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壮族传统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采集与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等类型或阶段,其中的男女地位或性别结构各不相同,从而使壮族性别文化个性十足。深入探析传统壮族经济的性别关系,可为壮族地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壮族有自己的文化根系 ,有典型的文化生态美的范式 ,与其他民族文化种群一起构成岭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群落。而在壮族文化根系中 ,首先是其重生文化根系 ,它表现为对生命之根、生命本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 ,从而形成了壮族色彩斑斓的古代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残疾人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线条过粗,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都无法适用。残疾人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所能受到的待遇,我国的立法在这方面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充实相关法律条文,残疾人的权益保护才不会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4.
壮族的戏曲剧种,可分为壮剧和壮师剧;壮剧依流布地域不同,又可分为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中,壮剧占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其文化传统深厚、社会影响广泛、艺术形态完整、剧团结构合理,显示出一个成熟剧种的特有品质。而走专业与业余剧团共同发展的道路,紧抓民俗与民生的生命线,则是壮剧发展的重要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云南壮族民族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律之外,在本民族长期历史环境下自发形成的,为维护生产、生活、群体利益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其产生于壮族各种宗教禁忌,宗教禁忌是习惯法的法源。云南壮族习惯法有其本身固有特征,内容也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6.
巫信仰是中外各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形式,壮语对通灵巫师有多种称谓,灵魂信仰是巫信仰产生的前提,壮族通灵巫师最早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7.
壮族鸡卜,依据鸡胯骨上原生血窍的数量、位置及插签的角度、朝向构成的卦象来判断吉凶,源于远古时代的占象。犹如汉族先民在商周时代的甲骨占卜及其卜辞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一样,壮族鸡卜及其卜辞则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华夏民族的龟筮占卜信仰演绎为《易经》,被推崇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而壮族的鸡卜信仰演绎为《鸡卜经》之后,则与《摩经》结合,构成了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壮族社会性别研究主要可分为意识形态、家庭婚姻、外来文化的影响、壮族与其他民族的对比、历史人物等五个方面;但还需要加强对理论的运用、反思与批判、注重研究对象之间多维的关系、增加历史的层次感。加强研究壮族社会性别问题,以推动壮族性别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大新县改土归流前的田地契约及相关文书进行分析,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清代广西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该篇首先对大新县发现的改土归流前的田地契约及相关文书产生的背景、类型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壮族麽教是历史上壮族各地盛行的民族民间宗教。壮族麽教已从原始宗教形态向人为宗教过渡,其重要标志是树立了统一的最高神布洛陀。这位集人文始祖、古代氏族部落领袖兼大巫师于一身的磨教主神,从壮族先民的创世神话演变而来,由自然神演化而成社会神,由创世祖先神演变而成民间宗教神,最终成为壮族麽公及民众顶礼膜拜的偶像。  相似文献   

11.
当代壮族的聚启区与历史上实行壮族土司制度的区域是一致的。壮族土司文化之歌圩文化、社庙文化、审美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各有特点,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广西3个旅游文化圈过渡地带中最闪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壮族巫师的生成,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是给人予神秘感。成巫者必具若干条件,经过一定的考验及盖帽上顶仪式。通灵巫师女多男少。  相似文献   

13.
壮族与周边近邻诸民族关系研究是壮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传统文化的对比又是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夏敏 《科技信息》2010,(10):I0058-I0058
家庭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社会经济组织,近代以来,家庭结构和家庭行为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家庭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功能依然保持。而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研究,来论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壮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近现代壮族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认为汉人明清以后大量迁入广西,壮汉之间的同化是双向的,壮汉瑶苗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融洽、友好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史料和语言调查材料论述了壮族与老挝老龙族、泰族的渊源关系,认为老挝的老龙族、泰族是从中国的壮族迁徙出去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广西音乐遗产中的偶像,刘三姐的形象被一再情境化。近年来,以刘三姐为核心打造的景点层出不穷,她的家乡、广西地方以及少数民族族群都将刘三姐当成富有竞争力的标识。文化表演((印象·刘三姐》力图展示地方社会,但对于刘三姐该被如何表现却引发了当地关于艺术与挪用的公开论争。基于2003~2004年《印象·刘三姐》制作期间进行的田野调查,对广西最富盛名的这一文化表演中所呈现出的民族展示与文化所有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概述了相关论争并探讨了这类利用共享的文化资源、以盈利为目的的冒险性表演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壮族医药文化的基本内涵,总结了近10年来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其现状及趋势,提出了壮族医药文化研究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隆林壮族八音是壮族北路八音的典型代表,与南路八音遥相呼应,两者共同组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八音。文章从隆林壮族八音的历史渊源、组织形式、活动场合及社会功能、表演形式及音乐特征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为壮族南北路八音的比较研究以及更深入挖掘壮族音乐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西大新县改土归流前土民向土官申请颁发田地执照的申请书和土官颁发给土民的田地执照的分析 ,认为土民通过购买、继承等方式获得田地必须向土官申请执照 ,同时向土官交一定的银钱才能获得田地执照 ,而且这种领照银钱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