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采用电位滴定法在DMSO/H2O(质量比80:20)混合体系中测定了磺酰脲和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的酸离解常数,进而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测得的pKa值与化合物的前沿轨道能级以及取代基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较为满意,从而证明从该体系测得的pKa值用于构效关系分析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MNDO及CNDO/2对农药分子结构进行计算,确认磺酰脲类超高效除草剂分子中存在3个原子平面,分别形成离域π键,硫原子的空d轨道参与了共轭体系的形成,静电势计算结果表明在分子两侧存在着2个明显的负电势区域,该结构与分子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四元体系KCl-K2So4-CL)NH2)2-H2O及边界三元体系K2SO4-CO(NH2)2-H2O在25℃时的溶度及饱和溶液密度和折光率,绘制敢相应的溶度图及相应的组成-性质图,测定并绘制了该四元体系K2SO4单饱区的溶度面,折光率面和面图,两个体系的溶度图均属于低共饱型,平衡固相为组份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 Al/ Zr 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 分别考察了 Cp2 Zr( O Ar)2/ E A O ( Ar= C6 H5、p  C6 H4 M e、m  C6 H4 N O2、p  C6 H4 N O2) 4 种体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作用. 发现用 Cp2 Zr( O Ar)2 代替 Cp2 Zr Cl2 作为主催化剂, 对于 Kam insky 型体系 Cp2 Zr L2/ E A O 催化乙烯齐聚, 具有调变作用,在提高催化活性的同时, 可使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明显改善. 在 Cp2 Zr( O Ar)2/ E A O 的4 种催化体系中, 当酚基对位带有强吸电子基团时( Ar= p  C6 H4 N O2), 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MNDO及CNDO/2对农药分子结构进行计算,确认磺酰脲超高效除草剂分子中存在3个原子平面,分别形成离域π键,硫原子的空d轨道参与了共轭体系的形成,静电势计算结果表明在分子两侧存在着2个明显的负电势区域,该结构与分子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Kaminsky型催化剂化乙烯齐聚:二酚基二茂锆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梅  沈玉梅 《分子催化》1999,13(4):282-286
通过改变Al/Zr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分别考察了Cp2Zr(OAr)2/EAO(Ar=C6H5、p-C6H4Me、M-c6h4no2、P-c6h4no2)4种体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作用,发现用Cp2Zr(OAr)2代替Cp2ZrCl2作为主催化剂,对于Kaminsky型体系Cp2ZrL2/EAO催化乙烯齐聚,具有调变作用,在提高催化活性的同时,可使低碳烯烃的造反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超高效、低毒除草剂磺酸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构象对活性的影响,特别是考察其分子中杂环部分为三酸基时的结构与活性关系,我们研究了N-[2-(今乙基)三埃基」-2一硝基一苯横卧脉的晶体及分子结构,比较了它与横卧腺分子中杂环为喀院环的构象差异.1样品的合成与表征标题化合物的合成反应路线如下[‘”j:产物1的熔点为182~183℃.元素分析(C;。H;则对。S,%)实验值:C41.11,H3.37,N24.24;计算值:C40.90,H3.67,N23.85IR,P/cm’:3411(N-H),1724(C—O及一NHCONH),13662,1163.5…  相似文献   

8.
