经向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振荡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电化学振荡是在远离平衡的电化学体系中产生的一种时间有序现象,按照振荡的电化学参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在控电位条件下的电流振荡和在控电流条件下的电位振荡。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产生时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H2O2-SC(NH2)2-Cu^2+-H^+反应体系在封闭条件下以及在CSTR中的振荡行为,体系在封闭条件下出现单峰振荡行为,其振幅和诱导期与反应温度,(H2O2),(SC(NH2)2)等有关,在CSTR中体系的Pt电极电位,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以及pH值均显著稳定的周期性振荡,考察期振荡过程的流速序列,发现在低流速下的出现周期性复杂振荡,体系没有双稳态出现。  相似文献   

12.
亚氯酸盐-硫代硫酸盐非缓冲体系的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亚氯酸盐-硫代硫酸盐反应体系在非缓冲条件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结果发现,在开放体系中反应的pH值和Pt电位存在准周期振荡分叉和混合模式振荡分叉通向混沌的过程,且pH峰与Pt电位峰反相位.当与起始浓度比相对较小时,随着流速的逐渐升高,体系的pH值和Pt电位从简单的小振幅振荡(S)经过准周期振荡分叉到混沌,最后回到简单大振幅振荡(L);而当与起始浓度比相对较高时,随着流速的降低,体系的pH值和Pt电位出现LS1、LS2、LS3…LSn的混合模式振荡,并在每对(LSn、LSn+1)振荡区间发现了LSn、LSn+1随机出现的非周期振荡行为.运用硫价态变化的一般动力学模型,模拟出了反应体系的混合模式振荡及非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3.
H2O2参与的电化学振荡反应长期以来倍受人们的关注[1,2,3],文献[1]报道了Ag电极在H2O2-HClO4水溶液中的电势振荡现象;文献[2]报道了Pt电极H2O2-H2SO4体系在控电流条件下的电势振荡,其实验的H2O2浓度范围为0.02~0....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一种以钌(Ⅱ)-联吡啶[Ru(bpy)2+3]为催化剂的B-Z化学发光振荡新现象. 研究了B-Z化学发光振荡反应的影响因素, 并对体系的UV光吸收振荡进行了对比研究, 探讨了化学发光振荡反应的可能机理. 结果表明, 该体系的化学发光振荡是由于氧化态的钌(Ⅱ)-联吡啶被振荡反应过程中的强还原性中间体还原所引起的, 化学发光振荡随时间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B-Z体系中酸度变化诱导的复杂振荡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导了葡萄糖-KBrO_3-丙酮-MnSO_4-H_2SO_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在这一体系中改变酸度可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振荡现象,当[H_2SO_4]_0>0.36mol·l~(-1)或[H_2SO_4]_0<0.074mol·l~(-1)时,体系分别出现二种不同类型的振荡波形OA和OB,OA振荡存在一诱导期,OB振荡无锈导期;OA的振幅较小,但振荡频率比OB快得多;OB的振荡周期逐渐缩短,但OA.却相反变化.当0.074mol·l~(-1)<[H_2SO_4]_0<0.36mol·l~(-1)时,体系同时出现上述二种类型的振荡波形,中间存在一过渡区域,即产生连续振荡波形.文章讨论了诱导期及过渡时间与[H_2SO_4]_0的关系,对酸度的影响机理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0.5 mol•L-1 NaOH水溶液中铂电极上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中伴随的电位振荡行为. 两个糖体系的电位振荡过程伴随EQCM频率的同步振荡响应, 而乙醇体系中相应的频率响应却非常小;三个体系振荡过程的同步动态电阻响应均很小, 表明振荡过程频率响应主要为质量效应. 虽然葡萄糖和半乳糖结构相似, 电位和频率振荡的幅度相当, 但频率波数和周期明显不同, 表明电位振荡行为对两者呈现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 本文也讨论了相关振荡机理和NaOH浓度效应及碱性介质中铂电极电化学过程, 提出了所形成的铂氧化物主要是PtO2-3H2Oad以及两糖体系振荡过程中糖酸根阴离子伴随着高/低电位在铂电极上吸/脱附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乙酰乙酸乙酯(AA)-BrO3--Mn2+-H2SO4体系不经过诱导期而直接进入振荡状态的非线性化学反应新特征。测定了各物种的起振浓度范围及最佳反应条件。升高温度T,振荡周期tp、寿命tl均显著缩短,且ln(1/tp)与(1/T)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周期表观活化参数为41.94 kJ·mol-1。Ag+、维生素C(Vc)、葡萄糖(G)、H2O2、C2H5OH等共存时,或使振荡周期增长,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AA的酸性水溶液放置120~720 min后重新参与振荡反应时,可产生诱导期,甚至抑制振荡反应, 表明AA的水解性对振荡反应有一定的影响。最后结合FKN机理,对本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氟离子对乳酸-丙酮-Mn2+-BrO-3-H2SO4化学振荡反应的周期和振幅有显著的影响,F-的浓度在8.00×10-5~1.00×10-3 mol·L-1范围内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p和振幅的改变值△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是一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的动力学分析测试体系.获得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Ein、Ep分别为55.71 kJ·mol-1、67.41 kJ·mol-1,探索了该振荡体系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化学振荡反应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现象[1-5],研究各种因素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动力学控制问题在生物和化学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6,7].生物体系中化学振荡反应实际上是产生于溶胶中(包括高分子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8],因此,要模拟生物体系的化学振荡就不能不考虑溶胶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一系列金属离子对没食子酸(GA)-KBrO3-H2SO4体系非催化振荡反应的影响。从实验中发现,金属离子对上述振荡反应的影响可分为三类:(1)Ce3+、Mn2+、Fe(phen)2+3、Bi3+和Cr3+,可促进GA-BZ体系的非催化振荡反应,同时可产生连续振荡等复杂振荡现象;(2)Cu2+、Zn2+、L3+a、Sm3+、Eu3+、Ni2+、Co2+、Hg2+、Ag+和Hg2+2对振荡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对振荡反应几乎不发生影响。对上述金属离子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说明金属离子的电极电势、金属离子与GA形成络合物或与Br-形成沉淀是影响上述振荡反应的主要原因,而金属离子与有机物中间体的偶合催化导致产生连续振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