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低照度图像对比度低、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融合遗传算法的多域值分块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通过遗传算法寻找输入图像亮度通道的最优分割阈值,根据得到的阈值,将亮度通道划分为多个不同曝光级的子图.通过多阈值分块增强算法对所有子图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每个子图的亮度.最后使用多尺度融合方法将输入图像细节信息融合到亮度增强...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各类彩色图像增强方法,主要用于对光照不均匀或弱光条件下已获取的彩色图像进行直接增强,而低照度彩色成像系统获取的彩色图像是由单独采集的三基色图像融合而成。为此提出了基于低照度三基色图像去噪及融合彩色图像增强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对低照度条件下独立采集的三基色图像进行去噪;然后将去噪后图像融合成彩色图像,将彩色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SV颜色空间;在HSV空间对V进行MSR增强,再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S调整;最后再将其转换回RGB颜色空间。采用客观评价方法对选取的去噪增强后图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去噪和增强后的彩色图像在均值、方差和熵3项指标上均优于三基色直接融合的彩色图像,平均提高幅度为均值11.37%、方差8.46%、信息熵0.44%。该方法可移植到低照度彩色成像系统中,对成像质量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照度条件下图像降质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根据Retinex模型合成训练样本,将原始低照度图像从RGB (Red Green Blue)空间转换到HSI (Hue Saturation Intensity)颜色空间,保持色度分量和饱和度分量不变,利用DCNN对亮度分量进行增强,最后将HSI颜色空间转换到RGB空间,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主流的图像增强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亮度和对比度,改善过增强现象,而且能够避免色彩失真,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许多应用领域内所存在的低照度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提取低照度图像的非纹理区域,在图像增强过程中限制非纹理区域的灰度范围,从而抑制伪影现象.在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中设计了分级概率密度函数,并运用改进的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分级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在典型的低照度图像...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存的大多图像增强算法增强的图像可见性丢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IRCH聚类加速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首先,通过BIRCH聚类加速确定数据库中与输入图像直方图相似度最高的图像来提取图像特征;然后,选择最小欧氏距离的特征值进行图像融合以获取目标图像;最后,增强图像通过目标图像直方图规范化和后期处理获得;大量图像融合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扩展了图像增强的类别,解决了增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可见性丢失问题,使图像增强的适应性更强;另外,EM、CII和SSIM评估指标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改善了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杂彩色图像中文本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甄别文本区域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文本块的边缘特征遴选出备选图像块,而后采用小波变换提取备选图像块的纹理特征,把这些纹理特征参量连同图像块的颜色特征和笔画特征参量输入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判断备选图像块是否包含文本.该方法运算简单,定位时间短.采用专用的文本定位比赛用图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定位准确率可达到92%,召回率为87.4%.  相似文献   

7.
李念永  梁艳梅  张舒  杨立  常胜江 《光子学报》2014,38(10):2712-2716
针对复杂彩色图像中文本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甄别文本区域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文本块的边缘特征遴选出备选图像块,而后采用小波变换提取备选图像块的纹理特征,把这些纹理特征参量连同图像块的颜色特征和笔画特征参量输入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判断备选图像块是否包含文本.该方法运算简单,定位时间短.采用专用的文本定位比赛用图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定位准确率可达到92%,召回率为87.4%.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彩色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有些图像增强算法对噪声比较敏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图像增强算法.利用原算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自适应地生成算法的参数,这样首先保留了原算法实现容易、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其次,对噪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再次,可以增强和保留图像细节信息.通过实验比较,所提算法能够自适应地生成算法的参数,并在保持了原算法原有的容易实现的优点的基础上,提高了算法抑制噪声方面的性能,将该算法应用于彩色图像增强也取得了相当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彩色图像的对比度增强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基于模糊逻辑理论,配合使用RGB和HSI彩色模型,并依据使对比度变换误差最小的原则,调整灰度变换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增强效果优于传统的直方图均衡,运行效率高,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原子核低激发谱对深入理解原子核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多任务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的神经网络方法系统研究了原子核2 1+和4 1+的激发能量。除了质子数和中子数外,通过在网络输入层增加一个有关原子核集体性的物理量,BP神经网络在0.1 MeV到数MeV的能量范围内很好地拟合了原子核的低激发能。相比五维集体哈密顿量(Five-Dimensional Collective Hamiltonian,5DCH)方法,BP神经网络更好地再现了原子核低激发能的同位素趋势,以及由壳效应导致的幻数原子核低激发能的突然增大,并且将2 1+和41+激发能的预言精度分别提高了约80%和75%,该预言精度与单任务神经网络基本一致,但是改进了对轻核区与缺中子核区低激发谱的学习能力,这说明多任务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多种激发能量的统一精确计算。  相似文献   

11.
张铁强  郑咏梅 《光学技术》2002,28(4):337-338
介绍了一种光纤探头式生物表面颜色测试系统 ,利用此系统测量小区域生物表面反射光谱和确定其色坐标。通过正常生物表面反射光谱与反常生物表面反射光谱的比较 ,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 ,实现了生物表面特性的自动分类和识别。实际应用表明 ,对于一些直观的难以区分的、差异较小的生物表面特性来说 ,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 ,对其反射光谱曲线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可以识别一些小区域、小差别的生物表面特性  相似文献   