重点讨论对提高磺酰脲类除草剂分子活性预报准确性有明确影响的两方面因素-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在选择结构参数时兼顾分子的局部活性效应和分子的整体性质,并运用了最优化计算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所得预报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预测均方误差mse=0.073),远优于多元回归所得的结果(mse=0.82)。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高效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以商品化磺酰脲类除草剂为基础, 将单取代嘧啶结构引入到分子中,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 并通过1H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了其结构. 采用盆栽法和平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以及部分化合物对油菜的IC50值. 结果表明, 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其中化合物7b和7d对油菜和反枝苋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在DMSO中测定的N-取代苯胺和对位取代乙酰苯胺的酸性解离常数[pKa(HA)]。利用热力学循环原理,通过对pKa和中性分子及其共轭碱的氧化电位的测定,求得到了直接方法难以得到的正离子基的酸性解离常数[pKa(Ha^+.)],并对所得的pKa(Ha)和pKa(HA^+.)的取代基效应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四元交互体系Li~+,K~+/Cl~-,75℃的溶解度和平衡溶液的物化性质(密度、粘度、折光率).该四元交互体系50,75℃的溶解度等温图有5个相区:即Li_2SO_4·H_2O,KLiSO_4,KCl,K_2SO_4,LiCl·H_2O,7条单变量曲线,3个共饱点,其中Li_2O_4·H)2O+KCl+LiCl·H_2O为一致零变量点。用我们以往提出的经验公式处理了平衡溶液的密度和折光率,由所测得的溶解度数据,求得了高温和高锂浓度下的电解质溶液Pitzer模型的离子相互作用参数。计算了各平衡溶液中盐的活度和水的活度。还计算了该四元交互体系25℃的溶解度,考察了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在水-盐溶解度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薛思佳    昌佑 《合成化学》1998,6(4):413-417
采用克莱森缩合反应合成了6个β-二羰基化合物(Ⅰ),Ⅰ与胍的缩合环化反应等合成了7个取代2-氨基嘧啶(Ⅱ)、Ⅱ与2-噻吩磺酰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5个含不同取代嘧啶环的2-噻吩磺酰脲(Ⅲ)、Ⅱ和Ⅲ中有8个首次合成,其结构经IR,^1HNMR,元素分析等测试确证,并初步测定了部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重点考察了反映分子整体性质的表面色象差异结构因素对活性的影响,以活性PI50值落于7.5751-3.0752之间的23个新合成的磺酰脲分子为对象,动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用量低,活性高、选择性好、毒性小的优点。为开发和应用此类除草剂,我们合成了在氮原子上连正丁基的8个新的衍生物,并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25.0±0.1℃,I=0.1mol·dm(-3)KNO3存在下,采用pH法测得了5-取代邻菲罗啉的质子化常数以及钴(Ⅱ)与5-取代邻菲罗啉、α-氨基酸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5-取代邻菲罗啉的质子化常数、取代基常数均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并用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表征值logKM、△logK,讨论了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发现钴(Ⅱ)与配体5-取代邻菲罗啉之间也存在着d-p反馈π键.该π健的强度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重点考察了反映分子整体性质的表面积及构象差异等结构因素对活性的影响,以活性PI_(50)值落于7.5751~3.0752之间的23个新合成的磺酰脲分子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分子表面积大小的AREA值及反映分子构象差异的d1、d2、d值明显地影响了此类磺酰脲农药分子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C6H4 (CO2 CH3 ) CH2 SO2 NHCONHC4 N2 H2 CH3 (C15H16N4 O5S,Mr=36 4 .38) ,用 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它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1/ c,a=10 .2 2 0 (1) ,b=9.938(1) ,c=17.2 4 6 (2 ) ,β=10 6 .2 6 (2 )°,V=16 81.6(3) 3 ,Z=4 ,Dc=1.4 39Mg/ m3 ,μ=0 .2 2 7mm-1,F (0 0 0 ) =76 0。结构由直接法解出 ,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 R=0 .0 4 98,w R=0 .132 7(I>2 σ(I) ) ,独立可观测点数为 3448。分子中的嘧啶磺酰脲、苯环及酯基分别形成 3个独立的平面共轭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6H4(CO2CH3)CH2SO2NHCONHC4N2H2CH3(C15H16N4O5S,Mr=364.38),用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它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0.220(1),b=9.938(1),c=17.246(2)A,β=106.26(2)°,V=1681.6(3)A3,Z=4,Dc=1.439Mg/m3,μ=0.227mm-1,F(000)=760.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498,wR=0.1327(I>2σ(I)),独立可观测点数为3448.分子中的嘧啶磺酰脲、苯环及酯基分别形成3个独立的平面共轭体系.  相似文献   

19.
胶束溶液中某些氨基酸和二肽的解离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H电位法测定了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胶束溶液中甘氨酰丙氨酸和六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的两级酸解离常数pKa1和pKa2,发现与水溶液相比,pKa值均显著增加,即SDS胶束形成强烈抑制质子解离,结合^1HNMR测定结果,讨论了pKa1和pKa2随SDS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各配体自身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合成并用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 (C14H14N4O5S, Mr = 350.35)的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na21, 晶胞参数a = 13.242(4), b = 9.478(3), c = 24.889(8) ? V = 3123.7(17) 3, Z = 8, Dc = 1.490 g/cm3, m = 0.241 mm-1, F(000) = 1456。独立可观测点数为3268。最终偏离因子R = 0.0592, wR = 0.1217 (I > 2s(I) 2153), S = 1.122。X-射线衍射证实标题化合物分子晶体中存在2种构型, 分子中苯环所在的位置同嘧啶磺酰脲平面的取向相反。每种构型中嘧啶磺酰脲、苯环及甲氧羰基分别形成3个独立的平面共轭体系。除此之外, 经由O(1)N(6)和N(2)O(6)形成的分子间氢键以及苯环平面间的p-p 相互作用将2个分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二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