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顺丁烯二酸酐-β-环糊精(MAH-β-CD)、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功能单体,一步键合制备了环糊精衍生物毛细管整体柱,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整体柱固定相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硫脲为中性标记物测得柱效为99856 plates/m。通过精氨酸对柱子进行评价,所制备的新型手性整体柱具有较强的手性拆分能力,且重现性好、操作简单。用毛细管电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EC-MS)拆分了沙丁胺醇对映体,分离度为1.67。  相似文献   

2.
《色谱》2016,(1)
发展了一种制备β-环糊精/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的简单方法。首先合成了β-环糊精硅基衍生物,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通过硅烷化试剂和β-环糊精硅基衍生物之间的聚合反应,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物共价负载于孔道表面的球形β-环糊精/硅基杂化材料,去除模板剂,即可得到直接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的β-环糊精/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制备的杂化固定相材料具有球形规则、单分散性好、比表面积高、机械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和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结合了β-环糊精的手性识别功能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优异性能。在反相色谱条件下的手性拆分结果表明杂化手性固定相具有较高的手性识别能力。本文所发展的方法为新型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钛酸丁酯和正硅酸乙酯为无机体,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有机体,在有机相与无机相的质量比为4比3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M-β-CD/SiO2/TiO2溶胶作为固定相,从而制成新型的环糊精基有机-无机杂化毛细管色谱开管柱。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法对此开管柱进行表征,证明了固定相与毛细管内壁均匀键合并紧密结合;羧基与Ti-O发生键合并形成了保留环糊精的新型配合物。应用此开管柱对氨基酸对映体、氨基酸混合物和手性药物进行分离,均达到基线分离。试验选用含30%(体积分数)乙腈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pH 8.0)为流动相,分离电压15kV,检测波长200nm。此开管柱的最高柱效为每米塔板数(N)116 478;连续10次进样,其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  相似文献   

4.
制备一种新型的环糊精衍生物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固定相开管柱,通过毛细管电色谱-质谱(CEC-MS)对其进行评价。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无机前驱体,柠檬酸-β-环糊精(CA-β-CD)为有机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CA-β-CD/SiO2-TiO2有机-无机杂化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开管柱的形貌和杂化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制备的杂化开管柱在CEC-MS上对酪氨酸和色氨酸对映体混合物进行定性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色谱》2016,(1)
为了探讨功能基团对苯甲酰胺基-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点击化学制备了两种手性固定相:全取代-4-氯-3-甲基苯甲酰氨基-6A-三唑基-β-环糊精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CSP1)和全取代-5-氯-2-甲基苯甲酰氨基-6A-三唑基-β-环糊精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CSP2)。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固定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通过对9种黄烷酮消旋体的拆分,对比研究了两种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SP1的拆分性能优于CSP2。这两种手性固定相仅在水与甲醇体系下即可实现对黄烷酮的手性拆分,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β-环糊精型手性固定相CSP A和CSP B,制成手性色谱柱Ⅰ和Ⅱ,并且用DL-氨基酸衍生物的手性拆分实验对色谱柱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种新的改性β-环糊精,即2,6-二-O-丁基-3-O-乙酰基-β-环糊精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采用TGA和DSC热分析法考查了此改性β-环糊精的热行为,静态法制备的玻璃毛细管柱能在190℃稳定工作,其柱效在3000~3500n/m之间,分离了某些氨基酸衍生物,卤代烃和环氧乙烷衍生物对映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原位聚合物基质,将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到毛细管内壁,制得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柱(SECDP),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结构.磺酸基可提供足够稳定的正向电渗流(EOF),基于磺丁基醚-β-环糊精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协同作用,通过优化手性添加剂浓度、pH值、施加电压、温度及有机调节剂含量等条件,利用该开管电色谱柱拆分了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和尼卡地平等10种地平类手性药物对映体.优化的流动相组成为20 mmol/L NaH2PO4(pH=4.0),含4.0 mmol/L磺丁基醚-β-环糊精,乙腈的体积分数为10%~25%,施加电压15~25 kV,温度为15℃,电动进样2 kV×5 s,检测波长为236 nm.在上述条件下,分离度(RS)可达3.62,柱效达61011块/m,分析时间一般为6~15 min.基于色谱分离数据,探讨了相关的手性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9.
