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加工食品中天然色素胭脂树橙主要色素成分红木素、降红木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氨水乙醇提取样品中的色素,石油醚除脂肪后,调节酸度使用二氯甲烷反提取目标色素,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采用乙腈:2%乙酸(75∶25,V/V),458 nm波长光度测定。方法定量限为1.0 mg/kg,线性范围为1~100 mg/kg。在样品中做1.0,10,100 mg/kg三水平添加回收,降红木素、红木素回收率分别在83.2%~99.3%和84.6%~103%,RSD分别为0.90%~4.9%和1.7%~5.5%,并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法来定性,吸光比值系数换算法来定量不同构型的红木素和降红木素。  相似文献   

2.
蟹制品中合成色素的多组分同时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多组分同时测定蟹肉棒和蟹糊等蟹制品中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赤藓红、偶氮玉红、胭脂红、诱惑红和红色2G等8种合成色素的方法。样品中的合成色素以甲醇-4 mol/L尿素(1+1,V/V)溶液作提取剂进行提取,提取液经聚酰胺柱净化后,在XDB-C18色谱柱上,由0.01 mol/L乙酸钠和甲醇-乙腈(1+1,V/V)组成流动相梯度洗脱下实现了8种合成色素的分离,并在各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下进行了定量检测和紫外光谱确证。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加标浓度分别为5 mg/kg和15 mg/kg时,回收率分别在82.5%~10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6.6%范围内,方法可用于蟹制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胭脂虫红色素是一种蒽醌类天然色素,主要成分为胭脂红酸,理化性质比较稳定,胭脂红酸和氢氧化铝、明矾等铝盐反应可形成含水螯合物,是食品、化妆品、医药及纺织品的优良着色剂,也是唯一一种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允许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色素。胭脂红酸在生物高新技术及生物标本制作上也有重要用途,且被视为最安全的天然色素之一。我国国家标准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已将胭脂虫红色素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列入国家标准,同时  相似文献   

4.
桔子粉中色素的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桔子粉是用白砂糖、柠檬酸、香料以及色素加工而成的饮料。所用色素为柠檬黄和胭脂红。这两种由煤焦油产物提炼得到的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用量太大时对人体健康不利。我国卫生规定这些人工合成色素的最大允许用量为万分之一。我们利用导数分光光度法不必进行预处理和解联立方程直接测定了桔子粉中色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0%,平均回收率为97.3%。方法原理:从柠檬黄和胭脂红在Beckman DU-7HS型分光光度计上获得的—阶导数谱图。 (扫描速度为1200纳米/分,△λ为4.0)可知:在548nm处柠檬黄对胭脂红的谱图无干扰。为了求得柠檬在468nm处导数峰值,可以利用已知浓度的胭  相似文献   

5.
蔬菜农药多残留分析中基质共提物净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首次建立了蔬菜中常见基质干扰物的净化方法.用GC-MS分析样品提取液、确定了蔬菜农药多残留检测常见的基质干扰物.建立常见吸附剂对基质干扰物的吸附模型,以及吸附剂对农药的吸附模型.据此建立了番茄、油菜和尖椒3种蔬菜中102种农药多残留SPE净化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存储检测方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selective ion storage, GC-MS/SIS).样品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去除大分子干扰物和部分色素和(或)采用石墨化碳黑(GCB) Florisil混合SPE柱去除色素和脂肪酸.在0.02 mg/kg和0.10 mg/kg两个水平,农药添加回收率为65% ~123%(除久效磷、抗蚜威和蝇毒磷),RSD不大于15%.方法检出限在2 ~30 μg/kg范围.对于其它蔬菜,只要确定样品中的基质干扰物,即可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制备专用的SPE柱.该方法适用于含色素、脂肪酸和大分子干扰物蔬菜样品中的农药多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酵母抽提物中9种黄色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甲醇(5∶5,V/V)提取,经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EP)和C18粉净化,以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3.0mm,1.8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 NH4Ac,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ESI-)、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黄色合成色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4;检出限(S/N3)为0.01~0.30mg/kg,定量限(S/N10)为0.02~3.0mg/kg,3个加标水平(1、2、10倍定量限)下,回收率为75.5%~115.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7%~17.6%。该方法适用于酵母抽提物中9种黄色合成色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粉条中人工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 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醇-水(2:3,V/V)提取后,聚酰胺柱富集净化,C18色谱柱分离,MS/MS多反应监测(MRM)测定红薯粉条中亮蓝、柠檬黄、日落黄等6种人工合成色素。方法检出限为0.001 mg/kg,回收率为79.9%~98.4%,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9%~5.9%。  相似文献   

