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湿毛细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相变传热传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含湿毛细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的主要机理,建立了以液相饱和度、温度和气体压力为参数的一维数学模型, 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不稳定阶段和稳定阶段。 在不稳定阶段,模拟参数变化剧烈,而在稳定阶段,模拟参数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2.
多孔物料干燥时的耦合传热传质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引言多孔物料干燥时的传热传质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耦合过程,物料内的质扩散通量不仅受湿度梯度控制,而且还和温度梯度有关[1~5]。在对流干燥过程中,热量总是从物料表面向内部传递,而湿分总是从物料内部向表面迁移,然后扩散至干燥介质中,故物料内部的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方向相反,由Luikov理论可知,向内的传热过程总是阻止物料中的湿分向表面迁移,从而减小质通量,降低干燥速度。显然,为了提高干燥速度,可以通过采用辅助加热或改变加热方式来减小物料内部逆向温度梯度、甚至改变温度梯度的方向以加快物料内部湿分向表面…  相似文献   

3.
多孔介质高强度传热传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高强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新模型,模型包括的水分种类齐全、水分迁移机制全面,假设条件相对较少,考虑了非Fourier传热效应和非Fick传质效应,模型通过具体的含湿量分区分析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4.
考虑毛细滞后效应的未饱和含湿多孔介质传热和传质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细滞后是未饱和多孔介质中很重要的特性之一。在许多情况下,毛细滞后现象对介质中传热和传质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引入最小梯度概念,用以描述多孔体中毛细水运动滞后的定量行为,进而建立了考虑毛细滞后效应的未饱和含温多孔介质传热和传质的系统理论,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毛细滞后对传热传质的影响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蔬菜种子干燥中种皮的效应与优化传热传质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前言含水率大的种子在贮存过程中极易发生劣变,使发芽力与发芽势降低山。种子干燥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而且还涉及到生命力保存的问题。虽然种子的形态存有差异,但是种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一般都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种皮对种子具有保护与协调的功能,其透气性与透水性决定了种皮是种子与周围环境进行质量与能量交换的必经之路。为此本文综合种子的生物生理特性研究了蔬菜种子干燥中种皮的作用,并结合种皮的生物学功能探讨了优化传热传质的机理。2种皮对干燥的影响实验装置见文献[2],采用在线测量的方法可连续检…  相似文献   

6.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中耦合扩散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加罚函数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在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同时存在时双浮升力自然对流及其伴随的传热传质,着重探讨了多孔介质中传热传质的交叉耦合扩散Soret效应和Dufour效应的基本影响规律,展示了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随热附加扩散准则数和扩散附加热准则数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7.
矩形封闭腔内非饱和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矩形封闭腔内非饱和多孔介质的二维传热传质数理模型,并对R113的蒸发相交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着重讨论了流体瑞利数Ra,介质达西数Da以及腔体冷热端温差△T的变化对其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用的可指导工程实践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过程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多孔介质的干燥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预热阶段、恒速率干燥阶段和降速率干燥阶段.降速率干燥阶段通常又分为第一、第二降速率干燥阶段. 预热阶段一般很短,对过程影响不大,本文不考虑它的存在,只研究后面几个阶段. 根据本文的研究范围,对问题作如下简化: (1)被干燥材料存宏观结构上是统计均匀的,且在干燥过程中不发生体积变化.  相似文献   

9.
分形介质的传热与传质分析(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分形介质的分形理论和数学基础,并简要综述了用分形理论和方法研究分形介质的传热与传质特性(如多孔介质的渗透率、热导率以及池核态沸腾换热)方面目前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最后扼要展望了用分形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分形介质的传热与传质的可能的若干课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吸收式热泵降膜吸收过程传热传质理论分析及实验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吸收式热泵的降膜吸收过程中动量、能量及质量传递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变膜厚降膜吸收数学模型,揭示了吸收过程中热量、动量、质量传递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以PE数为核心的凝结式降膜吸收理论。依据该理论,成功地对降膜吸收过程传热实验数据进行关联,获得了实用传热计算的无因次准则公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含有金属腐蚀物杂质的亚临界与超临界压力水在竖直加热圆管内的受迫对流与混合对流传热与传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变物性、浮升力以及压力等因素对管内对流传热与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升力使自下而上流过竖直加热圆管的对流传热和传质增强;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超临界压力水的热物性对传热传质的影响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快速高热流密度激光作用下含湿多孔材料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采用恰当的数值处理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快速高热流密度激光作用下含湿多孔材料的传热传质具有经典热质传递理论难以解释的超常效应-非傅立叶与非费克效应,且非费克效应比非傅立叶效应更明显,较高含湿量的材料在高热流密度激光作用下的非费克效应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饱和含湿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实验台,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封闭腔体的两竖壁上建立浓度梯度,实验探讨了两竖壁保持不同的温度和浓度时,腔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及边壁上的传热传质特性。  相似文献   

