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制造的影响力,甚至充分体现在了美国灾难大片《2012》中:片中那些在劫难之际拯救人类的巨大“方舟”。而“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这句台词,在中国观众中引发的情感却是复杂而微妙的。 相似文献
2.
<正> 据专家分析,中国加入WTO后,无论是国内还是涉外职业人才需求都将全面复苏,市场对教育类、外语类、金融财会类、商贸类、旅游类、法律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但是企事业单位的用人 相似文献
3.
当你在为广告费用日益攀升而发愁的时候,当你在为巨额的广告费用浪费而找不出原因的时候, 当你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调的时候……你是否考虑到巧妙地利用媒体的力量,让他们为你的企业进行免费的宣传呢?也许你会说:“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在接下来几期中我们将给你提供一些免费宣传的方式和渠道。 相似文献
4.
5.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对此,德国经济学家拉尔贝教授认为,这不会改变中国的世界制造大国地位。“中国制造”中所遇到的问题与百年前“德国制造”中曾经遇到的问题十分相拟,借鉴德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提升,应是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时下,中国企业已经积蓄了从“制造”向品牌高端创新的坚实基础,只要我们打造出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管理、营销模式、服务与文化等六大支撑优势, 相似文献
6.
7.
孟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教师在公关教学中 ,要善于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把关心社会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 ,把思想教育与专业结合起来 ,从而拓宽学生技能技巧 ,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已成为业内同仁的共同追求;然而,由于在公关主体的定位上面的局限性,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而唯有走个体公关的路,以“公关智慧”为教学的核心内容,才能实现公共关系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在公共关系教学实践中切实地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阐述了学报编辑的公关艺术,深入探讨了公关策划艺术和技巧艺术,对于编辑应具备的公关修养和面对不同对象的公关艺术也作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国际市场上一些大国不断地对中国打火机、DVD、鞋子、纺织品等一系列明显具有“中国制造”标签的轻工产品设置壁垒,国内文具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广博集团的掌门人王利平呼吁,尽快让中国企业尤其是轻工企业从“中国制造”中解套。 相似文献
11.
吴芳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65-67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公关事业也在高速发展,公关教育也日益兴旺繁荣。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公关专业,力图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公关专门人才,并确实做到了。但公共关系事业并不是孤立的,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13.
孙夏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8(4):61-64
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主体、旅游介入辅助因素等5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实行保护、开发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与开拓海外市场相结合;提升旅游企业竞争优势;加强旅游支持性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充分发挥中介因素对旅游经济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少年时,握手笑别,虽远不恨。——《别王佐卿序》。握手今天多作为见面礼节。安利业务开到哪儿,安利高层就会到哪去握手。史提夫·温安洛和德·狄维士,利用双手,握遍中国大江南北,为中国成为安利全球最大市场,创造了良好空间。 相似文献
15.
孙夏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8)
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主体、旅游介入辅助因素等5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实行保护、开发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与开拓海外市场相结合;提升旅游企业竞争优势;加强旅游支持性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充分发挥中介因素对旅游经济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首批国际核聚变试验堆(ITER)部件开工典礼在合肥召开。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ITER中心)、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首批国际核聚变试验堆(ITER)部件开工典礼在合肥召开。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ITER中心)、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些年,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促使外国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中国也因此成了“世界加工厂”。但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因为“中国制造”的特点是加工在中国,而技术创新在国外。缺乏技术,就等于丧失了竞争力。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而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时下议论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9.
20.
魏杰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1):10-11
对于我国究竟要不要、能不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从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国应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且从我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来看,我国也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在这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我国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制造中心?如何实现我们所选择的世界制造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