8.
周佳  禹洁  朱书强  邵永华  黄韡  祖新 《分析测试学报》2019,38(11):1358-1363
采用四丁基氯化铵和辛酸合成新型疏水性低共熔材料,并以其为萃取剂建立了快速测定饮料、配制酒中11种有机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水稀释,以200μL低共熔溶剂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有机合成色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检出限为0.03~0.31 mg/kg,定量下限为0.08~1.02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6%~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8%~4.3%。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准,适用于饮料、配制酒中有机合成色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轻稀土镧、铈急性生物效应的血清1H NMR谱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现代核磁共振和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分析腹腔注射给药La(NO3)3(2,10和50 mg/kg体重)和Ce(NO3)3(2,10和50 mg/kg体重) 48 h后大鼠血清的核磁共振氢谱,由内源性代谢物浓度的变化研究了两种稀土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的急性生物效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者进行了分类比较. 在低剂量(2 mg/kg体重)组La(NO3)3和Ce(NO3)3血清中, 乳酸和肌酸酐等内源性代谢物浓度发生了微小变化; 在高剂量组(10和50 mg/kg体重)中, 含量变化较大的重要内源性代谢物包括3-羟丁酸、丙氨酸、 肌酸酐、 丙酮、 乙酸、 琥珀酸和葡萄糖等,其中3-羟丁酸和丙氨酸等在La的剂量组中变化较大,Ce的剂量组血清中丙酮、 琥珀酸和葡萄糖含量变化明显. 实验结果表明, 低剂量La和Ce的毒性较低,并对机体影响较小,高剂量则对大鼠肝脏造成损伤,且Ce的毒性大于La.  相似文献   

10.
Zhao Y  Yang M  Zhang F  Feng F  Chu X  Dong Y 《色谱》2011,29(7):631-636
建立了奶酪样品中29种禁用和限用合成色素的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 MS)筛查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水(3:1, v/v)振荡提取,得到正己烷层、水层和残渣3部分。正己烷层经旋转蒸发浓缩后,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 v/v)溶解,经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去除油脂。水层经乙腈振荡提取,得到乙腈-水提取液。残渣经氨水-甲醇(1:99, v/v)溶液振荡提取,得到氨水-甲醇提取液。乙腈-水提取液和氨水-甲醇提取液不需净化直接分析。结果表明: 29种不同极性范围的合成色素化合物分别得到了有效的提取,提取回收率为70%~95%。而Q-TOF MS提供的精确质量数定性功能可以将不同种类的合成色素化合物筛查出来,各化合物与精确质量质谱库中化合物的匹配度为59.66~99.47。通过Target MS/MS扫描方式进行定量,得到8种苏丹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4~2.5 μg/kg, 21种水溶性合成色素及染料化合物的检出限为20~80 μg/kg。该方法对禁用和限用合成色素的筛查范围广泛,对含有蛋白质、脂肪等基质的食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Wistar大鼠灌胃0.2,2,10和100mg/kg体重硝酸镥[Lu(NO3)3]48h内尿液的1HNMR谱,研究了重稀土化合物Lu(NO3)3在大鼠体内的急性生物效应.以氯化汞、铬酸钠、四氯化碳、盐酸肼和异硫氰酸-α-萘酯为模型药物,利用模式识别技术解析大鼠尿液的1HNMR谱,对不同剂量Lu(NO3)3的生物效应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应用核磁共振和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可清楚地认识稀土化合物生物效应,低剂量Lu(NO3)3(0.2,2mg/kg体重)的毒性与肾毒化合物铬酸钠类似,而高剂量Lu(NO3)3(10,100mg/kg体重)归入肝毒化合物四氯化碳组.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金属化合物及中药等药物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亲水色谱-静电场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检测了饮料和酒类中36种合成色素。样品经调节p H、沉淀蛋白、稀释高速离心后上机。采用乙腈和缓冲盐梯度淋洗,亲水色谱柱分离。用静电场四极杆轨道阱质谱、电喷雾负离子源,选择离子扫描-数据依赖的二级采集模式(Target SIM-dd MS2)检测。36种色素定量限为0.010~0.32 mg/kg。在0.50 mg/kg(n=6)水平添加,添加回收率在83.8%~98.2%之间,RSD为0.62%~9.3%。方法定性质量相对偏差在±5×10~(-6)之内。  相似文献   

13.
对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大米固态发酵物中桔霉素和色素的HPLC分离进行了优化,采用Symmetry C18(250mm×4.6mmi.d.,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调pH3.0,77∶23,V/V),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UV=254nm)、荧光检测器(λex=331nm,λem=500nm)及两者串联对桔霉素和色素进行了监测。通过ESI-MS对色素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经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于30℃发酵14d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结果表明:ESI-MS鉴定的两种色素分别为红曲菌素和红曲黄素,橙色红曲菌As3.4384发酵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分别为151.4、100.5、5.06、80.5和150.5mg/kg,而诱变菌株发酵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分别为0.218、3.86、0.223、2.45和4.05mg/kg。  相似文献   

