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基于《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数学新教材版式新颖,图文并茂,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分体现了数学离生活很近,这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情境.为了理解和把握新教材,充分挖掘新教材的内容,在数学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有必要强调数学问题情境设计.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应创设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2.
卓斌 《数学通报》2013,52(6):40-43
希尔伯特在《数学问题》的演讲中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由此可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笔者认为,问题也应该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因为只有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孤立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只有让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  相似文献   

3.
《不等式选讲》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高中必修5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之后所接触到的又一关于不等式的内容,与前两阶段比较,《不等式选讲》内容系统、技能突出、应用广泛,落实了新课程所提出的“多次接触、螺旋上升”的理念.但是,教者究竟应“上升”哪些内容和方法,才能既把握数学的本质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突出下列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1 何谓APOS理论?APOS理论是由美国数学教育学家杜宾斯基(EdDu-binsky)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数学概念学习的新理论,是一种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誉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界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分别是由英文action(操作)、process(过程)、object(对象)和schema(图式)的第一个字母所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5.
《数学通讯》上半月学生刊作为国内最优秀,最权威的期刊,其中《问题征解》栏目每期都有有趣、新颖、灵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其中不等式问题每期都有,笔者对最近几期的不等式问题进行了研究,例1,例2,例4的证法不同于原证法,比原证法简洁;例3,例5是对第11,12期问题提供的解法,并得到一些副产品.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张宗余  冯斌 《数学通报》2012,51(2):27-29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稳定的内容,但从大纲版教材到新课标教材,这部分内容位置变了,教材相关内容的安排也有相当大的变化.除了沪版新教材还是沿用旧大纲版教材,将这块内容还放在集合交集的模型外,  相似文献   

7.
1引言 章建跃先生在<中学数学课改十个论题>里面谈到:"从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脱离课本进行教学的现象很普遍,这是令人担忧的.调研表明,出现脱离课本进行教学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许多教师认为教材内容'简单',不足以应付高考;第二,误解本次课改提倡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真正意图;第三,许多教师不善于或不愿意花大力气研究教材;第四,有的教师认为,'只有讲课本以外的东西才能显示自己的水平'"[1].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章建跃博士在《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一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充分地挖掘数学知识蕴涵的价值观资源,并在教学中将知识教学与价值观影响融为一体,这就意味着教学中的若干环节需要有较为正确的立意引导,才不会引起教学环节上的混乱与盲目,教师需对教学的环节进行理性思考.本文就以《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教学过程中若干环节的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教材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有效地实现《数学课程标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即数学知识应由学习者本人去发现或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黄海 《数学之友》2017,(20):38-39
七年级的几何概念和几何证明问题渐渐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部分,学习的基础来源于对几何概念的深入理解.课堂教学是学习数学概念最主要的途径,几何概念教学情境设计能带领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适当的引导能帮助学生构建几何概念学习的一般方法.几何概念能借助三类数学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完善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几何概念(如“角”),它能够体现几何概念的一般性教学思路,也有着个体的特殊性,当一般与特殊结合融入到教学情境设计过程中去,更能有利于建立学生丰富的思维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2.
杨华文 《中学数学》2012,(19):59-61,3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想要的是:自由遨游在数学的天空中,自由呼吸在数学的花园里,自由徜徉在数学的长廊里.在数学的天空里,飞翔着生动,闪烁着鲜活,蕴育着智慧,然而,数学的抽象与逻辑就像一堵墙,在定格数学的同时,也凝固了人们对数学的兴趣.怎么办?……答案无他:实现数学的生活化,让数学课堂教学行走在生活的道路上.一、导入新课要实现"生活化"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导入新课环节不是很重视,其实中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新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是指在初中阶段,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利用合理的实验手段,引导学生从直观现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法,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数学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4.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但许多教师深感困惑的是如何使探究不留于形式而真正做到真实、自然、有效.本文以浙教版八上<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冯剑 《中学数学》2012,(14):42-43
人教版数学七上第三单元第一节是《从算式到方程》,这是学生们比较系统的学习方程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对方程有初步的认识:会解最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但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还是习惯于用他们比较熟悉的算式法来解决,不善于运用方程.因此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这一部分时,把引导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余根 《中学数学》2012,(11):44-45
众所周知,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具有鲜明的目标性,灵活的策略性,高超的艺术性,优化的选择性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的教学环境,优化选择和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可见,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数列一章以现实问题为背景,体现了“现实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是数列第一课,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数列的分类,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有关概念,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设计了有趣的故事情境.为了使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看似零碎的概念,本节课通过提供大量的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并感悟概念的实质.整节课以问题链的形式展开,通过巧妙设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反思、提炼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解决问题的始终.本文主要从三方面结合教学设计来谈谈对《数列的概念及表示》的教学实施过程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参加2009年12月2-5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的人教社“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第九次课题会的最大感受是“中学数学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简单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刻的思想与方法;只有在读懂数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优质的教学”.1 何为读懂数学“读懂数学”是一个多层次的、无止境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其然”,清楚该数学知识是什么、怎么样;二是“知其何以然”,清楚该数学知识是用怎样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三是“知其所以然、所以不然”,清楚该数学知识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是这样的合理性、优越性在哪里;四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清楚该数学知识的上位知识和下位知识分别是什么,它“来自何处又去向何方”;五是能“以简驭繁”,把握该数学知识的本质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