14.
董源  过增元 《物理学报》2012,61(3):30507-030507
熵产是非平衡热力学中的核心物理量,传统上表示为广义力(驱动力)与广义流的乘积.这种表达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广义力与广义流的拆分具有任意性;更重要的是,以其计算热波传递时熵产可以为负值,从而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本文基于热质理论分析表明,传热过程的熵产实质上是由热质流体的热质能耗散引起的,所以熵产中的力不是驱动力而是阻力,并且具有力的量纲.由此提出的熵产修正表达式,不仅在计算热波传递过程中熵产恒为正值,与扩展不可逆热力学中的熵产表达式一致,而且不存在力和流拆分的任意性.  相似文献   

15.
刘训良  曹欢  王淦  温治 《计算物理》2014,31(1):59-66
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及能量守恒方程对煤颗粒热解的传热传质过程建立数学模型,模型考虑煤热解的吸热效应及挥发分逸出时对流换热的影响.与有关煤粉和大颗粒煤热解的实验数据对比,对模型进行验证.针对煤颗粒的温度变化过程和煤热解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煤热解的吸热效应、挥发分气体逸出的对流效应、颗粒尺寸等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天然气催化燃烧壁面反应及载体气固界面上热质传递与流动耦合的现象。通过改变载体通道入口混合气体(天然气与空气)的温度、质量分数及壁面上反应的条件来评价努塞尔数和舍伍德数。模拟结果表明,努塞尔数和舍伍德数并不单独取决于燃料质量分数及壁面条件,而取决于壁面的反应速率。模拟同时表明,进口的温度对通道壁面传质影响最大,其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像与生理实验法研究种子的优化传热传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工程热物理和种子生理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辐射振动流化干燥装置中,对白菜种子的动、静态干燥进行了热象测试分析,并且同步进行了种子的生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的临界干燥温度是干燥时间和含水率的函数,当含水率较低及干燥周期较短时,种子的临界干燥温度可以提高,为种子的优化传热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何宗旭  严微微  张凯  杨向龙  魏义坤 《物理学报》2017,66(20):204402-204402
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方腔的自然对流传热.方腔的上壁面为低温热源,下壁面为局部高温热源,左右壁面为绝热条件.重点分析了高温热源位置a及尺寸b对多孔介质方腔自然对流传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平均Nusselt数Nu和位置a及尺寸b的拟合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源位置及尺寸对多孔介质方腔内自然对流传热性质的影响很大,且存在最佳高温热源位置(a=4/16)和尺寸(b=0.75),以达到最强的对流换热强度(Nu_(max)≈10.35)和最大的对流换热量(Q_(max)≈5.69).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修正的Darcy定律,数值模拟了上端开口,从底部等温加热的多孔介质中黏弹性流体的自然对流与传热,其中使用了特征松弛时间λ和迟滞时间ε来表征黏弹性流体的性质。我们选择了三组不同的λ和ε.发现与牛顿流体中对应的情况相比,黏弹性流体的传热特性有很大不同。另外,上端开口多孔介质中的黏弹性流体比上端闭口多孔介质中黏弹性流体的自然对流与传热也有很大不同.在不同的Ra数范围,传热规律服从不同的标度律。  相似文献   

20.
火灾时LPG储罐内传热传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火灾情况下LPG储罐内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装有60%丙烷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储罐在受热时储罐内的压力,储罐内介质的温度以及储罐壁温度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强烈受热时,储罐阀门打开后压力有可能攀升,包围蒸汽区的储罐壁温度最高可达600-700℃左右。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