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叠加失效温度Tb与用SALLS测定的浊点温度Tc一致,用低频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频率的关系[1gG'~lg(αT)]偏离线性粘弹模型或时温叠加失效温度表征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共混物、共聚物具有复杂的凝聚态结构,其结构形态、相容性和相分离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中心课题。与常规研究方法(DSC、DMA等)相比,动态流变学方法在研究聚合物结构与形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聚合物形态结构的变化十分敏感。本文根据动态流变学基本理论,重点介绍和评述了动态流变学方法在研究聚丙烯及其共混物/共聚物体系形态结构、相容性以及相分离方面的最新进展。动态流变学方法被证明是研究聚丙烯基多相/多组分体系形态结构、相容性和相分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复杂体系的结构与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强  左敏 《中国科学B辑》2007,37(6):515-524
流变学测试对非均相体系的结构变化具有敏感响应,被认为是表征多相/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结构与性能极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依据作者及其合作者的工作,对近年来围绕非均相体系形态结构与流变响应所开展研究的最新结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涉及LCST型高分子共混体系的相形态与黏弹松弛、嵌段共聚物的微结构与线性/非线性黏弹行为、聚烯烃剪切诱导结晶时间尺度与流变响应、填充聚合物体系的结构性能和流变行为.对多相/多组分高分子共混体系形态结构演变的特征流变响应的充分认识,将有助于优化非均相体系的形态结构与最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 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SMA)共混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分离温度由动态储能模量对温度曲线斜率的转折点确定. 结果表明, 表观相分离温度有很大的频率依赖性, 因此, 动态流变学方法应用于相分离温度测定时要外推到频率为零.  相似文献   

5.
EPDM受热氧化与动态流变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高温氧化与动态粘弹响应之间的关系.在熔体状态下,EPDM的动态粘弹行为随温度升高而改变,呈现出非均相结构的流变响应特征;加入复合抗氧剂后,EPDM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呈现均相体系的流变响应特征.这些结果表明,流变响应特征的改变与受热导致EPDM熔体氧化进而引起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低频区域粘弹函数对EPDM结构变化具有敏感响应,2 0 0~2 2 0℃可明显观察到受热氧化导致EPDM结构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α-MSAN)共混体系动态粘弹函数的时温叠加,发现在终端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其相分离有关。相分离使得终端区域的动态储能模量G″(或动态损耗模量G″)与频率的关系[IgG″(IgG″)~Igω]明显偏离经典粘弹模型。随组成的改变,时温叠加的失效呈现温度依赖性,其“失效温度”(Td)可很好地表征LCST类共混物的相分离,而且在用其表征相分离时,IgG″-Igω法比IgG″-IgG″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7.
吴刚  郑强 《高分子学报》2007,(6):573-576
由于小应变条件下,动态流变行为的测定不会对材料本身的结构造成影响或破坏,动态流变研究被认为是表征填充类聚合物体系填料颗粒的分散状态的有效方法[1~3].众所周知,窄分子量分布的均相聚合物体系在低频率(ω)区域的粘弹行为满足线性粘弹关系,而填充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表现出特殊的粘弹特征[4~8],即在低ω区域显示出非线性粘弹行为的特殊响应.特别是所谓的"第二平台(second plateau)"现象,被认为与体系形态结构密切相关[9].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纳米二氧化硅(PMMA/PVAc/silica)体系的相分离行为.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链缠结行为的研究发现PMMA和PVAc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导致2种聚合物在纳米粒子表面吸附,从而改变了分子间相互作用.体系中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纳米粒子-聚合物相互作用使得时温叠加严重失效,因此提出用归一化Cole-Cole图分析该体系的相分离过程.纳米粒子对不同组成体系相分离行为的影响不同,近临界组成中纳米粒子促进相分离并最终分布于两相界面,远临界组成中纳米粒子起成核作用并始终分布于海岛相中,这种由相分离机理决定的纳米粒子选择性分布为调控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组装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力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能描述两相聚合物共混体系动态粘弹响应的理论方程。应用所建立的方程可以从理论上预测任一共混组成下的动态粘弹响应,从而为研究两相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质以及分子松弛特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抗冲聚丙烯共聚物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抗冲聚丙烯共聚物(IPC)熔体的流变行为.通过探讨温度、抗氧剂、氧气的存在对其熔体动态粘弹响应的影响,对IPC熔体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描述.随温度的升高,IPC熔体的动态粘弹响应明显改变,低频率(ω)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ω的对数关系lgG′-lgω呈现平台特征;加入复合抗氧剂B215或在N2气氛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IPC的特征粘弹行为完全消失,呈现均相体系的流变响应特征.