将全甲基-β-环糊精、全戊基-β-环糊精及二者的混合液分别静态涂渍在氯化钠粗糙化的弹性石英毛细管内壁.为提高固定相的色谱性能,将环糊精衍生物与OV-1701按1∶4的质量比相混合,制备手性柱.对毛细管的特性、固定相的极性进行了测试,并对手性化合物(±)茚满醇、DL-丙氨酸、DL-缬氨酸、(±)乙酸二氢香芹酮等难分离物质对进行了拆分.结果表明,三种手性固定相均属于中等极性,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和成膜能力.分离效果表明,混合固定相对手性化合物及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有序介孔材料SBA-15为基质,β-环糊精和氨基β-环糊精为配体,通过环糊精端口的羟基和氨基与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上活泼的异氰酸酯基之间的加成反应,制备了2种不同单键合臂的β-环糊精修饰SBA-15手性固定相(CDSP和NCDSP),它们分别含有稳定的氨基甲酸酯基和脲基键合臂.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模式下,以灭菌唑、烯唑醇、己唑醇和戊唑醇等10种常见的三唑类手性农药为探针,考察了CDSP和NCDSP的基本手性色谱性能.研究结果表明,2种新固定相对三唑类农药对映体均有较好的快速拆分能力,所需分离时间较短(30 min),其中灭菌唑和烯唑醇的选择性因子(α)分别为1.29和1.28,分离度分别达到3.84和3.23.采用甲醇、乙腈和水组成的简单流动相,室温下在CDSP和NCDSP上分别拆分了9种和8种三唑类手性农药对映体.研究发现拥有适当大小和手性碳连接羟基的三唑类农药在上述2种新固定相上有较好的拆分效果,说明固定相上的环糊精配体对溶质的包结、氢键和空间位阻等协同作用对空间手性识别有重要贡献.不同批次CDSP和NCDSP的键合量分别为0.139~0.156和0.120~0.137μmol/m2,表明2种固定相的制备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与涂覆型纤维素商品柱相比,新的脲基环糊精固定相性能更稳定,反相色谱实用性更强,且制备方法简便,成本较低,在三唑类手性农药对映体残留量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用1-萘基异氰酸酯修饰七叠氮基β-环糊精,生成萘氨基甲酰化的β-环糊精,将其固定在硅胶上,得到一种新的手性固定相。β-环糊精衍生物在固定相上的表面浓度为0.35μmol/m^2。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了这种手性固定相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新制备的手性固定相在反相条件下可用来分离手性药物。  相似文献   

12.
《色谱》2016,(1)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拓扑结构、持久性的孔结构以及可修饰的孔道表面等特点,在对映选择性催化和手性分离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一种单手螺旋三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sala)}n](H2sala=N-(2-hydroxybenzyl)-L-alanine)与全戊基-β-环糊精混合,制备了新型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为了考察手性MOF是否能够增强全戊基-β-环糊精的手性分离能力,分别用不同的固定相制备了3根手性柱用于对比:柱A([{Cu(sala)}n])、柱B(全戊基-β-环糊精)和柱C([{Cu(sala)}n]+全戊基-β-环糊精)。比较了柱A、柱B和柱C对相同手性化合物的拆分能力,结果表明柱C具有更好的手性选择性和更高的分辨能力,证实使用MOF[{Cu(sala)}n]能够提高全戊基-β-环糊精的对映选择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相色谱条件下,首次在两种新型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上,对系列2-(噻唑基)-α-氨基膦酸酯化合物进行了有效的手性拆分研究,对映异构体选择性α达1.812,Rs高达4.072,为该类化合物的制备型拆分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探讨了化合物结构、流动相组成及流速对拆分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酰胺-β-环糊精和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β-环糊精手性毛细管整体柱。 通过红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整体柱固定相的结构和形貌。 并以苯丙氨酸为考察物考察了柱子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柱效达到47701 plates/m,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采用丙烯酰胺-β-环糊精整体柱首次拆分盐酸依替福林对映体,结果使盐酸依替福林对映体达到了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区域选择法制备了6-(三乙氧基硅基)直链淀粉衍生物,利用6-位上的三乙氧基硅基分子间缩聚将直链淀粉衍生物固定在硅球基质上,制备了交联型直链淀粉固定相。结果表明,采用分子间缩聚法制备交联型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具有制备简单、固定效率高的特点。考察了固定相手性拆分性能以及影响拆分能力的的因素。