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采用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助进热丝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低温(550-620℃)沉积得到晶态金刚石薄膜,经X射线衍射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稍高气压有利于金刚石薄膜的快速,致密生长。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均匀纳米金刚石薄膜制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一种利用偏压恒流等离子辅助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城硅基板上制备大面积均匀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新工艺,在不同沉积条件下研究了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并通过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和表面粗糙度测试仪观察了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结构特征。最后成功制备了直径100mm、平均晶粒尺寸10nm的光滑纳米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3.
氮气氛下(100)织构金刚石薄膜的成核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灿华  廖源  常超  王冠中  方容川 《物理学报》2000,49(9):1756-1763
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研究了氮气浓度对金刚石薄膜成核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发现氮气的 加入对金刚石成核密度影响不大,但促进了已形成的金刚石核的长大.适量的氮气不仅使金 刚石生长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稳定了金刚石薄膜(100)面的生长,使金刚石薄膜具有 更好的(100)织构.利用原位光发射谱对衬底附近的化学基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氮气的 引入使得金刚石生长的气相化学和表面化学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含氮基团的萃取作用提高 了金刚石表面氢原子的脱附速率,从而提高了金刚石膜的生长速率.而含氮基团的选择吸附 使金刚石 关键词: 氮气 金刚石薄膜 织构 原位光发射谱  相似文献   

4.
石英衬底上生长的高光学质量的纳米金刚石薄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东江  石成儒  吴惠桢 《物理学报》2002,51(8):1870-1874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的热丝化学气相沉积(RFHFCVD)技术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表面光滑、晶粒致密均匀的纳米金刚石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台阶仪观测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x射线衍射(XRD)和Raman光谱表征膜层的结构,并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测量其光透过率.实验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反应气压及射频功率对金刚石膜的结晶习性、表面粗糙度及光透过率均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最佳值分别为700℃,2×133Pa和200W.在该最佳参量下经1h的生长即获得连续、平滑的纳米金刚石膜,其平均晶粒尺寸为约25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薄膜 射频等离子体增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光透过率  相似文献   

5.
生长条件和退火对金刚石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分析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条件对金刚石薄膜的组成和光学性质影响的方法。采用红外椭圆偏振光谱仪来分析Si衬底上金刚石薄膜的组成和光学性质,研究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条件和退火工艺对金刚石薄膜的消光系数和折射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金刚石薄膜中存在C—H、C=C、O—H和C=O键,生长条件对薄膜中C—H和C=C键的含量及薄膜的折射率影响较大;薄膜经过退火后薄膜的光学性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薄膜的红外椭圆偏振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红外椭圆偏振光谱对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的金刚石薄膜在红外波长范围(2.5—12.5μm)的光学参数进行了测量.建立了不同的光学模型,且在模型中采用Bruggeman有效介质近似方法综合考虑了薄膜表面和界面的椭偏效应.结果表明,MPCVD金刚石膜的椭偏数据在模型引入了厚度为77.5nm的硅表面氧化层、HFCVD金刚石膜引入879nm粗糙层之后能得到很好的拟合.最后对两种模型下金刚石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进行了计算,表明MPCVD金刚石薄膜的红外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红外椭圆偏振光谱 光学参数 有效介质近似  相似文献   

7.
电子助进热丝化学汽相沉积金刚石薄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理  王晓辉  于威  董丽芳  李晓苇  傅广生 《物理学报》1997,46(11):2206-2214
以CH4和H2为源反应气体,利用电子助进热丝化学汽相沉积(CVD)技术,在Si(100)晶面衬底上成功地得到了织构生长的金刚石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X射线衍射等多种技术对薄膜的形貌、成分、晶态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热丝CVD实验条件下织构生长金刚石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微波化学气相沉积中沉积气压对金刚石薄膜生长速率和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金刚石薄膜的生长速率随沉积气压的提高而增大,生长速率与沉积气压为线性关系.在高沉积气压下生长的金刚石薄膜晶形完整,拉曼谱测量可得到锐利的金刚石相的峰,但电压-电流测量表明,随着制备时沉积气压的提高,金刚石薄膜的暗电流增大,膜的电学质量下降.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生长速率 沉积气压  相似文献   

9.
热丝加热电流对CH薄膜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丝辅助裂解法是结合气相沉积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而形成的一种制-CH薄膜的新方法。热丝辅助裂解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保持低衬底温度情况下可以获得高沉积速率,而热丝加热电流对薄膜沉积速率和薄膜表面形貌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热丝加热电流越大,薄膜沉积速率越高,在加热电流9A时,薄膜沉积速率可达0.002mm/min,同时薄膜表面粗糙度随之增加,薄膜表面也开始出现其它元素污染,因此,一般热丝加热电流选择为7A附近。  相似文献   

