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入射能量为69.5MeV的碳束轰击~(27)Al和~(nat)Ca靶,用△E-E计数器望远镜鉴别反应产物,测得Li、BC、B、N、O诸元素能谱,在两体反应假设下,得到了质心系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双微分截面d~2σ/dEdθ的等高线图。假定在断裂时刻碎片相对运动动能可以忽略,绝热近似条件得到满足,并且碎片只有旋转对称的四极形变,从而得到决定断点处碎片运动的三个方程,求解这组方程,得到断点拉长度,并得到出射碎片的总动能。计算得到的出射碎片的形变参数是在0.28—0.44之间,其全阻尼能量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由拟合实验角分布得到的平均寿命是(4—6)×10~(-22)秒。 相似文献
2.
用ΔE-E望远镜技术和飞行时间技术对61.8MeV的12C离子轰击27Al靶的反应测量了从6Li到16O的诸同位素能谱. 得到了质心系微分截面等高图及出射碎片角分布. 从而得到轻系统深部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全弛豫值, 并在耗散模型框架中, 通过实验的能量全弛豫值与理论值的比较, 得到了出射道的库仑能、核势能与转动能各自的贡献. 通过理论拟合角分布, 得出双核系统平均相互作用时间在1×10-21—1.4×10-22秒之间, 得到了出射碎片分离时的最接近距离的参数值. 通过势能面的计算, 说明了出射产物产额的变化趋势. 并从总产物角分布分解出准弹性截面及深部非弹性截面数值. 相似文献
3.
4.
完成了19F+27Al深部非弹性碰撞产物的角分布测量.初步分析了反应产B,C,N,O,F,Ne,Na,Mg和Al的实验室系角分布,展现出深部非弹性反应机制的特点,显示了反应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fragments produced in the deep inelastic collision of~(19)F+~(27)Al have been measured for incident energy of 114 MeV at θ_(lab)= 9~(o), 24~(o), 40~(o), 55~(o), 70~(o) and 85~(o).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dissipative products B, C, N, O, F, Ne, Na, Mg and Al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an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mediate dinuclear system formed in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5.
以Glauber理论分析了137Gevα粒子在12C和40,42,44,48Ca上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数据。采用Tasie模型处理到单声子能级的集体激发。考虑了弹性道与非弹性道之间的耦合效应,表明核子—核子弹性散射的相变化使计算微分截面增大。相变化的出现引起了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13.
本文用能量分辨本领为2.40V的弯晶谱仪,对3MeV~(12)C~ 轰击Al的K_aX射线进行了高分辨研究,测量了K壳层一个空位和L壳层多个空位产生X射线的相对强度比,测定平均电离几率(E_1,o)为0.312±0.002。对实验装置和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 U(5)群代数对核分子~(12)C ~(12)C振转谱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利用动力学对称性U(5)?U(4)?O(4)?O(3)可以较好地描述~(12)C ~(12)C核分子振转能级的对称性质。 相似文献
15.
引言我要讲的题目是关于深部非弹性碰撞。是在GSI 的UNILAC 加速器能量提高以后(12MeV/u 以上)的实验结果。过去的研究由于能量不高,仅在入射能量超过库仑位垒几个MeV/u 范围内,因此重离子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远小于核内核子费米速度。这样的过程被看作是绝热过程。系统能在碰撞的每一阶段发生作用;从而核子之间可以经过多次碰撞。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有足够多的时间重新安排其物理量。结果,发生能量和角动量耗散,达到N/Z 平衡或质量不对称等。如果轰击能量增加,将有什么变化呢?当然,可以想象到系统的绝热程度大概将会减低。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在高于相互作用位垒30%的能量下, 对对称系统154Sm+154Sm和144Sm+144Sm进行了运动学上的完全测量. 选择这两个系统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 144Sm有N=82的中子闭壳层, 属球形基态构型; 154Sm则在这个壳层外还有10个中子, 是强形变核. 在全部动能损失范围内, 所测得的两个反应的质量分布宽度是相近的, 但在能量损失小时, 144Sm系统的电荷分布宽度要大得多. 基于壳修正的势能面计算, 可知这是由于N=82闭壳层影响所致, 在144Sm系统中, 它阻碍了中子交换, 使得质子转移占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