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建立了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称取2 g沉积物样品,以乙腈和CH2Cl2超声萃取,旋转蒸发浓缩后,以30%甲醇定溶,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本方法MG和LMG线性范围为0.5-100μg/L,相关系数为0.9982和0.9976,仪器检出限为0.2×10-9,定量限为0.5×10-9,MG回收率为44.5%~66.7%,LMG回收率31.4%~53.3%,方法检出限为2.0 ng/g.该方法适用于沉积物中痕量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仪以及斜投影算法,建立了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含量的快速分析模型。首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硼氢化钾粉末,将水溶性的孔雀石绿(MG)完全转化为不溶于水的隐性孔雀石绿(LMG),然后加入等体积的乙腈溶解LMG,通过三维荧光检测LMG的含量进而转化得到养殖水体中MG的含量,可提高检测灵敏度。结果表明:基于斜投影算法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可以减少样品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一致,与平行因子算法相比较,斜投影算法的相对误差较小,LMG标准品在0.02~0.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84,检出限为1.28×10~(-2)μg·mL~(-1),加标回收率在83.33%~100.00%之间,精密度RSD≤0.55%。三维荧光光谱仪检测灵敏度高,样品采集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多组分混合物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发现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20 nm和260 nm。在相应的最大吸收波长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紫外可见检测器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同时测定。结果表明,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回收率分别为83%~89%和87%~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2%~2.53%和2.16%~2.65%,检出限分别为1μg/kg和2μg/kg。  相似文献   

4.
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液相色谱-可见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MG)和隐色结晶紫(LCV)的残留量,并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和定量。样品用乙腈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MCX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定容。以乙酸铵缓冲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后,PbO2柱后衍生;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618nm测定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在588nm测定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并用串联质谱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离子的模式下,进行质谱确证和定量;外标法定量,内标亮绿和氘代隐色孔雀石绿校正回收率。液相色谱-可见法的检出限为MG0.22,LMG0.28,CV0.22,LCV0.25μg/kg;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出限为MG0.014,LMG0.018,CV0.014,LCV0.0084μg/kg。在2~20μg/kg范围内,回收率为75%~95%。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鱼粉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测定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Al2O3固相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模式(MRM)检测,内标法定量。方法的定量限为1.00μg/kg,线性范围为0.25~20.0μg/L。在1.00~20.0μg/kg的加标量下,孔雀石绿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5.3%~104.4%,隐色孔雀石绿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5.7%~101.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方法适用于鱼粉样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与串联质谱(MS/MS)联用对水产品中残留量的孔雀石绿(MG)及无色孔雀石绿(LMG)进行了快速检测。经均匀化处理的试样用乙腈在pH 4.5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萃取使MG及LMG萃入有机相,所得萃取液用液-液分配,先后用酸性氧化铝及氯化钠和酸性氧化铝及无水硫酸钠进行分离及净化。上层清液经0.2μm滤膜过滤后供UHPLC-MS/MS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 )及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用D5-MG及D6-LMG内标法进行定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使质谱分析中的基体效应得到合理降低。方法的测定下限(S/N=10),MG为0.19μg.kg-1,LMG为0.10μg.kg-1,在0.5~5.0μg.kg-1浓度范围内作标准加入法,方法的回收率在89.4%~11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n=6)值在5.9%~9.8%。  相似文献   

7.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隐性结晶紫的同时测定。采用Krom asil C18色谱柱,PbO2-硅藻土柱为柱后氧化柱,以乙腈-乙酸铵缓冲溶液-冰乙酸(体积比为58∶14∶28)体系为流动相。孔雀石绿、隐性孔雀石绿、结晶紫、隐性结晶紫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6%、85.8%、89.8%、88.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0%、4.7%、4.3%、4.6%(n=6),检出限为2μg/kg。  相似文献   

