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品在储运和销售过程中部分轻烃组分挥发进入大气,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危害.油气回收既可实现油气污染治理又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结合中国油气储运和销售环节的现状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几种油气回收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采用多元工质复叠(或自复叠)制冷技术的冷凝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系统,其制冷系统由单级压缩预冷单元与单级压缩2级自动复叠单元复叠而成。应用物性软件REFPROP对混合制冷剂的性质进行分析,应用大型通用流程模拟软件对油气负荷及制冷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配比变化对自动复叠单元压缩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系统的模拟运行,研究了该冷凝式油气回收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了冷凝温度对油气回收率和尾气油气含量的影响;在系统分析和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为冷凝式油气回收系统关键设计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壤源热泵系统冷凝热回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一种土壤源热泵冷凝热回收系统,能够减少冬夏两季土壤源热泵系统从土壤冷热源排放吸收热量不均对土壤温度场所造成的影响,并结合火用平衡方程建立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冷凝热回收的优化模型。基于此模型,探讨了系统冷凝器和地下埋管的优化配置,通过模拟计算对该系统在制冷工况下改进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土壤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COP以及火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空调冷凝热热回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界定了空调冷凝热热回收系统的分类,总结了国内外空调冷凝热热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空调冷凝热热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油品在储运过程中,部分轻烃组分挥发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油气冷凝回收法以其经济性和可靠性已成为有效的油气污染控制方法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制冷剂循环的油气冷凝回收系统,与现有的复叠式系统相比,该系统流程简单、结构紧凑、运行经济性显著。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热力学优化模型,以典型的挥发油气工况为输入参数,研究了混合制冷剂配比以及各级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沸点组分比例的提高能够降低系统能耗,一级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有显著影响,二级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有限,与复叠式系统相比,混合制冷剂系统的每方油气处理功耗可降低23~48%。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械通风冷却塔蒸发水损失,提出了间壁降温器冷凝饱和湿热空气中水蒸气回收方法,分析了降温冷凝过程和蒸发损失,建立了降温冷凝模型,给出了冷凝量计算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冷却塔节水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空调器的使用逐年增加.空调器在夏季向室内供冷的同时,不仅给室外环境造成了热污染,而且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空调冷凝热回收理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文中分析了在家用空调器回收冷凝热的可行性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家用空调器采用的冷凝热回收系统的形式及其分类;提出了一种带冷凝热回收装置的多...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新建机械通风冷却塔水蒸气深度回收,提出了自由空间型冷却塔(FSCT,Free Space Cooling Tower)概念,基于新建机械通风冷却塔的空间结构设计了FSCT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结构模型,并建立装置设计数学模型。构建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设计软件流程,基于C++Builder 6.0耦合水物性数据库开发了FSCT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设计软件。在不影响机械通风冷却塔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现水蒸气深度回收。研究结果为新建机械通风冷却塔减少蒸发损失、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设计和计算软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工具性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乳品行业排风风量大但品位低的特点,本文提出利用排风余热代替蒸汽来预热干燥空气的余热回收系统.在构建预热器、回热器和主加热器等部件热量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包含中间节点参数的系统整体热量流模型.结合某奶粉厂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系统将排风温度由90℃降低到42.58℃.在给定热负荷下,通过匹配中间回路...  相似文献   

10.
《低温与超导》2021,49(6):81-87
热电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散热、除湿等领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针对电器柜的除湿装备效率低下、速率缓慢,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对空气温湿度调节机冷端结构进行建模设计以及换热除湿数值分析,重点在翅片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进口风速、制冷温度等环境参数控制。结果表明当入口风速为3 m/s、冷端温度为-15℃时,冷凝器存在最佳结构设计尺寸,即翅片长度420 mm、翅片间距5.6 mm、翅片厚度2 mm,冷凝器能达到湿空气最低含湿量为0.024 5 g/kg,进出口最大温差为21.6℃。  相似文献   

11.
文中研究的是由新风冷却段和转轮除湿段组成的组合式除湿系统,并对其进行性能优化,使其送风湿度可精确控制。该系统引入了自动变容制冷系统来精确控制湿度。该系统的研究促进了除湿设备的性能改善,使空气湿度可控,满足了各行业对低湿空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气动和化学强激光器系统研制中,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设计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介绍了常温空气介质情况下若干型式扩压器试验件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针对扩压器扩张角大小、壁面之间加隔板和边界层吹气等因素对其扩压性能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初步研究表明:激光器系统的光腔段和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采用较小扩张角,扩压器内腔宽度方向设置适当厚度的竖隔板,扩压器左右侧壁采用附面层吹气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扩压器的扩压效率。而由于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宽高比很大,在扩压器内腔使用水平隔板对扩压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并且当扩压器扩张角度很小时,水平隔板反而降低了扩压器扩压效率。  相似文献   

13.
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气动和化学强激光器系统研制中,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设计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介绍了常温空气介质情况下若干型式扩压器试验件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针对扩压器扩张角大小、壁面之间加隔板和边界层吹气等因素对其扩压性能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初步研究表明:激光器系统的光腔段和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采用较小扩张角,扩压器内腔宽度方向设置适当厚度的竖隔板,扩压器左右侧壁采用附面层吹气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扩压器的扩压效率。而由于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宽高比很大,在扩压器内腔使用水平隔板对扩压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并且当扩压器扩张角度很小时,水平隔板反而降低了扩压器扩压效率。  相似文献   

14.
光谱幅度编码OCDMA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单极性码在光码分多址系统应用中存在正交性和用户容纳能力较差的缺点,对采用双极性地址码的光谱幅度编码系统中接收端采用差分检测的方案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用于差分频谱幅度编码方案中的地址码应满足的条件,对OOK和双极性编码系统方案,在考虑散弹噪声和热噪声的条件下,分析了误码率性能。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1”和“0”都发信号的系统和只有“1”发信号的系统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双极性地址码方案可提高系统性能;另外,提高光功率还可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脉冲功率系统中脉冲变压器的磁芯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回收原理的脉冲变压器复位系统。根据磁芯磁滞回线分析了基于能量回收原理复位系统在一个周期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过程,推导给出了脉冲变压器励磁电流、复位电容电压在不同阶段的求解公式。建立了基于能量回收原理脉冲变压器复位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复位系统理论分析和求解公式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脉冲变压器升压及能量回收复位系统的脉冲调制器试验平台,在相同脉冲宽度下对比有复位系统和无复位系统脉冲调制器的励磁电流,结果表明,有复位系统脉冲调制器可有效提高磁芯的利用率。对有复位系统的脉冲调制器进行重频实验,结果表明复位系统可实现1 kHz重频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入侵防御技术成为互联网安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针对现有电子对抗系统存在的网络后台安全逻辑欠缺,导致系统安全度降低、外端数据监测机制断裂的问题,提出电子对抗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优化研究方法。采用网络电子数据动态交互流特征定向技术、数据溢出监测算法与数据完整度监测机制三大模组对现有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从问题产生根源对电子对抗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实验测试表明,提出电子对抗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优化研究方法具有入侵源监测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扩展性强、应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某电厂4×600 MW机组脱硫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为背景,本文介绍了下位机S7-200 PLC及上位机Fame View组态软件在CEMS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CEMS下位程序的设计及上位机组态功能实现原理,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程序优化方案。实践证明优化后的程序,可提高CEMS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所优化设计的CEMS系统程序已在某电厂长周期运行,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特性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