溶剂耐受性实验表明分子间缩聚法制备交联型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对四氢呋喃及氯仿流动相有良好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将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系统地研究了D,L对羟基苯甘氨酸在RP-HPLC系统中的拆分。分别考察了手性流动相的种类,手性试剂β-环糊精的浓度,流动相的pH,修饰剂的种类及浓度,色谱柱温度等对拆分效果的影响,以-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βCD手性流动相分离对羟基苯甘氨酸对映体的方法。结果表明:用ODS柱(250 mm×4.6 mmi.d.),以V(甲醇-β环糊精)∶V(pH 4.5磷酸盐缓冲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30 nm时对羟基苯甘氨酸对映体得到了良好的基线分离,分离度可达1.7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β-环糊精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含乙烯基的β-环糊精(UPA-β-CD),并以UPA-β-CD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运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新型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优化制柱条件,对整体柱固定相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固定相成功键合到毛细管内,并形成复杂的孔隙结构。在毛细管电色谱-质谱(CEC-MS)模式下对盐酸奥昔布宁和盐酸苄丝肼两种手性药物对映体进行拆分。优化分离条件下,两种手性药物均达到基线分离,其分离度RS分别为1.76和2.12。  相似文献   

18.
郭登峰  潘剑波 《分析化学》2004,32(12):1699-1699
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是由7个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合物。近年来。环糊精衍生物以其高选择性,适用范围广而成为气相色谱手性分离研究中发展最快的固定相。本研究采用全烷基化和部分酰基化方法合成了两种环糊精衍生物,2,3,6-O-三丁基-β-CD(TB-β-CD)和2,6-O-3-O-三氟乙酰基β-CD(DB-TFA-β-CD),硫酸钡微晶对玻璃毛细管内壁进行改性,用上述两种固定相和中等极性的聚硅氧烷OV-1701混合制备出柱效高、热稳定性好的手性石英毛细管柱,并研究了色谱柱的选择性能。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电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粉唑醇对映体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一种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毛细管手性电色谱开管柱(SECDP)。采用该电色谱柱,并在流动相中添加少量磺丁基醚β-环糊精,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协同作用,成功地拆分了手性农药粉唑醇对映体。考察了添加剂浓度、pH值、施加电压、温度及有机调节剂的含量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初步优化了开管电色谱柱拆分粉唑醇对映体的条件。优化的流动相组成为10 mmol·L~(-1)硼酸钠(pH=9.2),含3.0 mmol·L~(-1)磺丁基醚β-环糊精和体积分数为15%甲醇,施加电压15 kV,温度20℃,压力进样(3 psi×3 s),检测波长204 nm。在上述条件下,粉唑醇对映体分离度可达1.85,分析时间仅为8~12 min。黄瓜、梨、苹果和西红柿果蔬样品用乙腈提取,磁性石墨化碳净化,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测定果蔬中粉唑醇对映体的残留量。粉唑醇对映体在1.3~250μg·m 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第一个对映体y_1=92.56+176.81x_1,r_1=0.9993;第二个对映体y_2=46.46+177.97x-2,r_2=0.9998。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带负电荷的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不仅能提供较强正向电渗流(EOF),同时有较高的手性分离选择性。所发展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分离测定快速,溶剂耗量小,测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和β-环糊精在碱性条件下作用得到带有α烯基的环糊精衍生物——4(3-烯丙氧-2-羟基)丙氧基-β-环糊精(PCD),利用这种衍生物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MA)为功能单体,在毛细管中通过原位聚合反应,一步法制备得到了新型β-环糊精聚合物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CEC)模式下,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