8.
孔雀石绿(MG)和结晶紫(CV)具有抗菌等活性,常被违法用于水产养殖业。但MG、CV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LMG)、隐色结晶紫(LCV)具有致癌性。所以水产品中染料的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分析的重要问题。由于水产品基质复杂,样品前处理尤为重要。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QuEChERS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用于鱼肉中4种染料的同时检测。对QuEChERS方法中提取剂体积、提取次数以及分散固相萃取材料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反相/强阴离子交换材料(C18SAX)能有效提高回收率。在最优条件下,4种染料在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该方法在鱼肉中的回收率为73%~91%,RSD为0.66%~5.41%。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适合于鱼肉中染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底泥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腈、二氯甲烷、对甲苯磺酸和Mcilvain缓冲液等提取底泥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以乙腈-甲醇-乙酸钠缓冲液为流动相,用DAD检测器在618nm处进行检测,建立了底泥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的HPLC检测方法。孔雀石绿的回收率为75.2%~79.1%,隐色孔雀石绿的回收率为81.1%~84.2%,检测限均为5μg/kg。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水体和底泥沉积物中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MG)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水样直接利用MCX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底泥采用乙腈和二氯甲烷混合提取液超声提取。采用BEH C18(1.7μm,50 mm×2.1 mm)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以0.1%甲酸/乙腈-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多反应正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100μg/L,r2≥0.995。空白水体在1.0、10.0、100 n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7%~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2%~11.4%,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2ng/L和0.4 ng/L。空白底泥样品在0.20、2.00、20.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2%~91%,RSD为6.3%~11.6%,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2μg/kg和0.04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实际水产养殖环境水体和底泥中MG和LMG的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隐色结晶紫)。经匀浆处理的水产品样品,用乙腈提取,加入酸性氧化铝去除油脂,旋转蒸发器蒸干后,用甲酸-乙腈-水(0.1+10+89.9)溶液溶解,样品溶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以氘代孔雀石绿、氘代隐色孔雀石绿为内标物。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的质量浓度均在5.0μg·L-1以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10~0.12μg.kg-1之间。以空白水产品样品为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90.2%~10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3%~7.6%之间。  相似文献   

1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鳗鱼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及其代谢物(LMG,LCV)的残留量.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脱脂、浓缩及净化处理,所得残渣用流动相混合液溶解后,通过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分离,流出液供串联质谱测定,用氘代孔雀石绿及氘代无色孔雀石绿作内标参比定量.结果表明:对MG、LMG、CV、LCV四种化合物在0.1~10.0 μg·L-1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在0.5 μg·kg-1及2 μg·kg-1的标准加入水平下进行了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86.5%~91.8%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1 μg·L-1(对MG及LMG)和0.5 μg·L-1(对CV及LCV),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7%.  相似文献   

13.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三文鱼中的孔雀石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三文鱼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测定法,即:通过添加作为同位素稀释剂的氘代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到样品中,经液液萃取、提取液中添加中性氧化铝以及过碱性氧化铝小柱进行净化的前处理,然后由以乙腈和乙酸铵缓冲液(0.05mol/L,pH 4.5)为流动相的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来作为分离检测手段.对含不同浓度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储备液在不同溶剂、酸度、时间和温度的稳定性、前处理过程中的中性氧化铝的合适添加量、破乳剂的选择、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在氮吹和旋蒸过程中的损失以及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叫收率分别为95.6%~103.3%和97.64%~100.80%,检测限为0.4和0.3,μ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76%~6.13%和3.14%~5.67%.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MS/MS/MS)同时测定水体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亮绿(BG)及其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LMG)和隐性结晶紫(LCV)5种三苯甲烷类残留的方法。100 mL水样过滤后用对甲苯磺酸溶液调节pH=4,经MCX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采用BEH C18色谱柱,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02%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杆-阱扫描"(MRM-IDA-EPI)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5种三苯甲烷类物质MG,LCV,BG,LMG和CV在0.02~1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回收率为70.9%~10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4%~11.9%,方法检出限为0.42~2.2 ng/L,定量限为1.7~8.7 ng/L。本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水体中5种三苯甲烷类残留物的痕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快速筛查、定性识别化妆品中的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的方法。不同剂型的化妆品样品经甲醇提取后,通过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全扫描得到目标化合物准分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据此对化妆品进行快速筛查,并用离子阱的二级质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进一步确认,4种化合物检出限≤5μg/kg。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的快速筛查和确证。  相似文献   

