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盖洪峰  王佳  田芊 《光学技术》2006,32(5):666-672
通过设计合适的纳米表面等离子结构,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具有光场增强效应,能调控近场范围内的光场分布,可用来设计新型的纳米光子学器件。介绍了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的原理、结构特点、制作工艺和纳米光子学器件的设计方法,对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和普通光子晶体做了比较。归纳了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的物理机制、光学特征,描述并分析了波长选择性场增强效应和束流效应等。给出几种基于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的纳米光子学器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张祎男  王丽华  柳华杰  樊春海 《物理学报》2017,66(14):147101-147101
纳米光子学是研究光在纳米尺度下的行为以及光和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金属纳米材料凭借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可以在衍射极限以下对光进行传递和聚焦,因而是纳米光子学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调控金属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成分可以控制表面等离子体的性质,从而对光进行可控调节.近年来,随着DNA纳米技术的发展,又为纳米光子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人们发现不同的DNA序列可以调控金属纳米颗粒的成长,从而影响金属纳米颗粒的形貌和成分.此外,利用DNA自组装技术,可以将金属纳米颗粒组装成为有序可控的纳米结构.因此,基于DNA的纳米光子学研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吸引更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纳米结构基于表面等离体实现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原理,然后按照DNA对金属纳米结构的形貌或成分影响方式的不同分成若干部分,对基于DNA的纳米光子学做了系统的综述,最后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朱若剑  王佳  金国藩 《光学技术》2002,28(6):515-517
传统光学引入了远场衍射的尺度极限。自从提出了近场光学技术以来 ,由于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NSOM)系统的复杂性而使得近扬的引入和利用变得困难。具有多层纳米薄膜结构的超分辨近场结构 (Super RENS)的提出改变了这种局面 ,并在诸如超高密度光学数据存储、近场光刻技术、纳米光子学晶体管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围绕Su per RENS技术 ,通过综述它的基本原理、物理机制以及各项应用 ,指出了基于近场激发与增强原理的新型多层纳米薄膜结构在未来非线性光学器件上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创新引领了许多领域的应用革命,如网络搜索、计算机识别和语言、图像的识别技术。近年来纳米光子学的发展为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光学神经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物理视角以及截然不同的实现方法。一方面,纳米光子学是一门研究光与材料在纳米尺度相互作用的科学,可以带来全新的技术,如超分辨光学加工技术和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进而推动微纳尺度上多种功能的光学神经网络的实现。另一方面,纳米光子学中光子传播的多频段、高速度、低功耗的特点,促使了光学神经网络向着小体积、高密度、低功耗的方向发展。人工神经网络自身的发展也促使神经网络算法(如逆向设计、深度学习)在纳米光子学器件的设计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以满足纳米光子学器件对自身功能、体积、集成度、计算功能的日益增长的要求。以神经网络的发展为起点,阐述人工神经网络特别是光学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工神经网络与纳米光子学相互促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陈刚  温中泉  武志翔 《物理学报》2017,66(14):144205-144205
传统光学器件的衍射极限极大地制约了远场超分辨光学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从光学器件层面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瓶颈,实现非标记远场超分辨光学成像,是光学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光学超振荡在不依靠倏逝波的条件下,可以在远场实现任意小的亚波长光场结构,这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近年来,光学超振荡现象和超振荡光学器件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理论和实验上成功地演示了超振荡光场的产生和多种超振荡光学器件,并在实验上展示了超振荡光学器件在非标记远场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以及超高密度数据存储等应用领域的巨大优势和应用潜力.本文对光学超振荡相关理论、超振荡光学器件设计理论和方法、超振荡光学器件发展现状、超振荡光场测试方法以及超振荡光学器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孙桂林  张利沙  杭凌侠 《物理》2013,(10):724-732
纳米光子学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纳米光子学器件产品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其研究结果可以很快转化为商品。文章介绍了在未来5到10年内对光子工业有重大影响并且有望进入商品市场的11个纳米光子学领域,其中包括:纳米尺度量子光子学、全光路由、用于增强磁存储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用于诊断治疗和药物输送纳米光子学、纳米成像、分子尺度上的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纳米标签、纳米尺度上操控光场的分布(光伏器件和LED/OLED)、原型试制的新技术、量身定制光学特性的纳米光子材料以及太赫兹技术等,希望文章能对中国的纳米光子学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微纳金属光学结构制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微纳光学结构制备技术一直是微纳光子学器件发展的技术瓶颈.针对微纳光学结构制备技术向小尺寸、高精度和广泛应用发展的趋势,报道了基于电子束、X射线和接近式光学的混合光刻制作微纳金属光学结构技术.针对微纳光子学器件复杂图形开发了微光刻数据处理体系,基于矢量扫描电子束光刻设备在自支撑薄膜上进行1×高分辨率图形形成,利用X射线光...  相似文献   

8.
