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友文  张宗烨 《物理》2006,35(9):752-753
2006年8月16日是于敏先生八十寿辰,作为他的第一代学生,我们想借祝贺他的寿辰的机会,浮想40年前的往事,追忆我们在于敏先生指导下工作的10年,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物理》2006,35(9):I0001-I0004
于敏院士是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我国核理论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原子核理论、辐射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理论等方面做出的独创性工作,享誉学界。于敏先生为我国国防科学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在我国自力更生发展战略核武器,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的历史时期,他为我国氢弹研制成功立下了特殊功绩。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后多数带头科学家转移战场的情况下,于敏先生以“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尚情操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领导了我国战略核武器现代化的大量研究工作,为加强我国国防,保卫世界和平,坚持奋斗数十年,保证了国防现代化的需求并培养出一大批国防科研人才。于敏先生以他的不朽功绩和为国献身的精神,为我国物理学工作者树立了一座丰碑。今年8月16日是于敏先生八十岁寿辰,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于敏先生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本刊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协助下,特约请于敏先生的老师、同学和诸多同事、学生撰写了一组纪念文章,连同于敏先生的一组历史照片,出此纪念专集,为他祝寿。敬祝于敏先生生日快乐、全家幸福、身体健康、再立新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吕敏 《物理》2006,35(9):758-759
1952年,我从浙江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许多核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来到研究所,听说有一位叫于敏的人,业务特别棒,认识于敏以后,发现他是很普通的一个人,除了头有些谢顶外,没有什么特别聪明的特征.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赵忠尧等知名学者担任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彭先生找我谈话,说从事核理论的人较多,从事实验核物理的人太少,让我跟随王淦昌、萧健参加宇宙线实验,因此我没有机会和于敏在一起工作。  相似文献   

4.
蔡少辉 《物理》2006,35(9):754-758
于敏院士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专家。今年8月16日是他80华诞喜庆,于敏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在原子核理论、核武器的基础理论、等离子体和自由电子激光理论研究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此,我祝于敏院士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学术生命长青!  相似文献   

5.
贺于敏70寿辰记学风典范笔会张宗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刘恭梁朱建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100088)1敏锐的洞察循循善诱1996年的8月16日是于敏先生的70寿辰.作为他的第一代学生,我(张宗烨)想借庆贺他的生日的机...  相似文献   

6.
 于敏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今年8月16日是他的七十诞辰。我衷心地祝愿他健康长寿!于敏先生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宁河。其父于振霄是一名小职员,有一女一子,家境清寒。高中时期(1941-1944),于敏就读于天津市立第一中学、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因门门功课成绩第一而名闻全校;又因待人诚恳,学业上乐于助人,深受同学尊敬,师长钟爱。高中毕业前夕,其父失业,无力供其继续上学。  相似文献   

7.
朱少平 《物理》2006,35(9):771-772
第一次见到于敏先生是1982年9月,那时我刚到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于先生是所长.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那时候当面向于敏先生请教的机会不多,但认认真真拜读过于敏先生写的一本内部讲义.很为于先生的学识折服,因为在讲义中于先生易懂且严密地论述了一些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后来又读过于敏先生写的另一本内部讲义《等离子体动力学理论》,更加深了对于先生学术造诣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于敏是我的博士导师,能成为于敏老师的学生是我此生中最为骄傲和荣耀的事情。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许多20世纪60年代就与于敏老师一起工作的老同志都自称是于老师的学生。他们常和我说,于敏是世界上最好的导师。我读博士这几年,让我对这话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从参加工作之初,就有幸在我国一批杰出的科学家领导下工作,50年来,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在他们当中,于敏先生是一位在我国具体的历史环境下脱颖而出的物理学家,他对我国核武器事业和激光高技术事业的突出贡献已有一些记述,虽然由于保密的原因,有些话讲不透彻,但人们已可意识到,那是一种应该以浓重的笔墨载入史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物理通报》2005,(9):1-8
编者按:作为2005世界物理年一项重要活动,中国物理学会、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于2005年6月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了"彭桓武先生从事物理工作七十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会上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宣读了路甬祥院长的贺信,周光召院士、朱光亚院士、杜祥琬院士、于敏院士、黄祖洽院士、何祚庥院士等著名科学家以自己亲身的经历称颂彭桓武先生在开创我国理论物理、核理论研究领域,成功地解决"两弹一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培养高层科技人才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在科学事业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竖起了高大的丰碑.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吴岳良副所长、北京应用物理及计算数学研究所朱少平所长、云南大学陈世波副校长也在会上先后发言.九十高龄的彭桓武院士还在会上做了题为<广义相对论--一个富于刺激性的理论>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最新的前沿研究,彭先生的报告使与会者感到极度振奋.为使大家了解这位物理学大师卓著成就和崇高的精神,现将路甬祥院长的贺信,周光召、于敏、黄祖洽与何祚庥院士的讲话摘要发表如下(周光召、于敏、黄祖洽、何祚庥院士的讲话均经本人审核,彭桓武先生还对全组文稿作了审定).  相似文献   

