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 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 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 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 500 K时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O(ads)表面吸附物种. Pt 向Ag传递电子, 从而削弱Pt-O键的强度, 降低O(ads)从Pt 表面的并合脱附温度. 发现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组成的Ag/Pt(110)合金结构, 其表现出与Pt(110)-(1×2)相似的解离吸附NO2能力, 但与O(ads)的结合明显弱于Pt(110)-(1×2). 该AgPt(110)合金结构是可能的低温催化直接分解氮氧化物活性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以及广义梯度近似方法(GGA)计算了甲酸根(HCOO)在Cu(110)、Ag(110)和Au(110)表面的吸附. 计算结果表明, 短桥位是最稳定的吸附位置, 计算的几何参数与以前的实验和计算结果吻合. 吸附热顺序为Cu(110)(-116 kJ·mol-1)>Ag(110)(-57 kJ·mol-1)>Au(110)(-27 kJ·mol-1), 与实验上甲酸根的分解温度相一致. 电子态密度分析表明, 吸附热顺序可以用吸附分子与金属d-带之间的Pauli 排斥来关联, 即排斥作用越大, 吸附越弱. 另外还从计算的吸附热数据以及实验上HCOO的分解温度估算了反应CO2+1/2H2→HCOO的活化能, 其大小顺序为Au(110)>Ag(110)>Cu(110).  相似文献   

3.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对NO在TiO2表面发生吸附的四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榴型优化,能量计算及Mulliken布居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吸附模型M2-2是NO在TiO2表面发生吸附分解最为有利的模型。据此提出了NO在TiO2表面吸附分解形成N2O的可能机理,认为吸附NO发生该分解反应的反应势垒较自由NO大大降低,从而催化该反应的发生。该机理与实验的推测一致。  相似文献   

4.
 利用程序升温反应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了NO在清洁和预吸附氧的Pt(110)表面的吸附和分解. 在清洁的Pt(110)表面,室温下低覆盖度时NO以桥式吸附为主,高覆盖度时NO以线式吸附为主. 加热过程中部分NO(主要是桥式吸附物种)分解,生成N2和N2O. 室温下O2在Pt(110)表面发生解离吸附. Pt(110)表面预吸附氧会抑制桥式吸附NO的生成,并导致其脱附温度降低40 K. 降低脱附温度有利于桥式吸附NO的分子脱附,从而抑制分解反应. 这些结果从表面化学的角度合理地解释了铂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对NO分解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由于MnPc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已被作为生物模拟体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认为它与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电荷转移及放氧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还发现电子受主型气体对CuPc等体系的表面电导有重要影响,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并成功地制成了基于表面电导测量的NO_2气体传感器。既然MnPc表现出较好的表面光伏性质,那么可以预料这种性质也有可能对电子受主型气体的表面吸附是敏感的,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可能反映出它们之间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情况,还能为基于表面光电压测量的气体传感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氢自由基在Fe表面的吸附是典型的表面吸附反应.本文首先对α-Fe体相开展研究,再对Fe(111)的周期性平板模型进行了参数测试,确定了7层模型可以有效表示Fe(111)表面.研究了氢原子在Fe的刚性表面和柔性表面上的吸附情况,发现弛豫效应主要集中在上3层表面,而底层4层原子几乎未发生驰豫.发现氢原子在Fe(111)表面...  相似文献   

7.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P(AMPS-co-DMAA)凝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凝胶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AgNO_3初始浓度对Ag~+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DMAA):n(AMPS)=4:1,交联剂用量为1.6%,AgNO_3浓度为0.03mol/L时,凝胶最大吸附容量为240mg/g。同时探讨凝胶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凝胶的吸附动力学,内扩散不是控制吸附过程的唯一步骤。  相似文献   

8.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平板周期模型方法,研究了苯在Ag(100)面上的吸附方式和相对稳定性. 通过对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和几何构型参数的比较发现,苯在Ag(100)表面的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穴位吸附的稳定性优于桥位,顶位吸附最不稳定. 吸附的苯分子的平衡构型发生扭曲, C-C键有较大程度的伸长; C-H键的键长基本不变,但是偏离苯环平面,并背离Ag(100)表面. 在吸附过程中,电子由苯向表面银原子转移. 本文给出了详细的轨道示意图和电荷布居分析,并且与相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研究了甲酸在轻微氧化的Nb(110)表面(O/Nb原子比=0.2)上的吸附与分解,提出了相应的表面反应模式.140K时,低暴露量的甲酸在该表面解离生成甲酸根(HCOO),生成的甲酸根以单齿形式键合在Nb上,同时也有少量甲酸分解生成吸附态的CO;高暴露量时则生成多层物理吸附的固体甲酸.升温至~190K,物理吸附的甲酸脱附,此时的表面为单齿键合的HCOO和CO所覆盖.温度升至250~300K时,HCOO的吸附态由单齿式转变成桥式,同时表面吸附的CO分子消失.升温过程的HREELS表明HCOO的分解导致了Nb的氧化.暴露量较高时表面的甲酸根比较稳定以致于在540K的高温时仍不完全分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硅表面接枝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聚合物刷,并考察了PNIPAAm改性表面在单一蛋白质溶液以及血浆中与血浆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吸附测试表明,与未改性的硅表面相比,改性后的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量大大降低,特别是在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吸附量小于5ng/c...  相似文献   