14.
建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检测西红花中诱惑红、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酸性橙Ⅱ5种酸性色素的方法,对于阳性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确证。称取西红花样品0.1 g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5 mL 50%甲醇水溶液,振荡30 min,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用一次性吸管取出上清液于15 mL离心管中,于55℃氮吹至1 mL左右,加水至10 mL,涡旋混匀,作为样品溶液。取200μL胶体金表面增强试剂于拉曼样品池中,加入50μL凝聚剂Ⅰ(酸性色素试剂盒中试剂)混匀,再加入50μL样品溶液,混匀,于5 min内放入拉曼光谱仪检测。5种色素在西红花中的检出限:诱惑红、日落黄和苋菜红均为0.05 g/kg、胭脂红为0.5 g/kg、酸性橙Ⅱ为1 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准确,能够实现西红花中5种酸性色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赵飞  高广慧  那海秋  马殿君  王晓黎 《色谱》2013,31(5):490-493
建立了同时测定调味品中糖精钠和合成色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分析方法。样品经石油醚低温去除油脂,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净化和富集,然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和0.02 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可变波长分别在230、510、484和510 nm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糖精钠与合成色素的分离效果良好,回收率为88.6%~97.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检出限均可达到0.05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大批量调味品中甜味剂和人工合成色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1H NMR 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灌胃给药赭石(2,5和10 g/ kg 体重剂量)的成年 Wistar 大鼠尿液进行分析,并对大鼠给药前1天、给药后1~5天尿液1 H NMR 数据进行单变量比较分析,筛选出赭石的潜在特征代谢物,对赭石引起的代谢变化进行研究,为赭石的科学用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鼠体内柠檬酸、牛磺酸、肌酸酐、α-酮戊二酸、琥珀酸、二甲基甘氨酸等代谢物浓度发生明显变化,随给药时间的变化出现恢复趋势,且恢复趋势与给药剂量相关,可作为赭石的潜在特征代谢物。给药2,5和10 g/ kg 体重剂量赭石降低了大鼠机体三羧酸循环能力,影响了能量、肌酸及二甲基甘氨酸的代谢,且10 g/ kg 体重剂量赭石对大鼠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中甲草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泰  牟峻  周晓  宋立国  韩大川 《色谱》2007,25(4):569-572
建立了玉米、花生、菠菜、柑橘4种不同类型农产品中甲草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先用丙酮-水(体积比为8∶2)提取,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再用凝胶色谱(GPC)和固相萃取(SPE)去除色素和提取待测物,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甲草胺的添加水平为0.010~0.2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6.0%~98.2%;相对标准偏差为5.1%~6.7%;方法的测定低限为0.010 mg/kg。  相似文献   

18.
黄鹂  戴意飞  王萍亚  周勇  赵巧灵  蒋玲波  罗海军 《色谱》2015,33(10):1097-110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快速检测水产品中15种碱性合成色素的方法。水产样品经乙腈(含10%(v/v)乙酸)提取,采用C18复合硅胶基质分散管进行样品净化处理。目标物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v/v)甲酸-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表明:15种碱性色素的定量限(LOQs, S/N=10)为0.1~100 μg/kg,并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3。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60%~107.3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3%~6.69%(n=6)。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日常水产品中15种碱性合成色素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9.
研究石墨化碳黑对不同类型农药的吸附规律和对色素的吸附能力,比较了不同洗脱溶剂对色素的洗脱能力和对待测物在GCB上洗脱顺序的影响。同时测试了GCB和活性炭的吸附-解吸附等温线,表明不同的表面结构造成了两种吸附剂不同的吸附机理及对色素吸附能力的显著差别。结果表明,GCB对含有芳香环、结构具有一定对称性的农药吸附力最强,而对叶绿素吸附强于叶黄素和番茄红素。最后根据实验结果针对性地建立了残留在蔬菜中农药多残留方法:样品经GCB净化,以丙酮/乙酸乙酯(1∶1,V/V)为洗脱液,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存储(GC-MS/SIS)检测,所有农药的检出限保持在0.002~0.10 mg/kg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固相萃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焦糖色素中2-甲基咪唑(2-Methylimidazole,2-MEI)、4-甲基咪唑(4-Methylimidazole,4-MEI)和2-乙酰基-4-(1,2,3,4-四羟基丁基)咪唑(2-Acetyl-4-(1,2,3,4-tetrahydroxybutyl) imidazole,THI)的方法.样品经加水涡旋提取后,经混合型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以乙腈-0.05%氨水(10∶9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6 mL/min,用反向色谱柱Polaris C18-A(250 mm×4.6 mm,5μm)柱分离,分别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15 nm波长条件下检测焦糖色素中的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287 nm波长条件下检测2-乙酰基4.(1,2,3,4-四羟基丁基)咪唑的含量.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2-乙酰基-4-(1,2,3,4-四羟基丁基)咪唑在0.2~ 20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在10,25和100 mg/kg添加浓度的回收率范围为75.3% ~93.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检出限分别为为2.6,3.0和1.5 mg/kg,定量限分别为8.5,10.0和5.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