11.
刘行义  赵凯华 《物理》2006,35(9):751-752
今天是于敏学长八十华诞,我们一批当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与于敏学长有同窗之谊的学友:让庆澜、孙亲仁、周帅先、黎在宁、刘行义、赵凯华,相约在一起为他庆寿,祝他老当益壮,福寿绵长。  相似文献   

12.
《物理通报》2005,(9):5-5
我是从1949年开始,跟彭先生学习,一直到现在,算起来也有50多年了.另外刚才光召、于敏和其他的同志介绍彭先生的做人、做学问、做事的这些特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已是非常的全面、系统.我只想补充几点感想.第一、我听过彭先生说过一句话,至今印象很深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大家要求做革命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3.
《物理通报》2005,(9):1-3
作为2005世界物理年一项重要活动,中国物理学会、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于2005年6月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了“彭桓武先生从事物理工作七十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会上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宣读了路甬祥院长的贺信,周光召院士、朱光亚院士、杜祥琬院士、于敏院士、黄祖洽院士、何祚庥院士等著名科学家以自己亲身的经历称颂彭桓武先生在开创我国理论物理、核理论研究领域,成功地解决“两弹一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培养高层科技人才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在科学事业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竖起了高大的丰碑.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吴岳良副所长、北京应用物理及计算数学研究所朱少平所长、云南大学陈世波副校长也在会上先后发言.九十高龄的彭桓武院士还在会上做了题为《广义相对论——一个富于刺激性的理论》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最新的前沿研究,彭先生的报告使与会者感到极度振奋.为使大家了解这位物理学大师卓著成就和崇高的精神,现将路甬祥院长的贺信,周光召、于敏、黄祖洽与何祚庥院士的讲话摘要发表如下(周光召、于敏、黄祖洽、何祚庥院士的讲话均经本人审核,彭桓武先生还对全组文稿作了审定).  相似文献   

14.
杜祥琬 《物理》2006,35(9):768-770
从参加工作之初,就有幸在我国一批杰出的科学家领导下工作,40多年来,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在他们当中,于敏先生是一位在我国具体的历史环境下脱颖而出的物理学家,他对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强激光高技术事业的突出贡献已有一些记述,虽然由于保密的原因,有些话讲不透彻,但人们已可意识到,那是一种应该以浓重的笔墨载入史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3):I0001-I0002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倡导、推动我国高科技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1):I0001-I0002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倡导、推动我国高科技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月9日,习近平主席亲自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他在国防科研上作出杰出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元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给于敏同志颁发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当电视中播放出于敏领奖的镜头时,我心情十分激动,深深地为他感到高兴,眼前浮现出种种往事。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倡导、推动我  相似文献   

20.
孙锦山  曹菊珍 《物理》2006,35(9):766-768
于敏先生是我国核科技事业的卓越指挥者,是为“两弹一星”研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我们认识他并在他指导下工作是在氢弹突破之后的20世纪60年代末,我跟着他参加过几个大项目的理论设计研究工作。在工作中,需要用计算机对设计方案进行物理验证,一个方案需经反复验证,多次修改才能方案定型.通常初步计算结果出来之后,搞物理的找出问题所在,迅速做出修改,并交由计算工作者修改程序,再上机,在理论设计比较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冷实验加以验证,得出结果后再做物理分析,再上机计算,最终由热试验加以检验。这一过程有点像在涌浪波涛间行船,能够最终抵达彼岸需要经历许多困难和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