10.
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实验在自行研制的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上完成。基体为金刚石微粉研磨和酸蚀后的硬质合金片,反应气体为CH4和H2混合气,V(CH4):V(H2)=1%-4%,基体温度800-1000℃,沉积时气压为0.8~2.0kPa。SEM观察表明,影响金刚石膜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的关键参量是基体温度、反应气压及含炭气体的浓度,这些参数都会影响到薄膜的纯度、结晶习性和晶面完整性。沉积纳米金刚石薄膜工艺是通过高密度形核以及抑制金刚石膜在沉积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张晓峰  庄志诚 《光学学报》1993,13(11):93-998
本文报道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生长金钢石薄膜的喇曼散射结果。选取多种峰型,对金钢石薄膜喇曼谱(110-1800cm-1)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最佳拟合模型,其计算得到的拟合曲线怀实验谱图符合得较好。该模型揭示,石墨D峰(1355cm-1)是金刚石薄膜喇曼谱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份,并且结合石墨D峰和金刚石喇曼的空间相关线型,可以解释金刚石喇曼区特殊峰形的物理机制,拟合参量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硅基籽晶上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及其场发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控制电泳沉积(EPD)时间,在硅基片上沉积不同密度的金刚石籽晶。再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设备,在硅基籽晶上合成多晶金刚石薄膜。薄膜中通常含有非金刚石相碳成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Raman光谱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测量了样品的场发射特性。比较并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和非金刚石成分上的差异对金刚石薄膜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金属W和Ta为热丝,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在250℃玻璃衬底上沉积多晶硅薄膜.研究了热丝温度、沉积气压、热丝与衬底间距等沉积参数对硅薄膜结构和光电特性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获得晶态比Xc>90%,暗电导率σd=10-7—10-6Ω -1cm-1,激活能Ea=0.5eV,光能隙Eopt≤1.3 eV的多晶硅薄膜.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光电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任侠 《物理》1992,21(12):742-746
本文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要类型的工艺特点,着重介绍了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在沉积超硬膜方面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制备氮化钛类薄膜、立方氮化硼薄膜、类金刚石薄膜及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15.
氧化铝基片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的Raman光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法和热丝化学汽相沉积法在氧化铝陶瓷基片上沉积金刚石薄膜.通过谱线拟合,定量比较了不同沉积方法、不同基片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的质量,计算了沉积膜的结构完整性及沉积层的应变,其结果与X射线衍射的结果符合良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低温制备微晶硅薄膜生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薄膜样品,用原子力显微镜系 统地研究生长在单晶硅衬底和玻璃衬底上薄膜表面形貌的演化.按照分形理论分析得到:在 玻璃衬底上的硅薄膜以零扩散随机生长模式生长;而在单晶硅衬底上,薄膜早期以有限扩散 生长模式生长,当膜厚超过某一临界厚度时转变为零扩散随机生长模式.岛面密度与膜厚的 依赖关系表明,在临界厚度时硅衬底和玻璃衬底上的岛面密度均出现了极大值.Raman谱的测 量证实,玻璃衬底上薄膜临界厚度与非晶/微晶相变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衬底材料直 接影响反应 关键词: 生长机制 微晶硅薄膜 表面形貌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相似文献   

17.
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GP CVD)技术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高品质的亚微米金刚石薄膜 ,并通过对合成过程的实时发射光谱诊断确定了 [CH4 H2 ]系统参与金刚石合成反应的主要荷能粒子。对合成过程的研究表明 :采用这种技术能使电子增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EACVD)合成高品质金刚石薄膜的温度从 85 0℃降至 (340± 5 )℃ ;薄膜低温合成中的主要荷能粒子为CH3 、CH ,CH+ 、H 等 ,其中过饱和原子氢保证了高品质金刚石薄膜的合成 ;根据光诊断和探针测量的结果推断近表面辉光放电可在基片表面形成电偶极层 ,该偶极层是进行超常态反应的必要环境 ,并在低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研究微晶硅薄膜的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SAXS)技术研究了由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WCVD)和等离子体助热丝化学气相沉积(PE-HWCVD)技术制备的微晶硅( μc-Si:H)薄膜的微结构.实验发现,在相同晶态比的情况下,PECVD沉积的μc-Si:H薄膜微 空洞体积比小,结构较致密,HWCVD沉积的μ-Si:H薄膜微空洞体积比大,结构较为疏松,PE -HWCVD沉积的μc-Si:H薄膜,由于等离子体的敲打作用,与HWCVD样品相比,微结构得到明 显改善.采用HWCVD二步法和PE-HWCVD加适量Ar离子分别沉积μc-Si:H薄膜,实验表明,微结 构参数得到了进一步改善.45°倾角的SAXS测量显示,不同方法制备的μc-Si:H薄膜中微空 洞分布都呈各向异性.红外光谱测量也证实了SAXS的结果. 关键词: 微晶硅薄膜 微结构 微空洞 x射线小角散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丝辅助反应溅射和等离子体增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CVD)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含有β-C3N4结晶相的CNx薄膜.文章将重点介绍制备参数与CNx薄膜结构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与β-C3N4结晶相择优生长有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光华 《物理》1998,27(7):429-431
低压下沉积c-BN薄膜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我们应用热丝辅助射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多种衬底上沉积了BN薄膜,并系统研究了热丝温度、衬底温度和射频电压等工艺参数对BN薄膜中立方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