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发泡三元乙丙橡胶在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下的服役情况,对材料进行海南万宁地区自然老化以及试验室加速老化(热空气、湿热、盐雾)试验.系统研究材料的交联密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压缩永久变形率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拉伸强度,压缩永久变形及断裂伸长率对环境影响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在相同温度下,高湿度情况...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通报》2021,(7):51-57
对比研究了分别采用化学接枝受阻酚抗氧剂与物理共混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制备的两类室温固化聚氨酯泡沫在湿热及干热老化条件下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受阻酚抗氧剂的聚氨酯泡沫初始拉伸强度为0.31MPa,在湿热老化条件下材料1周及52周龄期拉伸强度分别为0.42MPa和0.40MPa,而在干热老化条件下材料1周及52周拉伸强度分别为0.38MPa和0.32MPa。湿热老化52周,接枝受阻酚抗氧剂的聚氨酯泡沫强度保持率为129%,添加传统抗氧化剂的物理共混聚氨酯泡沫强度保持率为90%。无论是接枝型还是物理共混型聚氨酯泡沫的拉伸强度降低速率均低于无抗氧剂的纯聚氨酯泡沫,接枝受阻酚抗氧剂的聚氨酯泡沫的抗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聚苯基单醚喹噁啉薄膜的性能与物理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物理老化对聚苯基单醚喹啉薄膜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用差示扫描量热计 (DSC)及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PALS)方法表征了两种不同物理老化条件试样的凝聚结构以及自由体积的差别 .结果表明 ,物理老化使聚苯基单醚喹啉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移向高温 ,在其末端出现热焓吸收峰 ,分子链堆砌紧密使自由体积减小 ,分子可动性降低 .用动态力学分析 (DMTA)以及静态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两类试样的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物理老化后 ,试样的动态储能模量稍有增加 ,力学损耗降低 .而静态拉伸实验的断裂应变降低 ,屈服应力增加 ,断裂能降低 ,试样在宏观上由韧性断裂变为明显的脆性断裂 .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一种性能优异的水性聚氨酯涂层,以聚丙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水性聚氨酯,考察了结构组元对胶膜性能的影响,并用激光粒度仪、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同步热分析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硬段含量增加时,乳液粒径增大,胶膜拉伸强度增加,吸水率升高;当异氰酸根指数增大时,乳液粒径增大,胶膜拉伸强度增加,吸水率降低;当亲水性扩链剂含量和中和度增大时,乳液粒径减小,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吸水率升高;在硬段比例为50%、异氰酸酯指数为1.35、亲水性扩链剂含量为5%、中和度为1的条件下,胶膜性能较佳(拉伸强度为16MPa,断裂伸长率为556%,吸水率为6.2%)且在丙酮和甲苯中均表现出溶胀现象。  相似文献   

