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壁纸中甲醛含量,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依据GB 1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对壁纸中甲醛含量的检测过程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整个检测过程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重复测定、样品溶液的移取、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和测定仪器等引入的不确定度。结合日常检测数据,首次采用欧洲标准化差值标准偏差的方法,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当壁纸中甲醛含量范围为0.54~28.47 mg/kg时,测定结果在95%置信区间时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35 2(k=2)。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移取过程中移液枪的使用、样品重复测定和标准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2.
对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辉钼矿中钼元素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工作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样品重复测定、分析仪器、样品称量、样品溶液定容等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了钼含量测定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辉钼矿中钼含量为0.108 1%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 1%(k=2)。  相似文献   

3.
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推进剂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对样品称量、试样溶液定容体积、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量化,计算了合成不确定度。当推进剂中铜含量为0.96%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8%(k=2)。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法便携式甲醛分析仪(PPM htV-M)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发现,PPM htV-M型甲醛分析仪测定空气中甲醛的重复测量的标准偏差为0.027 49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1.9%,满足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中小于5%规定。通过对PPM htV-M型甲醛分析仪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价发现,该仪器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约为0.07 mg/m~3,仪器本身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测试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铬含量,评定了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把不确定度分解为标准溶液及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样品重复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等七个因素,系统分析并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其中采集样品引入的不确定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空气中铬含量为3.88 μg/m3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2 μg/m3.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POM塑料中甲醛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根据JJF 1059.1-2012标准要求与VDA 275-1994方法进行测定,从试样质量称量、重复性试验、试样水溶液的甲醛浓度、吸收液体积以及含水率测试五个方面分析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并分别对其进行量化和和合成。结果表明,POM塑料中甲醛含量为5.015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254 mg/kg(k=2)。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试样水溶液的甲醛浓度测试引入的不确定度,占比90.82%,其中线性拟合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最大,占75.58%,其次是标液配制和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分别占13.41%和7.62%。因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重视仪器和量具的检定与核查,增加标准工作曲线的更新频次,以及规范试验操作步骤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称量、标液、含水率测试所引入的不确定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竹荪中的粗多糖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依据JJF 1059.1-2012标准要求及NY/T 1676-2008方法进行测定,分析该检测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定量,计算相对应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从而评定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竹荪中粗多糖含量为0.689g/100g,扩展不确定度为0.038 g/100 g(k=2)。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标准曲线拟合,其次为标准物质及配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化肥中铊的含量,通过对测量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有电子天平、标准工作溶液配制、标准工作曲线拟合、样品消解液定容、消解回收率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其中样品处理消解回收率对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量化,得到了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当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为2时,样品中铊质量分数为0.316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7 mg/kg。  相似文献   

9.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对样品称量、样品溶液定容体积、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计算合成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固体废物中镉质量分数为0.421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80 8mg/kg(k=2,置信概率为95%)。标准曲线拟合是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固体废物中镉含量不确定度的最主要来源,其次为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而样品称量、样品溶液定容体积、测量重复性等分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对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氯酚类化合物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探讨了影响不确定度的关键因素。检测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包括取样体积、标准物质、标准使用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重复性测定。以2,4,6-三氯苯酚为例,当水样中2,4,6-三氯苯酚测定结果为1.00μg/L时,测定结果在95%置信区间时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27 0(k=2)。结果表明,由标准溶液、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较大,内标的使用可有效消除样品处理操作和其它因素引起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汞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汞的含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如样品取样量、样品定容体积、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工作曲线的拟合、测量重复性及加标回收率。对合成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当化妆品中汞的含量为0.208μg/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μg/g(k=2)。  相似文献   

12.
对测量血清中Na+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血清样品的消化、制备、定容,Na+标准工作液的配制过程、标准曲线拟合等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出各分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试结果的报告形式。  相似文献   

13.
用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低合金钢中钼的含量,对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试料称量、标准溶液、校准曲线拟合、玻璃仪器的使用及测量重复性.当钼的含量为0.18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64%(k=2).  相似文献   

14.
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车内非金属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并对测试过程中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和合成.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拟合和试验重复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通过规范标准溶液配制的操作,降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氯离子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标准系列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系列浓度-峰面积拟合直线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稀释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了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为5.6%。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醛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膏霜类化妆品中的甲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测定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如甲醛溶液浓度、定容体积、吸光度、样品称量,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和量化。当膏类化妆品中的甲醛含量为4.80μg/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1μg/g(k=2)。  相似文献   

17.
光度法是以系列标准样品绘制工作曲线然后确定样品测量结果,而往往一系列标准样品的配制和应用成为光度法推广应用的障碍。以钢铁中锰、硅、磷光度法测定为例,介绍遵循"精密度法则",即"保持影响测量各因素对同一测量系列各个样品影响的一致性",可选用含量近于测定范围上、下限的两个标准样品确定工作曲线,以此确定样品的测定结果,即两标准光度法。锰、硅、磷10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6%,3.63%,6.45%,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别为0.008%,0.006%,0.001%(k=2)。两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可靠,提高了光度法的测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