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柯钧  邵华武 《合成化学》2013,21(5):561-564
以甲基-2,3,4,6-四-O-苄基-α-D-吡喃型半乳糖为起始原料,通过对1-位和2-位进行结构修饰,6-位选择性脱除苄基后,再引入保护基Ms(或Ts)制得3,4-二-O-苄基-6-磺酰基(或对甲苯基磺酰基)-α-D-吡喃型半乳糖衍生物(2a~2f);在AcOK/DMSO体系中于80℃反应24 h,2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4,6-脱水-α-D-吡喃型半乳糖衍生物,产率78%~8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HR-MS表征。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以苄氧羰氧次甲基作为6-甲基尿嘧啶环上N1位的保护基.选择性的在尿嘧啶环上N1保护、N3取代及N1脱保护等反应都在简便、高收率条件下进行,经四步反应高选择性地合成了3-N-取代-6-甲基尿嘧啶.  相似文献   

3.
首次报道了以苄氧羰氧次甲基作为6-甲基尿嘧啶环上N1位的保护基.选择性的在尿嘧啶环上N1保护、N3取代及N1脱保护等反应都在简便、高收率条件下进行,经四步反应高选择性地合成了3-N-取代-6-甲基尿嘧啶。  相似文献   

4.
包可婷  张伟  李英霞  胡春 《合成化学》2016,24(4):355-358
报道了一条合成(3S,4S)-4-氨基-3-羟基-5-苯基戊酸(Ahppa)衍生物的新路线。以氨基保护的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依次经Weinreb胺缩合、还原、aldol缩合及溴仿4步反应合成了3个Ahppa衍生物,总收率5.8%~6.7%,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ESI-MS确证。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催化剂D-脯氨酸用量对反应收率影响不大,对立体选择性影响较大;氨基上保护基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反应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以β-环糊精为原料,经对甲苯磺酰化、叠氮化、还原氨基后,再与Boc保护的脯氨酸进行肽键缩合和脱Boc保护基,合成了单-6-脯氨酸-β-环糊精,其结构经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6.
夏林  胡艾希  彭俊梅 《有机化学》2010,30(4):558-563
以3-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8种4-(N-乙酰氨基)-3-(4-芳基噻唑-2-基)-苯甲酸乙酯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质谱,元素分析,1H NMR和13C NMR确证.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d,3h,3p(40μg/mL)对神经氨酸酶(NA)的抑制率分别为36.02%,33.40%,42.05%;化合物3g,3h(500mg/L)对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为50%.  相似文献   

7.
邻氯甲苯混酸硝化合成6-氯-3-氨基甲苯-4-磺酸(CLT酸)因其产率低及选择性差而未能实现工业生产,本文对该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酸性β沸石和乙酰硝酸酯作为催化剂和硝化剂,提高了硝化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72%和97%;并改进了还原、异构体分离和磺化操作;CLT酸总收率提高到61%.  相似文献   

8.
以1,2:5,6-双亚环己基-D-甘露醇为手性骨架,合成含有联苯基团的新型手性tropos配体;分别以1,2:5,6-双异丙叉-D-甘露醇和1,2:5,6-双亚环己基-D-甘露醇为原料,合成系列双齿亚磷酸酯配体,将这些配体应用于铑催化α-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5a和α-苯酰氨基肉桂酸甲酯5b氢化反应中,考察配体结构,溶剂,底物/催化剂的摩尔比对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在底物是α-乙酰胺基肉桂酸甲酯时,配体的双异丙叉骨架与(R)-联萘部分是匹配组合,反应对映选择性高达93.5%.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尝试七个苯环含不同取代基团的底物,无论供电子基团在芳环的邻位还是对位,其氢化产物的对映选择性均高于相应位置为吸电子基团的.  相似文献   

9.
1,4-二氢吡啶结构是许多生物活性物以及药物分子的重要骨架,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当前并没有一种适用的方法用于13C标记1,4-二氢吡啶的合成.提供了一种13C标记1,4-二氢吡啶的合成方法以13C2-乙酸钠为标记原料,经磷酸酸化得到13C2-乙酸,羰基二咪唑酰化13C2-乙酸得到13C2-N-乙酰咪唑,随后在咪唑钠的作用下进行克莱森缩合反应获得1,2,3,4-13C4-乙酰乙酰咪唑的钠盐,经乙酸酸化得到1,2,3,4-13C4-乙酰乙酰咪唑,再通过与醇进行酯化得到1,2,3,4-13C4-乙酰乙酸酯,1,2,3,4-13C4-乙酰乙酸酯经氨基甲酸铵氨化得到1,2,3,4-13C4-3-氨基丁烯酸酯。随后采用Hantzsch改进法合成了5,6-位及其取代基碳标记的13C4-尼群地平、13C4-苯磺酸氨氯地平和13C4-马来酸氨氯地平.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率高,为1,4-二氢吡啶的5,6-位及其取代基引入13C同位素标记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满足中国仿制药物一致性评价的稳定同位素内标自主合成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水相快速合成中间体(5-氨基-1,3,4-噻二唑-2-基)硫乙酸乙酯,该中间体再与芳氧乙酰氯反应,高产率得到6种目标化合物[5-(芳氧乙酰氨基)-1,3,4-噻二唑-2-基]硫乙酸乙酯(5a-5f)。所有这些化合物都经过了红外、元素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采用离体平皿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除草活性试验,部分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除草活性,而小麦对其耐受。  相似文献   