光纤和电荷耦合照相机的革命性发明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示了光子学的科学影响力。光子学,以光子为研究和应用的载体,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变革,使人们走向可持续的未来。纳米光子学,即纳米尺度的光科学与技术,是光子学中新兴的前沿领域。纳米光子学致力于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癌症的早期检测、细胞工程和水资源净化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的社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更加健康的生活。介绍了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微光子学中心近年来在纳米光子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包括五维光学数据存储、非线性光学内窥成像和纳米等离子体太阳能电池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新颖的纳米结构亚波长光学器件的特点,从器件的基本功能特性和工作机理两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其应用状况,并阐述了纳米制造技术对亚波长光学器件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及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角度(大于50°)衍射光学元件低成本、批量化制备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纳米压印技术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光学曝光技术或电子束直写技术制备衍射元件的原始母板,然后将原始母板的结构通过纳米压印过程复制到压印胶上,完成衍射光学元件的制备.由于纳米压印母板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效率.用该方法制备了不同特征尺寸(最小为250nm,衍射全角为70°)的衍射光学元件,具有良好的衍射效果,实现了对高深宽比浮雕结构的高保真复制.该技术可实现从微米到纳米跨尺度兼容的衍射光学元件的高保真、低成本、批量化制备.  相似文献   

11.
The fabrication of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s requires patterning technique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organ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Photolithography represents, by far, the dominant patterning approach for inorganic 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High speed, parallel patterning capability, high resolution,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standard equipment make this technology also very attractive for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present a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photolithography to fabricate organic diodes. This process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 future high‐resolution monolithic integration of organic optoelectronic and photonic devices into one photonic circuit. (© 2008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近场光学的微球超分辨显微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锐  吴梦雪  沈飞  洪明辉 《物理学报》2017,66(14):140702-140702
在光学成像领域,由于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常规成像分辨率在200nm左右.科学的不断进步对更高分辨率有着迫切需求,如何突破这个极限来获得更高质量的高分辨率图像是热门研究领域.2011年提出了微球超显微技术:在原有的光学系统中,将直径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透明微球直接置于样品表面,就能够成倍提高传统光学显微镜的成像能力.微球超显微技术以其简单直接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光学显微镜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团队在微球超分辨显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通过在微球表面进行环刻同心环、中心遮挡和表面涂覆的方法来调节微球所产生的光子纳米喷射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并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进一步提升了微球的超分辨显微效应.最后,展望了今后微球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We apply heterodyne 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SNOM) to observe with subwavelength resolution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optical fields propagating in several microfabricated waveguide devices operating around the 1.55 microm wavelength.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SNOM measurements and predicted optical mod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tandard ridge waveguides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In situ observation of the subwavelength-scale distribution and propagation of optical fields in straight and 90 degrees bend photonic crystal waveguides facilitates a mor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opt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devices and illu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the technique for investigating nanostructured phot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14.