低ω区域粘弹函数对IPC的结构变化存在敏感响应.通过改变温度、添加抗氧剂以及N2保护,获得了IPC熔体因降解与交联反应所引起的结构改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型腔体积可控注塑发泡装备制备聚丙烯/无机纳米粒子微发泡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和结晶行为,分析了无机纳米粒子对聚丙烯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有促进气泡异相成核作用,同时无机纳米粒子引入可以提高聚丙烯黏弹响应和降温结晶起始温度,起到了抑制泡孔结构恶化的作用,显著改善了聚丙烯的泡孔结构;在聚丙烯材料中添加纳米CaCO3、纳米OMMT、纳米SiO2进行发泡,以PP/OMMT发泡材料的发泡质量最理想,其泡孔密度和尺寸分别为2×106个/cm3和24.2μm。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多元醇分散体的流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多元醇分散体(以下简称分散体)是接枝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乙烯基单体聚合物的混合物,直接用于制备高回弹、高负载和阻燃的软质和半软质聚氨酯泡沫体,是新一代聚醚多元醇产品[1].分散体用于聚氨酯工业中各种产品的生产,除要求有良好的稳定性外,其最为重要的指标是粘度应小于3000mPa·s和乙烯基单体聚合物的含量(固含量)应大于40%.但分散体的粘度,随固含量的增加呈指数性增加[2].近年来,已有既具高固含量和良好稳定性,又有较低粘度的分散体的研究报道[3].本文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分散体,测定了其流变特性和体系中微粒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电响应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图案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炭黑(CB)和石墨(GP)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发现高填料含量时出现似固体行为,并认为它归因于无机粒子网络逾渗结构的形成.在相同聚合物基体条件下,粒子种类和粒子几何参数(粒子形状、大小、粒径分布)对低频区域流变行为、流变参数的逾渗行为和逾渗阈值(φc)有决定性影响,且种类的影响相比于粒子几何参数更为显著.此外,高表面活性及高比表面积(大径厚比、小尺寸)粒子填充体系具有较低的φc.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聚丙烯(PP)在附近有其他聚合物存在下,其光氧老化受"传染"的现象.研究发现,PP的光氧化会受到邻近聚合物降解产物的影响而被加速,即发生光氧化降解的"传染".当"传染源"不同时,被"传染"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在P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尼龙6(PA6)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SB)中,PSB的降解产物影响最大,使得PP光氧化的降解速率成倍增长.老化后的PP或PMMA作为"传染源"时,对PP的光氧化降解速率有进一步的促进.这种"传染"行为与聚合物降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炭黑(CB)和石墨(GP)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发现高填料含量时出现似固体行为,并认为它归因于无机粒子网络逾渗结构的形成.在相同聚合物基体条件下,粒子种类和粒子几何参数(粒子形状、大小、粒径分布)对低频区域流变行为、流变参数的逾渗行为和逾渗阈值(φc)有决定性影响,且种类的影响相比于粒子几何参数更为显著.此外,高表面活性及高比表面积(大径厚比、小尺寸)粒子填充体系具有较低的φc.  相似文献   

16.
甘草酸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明  张延荣 《电化学》1997,3(1):50-54
用循环伏安法、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研究了甘草酸(glycyrrhizic,GA)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反应机理.证明甘草酸在pH=4~12的缓冲溶液(H3BO3+H3PO4+乙酸+NaOH)中有吸附峰,且示波极谱导数峰值与甘草酸浓度在8.3×10-5~1.2×10-6mol/L范围内成正比,使用悬汞电极(HMDE)线性扫描伏安法可使检测下限达2.4×10-6mol/L.根据实验结果首次提出了甘草酸在汞电极上的反应机理.该机理同时被紫外光谱证明,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的相行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混合系统相行为的研究,总结出正、负离子表面性剂混合体系普遍存在三上浓度区的规律,即在低浓度与高浓度时为透明均相溶液,中间浓度区为复相体系,而且表明,随极性基体积增大,混合体系形成均相溶液的能力增加;在高浓度区,疏水链长短对混合体系形成均相溶液能力的影响与低浓度区的情况不完全一致,有时会出现疏水链较短的体系形成均相溶液的能力反而较差的“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间规聚苯乙烯具有复杂的同质多晶现象,有α,β,γ,δ四种晶型和两种介晶型。本文综述了间规聚苯乙烯的晶体结构、晶型转变以及其结晶和熔融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金属离子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废水处理方面,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在净化废水的同时回收能源或有价值化学品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金属离子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阳极和阴极过程,其对溶液的电导率、反应器的内阻和功率密度、产电微生物的活性等都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金属离子参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且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去除废水或者固体废弃物中重金属离子方面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