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将通常的Gibbs抽样和自适应的Gibbs抽样算法用于带有外生变量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时间序列(ARMAX)模型的Bayes分析,首先采用一些方法消除ARMAX模型中输入(外生变量)序列的影响,然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类似的挖掘相应时间序列中的异常点及异常点斑片的方法.说明了自适应的Gibbs抽样算法也能够有效地检测ARMAX模型中孤立的附加型异常点及异常点斑片.实际的和模拟的结果也显示这些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掩盖和淹没现象的发生,这是对已有工作的推广和扩充. 相似文献
4.
考虑ATM交易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系列参数,如交易量、交易成功率和响应时间等,对交易状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异常检测模型。针对成功率与响应时间2个参数,利用聚类算法将数据点划分为正常点、疑似异常点、异常点3大类。对于疑似的异常点,再根据其时间序列周围点的分布情况确定是否确实为异常点;对于交易量参数,首先通过LOF局部离群因子对离群点进行识别,再结合交易量随时间的移动均线及标准差加以辅助筛选,得到初步的疑似异常点,进一步通过与不同天同一时刻数据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是否为异常点。根据上述模型,本文将异常情况划分为3个预警等级,并对重大故障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两变量Granger因果分析法容易产生伪因果关系,且不能刻画变量间的同期因果性.利用图模型方法研究多维时间序列变量间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图的建立将问题转化为Granger因果图结构的辨识问题,利用局部密度估计法构造相应的辨识统计量,采用bootstrap方法来确定检验统计量的原分布.模拟分析以及对于中国股市间Granger因果关系的研究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7.
面向多品种、小批量制造过程的小波动检验是目前统计过程控制图发展和研究的方向.在对修正贝叶斯控制图与累积和控制图原理进行比较后,通过一组过程仿真数据对两种控制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两种控制图的特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提高统计控制图对过程波动检测能力和方便管理的角度出发 ,对可变采样间隔(VSI)控制图进行改进 ,提出了针对连续过程质量控制应用需要的固定时间域可变采样间隔(VSIFT)控制图。文章详细介绍了VSIFT均值极差控制图、VSIFTEWMA控制图的设计 ,并分别评价了它们对过程异常状态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监控多条多变量数据流的数据质量,本文提出了几种监控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统计过程控制领域的背景知识。之后本文采用闵式距离准则,基于3类常用的闵式距离,提出了3种EWMA类型的非参数控制图,此外,本文基于向量内积提出了第4种EWMA类型的非参数控制图。首先通过统计模拟,比较了4种控制图在不同的相关性水平下,对单条数据流过程均值漂移的监控效果。随后本文研究了平滑系数λ的取值对监控效果的影响。之后,本文将上述4种思路拓展到了大样本的情形,提出了5种可以监控多条数据流质量的方法。将这5种方法和现有的一种典型方法做了比较,比较了它们对不同幅度漂移的监控效果。最后使用山体滑坡的监控数据,比较了它们对实际数据的监控效果,显示了本文提出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流感事件的不可控将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控制图可以对流感进行监控并对流感爆发进行预警.在实际生活中,每天的流感人数不是同分布的,会受到如温度和湿度等相关因素影响,忽视这些因素可能会使控制图出现误报从而影响疾控部门的决策.考虑到这些因素,文章基于风险调整零膨胀泊松CUSUM控制图提出了一种针对于正常泊松分布的回归调整CUSUM控制图.并且通过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方法算出控制限,分析了文章提出的回归调整CUSUM控制图失控状态下的性能,并与传统CUSUM控制图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显示回归调整CUSUM控制图明显提高了对漂移的监测效率.最后基于文章提出的方法对香港一家医院的流感人数进行监测,并对流感爆发进行了准确的预警. 相似文献
11.
12.
对于呈现自相关和波动族聚性并存的受控过程,通常采用残差控制图对其进行监控。但异常点的存在会对自相关或波动族聚性模型的拟合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基于该模型的残差并非独立同分布导致常规残差控制图监控失效。为解决这类问题,本文提出稳健残差控制图。即建立稳健的ARMA模型解决自相关问题从而得到无自相关的残差序列,用稳健的GARCH模型来构建控制图的上下限。模拟和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稳健残差控制图具有很好的抗异常点能力并能更好的对金融时间序列的异常现象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于总体分布有偏并假定总体分布未知情况下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控制限的研究结果,将其推广到EWMA均值控制图,给出总体分布有偏并假定总体分布未知情况下EWMA均值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以质量特性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为例,给出EWMA均值控制图的控制效果的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测量质量损失函数的控制图控制界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界限和抽样间隔是控制图的两个基本参数。常规控制图是基于3σ原理确定的控制界限,该控制界限是在大量试验基础上依据经验确定的,并没有精确的公式推导.对于抽样间隔,常规控制图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田口博士的质量损失函数可以很好的解决质量经济性方面的一些问题.利用田口博士的理论,通过确定适宜的二次测量质量损失函数,可以确定控制图的最佳控制界限和最佳抽样间隔.文章简要介绍了常规控制图原理和田口博士的质量损失函数,重点叙述了田口博士反馈控制系统的测量质量损失函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控制图最佳控制界限和最佳抽样间隔,并且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控制图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主成分原理的多元质量控制图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控制图是从事统计质量管理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一元质量控制图业已得到普遍推广,可是如何开展多元质量控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着重讨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元质量控制图的构造,并结合从企业现场采集到的数据给出了具体的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19.
马田系统是以马氏距离为测量尺度,通过选取正常样本构建马氏空间,对多元系统进行诊断和预测的分类技术。马氏距离对样本数据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用于构建马氏空间的正常样本的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到分类的准确率。实际应用中正常样本的选取大多依据主观经验判断,缺乏客观规范的选择机制。本文提出基于控制图的马氏空间生成机理,先由专家选取的正常样本构建初始马氏空间,再以每个正常样品在初始马氏空间和对应的缩减马氏空间上的马氏距离增量作为新的测量尺度,以此建立单值控制图,利用控制图稳定性判定规则剔除异常数据,从而得到稳定状态的马氏空间。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且提高了马田系统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尺度赋权方差法给出总体分布有偏并假定总体分布未知情况下休哈特均值控制图的控制限.基于此研究结果,将其推广到EWMA均值控制图,给出总体分布有偏并假定总体分布未知情况下EWMA均值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以质量特性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为例,给出EWMA均值控制图的控制效果的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