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指出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为此近年来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许多"STS"试题.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即科学·技术·社会.  相似文献   

2.
万令文  张磊  宋海曙 《物理通报》2016,35(4):112-115
高中物理学业成绩两极分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针对高中生物理学业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一是高中生物理学业成绩两极分化存在过度分化现象;二是两极分化现象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增长期、稳定期等关键期;三是物理知识水平整体较弱的班级两极分化现象更为显著.抓住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班内互助小组、查缺补漏班、教师关注课本后面的"科学漫步""STS"等环节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茜 《物理通报》2011,(1):19-2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度之一.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了解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生活及生产中的物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什么是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有哪些?物理教学中又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4.
到2001年9月底之前,许多学校新高一物理第一章"力"均已考查过,不少同学成绩不够理想,于是就担心自己能否学好高中物理,心里压力很大.为了帮助高一新生能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笔者谈一些体会和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冯新 《物理通报》2021,(2):132-135
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在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从"借助项目设计,培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反应程序化""借助过程优化,积累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研究深度化""借助物理与生活互动,提高学生对学习理解,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运用实践化"3个途径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褚华 《物理通报》2015,(1):118-120
高中物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物理知识的传授上,应结合知识的传授,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全方位地体现物理文化的思想.本文将从"物理文化"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谈谈树立物理文化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物理通报》2011,(6):1
本刊"物理教育研究与课程论"栏目已先后发表:《高中物理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阻滞学生物理思想因素的剖析》、《目标分类学在物理学业成绩评价中的应用》、《课堂实验的探究质量低下原因的分析与对策》、《浅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高中物理教学建模探骊》、《江苏南北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比较研究》等论文.这些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学理论与物理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不同侧面分析与探讨了物理教育、教学的规律,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蔡千斌 《物理通报》2016,35(2):121-124
提出了在“ 高中物理学史、 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 物理方法、 物理前沿”的教学中同西方美术相互融通的 教学思路, 为高中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别样的教学方式, 为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崭新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科逻辑性强,理论深奥,虽然物理现象常见且明显,但原理不是很容易弄懂的,特别是高中物理,理论上是不太好学的,难度比初中大得多,但是认真学,掌握好方法,还是能好学的.高中物理必修讲的都是运动学、力学和能.运动学和力学相结合,只要正确受力分析,灵活运用公式,应该没大问题.还有能和运动相结合的,主要就是动能定理,理解好这个定理就没什么问题了.高中物理中计算题试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所以,学习高中物理不仅要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跟要重视物理原理的理解,同时还要加强物理计算题的练习.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帮助学生系统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一直以来,高中与大学两个学习阶段的不连贯性,使两者的物理课程难以统一规划、有效衔接,造成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知识"碎片化"现象.本文基于这一物理教学的难点问题,从高中物理的知识点和学生学情出发,分析不同知识点在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存在不良衔接的原因,并针对两类物理领域,分别提出开设大学先修课和高中特色选修课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这两种课程的授课方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新课程计划物理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物理有10%左右的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校的课程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国为什么实行研究性学习,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呢?笔者试图以高中物理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例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尽快实现"研究性学习"从理念到操作的转化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郑朝阳 《物理实验》2004,24(7):41-42
高中物理是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应该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物理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起始年级的教学至关重要,如何帮助学生跨过初、高中物理知识和方法间的鸿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关系到学生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效果,本文就初始年级高中物理教学的施展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文静 《物理通报》2022,(3):53-56+61
在全方位推进高考改革,逐步实践"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能够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使观念和思维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错误类型及成因有助于改进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主要的错误类型可分为理解性错误、思维性错误和数学性错误3类,运用自制《学生物理错题错因反思单》展开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主要错因依次为"不理解概念、规律""运算错误""不理解题意""缺乏解题方法"等,且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错因分布特点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情,科学进行学法指导;重视过程,扎实搞好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深度研讨,切实进行审题方法训练;数理结合,灵活培养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现象、获得有关感性认识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和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在高中物理"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节中,课本上设计的演示实验不能区别对于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具体影响;特别是在论述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发生变化时,课本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没有相对应的实验演示来说明.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感性认识,对这些规律基本上以记忆为主,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演示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能够有效地给学生答疑解惑,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陈驹 《物理通报》2009,(8):21-23
以认知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认知结构对学习高中物理的重要作用,结合高一物理教学实践,考量和破解高一物理难学的困局.  相似文献   

18.
方阳 《物理通报》2013,(9):67-69
"一题多解"不是盲目地追求物理问题的多解,更不是学生或教师炫耀自己的解题能力.在笔者看来,"一题多解"作为高中物理总复习期间的一种复习策略,如果运用恰当,对夯实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类型的"一题多解"策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更关注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不急于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所以,针对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我们应多采取"知识点"内的"一题多解"策  相似文献   

19.
向心加速度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什么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时会存在加速度,初学的同学常常觉得难以理解.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中5.6"向心加速度"这一节中设置了"做一做"这个环节,通过速度三角形的方法解决了向心加速度大小和方向这个问  相似文献   

20.
谢宏 《物理通报》2001,(5):13-14
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20余年,先后教过物理上、下册,物理甲种本、乙种本,物理上、下册(新编)和物理必修本和选修本多种高中物理教材.现在又承担"九省一市"试用的高中物理新教材[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试验教学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仔细品味新教材,笔者感觉确有较之以往老教材不同的独到之处.现就新教材部分章节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如有不当恭请同行及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