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设计并合成了基于咪唑基团的高选择性的荧光传感器, 分别利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其对阴离子的识别. 结果显示, 该类荧光传感器只在H2PO4-离子存在下发生显著的荧光猝灭现象, 并且产生一个新的荧光发射峰, 因此可用于乙腈溶液中H2PO4-的快速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3.
酸氢根离子(HSO4)在生命、环境科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环境后会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选择性和高灵敏识别检测生物与环境样品中HSO4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众多的分析检测手段中,基于分子识别理念发展起来的光化学传感分子(探针)具有独特的优势.阴离子光化学传感体系以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易于实现在线分析,特别是可通过目视比色识别和原位检测等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探针分子与HSO4之间的作用机理, 对近年来HSO4的光化学探针分子进行分类和总结,综述了HSO4光化学探针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5.
一种新的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种新的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研究肖丹,俞汝勤,李军,袁孔铨(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磷酸二氢根磷酸根离子浓度的测定在化学化工、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一种能选择性识别磷酸根离子的金属配合物化学敏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两种Schiff碱类金属配合物1([Cu(L1)]2+)和2([Cu(L2)]2+).对它们在强极性溶剂,如[V(水):V(乙醇)=98:2]混合溶剂中与阴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具有C3v结构的配合物1有着优良的检测PO43-离子的能力.通过UV光谱滴定实验,表明配合物1和PO43-间形成了1:1的稳定配合物.配合物1对HPO42-也有一定的响应性.但对其它的阴离子(如四面体和非四面体结构的阴离子)物种,则未观察到有任何响应.文中还提出了配合物1与阴离子间构成新的配合物可能结构的建议.但是对于配合物2,对阴离子的响应能力比较差.对于实验结果以及如何提高敏感器化合物的选择能力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8.
磷酸二氢根(H2PO-4)溶液在生物缓冲、分子识别、晶体生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KH2PO4(KDP)和NaH2PO4(NaDP)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微区拉曼光谱研究钠离子和钾离子对H2PO-4溶液团簇聚合及化学键振动的影响,讨论单价阳离子(K+,Na+)的差异、溶液浓度对H2PO-4拉曼位移变化和成核诱导时间的影响。 结果表明,拉曼位移变化、成核诱导时间随阳离子溶液电负性的增加、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在拉曼光谱中观察到P(OH)2和PO2振动峰在成核过程中发生偏移,表明由氢键作用导致的团簇构型逐渐稳定,化学键逐渐增强,深化溶液结晶过程中对溶液结构和化学键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次氯酸根(ClO~-)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识别与检测备受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喹唑啉酮骨架的腙型荧光探针(HEMQ),并通过~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表征了其结构。探针HEMQ在V(乙醇)∶V(水)=1∶1(c(PBS)=0.02 mol/L,pH=8.7)溶液中对ClO~-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响应快速,荧光发生显著猝灭。探针HEMQ对ClO~-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为1.0×10-4mol/L。此外,ClO~-可引起探针溶液由黄色到无色的颜色变化,因此HEMQ可作为比色、荧光双通道响应的ClO~-探针。 相似文献
10.
以双核有机锡化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双(三苄基锡)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磷酸氢根离子具有良好电位响应性能的溶剂聚合膜离子敏感电极。在pH为7.20±0.02的测试液中,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 ×10^-6 ̄10^-1mol/L,斜率为-30.1mV/dec..用分别溶液法测得其对于各种阴离子的选择性次序:HPO4^2- ̄I^-〉Br^-〉Cl^-〉Ac〉SO4^2-。膜相中荷电离子添加实验的结果表明,电极响应系中性载体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在pH=5.4的(CH2)6N4-HCl缓冲溶液中,建立Ce(Ⅲ)-NaCl-H2PO4-三元荧光熄灭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和荧光猝死定量数学模型Ln(F0/F)=LnKMF LnK3-LnKF Ln[M],考察Ce(Ⅲ)的阳离子型体测定H2PO4^-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实验表明:在20℃,pH=4.0-6.0时,Ce(Ⅲ)的阳离子型体与磷酸根反应,荧光猝灭程度显著;当注射泵转速为70r/min,样品测定速度为50h^-1,NaCl浓度为0.20-0.30mol/L时,H2PO4^-的测定线性浓度区间为0.20-1.80μg/mL,检测限LOD(3δ)=0.003μg/mL,样品回收率为97.3%-99.0%。 相似文献
13.
