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初中学生来说,电压是比较难于理解的一个课题,因此,如何讲好这一节课,这就需要我们大家来研究、討論,想出一些办法来。在初三物理课本中对于电压是这样講解的:首先说明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上就会有能放出来,接着说明放出的能的多少与通过的电量有关系。在说明这一点时,书中是分别几次求出电流强度与通电时間,以求出通过电阻线的电量,再由水升高的温度,求出电阻线上所放出的能量,这样得出“导线上所放出的能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答     
《物理》1955,(10)
问:在讲初中三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一節时,利用新的电压的概念怎样能够說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是指每秒钟内通过導体某处截面的电量的多少,而电压是每流过一庫侖电量放出能量的多少,电流强度越大,应該是每秒钟内放出的总能量越多,为什么每流过一庫侖的电量時所放出的能量也会多起来呢?) 答:问题中首先提到利用“新”的电压概念怎样能够說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这样提法是否妥当,是可以商榷的。这裹所說“新”的电压的概念想就是問題中、也是初中課本中提到  相似文献   

3.
“电压”确是为初中学生所难以接受的一个概念。我們在实际教学中,也体会到以液体静压强的对比来講解电压的不妥当,而积極研究和学习从电流作功引入电压概念这一个新的講授方式来施教。在我們学习过程中,先后参攷了物理通报1952年11月号苏联索科罗夫教授“在初中如何講解电压”及1954年9月号汪世清“关于在初中怎样講解电压的問題”二文,结  相似文献   

4.
自从北京市教育局發来北京仪器厂出品的落棍实驗仪器之后,大大加强了講授“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課的直观性。但是这台仪器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我們在使用过程中曾做了一些改进。現在把我們的改进办法写在下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物理》1956,(7)
問:鈾核分裂时放出的高速中子的动能是那里來的?为什么有一小部分中子在核分裂后經过許多秒鐘才能產生? 答:鈾核裂变时平均放出2个到3个中子,在这些中手中,有的能量可以高到10百万电子伏,不过大多数都在1—2百万电子伏左右。我們可以这样想像放出中子的过程:在鈾核裂变过程中,剛剛形成的兩个碎片常常是在很高的激發狀态下的,有的碎片有足够能量放出一个中子,本身变为原子量小1的同位素。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物理的教學中,講到力學中機械能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和角動量守恆定律的時候,我們對於這三條定律的適用範圍,往往不很强調或不很注意。我們摘引梁寶洪所譯的福里斯—季莫列娃普通物理學中的幾段有關的材料來看一下。在第一卷第66頁上有着關於動量不滅定律的敘述:“構成一封閉系統的各物體底動量底向量和,即這封閉系統底總動量向量,在整個的運動期間內保持不變”。而關於封閉系統的敘述則是“物體彼此之間相互作用,但不舆這系統外部的物體相互作用”。在93頁有着能底不滅和轉换定律的敘述:“對於一封閉的系統(外力之功等於零),當一切過程在這系統內部發生時,這系統底能量保持不變,在此情形下,能量可以從某種形式轉變為另一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怎樣講解‘電壓’是目前物理教學中存在着沒有解决的重要問题之一。過去,通常所用液体靜壓强的對比方法,自經中學物理教學大綱(草案)明確指出,已經知道它是不恰當的了。根据蘇聯的先進經驗,新的講授方式應該從電流作功來引起電壓的概念。這也是大綱所指示的一個新的方向,但到底新的講授方式應該怎樣來掌握却是一個問題,本通報在第二卷第五期(1952年11月)曾發表了蘇聯索科羅夫教授所著“在初中如何講解‘電壓”’一文,提出了他所擬定的講解方法,大家對於這一新的講授方式總算有了大體上明確的瞭解。一年多以來,據我們所知,也曾有過一些教師,在這方面學習了蘇聯的先進經驗,發揮了鑽研的  相似文献   

8.
在講到透鏡成像的作圖法前,總要提到“光心”一詞,由於教師們的忽略,常常容易造成学生的某些誤解。当進行到这里的時候,講解上常有出入,譬如,有的講解為:“通过光心的光線不起折射作用”;有的講解为:“通过光心的光線沿直線進行”;还有的講解为:“光心是在透鏡的中心”;“光心是在透鏡的內部”等等。其实对光心的这些解释是不恰当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級中学課本物理学第三册中,对光心的叙述可算相当簡明,其叙述為:“任何一個透鏡的主軸上都有一個特殊的點。凡是通过这個點的光線,都不因透鏡的存在而改变方向。这個特殊的点叫作光  相似文献   

9.
电中性的金属片被电容器所带电荷吸入其中而发生振动.这里讨论的问题:有或无阻尼时金属片的振动规律;电场力使金属片加速或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功能转换;金属片振动过程中保持电容器的电量或电压不变,储能的变化;金属片的每一振动周期电源供给电容器的能量;电容器的电压、电量等参数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简单接收机     
一、引言从上一講中我們知道,从电台發射出来的傳送語言或音乐的高頻电磁波,是經过待發送的音频所調制过的,那就是说高頻电磁波是随着待發送的低頻波而变化的。通常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調制方法称为調幅法,就是使高頻电磁波的振幅在發送机中随着音頻电压变化的大  相似文献   

