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在23-39℃区间内用分光光度法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碲酸根)合铜(Ⅲ)酸根离子氧化乙二醇独甲醚的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二(碲酸根)合铜(Ⅲ)酸根离子是准一级,对乙二醇独甲醚是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TeO^2-4」的增大而减小,随「OH^-」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kobs增加,「OH」^-继续增加kobs趋于常数,且发现有负盐效应。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快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并求出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及25℃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3个分别以C2O^2-4(「Cu2(L1)2(ox)」,1),AcO^-(「Cu2(AcO)(L2)2」BF4,2)和酚氧(「Cu29L302」(ClO4)2,3)为桥基的双核铜配合物,并测定了1的复配合物「Cu2(L1)2(ox)」「Fe(OH)2(H2O)4」ClO4.H2O及2和3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钛与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配位反应的驰豫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跳浓驰豫法测定了微扰体系在不同浓度「Ti^4+」时的驰豫时间τ,拟定了合理的反应是,并根据此机理导出了1/τ的函数表达式为1/τ=k「H4R」0/「H3O^+」0-4k。A∞/ε.「H3O^+」0,获得了配位反应的表面稳定常数K,表面速率常K及摩尔吸光系数ε;其中所得稳定常数K的值与用平衡移动法获得的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明了所拟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原碲酸根)合铜(Ⅲ)酸根离子(DTC)于25~℃区间氧化环已酮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一级,对环已酮的表观反应级数也是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TcO4^2-〕ex(ex表示外加的)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有弱的负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酰胺的聚合。提出了含有自由基过程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的速率方程圆满地解释了全部  相似文献   

5.
陈声培  黄国贤 《电化学》1999,5(3):252-260
采用原位红反射光谱(in-situ-FTIRS)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电化学徨伏安技术(CV),研究了「Os^Ⅵ(N)(NH3)4」(CF3SO3)3的电化学诱导桥氮偶联过程。首次在Pt电极上检测到桥氮混合价锇物中「Os-N≡N-oS」及其随电位的变化过程。在约2m mol/L「Os^Ⅵ(N)(NH)」(CF要的乙腈溶液中,选取0.4--1.0V电位区间100mV/s扫描速度,对Pt或  相似文献   

6.
冯泳兰 《分析化学》1999,27(8):961-964
在三乙醇胺介质中,新试剂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HDNPAPT)与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反应显色,形成三元(DBOSO3Na),十二烷基磺酸钠(DOSO3Na)和十二烷基硫酸钠(DSO4Na)的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均达10^4以上。方法已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SLS存在下meso-四(对三甲胺基苯基)卟啉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时,meso-四(对三甲基苯基)卟啉「T(4-TMAP)P」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3.7的HAc-NAac介质中,在SLS眄,铜与「T(4-TMAP)P」形成1:2的稳定配合物,至少在4.5h内吸光度无变化。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10nm,ε=3.79×10^5L.mol^0-1.cm^-1。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试剂2-「2,3,5-三氮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2-「2,3,5-tria-zolylazo」-5-dimethylaninobenzoic简称TZAMB),并研究了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8.02的水溶液中钴与TZAMB形成一种稳定的蓝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9.4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37*10^4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为Co^2+;TZAMB=1:3,钴的浓度在0-1.2mg.L^-1范围内服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维生素B注射液和天然水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添加剂湿法制备了掺入不同Ce含量的Cex(CoFe)3-xO4铁氧体。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磁性能研究表明,所得产物均为单一的尖晶石结构,一般情况下呈颗粒状,矫顽力随溶液中Ce^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中含有Ce^3+和Ce(OH)4时,产物显示有部分棒状晶体,矫顽力有明显提高,且当「Ce^3+」占(「Ce^3+」+Ce^4+「)总量的5%左右时所得产物矫顽力最大。  相似文献   

10.
酰胺型杯[4]聚硅氧烷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汉英  林琳  吴采樱 《分析化学》1999,27(9):1087-1090
将合成的两种酰胺型杯「4」聚硅氧烷(PSO-C「4」A和M-C「4」A-PSO)用作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固定液,考察了产的色谱特性,柱效、极性及选择性,相变温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酰胺型杯「4」聚硅氧烷固定液具有优良的色谱性能、多环芳主一些芳香族位置异构体得到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Raney Cu催化剂制备规律的研究Ⅰ.碱抽提动力学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恒压下,跟踪测定析氢体积(V),考察了氢氧化钾水溶液与Cu27.1Al72.9合金反应的动力学。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模型,并推导出了下述机理型动力学式:mqt=-(1/3)ln「(1+qR1)/(1+qR0)」+(1/6)ln(「(qR1)^2-(qR1)+1」/「qR0)^2-(qR0)+1」)-(1√e)(arctg「2√3)(qR1-1√2)」-arctg「(2√3)(qR0-1/  相似文献   