12.
郭业才  周林锋 《物理学报》2015,64(19):194204-194204
在图像去噪过程中, 大部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均使用梯度信息检测边缘, 当边缘部分被噪声严重污染时, 这些方法不能有效检测出这些边缘, 因而无法保留边缘特征. 为了较完整的保留图像的区域信息, 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能使具有相似输入的神经元同时产生脉冲的性质对噪声图像做处理, 得到图像熵序列, 并将图像熵序列作为边缘检测算子引入到扩散方程中, 不仅能克服仅用梯度作为边缘检测算子易受噪声影响的弊端, 而且能较完整地保留图像的区域信息. 然后, 用最小交叉熵准则搜索使去噪前后图像信息量差异最小的阈值, 设计最佳阈值控制扩散强度, 建立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与图像熵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PCNN-IEAD). 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 该模型与经典模型相比, 保留了更多的图像信息, 能够兼顾去除图像的噪声和保护图像的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 较完整的保留了图像的区域信息, 性能指标同样也证实了新模型的优越性. 另外, 该模型的运行时间较经典模型的短, 因此, 该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弥补空间域水印算法在提取水印时需要原宿主图像、鲁棒性较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人眼视觉特性(HVS)的空域数字水印算法。先选出原宿主图像对比度函数值最大的前块用于二值水印图像的嵌入,利用神经网络能够逼近任意非线性关系的特点和其自适应性,构建水印信号嵌入前后图像块像素值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水印的盲提取,并将该算法与现有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JPEG压缩、加噪、剪切和旋转等常见的图像处理攻击,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网络的打印机色彩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双全 《光学技术》2000,26(1):49-51
报道了一种基于BP网络的打印机色彩控制技术。作为控制器模型的BP网络通过学习打印机的输入/输出特性,实现颜色数据从CIELAB到打印机色空间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BP网络可以控制打印机实际输出与希望输出颜色之间的平均色差为4-23ΔE*ab 。  相似文献   

15.
图像在生成或传感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噪声干扰,噪声干扰会给后续图像处理工作增加难度,甚至会给某些生产活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平稳小波变换与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图像去噪算法。训练阶段,采用提出的算法对图像进行尺度为1的平稳小波分解后,分别把高、低频分量输入4个设计好的残差网络进行训练;在测试阶段使用小波逆变换来获得最终的预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斯白噪声水平达到σ=50时,去噪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 PSNR)均值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thod, SSIM)均值可以达到28.37 dB和0.808 0,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去除可见光图像中的高斯白噪声、自然噪声,以及遥感图像在传感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并且在去除图像噪声的同时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与纹理细节。  相似文献   

16.
Scour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concern for subsea pipeline systems. The active-thermometry-based scour monitoring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between sediment and sand, recognizes the surrounding media though temperature changing patterns during heating and cooling processes, and hence detects the free spans. Based on the scour monitoring system, a two-layer BP neural network was employed to process the monitoring data and achieved media recognition. The network's inputs were normalized temperature time histories. The network's outputs denoted different media: sediment and water. To validate the method, thre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e was used for training the network and the other two for testing. Also, the effect of noise on the network's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through simul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neural network.  相似文献   

17.
相位恢复法利用光波传输中某一(或某些)截面上的光强分布来传感系统波前,其结构简单,不易受震动及环境干扰,被广泛应用于光学遥感和像差检测等领域.传统相位恢复法采用迭代计算,很难满足实时性要求,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迭代转换或迭代优化初值.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相位恢复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技术对焦面和离焦面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可在不损失图像信息的同时简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网络模型训练完成后可依据输入的融合图像直接输出表征波前相位的4-9阶Zernike系数,且波前传感精度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可达0.015λ,λ=632.8 nm.研究了噪声、离焦量误差和图像采样分辨率等因素对波前传感精度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对噪声具有一定鲁棒性,相对离焦量误差在7.5%内时,波前传感精度RMS仍可达0.05λ,且随着图像采样分辨率的提升,波前传感精度有所改善,但训练时间成本随之增加.此外,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当系统像差阶数与网络训练阶数略有差异时,本方法所能实现的传感精度,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马涛  孙红辉  肖松  刘朝山 《应用光学》2009,30(2):252-256
为解决星敏感器的星图识别算法高实时性和鲁棒性,采用了BP神经网络;根据飞行轨迹精简了导航星及对应的模式,即一个视场中的一幅星图对应一个惟一的导航模式。采用二维Voronoi图计算向平面上最大空圆,构造了完备的圆视场集合;经过反复比较,选择以恒星为顶点能构造包含视场中所有星的凸多边形的导航模式,以其角距和顶角作为识别向量,具有平移和旋转不变性,并以该模式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识别成功率达100%,识别时间小于20m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模拟人类视觉系统成像机制,真实再现人眼对外界场景的视觉感知,为机器视觉提供符合生物视觉特性的理想图像,从色度学的角度研究了彩色图像的真实影像再现技术。针对色貌模型存在图像模糊、对比度低的缺点,在iCAM色貌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Sigmoid函数,提出了基于Sigmoid-iCAM色貌模型的真实影像再现算法,并给出了该模型处理不同类型图像的控制参数统计规律。与基于CIECAM02、iCAM色貌模型的真实影像再现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对色调失真图像实现颜色复原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和局部细节,很好地实现了视觉系统的颜色恒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