5.
PP/EPDM共混物热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氧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EPDM含量和抗氧剂对聚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物(PP/EPDM)热氧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老化前后试样的力学性能变化分析,热失重(TG)分析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氧加速老化的初期,PP/EPDM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老化中期,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变化不大;在老化后期,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在整个老化过程中,断裂伸长率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相应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下降减缓;相应共混物的分解温度得到较大的提高;抗氧剂的加入,能进一步提高共混物的热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表面处理剂在氢氧化镁阻燃聚乙烯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探讨了几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剂对氢气体镁-聚乙烯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乙烯中添加100phr氢氧化镁后其力学性能已经严重劣化。通过添加适量的表面处理剂可以大大改善体系的新裂伸长率,但是通过会使其拉伸强度有所下降,阻燃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鱼状相图,通过改变盐的种类,研究无机盐对正辛烷-正丁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微乳体系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正辛烷-水微乳体系中相微乳液形成的影响。实验中微乳液体系在正丁醇增加过程中发生Winsor I→III→II的相转变。形成WinsorⅢ型微乳液时,不同种类的盐对微乳液的影响不同。实验中以不同种类的无机盐配成SDS微乳液及AEO-7/SDS微乳液,发现在强电解质盐中,同物质的量浓度下,盐类对微乳液的作用强度Na ClKClCa Cl2Al Cl3·6H2O。在SDS微乳液中阴离子对微乳液作用强度SO42-=CO32-,而在AEO-7/SDS微乳液中,无机盐所表现出的盐效应与SDS微乳液中不同,阴离子对微乳液作用强度SO42-CO32-,无机盐的种类影响SDS和AEO-7的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复合树脂基体中引入氨基硅油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氨基硅油含量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进行老化实验后,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A)、拉伸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及接触角测定等方法研究氨基硅油对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力学强度保持率和耐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老化实验后含氨基硅油材料的抗拉强度保持率最高提升了13.23%。当氨基硅油含量为8 wt%时,复合材料表面接触角均值大于90~o。氨基硅油对环氧树脂基体的改性可改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耐湿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油品中的微量水分是降低油品质量,威胁发动机安全寿命的主要因素。为了制备优良的油水分离滤纸,本研究首先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改性苯丙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及比例、引发剂用量等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乳化剂用量为0.8-1.0 wt%,引发剂用量为0.8 wt%,交联单体用量为3 wt%,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改性苯丙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乳液粒径分布均匀。在上胶量为20±0.5 wt%时,此乳液浸渍的滤纸耐破度为304 kPa,拉伸强度为4.18 kN.m~(-1),耐水时间为24.0 h。水滴在浸渍滤纸表面上的接触角为110.2°,而煤油的接触角为25.6°。本研究为改性苯丙乳液在发动机滤纸上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PP/PA66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强和增韧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得了增强又增韧的PP PA66原位复合材料 ,以未经拉伸的普通共混材料作对照 ,研究了PA66质量含量 (cd)对材料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当cd 由 0 %增至2 0 %时 ,原位形成的PA66纤维数量增多 ,纤维直径及其分散性以cd =1 5 %为界先减小后增大 ,残留的PA66粒子数也增多 ;纤维数量的增多和纤维网络的发展导致材料冲击强度持续增高 ;纤维及粒子对基体的增刚作用使材料杨氏模量增高趋于极限值 ;受分散相对基体增强效应和两相弱粘结界面缺陷效应的综合影响 ,材料的拉伸强度以cd =1 5 %为界先增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1.
兼具热和光稳定性的稀土稳定剂,对降低聚氯乙烯(PVC)加工成本,提高PVC的生产效率和打开稀土稳定剂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实验和户外自然光老化实验,研究了2,4-二羟基二苯甲酮镧(LBP)、 2-苯甲酰苯甲酸镧(LBA)及三元复合稳定剂对PVC光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含LBP和含LBA的两种三元复合稳定剂(LBP∶ZnSt2∶PE=2∶1∶2, LBA∶ZnSt2∶PE=1∶1∶3)的PVC片材,人工紫外老化10 d后,失重率分别为2.7%和6.2%,自然光老化35 d后,拉伸强度保留率分别为87.6%和81.8%,复合稳定剂提高PVC的光稳定性能最佳。稀土稳定剂可以吸收PVC降解产生的氯化氢,降低氯化氢的浓度,从而减弱氯化氢对PVC降解的催化作用,抑制PVC脱去HCl形成双键,防止双键在氧作用下,形成过氧化物生成羰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陈建福 《广州化学》2010,35(4):24-28
采用种子溶胀乳液聚合法,以水性聚氨酯为种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含量对复合乳液的T型剥离、胶膜的硬度、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含量的增加,复合乳液的T型剥离强度、胶膜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增大,胶膜的耐水性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适宜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用量为3%。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手糊工艺分别制作了玻璃纤维和不饱和聚酯树脂质量比为2:8、3:7和4:6的玻璃钢试样,对玻璃钢试样进行了80℃/12 h、20℃/12 h冷热交替水热老化实验288 h,研究了冷热交替水热老化对玻璃钢力学性能、硬度、质量及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老化降低了玻璃钢的强度、硬度和质量,强度降低明显,但硬度和质量保持率较高,保持率分别达90%和97%以上;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水热老化后,玻璃钢的吸水率逐渐增大,吸水膨胀率逐渐降低,玻璃纤维和不饱和聚酯树脂质量比为3:7的玻璃钢具有最高的强度保持率和硬度保持率,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保持率分别为71.15%、88.98%和92.64%,硬度保持率为98.86%.  相似文献   