12.
NO^—2离子的光催化反应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彬  孙晓冬 《催化学报》1999,20(2):150-154
研究了NO^-2离子在TiO2表面的光催化反应,结果表明,体系pH值升高及Cr,Cl^-,SO^2-4离了的加入均对NO^-2离子在TiO2表面的暗态吸附产生抑制作用,而NO^-2在TiO2表面的光照反应转化率则随pH值的升高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总体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取代型钨镓杂多配合物的导电性及其磁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合成了过渡金属取代的钨镓杂多配合物α-Na7「GaW11Co(H2O)O39」.16H2O,α-Na7H2「GaW10Co2(H2O)2O39」.16H2O和α-NanHm「GaW9ME(H2O)3O37」.16H2O「M=Co(Ⅱ),Ni(Ⅱ,)V(Ⅴ)」,通过红外,紫外,ICP,TG-DTA,EPR,XPS,^183WNMR,极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在25~40℃区间用分光光度法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过碘酸根)合铜(Ⅲ)酸根配离子(DPC)氧化二乙醇胺(DE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二乙醇胺是1.7~1.9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ex(外加的IO-4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也随[KNO3]增大而减小,有负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能引发丙烯腈聚合。提出了含有自由基过程的反应机理。经此导出的速率方程圆满地解释了全部实验事实,并计算出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从简单无机硫、硒化合和直接合成冠醚环上含硫、硒杂原子的杯「4」单硫杂冠-5-及杯「4」硒杂冠-5,化合物的结构经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并研究了它们对Na、K、NH4,Co^2+、Ni^2+、Ag及Hg^+的两相萃取性能,其对Ag^|、Hg^+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6.
魏俊发  俞贤达 《分子催化》1998,12(4):271-278
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用EA,IR,UV-Vis,XPS,EPR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这些Cu2配合物模拟双核铜单加氧酶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特征。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具有两种类型的结构:脱质子型Cu2LOH和非脱质子型「(Cu2H2LX)Y」Y(X=Y=Cl^1-,Br^-;X=OH,Y=O2ClO^-2),两类配合物可相互转化。非脱质子型配合物催化PhIO对苯乙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杂多酸阴离子α-P2W17O^10-61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化学性质,α-P2W17O^10-61修饰电极对BrO^-3具有催化作用。催化电流△Ip与「BrO^-3」在7.0*10^-6-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用此电极测定了天然水中BrO^-3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金属离子催化芳基吡啶甲酸酯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25℃,离子强度I=0.1mol.dm^-3(KNO3)时,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PNPP)自发水解和金属离子Co(Ⅱ),Cu(Ⅱ),Ni(Ⅱ),Zn(Ⅱ),La(Ⅲ)的催化水解反应,探索了其反应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PNPP自发水解速率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与PNPP结构中的吡啶氮原子的存在相关,而金属离子催化PNPP水解遵循下列方程:kobsd=Ka/「H^+」+kN(Kh「h^+」+K0+KohKw/H^+」)表明金属离子催化PNPP水解是通过外部OH对PNPP与金属离子形成的介稳配合物的亲核进攻,而不是由于M-OH进行的分子内的亲核反应,不同金属离子催化活性的大小与金属离子的电荷密度无关,可用配合物结构相对于底物中间态的稳定性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9.
自国甫  尹承烈 《分子催化》1997,11(5):359-363
以光学活性的苯乙胺和吡啶-2-甲醛缩合而得到的Schiff碱(PPEI)(PPEI=2-「「N-(1-phenylethy)imino」methyl「pyridine中2-「「N-(1-苯乙基)亚胺」甲基「吡啶)为配体,进而与(Ir(COD)Cl」2(COD=1,5环辛二烯)反应,合成了8个光学活性铱铬络合物,考察了它们在异丙醇存在下催化苯乙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的光学活性,发现「Ir(COD)(PP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铜与苯基羧酸根「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3-苯丙酸根(PPr^-),4-苯丁酸根「PBu^-)」和2,2’-联吡啶衍生物(dpx:2,2‘联吡啶胺dpa,2,2’-叩头 吡啶酮dpk,2,2‘-联吡啶甲烷dpm)三大系列12种新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