16.
将色谱–光谱仪联用(HPLC–UV)法与斜投影法结合,建立了丹皮酚含量快速分析方法。通过色谱–光谱联用采集丹皮酚结晶母液的紫外多波长光谱三维数据,构建不含丹皮酚的背景数据库以及丹皮酚光谱数据库,基于斜投影法步骤测定了批量样本中丹皮酚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接近,相对误差小于5.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1.0%(n=5),回收率为98.8%~101.3%。该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可为丹皮酚结晶产品及各种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吴文伟  王翌  刘可鑫  李天松  杨咏洁 《色谱》2020,38(11):1332-1339
研究以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A3作为传感探针、纳米金(AuNPs)为指示剂、NaCl溶液为聚集诱导剂,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免标记AuNPs比色生物传感器,可实现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G)和无色孔雀石绿(LMG)的同步、快速、可视化检测。该方法的检测原理是核酸适配体A3对MG和LMG有双特异性识别能力,可作为MG和LMG理想的识别受体。它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AuNPs表面,保护AuNPs并抑制高盐溶液诱导的聚集,AuNPs溶液颜色不变,即为红色;当加入靶标MG或LMG后,该核酸适配体能够与靶标特异性结合,并从AuNPs表面上解离,AuNPs失去保护作用而在高盐溶液诱导下发生聚集,溶液颜色由红变蓝。根据颜色变化,可通过肉眼定性或通过光谱仪定量分析MG和LMG的残留量。该方法首先将50 μL的核酸适配体A3(终浓度150 nmol/L)与150 μL的AuNPs(终浓度1.25 nmol/L)混合,室温孵育6 min。随后加入50 μL待测液,室温孵育30 min。最后加入50 μL NaCl(终浓度150 mmol/L),4 min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分别测定MG和LMG在520 nm和650 nm下的吸光度值。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MG和LMG,而对磺胺嘧啶(SDZ)和硝基呋喃妥因(NFT)无交叉反应;当MG、LMG的浓度为0~17.5 μmol/L时,吸光度比值与靶标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 )分别为0.9938和0.9715。MG和LMG的检出限分别为6.93 nmol/L和6.38 nmol/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60%~93.30%和101.80%~107.0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27%~3.55%和2.62%~3.75%。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和灵敏,可为水产品中MG和LMG的同步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无色孔雀石绿和无色结晶紫的残留量,样品经提取、净化处理后所得残渣用乙腈溶解后,通过采用C_(18)色谱柱,以乙腈(A)和pH3.0的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B)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梯度淋洗,实现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的分离。用自制的二氧化铅柱氧化无色孔雀石绿及无色结晶紫。在588 nm波长处,测定4种物质的质量浓度在0.3~6.0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5%,检出限(3S/N)小于1.9μg·kg~(-1),分析时间20 min。以凤尾鱼罐头为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71.5%~88.6%范围。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青黛中非法掺入的染色物质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天青A、天青B、天青C和亚甲基蓝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溶液(含5%甲酸)提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其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内标法定量,天青A、天青B、天青C、亚甲基蓝外标法定量.6种染色物质测定的线性范围在1~30 ng/m L之间,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天青A、天青B、天青C、亚甲基蓝的检出限分别为0.5、0.5、1.0、1.0、1.0、1.0 ng/g,定量限分别为1.0、1.0、2.0、2.0、2.0、2.0 ng/g,3个水平的回收率在79.7%~119.7%之间,精密度的RSD%在0.7%~1.8%之间.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适用青黛中非法掺入的染色物质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天青A、天青B、天青C和亚甲基蓝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同时检测西红柿中11种三嗪除草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质谱定性法.样品经纯水-甲醇提取,C12固相萃取柱净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紫外/质谱检测法测定,液相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11种三嗪除草剂在0.02×10-6~1.0×10-6 g/mL范围内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7~0.999 9,在0.01~0.1μg/g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2.1%~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1.2%~5.1%.方法简便、快速、净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