14.
陈建福 《广州化学》2011,36(4):21-25,35
采用预聚体法,以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了聚酯型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中和度对乳液的粒径、运动黏度以及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和度的增加,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粒径减小;运动黏度增大;水性聚氨酯胶膜的耐水性先增大后减小;胶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但其断裂伸长率降低。以三乙胺为中和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水性聚氨酯为分散液,醋酸乙烯酯(VAc)、马来酸二丁酯(DBM)、丙烯酸(AA)为主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功能单体,成功制备了羧基型共聚乳液,进一步考察了AMPS用量对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并首次将其用于尾矿库区的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当AMPS用量在3%时,该共聚乳液用于尾矿库区固定尾砂的效果最好,且该共聚乳液形成胶膜的拉伸强度与固定尾砂时抗压强度呈现正相关性。另外,通过共聚乳液对尾砂的抗热老化、抗冻耐温、保水性及固定重金属离子稳定性等研究发现,羧基型共聚乳液能够有效实现尾矿库区的污染控制。微生物实验说明,羧基型共聚乳液作为尾矿库区修复剂使用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这表明所制备的羧基型共聚乳液能够用于尾矿库区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6.
以硬质聚氯乙烯(PVC)为研究对象,通过色差实验、FTIR、UV等方法探究了PVC在湿热、辐射低的琼海和暖温、干旱且辐射高的若羌地区自然老化的变色行为与分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PVC自然老化过程中变色行为和分子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PVC在干旱、辐射高的若羌地区比在湿热、辐射低的琼海地区更易变黄和变红,而在两地变暗的程度相近;这是因为随着自然老化时间的延长,PVC逐渐发生脱除氯化氢反应和氧化反应,在干旱且辐射高的若羌,更易发生脱除氯化氢反应,而在湿热且辐射低的琼海,脱除氯化氢反应和氧化反应的速度相近,在若羌老化的PVC样品生成了更多的共轭长度(n)≥8的C=C长共轭序列所致.  相似文献   

17.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是一种用于生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具有透明、有一定阻隔性、挺括、强度高、无毒等优越性。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是影响BOPP加工性能、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时,会导致在薄膜生产中趋向边缘比中间稍厚,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时,中间比边缘厚。前者所得薄膜更有利于横向拉伸,而后者易拉伸破膜。同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会使BOPP的熔体强度增大,有利于减轻挤出厚片的熔垂,因此适当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利于加工。此类薄膜对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要求比较严格,  相似文献   

18.
在密闭条件下,对两种NEPE推进剂(NA -1和NP -1)进行了不同温度(55、65、75、85、95℃)的加速老化.跟踪测定了质量损失、拉伸强度和有效安定剂含量.分别以质量损失和拉伸强度为变化参量,以质量损失1%所需时间(τ)作为安全贮存寿命的临界点,以拉伸强度下降至0.5 MPa所需时间(τ')作为力学老化寿命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3D打印工艺制备芝麻秸秆粉(SSP)/聚乳酸(PLA)、水稻秸秆粉(RSP)/聚乳酸两种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两种材料的密度、力学性能及耐水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密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低于纯PLA,但RSP/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高于SSP/PLA复合材料。水热老化实验表明,3D打印成型的两种复合材料在吸水初期均快速吸水,且吸水率高,4h后基本达到吸水平衡;SSP/PLA的吸水率整体明显高于RSP/PLA的吸水率,对于SSP/PLA来说,9%比例的材料吸水率最大,最高可达36.3%左右。水热老化后,样条表面出现凹陷,颜色变白。  相似文献   

20.
环烷酸氨皂W/O微乳液的溶水性与内聚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乳液之所以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有很强的增溶能力 .本实验表明 ,用环烷酸 (Naphthenic Acid,记为 NA)的氨皂做表面活性剂的 W/O微乳液 ,对水或盐水有较强的增溶能力 ,意味着这类微乳液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此外, NA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 ,来源广 ,价格低廉 .因此 ,对影响这类微乳液增溶能力的规律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 .本文试图用内聚能理论 (简称 R比理论 )对几种常见的强酸强碱盐、几种醇对环烷酸铵 /煤油 /水组成的 W/O微乳液对水的增溶能力的影响进行解释 ,结果发现 ,R比理论能够解释部分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