载流子色散型硅基CMOS光子器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硅基单片光电子集成器件的实用化,介绍了采用P-I-N、双极型场效应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PN结结构的载流子色散型硅基CMOS光子器件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汇报了硅基CMOS光子器件的设计和制作方面的工作.利用商业的CMOS工艺线制作的器件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光调制器消光比约18 dB,1×2光开关消光比约21 dB,谐振环的消光比8~12 dB.采用CMOS技术研制硅基光子器件,将能使集成光子学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赵勇  江晓清  杨建义  王明华 《光子学报》2014,38(10):2485-2490
为了实现硅基单片光电子集成器件的实用化,介绍了采用P-I-N、双极型场效应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PN结结构的载流子色散型硅基CMOS光子器件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汇报了硅基CMOS光子器件的设计和制作方面的工作.利用商业的CMOS工艺线制作的器件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光调制器消光比约18 dB,1×2光开关消光比约21 dB,谐振环的消光比8~12 dB.采用CMOS技术研制硅基光子器件,将能使集成光子学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The rec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sults of the Photonic Engineering Group in the photonic sensing field are reported. This article includes a sample of contributions in several of the ongoing R&D lines: fiber sensing using Bragg grating technology; gas sensing, high temperature monitoring; optoelectronic instrumentation for laser welding monitoring; fiber active devices; and, finally, on sensing technology using plastic optical fiber.  相似文献   

17.
The rec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sults of the Photonic Engineering Group in the photonic sensing field are reported. This article includes a sample of contributions in several of the ongoing R&D lines: fiber sensing using Bragg grating technology; gas sensing, high temperature monitoring; optoelectronic instrumentation for laser welding monitoring; fiber active devices; and, finally, on sensing technology using plastic optical fiber.  相似文献   

18.
从电动力学到量子电动力学:纳米光电子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尺度下的光电器件的研制与米、毫米、微米尺度下电子器件或光学器件的研制在基本原理与制造技术上有本质的不同。必须采用量子电动力学和介观物理作为基本原理。在量子电动力学中,光子与电子可以相互转化,光子也可以储存在“空腔”中。光一电转换或光一电一光的转换甚至可以在远小于一个光波的尺度内实现(如100nm以下)。基于大量最新现象发现的启示与推动,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光予技术:纳米光子技术。在这种全新的纳光子技术中,人们将光子电子的输运与转化联合起来进行考虑,非线性光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和概念被大量地推广应用于纳光子技术开发。创新型元件如集成激光器、30dB光放大器、效率为30%的1.55μm滤波器等层出不穷地涌现。纳米技术的研发为信息储存、输运和处理开辟了新的天地。进入21世纪,纳米光子技术研究日新月异。在摩尔经验规律的指导下,不断发展的微电子工业的制造精度已进入100nm领域。大规模应用纳米电子、纳米光子技术的时代已经来临。一些新型的光通讯线路已开始应用纳米光子器件。对公众而言,用于照明的LED只是一个应用实例。报告将结合法国国家纳米研究平台的研发成果来阐述纳米光子学的原理和纳米光子器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Two-dimensional(2D) materials have been regarded as a promising nonlinear optical medium for fabricating versatile optical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mong the various photonic applications, the employment of 2D materials as nonlinear optical devices such as saturable absorbers for ultrashort pulse generation and shaping in ultrafast lasers is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aspect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of 2D materials based pulse generation and soliton shaping in ultrafast fiber lasers,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2D materials-decorated microfiber photonic devices. The fabrication of 2D materials-decorated microfiber photonic devices, high performance mode-locked pulse generation, and the nonlinear soliton dynamics based on pulse shaping method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challenges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2D materials-based photonic devices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具有超短的脉冲宽度和极高的峰值强度,飞秒激光微加工是一种有效的材料加工方法, 已广泛应用于光子集成器件的加工。铌酸锂晶体具有优异的电光、非线性光学和压电特性,是集成 光学和导波光学中常见的材料。本文综述了飞秒激光对铌酸锂晶体的处理,重点介绍了飞秒激光加 工的物理原理及其制备的铌酸锂基光子器件的最新进展。飞秒激光技术使铌酸锂晶体在微纳光子学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