14.
设计合成了2个1,3-硒唑酰腙分子(SAF1和SAF2),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利用探针SAF1和SAF2分别对9种常见的阴离子进行了监测。 结果发现,当加入醋酸根离子(AcO-)时,在UV-Vis中,探针SAF1和SAF2分别在500 nm和414 nm处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探针SAF1对应的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红色,探针SAF2对应的溶液颜色由浅黄色变为黄色,可实现裸眼识别;在荧光光谱中,417 nm附近产生强的荧光发射峰,且具有荧光开启(turn-on)功效,AcO-的最低检测限达10-5 mol/L,2个分子与AcO-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03×104和1.42×104 L/mol,说明化合物SAF1和SAF2有望作为AcO- 的特性荧光识别探针。 相似文献
15.
磷酸二氢根插层水滑石的制备及其选择性红外吸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MgAl-CO3-LDHs),以其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离子交换将磷酸二氢根阴离子组装到水滑石层间,制备了具有超分子插层结构的MgAl-H2PO4-LDHs,并采用XRD、FTIR、TG-DTA-DTG、SEM和ICP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采用母粒工艺将MgAl-CO3-LDHs和MgAl-H2PO4-LDHs添加到聚乙烯(PE)中制备了LDHs/PE薄膜,研究其红外吸收性质发现,添加MgAl-H2PO4-LDHs的PE薄膜在7~25μm特别是9~11μm范围的红外吸收率明显高于添加MgAl-CO3-LDHs的薄膜,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性红外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锌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因此,对游离锌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和有效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探针因其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灵敏度高、可细胞成像等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锌离子的识别研究。锌离子荧光探针常见的识别机理包括光致电子转移、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聚集诱导荧光增强、螯合荧光增强等。其中,基于螯合荧光增强机理的锌离子探针,其荧光团通常可同时作为识别基团,因此,相比于其它探针,具有设计较为简单、合成较为便捷的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基于以上各种识别机理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并着重介绍了螯合荧光增强机理在锌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氟、磷酸根和六氟磷酸根离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氟、磷酸根和六氟磷酸根离子在流速为0.25ml.min^-1,淋洗液为0.001mol.l^-1Na2CO3和0.005mol.L^-1NaOH溶液,在离子色谱仪上能较好地分离。氟,磷酸根和六氟磷酸根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7.29,70.5和295ng.ml^-1,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测定结果有较好的重现性,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荧光各向异性(FA)分析法具有免分离、高通量和实时检测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然而,当分析物的体积或质量较小时,与荧光探针结合后不能产生明显的信号变化,导致灵敏度较低。为解决此问题,研究者通常采用纳米材料增强发光体的质量或体积的方式放大FA来提升检测灵敏度。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纳米材料易猝灭荧光而降低准确度以及荧光探针修饰步骤复杂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开发不需要放大体积和质量且免修饰的新型FA探针。发光金属-有机框架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光纳米材料,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质量以及较高的FA值(r),无需额外的信号放大,是作为FA探针的理想材料。本研究通过微波辅助法成功合成了以铈离子(Ce3+)为中心离子、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2TCPP)为配体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Ce-TCPP MOF),并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免修饰FA探针用于检测磷酸根离子(Pi)。未加入Pi时,Ce-TCPP MOF具有较大的r;加入Pi后,MOF中的Ce3+与Pi发生反应,破坏了MOF的结构,产生质量或体积更小的碎片,使r降低。随着Pi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