11.
N-芳基丙烯酰胺是-类功能性单体,它能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本文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新的带有较长侧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单体,即4-乙酰氨基-4'-甲基丙烯酰氨基-二苯基甲烷(AMDPM)。它能进行自由基聚合或与丙烯酸甲酯(MA)共聚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4-氨基-8-去氮杂四氢叶酸二乙酯现有合成方法中化合物极性大、溶解度差、收率低的缺点,采用在2,4位氨基引入保护基的方法进行改进。以6-乙酰氧基-2,4-二氯吡啶并[3,2-d]嘧啶为原料,在2,4-位引入苄基后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连接,经硼氢化钠和氯化镍还原后再脱保护,生成叶酸类抑制剂关键中间体4-氨基-8-去氮杂四氢叶酸二乙酯。此方法所需时间短,收率较高,操作及后处理方便。并对6-乙酰氧基-2,4-二氯吡啶并[3,2-d]嘧啶苄基化的选择性、硼氢化钠和氯化镍还原方法进行了讨论。此方法对于四氢叶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近 2 0年来开发出的超高效、广谱、低毒和高选择性除草剂 .在已研究的磺酰脲分子中 ,芳环的邻位取代基多为酯基、卤素、取代烷氧基、三氟甲基等 [1,2 ] ,而邻位取代基为酰胺基的甚少 .为寻找高活性的磺酰脲化合物 ,本文将活性基团三氟乙酰氨基引入磺酰脲分子中 ,合成了 1 0种 N - (取代嘧啶 - 2 -基 ) - 2 -三氟乙酰氨基苯磺酰脲 (其中 9种为新化合物 ,4b~ 4j) ,并改进了实验方法 ,使产率明显提高 .同时还测定了它们的除草活性 ,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活性 .合成路线如下 :   X- 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仪 ,温度计未校正…  相似文献   

14.
郭振楚  熊兴泉 《有机化学》2005,25(11):1437-1441
以茴香醛保护氨基方法得到的β-构型的四乙酰基氨基葡萄糖盐酸盐(1)为原料, 采用三氯乙酰基(TCA)、三氯乙酰亚胺酯基(TCI)和乙硫基(SEt)保护体系, 经五步反应以产率40.5%得到完全β-构型保护的β-(1→3)-2-脱氧-2-氨基葡二糖7, 又经两步合成得到保护的β-(1→3)-2-脱氧-2-氨基葡二糖受体8, 共八步合成了保护的β-(1→3)-2-脱氧-2-氨基葡三糖10, 总产率为27%. 以上化合物均为未知. 同时, 还得到了用以合成β-(1→4)-保护的氨基葡四糖的受体6. 采用该保护体系可以高选择性地、较高产率地合成氨基寡糖.  相似文献   

15.
杨攀  杨劲松 《合成化学》2020,28(4):277-282
以D-半乳糖为原料,通过苯甲酰化、硫苷化、异亚丙基化、喹啉-2-甲酰化等10步反应首次合成了2,5,6-位正交保护的5-氧-(喹啉-2-甲酰基)-β-D-半乳呋喃糖乙硫苷供体10,总收率为18.6%,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LC-MS(ESI)确证。在优化化合物5,8,9的合成工艺过程中,首创了用硅胶柱的弱酸性脱除半乳呋喃糖5,6-位异亚丙基的方法。发现在-15℃的低温条件下,通过分批加入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三氟甲磺酸酯(TBSOTf),可以得到半乳呋喃糖6-位被叔丁基二甲基硅基(TBS)选择性保护的单一产物。  相似文献   

16.
1-(4-乙酰氨基苯基)-α-溴代-1-丙酮(I)是合成强心药物匹莫苯(Pirnobendan)和新型抗抑郁类药物氨基酮的主要中间体,它可以1-(4-乙酰氨基苯基)丙酮(Ⅱ)为原料,通过α位溴代得到。主要方法有:(1)以冰醋酸作溶剂,滴加溴的醋酸溶液反应后,经氯仿萃取,硅胶G柱层析分离得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以较好产率合成了3-位具有不同保护基的1,6-缩水-2,4-二-氧-苄基-β-D-吡喃葡萄糖,并对其开环反应以及成苷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氰基丙烯酸酯与5-乙氧基-1,3,4-噻二唑-2-甲氨在乙醇中加热回流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3-(5′-乙氧基-1,3,4-噻二唑-2′-亚甲氨基)-2-氰基-3-取代-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油菜和苋菜显示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及良好的选择性,用化合物6j在600g/ha剂量下对油菜和苋菜茎叶进行处理,抑制率仍达100%和95.2%,与对照样B相当;氰基丙烯酸酯3位取代基体积对除草活性影响较大,3位为异丙基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氰基丙烯酸酯与5-甲氧基-1,3,4-噻二唑-2-甲氨在乙醇中加热回流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4,5-二氢-1,3,4-噻二唑-5-酮-2-甲氨基取代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显示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及良好的选择性, 化合物6j在1.5 kg/ha的剂量下对油菜的茎叶处理抑制率达到100%; 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了一定的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构效关系研究发现氰基丙烯酸酯3-位取代基的体积对除草活性影响较大, 3-位为异丙基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α 乙酰氨基 β [4 (1,2 二氢 2 氧代喹啉 ) ]丙酸乙酯以五硫化二磷为硫化剂 ,经选择性硫代反应合成新化合物α 乙酰氨基 β [4 (1,2 二氢 2 硫代喹啉 ) ]丙酸乙酯 ,并使用IR、UV、NMR、GC/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