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风险投资制度在整体投资机制中相对较弱,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牵制着风险投资的整体发展。但随着近年来法律法规的不断修订,风险投资行业又出现了新的局面。通过对有限合伙制在完善我国风险投资制度中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论述分析,从法律角度阐述了有限合伙制在我国投资制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机构公司制与有限合伙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中,风险投资机构所采用的组织结构主要有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在风险投资发展初期较多地采用公司制,但目前则以有限合伙为主。基于对两种组织结构的运作机制运行的简要分析,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风险投资家期望收入最大化时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期望收入的角度,分别建立了两种制度安排下的规划模型并求解,对两种组织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理论上证实了在风险投资中有限合伙制优越于公司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有限合伙的基本内涵和法律特征,论证了我国建立有限合伙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有限合伙制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志效 《华东科技》2002,(11):50-53
在本次工博会上,有很多风险投资商踊跃参加,甚至许多海外VC也很活跃,投资商与厂商的交流非常火热。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方兴未艾,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开拓了资金渠道,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创业与投资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深入研究风险投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之路,对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景洪 《科技资讯》2008,(29):125-125
目前,福建闽南地区,许多传统产业的富余资金都抽离出来做风险投资,成立各种创投公司。但这些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基本为传统的有限责任公司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资本提供者一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一风险企业”之间的激励约束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风险投资机构形成了有限合伙制这一企业组织形式。2006年8月修订,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合伙企业法》引了入有限合伙这种合伙企业形式,扫除了风险投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法律上的障碍。本文试图通过有限公司的公理治理和有限合伙企业的契约治理优劣的比较,分析适合本土风险投资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合伙企业法》第三章规定了有限合伙制,但其对普通合伙人的规定过于宽泛,义务和责任承担也不明确,不利于保护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中的有限合伙人。针对存在的问题,从限权、附责、构建机制等多角度制衡普通合伙人,限定普通合伙人的资格、出资和退伙,明确其信义义务和无限责任承担路径,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才能保障有限合伙人的投资,促进风险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风险投资的功能与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美国风险投资中,有限合伙制的比例达到80%以上。金融机构附属风险投资公司是日本风险投资的主要形式。从西欧看,各国主要采取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贷款等制定了贷款与担保计划,采取有限合伙与产业附属公司相结合的形式。中国近些年来的风险投资亦蓬勃发展,但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风险投资还没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所以我国的风险投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限合伙制是我国风险投资组织结构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有限合伙制条件下基金管理人的业绩报酬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基金管理人,尤其是年轻的基金管理人出于声誉的考虑,即使在报酬很低的条件下也会努力工作,目的在于尽快建立自己的行业声誉。而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营能力高的基金管理人在其后续基金的最佳报酬安排是对固定报酬要求的提高,而不是对可变报酬要求的加大,研究为我国企业的业绩报酬激励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是高技术产业化的强大推进器,在继1998-2000年全国风险投资事业快速发展之后,随着创业板启动日程的推后,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热潮正在回答,当前是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疏通风险投资的“出口瓶颈”;增强风险投资的融资功能,培育风险投资持续支撑能力;改善投资主体内部治理结构,增强风险投资机构活力。并围绕这些问题,先后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来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投资组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机构或者个人筹集风险资本,然后将所筹集资本投入风险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的方式参与管理,期望通过出售股权最终获得高额回报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主体主要包括:风险资本供给方(投资者)、风险资本运作方(风险投资组织)与风险资本需求方(风险企业)。其中风险投资组织是沟通投资者与风险企业的纽带,风险投资组织按市场运作规律,将风险企业置于市场竞争中,通过参与管理和市场评价,使风险企业置于市场竞争中,通过参与管理和市场评价,使风险企业向股票市场的方向逼近,以实现高收益的投资期望。风险投资体系由风险资本的供给体系、风险资本的退出体系4个方面构成。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风险投资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主要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供给主体的风险资本供给体系;二是探索以有限合伙制为主流模式的风险资本组织体系;三是培育以民营科技企业为需求主体的风险资本需求体系;四是构筑以风险企业回购和企业购并为主要退出方式的风险资本退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是高技术产业化的强大推进器。在继 1 998— 2 0 0 0年全国风险投资事业快速发展之后 ,随着创业板启动日程的推后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热潮正在回落 ,当前是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认为 ,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疏通风险投资的“出口瓶颈”;增强风险投资的融资功能 ,培育风险投资持续支撑能力 ;改善投资主体内部治理结构 ,增强风险投资机构活力。并围绕这些问题 ,先后提出了上十条具体措施来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娄涛 《今日科技》2004,(1):25-26
从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开始,风险投资已经在中国走过了18个春秋。总体看来,中国的风险投资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和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不相符合。因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目前中国风险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在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风险资本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它需要在高科技项目之间灵活的进入和退出实现自身价值增值,为高科技成长提供助力。风险投资承担起弥补传统融资的巨大缺口、孵化高技术产业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风险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政策导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邵世凤 《科技信息》2007,(34):284-285,301
作为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在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有序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组织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决定了其承担责任的差异,并进一步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基于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增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意识,进而做大做强会计师事务所等因素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合伙制组织形式是一种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尹秋 《今日科技》2002,(5):27-29
“没有动力,车跑不了”风险投资要驶上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快车道,将会遭遇什么样的外部环境的碰撞?一个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启迪:几个月前,北京有几名大学生,带着自己编写的程序,兴冲冲地去找风险投资。首先和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总裁见面。要演示程序,就要找电脑。但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在这家宣称自己的“投资领域包括IT”的投资公司总裁办公室里,见不到一台电脑。“去告诉打字小姐,有人要用电脑。”总裁挥了挥戴满金戒指的手,对秘书讲。学生们这才发现,使用电脑的都是前台小姐、打字小姐,电脑在公司其他那…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险投资体系主要由4类主体构成:风险资本供给者(投资者)、风险投资组织、中介机构和风险资本需求者(风险企业)。风险投资组织是风险投资体系的核心,是风险资本从投资者流向风险企业的金融中介,在风险投资市场上,一面是寻求高回报、甘冒高风险的风险资本,另一面是具有巨大增长潜力、渴望得到风险资本帮助的投资机会,风险投资组织的关键作用是:寻找和筹集风险资本,发现和遴选投资机会,创造和安排风险资本,发现和遴选投资机会,创造和安排风险资本与投资机会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9.
《创新科技》2003,(8):30-31
<正> 导致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原因有多种,但对金融新品的了解太少及不善于利用,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民营企业在对融资的认识方面有两个特点,一、对银行贷款和上市以外的融资工具风险有较大的担心;二、融资的眼界较狭窄,更多民营企业把融资眼光投放在银行贷款,此外就是上市上面,少有人想到开拓视野,利用别的工具和渠道。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还有其他  相似文献   

20.
冯波,18岁移居美国,曾就读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1994年加盟美国高科技投资银行罗伯森·斯迪文思公司,任中国部主任,期间曾帮助四通利方公司以及亚信公司成功融资。1997年12月份加入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任首席代表并被《福布斯》评为“1997年高科技领域最活跃的100人”之一。不久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釆访了这位风险投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