11.
列寧曾指示我們要这样的來学習共產主义,使“……共產主义不要成为什么死记的东西,而是成为你們自己深思熟慮出來的东西……”(列寧全集第3版第30卷第408頁)。普希金教授在他的教育学講演錄(武漢教育社印行)中也明確的告訴我們:“整个教育过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必須在积极狀态下,才能進行教学,否則,教育过程就要中断。”又說:“自觉掌握知識時,才能对教材內容掌握得鞏固深刻。”因之,学習的自觉性就被列为教学的主要原則之一。作为一个人民教師,就不应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而把知識当作一种液体而只  相似文献   

12.
引言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怎样从原子核在低能(可以归定为50M(?),以下的能量)转变时所放出的幅射的性质定出原子核的状态的一些特性,再根据这些状态间变迁的规律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这也就是低能原子核物理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原子核的一般性质,例如:它的大小、带电量、质量、构成原子核的核子(即质子和中子的总称)的带电量、质量、自旋、磁矩、  相似文献   

13.
一.我對結合“混合题”教學的看法高三上学期的物理課全部是電学,假使我們不注意它與力學和熱学的聯繫,而只是把電学部分孤立起來講,那末同學們很容易把一、二年級學過的東西也忘記掉。記得過去我自己在高中讀書時,就確有這樣的感覺:學過電学,  相似文献   

14.
《物理》1954,(10)
高中物理學中有一部分氣體導電的教材。氣體電離的知識是學習氣體導電的關鍵,也是學習各種射綫的基礎。講氣體電離時,首先要碰到兩個學生最容易懷疑的問題:1.在大氣壓力下和兩極間電勢差相當大時的放電現象,究竟是怎樣呢?2.在稀薄氣體中的放電現象又是怎樣的呢?這兩個問題,除了依靠教師透徹的講解而外,配合演示實驗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學校並沒有高壓實驗設備,也沒有各種程度的稀薄氣體放電管,但是我們為了教好課,為了幫助學生容易理解,我們經過多次的研究,利用現有設備創製了氣體放電實驗裝置。我們願意把它介紹出来供物理教師們參考,並希予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三物理課的光电效应中要講到光电管,光电管在生产技術方面的应用是很廣泛的,例如在有声电影、机器的自动控制、电视、無綫电傳真等方面都应用到它。为着使同学把所学得的理論知識和实际結合起來,使他們能够了解科学原理在現代生产中的应用,我們在講  相似文献   

16.
一个铀235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能量约为200MeV,是一个碳原子氧化时放出的能量(4.1eV)的 5×(10)7倍.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体的惯性决定于它所含的能量吗?》的论文里推导出公式E=mc2,之后指出:“借助于一种能量可以作很大变化的物体(例如镭盐),这个理论的验证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他没有谈到开发和利用原子能(正确的名称是核能)的可能性.而卢瑟福直到1933年还明确宣称:“通过毁灭原于产生能量是一个馊主意.任何指望从转变这些原子得到能源的人都是在空口说白话.”“我们无法控制原子能,使其具有任何商业价值,并且我相信我们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就他已知的核反应而言,这种论断也是有事实根据的.但是,就在他去世的次年发现了核裂变,而  相似文献   

17.
2.電流的本性在進而講解電流的本性就是電荷的定向運動時,我們的方案是從考查引入電場的導線來開始講解的,在這里强調指出,導線中的電荷的移動是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進行的,這個導線中的電場力一直存在到導線兩端間的電勢差消失時為止。實際上,在導線中電勢趨於一致是瞬時的事情,但如果我們用兩個靜電計,事先使其中的一個帶電,在它们上面分别固定一個小球,並用半導體來連通小球(圖5),那我們  相似文献   

18.
《物理》1973,(4)
国际上已有二十年研究历史的可控热核反应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又显得活跃起来.除了它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诱人前景以外,这也和最近准稳态环形等离子体装置(如苏联托卡马克[]装置)及激光产生核聚变的进展相联系.轻原子核(如氘、氚的聚变反应单位质量反应物质所放出的能量,比重原子核(如铀、钍)裂变反应单位质量所放出的能量还要大,而其原料氘可以从水中大量提取.每升海水中大约含有0.03克氘,经过充分的聚变反应可以产生2.4-10.5 × 109焦耳的能量.形象地说,一升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氖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等于几百升汽油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皮雷斯金、法列也夫、克拉尾克里斯合编的七年级用的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比喻: “假设某一个高压线与地球之间的电压是90000伏特。如果把这个导线与地球用某种导体连通,那么,在这个导体中通过每一库仑的电量时就要放出90000焦耳的能,换句话说,将作约为9000千克米的功。要有1吨重的物体下落9米时才能作这样大的功。显然,如果我们有人被9米高处落下的1吨重物打中,那只有立刻被打死。这就是高压电为什么有危险的原因,也是在高压电下工作时要特别小心的原因”(原书第117页)。  相似文献   

20.
水牛 《物理》1956,(12)
由于在化学教学中边講边引导学生做实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們反应能容易理解和巩固),因此使我想到物理教学是否也可以采用这个办法呢?就心理学的原理来說,我們去研究一个現象时,外部感觉器官参加的越多,就認識的越好。我們在教学中所以要采用直观性原则,目的就在动員学生的外部器官,使他們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