11.
NO和O2在Pt(110)面上吸附的TDS和PEEM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热脱附和光电子发射普微镜研究了O2和NO在Pt(110)面上的吸附和共吸附。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NO在Pt(110)面上有端式和桥式两种不同的吸附方式。Pt(110)表面预吸附的原子态氧占据了NO进入了桥式吸附的活性粒,从而阻遏了NO在Pt表面发生解离反应必须经过的桥式吸附中间态的形式,进而降低了NO在Pt表面直接分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生成及对NO的还原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志明  杨向光  吴越 《催化学报》1996,17(4):327-329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生成及对NO的还原作用*高志明杨向光吴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活性炭,一氧化氮,氧化铜,还原,氧化近几年,随着环保研究的开展,活性炭被用于同时脱硫脱硝反应[1].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就成为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利用CO2-TPD方法考察了Ti-La-Li系多元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实验发现:C2选择性与表面碱强度呈顺变关系,而CH4转化率与CO2的脱附峰面积呈顺变关系。同时,利用XPS,O2-TPD等方法对该体系催化剂的表面活性氧种进行了表征与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表面晶格氧与C2选择性有关,表面吸附氧与甲烷转化(包括偶联和深度氧化)有关。O2-TPD实验发现催化剂的表面存在三种氧。α(100℃≤t  相似文献   

14.
银离子交换分子筛上一氧化氮的吸附性能张文祥贾明君于剑锋吴通好(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八寻秀典岩本正和(北海道大学触媒研究中心,日本札幌060)关键词银,离子交换,分子筛,一氧化氮,吸附态分类号O647/X5氮氧化合物(NOx)是酸雨和空...  相似文献   

15.
CuO/ZrO2表面氧性质及其对CO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天然气和氧经偶联反应制环氧乙烷的Ag-Ba-Cs/Al2O3催化剂(NEO-1)的稳定性。在氧化偶联的产物气中加入5-8%的氧和1-4×106-6体积分数的1,1-二氯乙烷作了乙烯环氧化原料气,反应温度240℃,进气空速2000h^-1的条件下,稳定运转了500h,环氧乙烷(EO)选择性收率分别稳定地保持在80-83%和21-25%之间,并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比表面和孔分布  相似文献   

17.
活性碳纤维对银离子还原吸附能力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活性碳纤维不仅对有机物有高的吸附容量,对贵金属离子也具有强的还原吸附能力,可将Pd(Ⅱ),Ag(Ⅰ),Au(Ⅲ)等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因而可用于提取矿液或加收废液中的贵金属。由此,提高或改善贵金属在活性碳纤维上的还原吸附容量或分布形成,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了活性碳纤维制备条件、表面氧化改性、以有负载有机物等对活性碳纤维还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制备条件对剑麻基活性碳纤维的还原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用H3PO4或ZnCl2活化的活性碳纤维对银离子具有更高的还原吸附容量,分别可达250和700mg/g,约为水蒸汽活化剑麻基活性碳纤维对银离子还原吸附容量的2倍和5倍。(2)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或硝酸等无机氧化剂对活性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也能提高活性碳纤维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虽然改性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下降10-20%左右,但基表面含氧量及含氧基团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这些改性活性碳纤维对Ag(NH3)2^ 的还原吸附量大幅度提高,可达550mg/g以上。推断表面改性在活性碳纤维表面创造了更多有利于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的活性点。(3)在活性碳纤维表面负载适当的有机物如亚甲基蓝、苯胺或对硝基苯酚,也能显著提高活性碳纤维对Ag(NH3)2^ 的还原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用低能电子衍射研究Ag(001)表面吸附硒的表面结构熊泽珍,刘秀文,白荣(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54)关键词银吸附硒,表面结构,LEED谱,能带理论引言Ignatiev等 ̄[1.2]已观测和计算了清洁Ag(001)表面吸附硒的LEE...  相似文献   

19.
硝酸刻蚀银表面的增强拉曼光谱及其在表面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们摸索出的硝酸刻蚀法制备有SERS(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的银表面,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费用低廉,预期在研究金属表面反应、催化和金属-聚合物界面结构等方面可发挥作用。在展示了这一新方法具有极高的表面增强因子后,本文介绍用该法研究吸附质的自集合(self-assembly)和表面取向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