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STSE教育理念与化学课堂教学三线——知识线、方法线、生活线有机融合,以知识线体现学科本位观、以方法线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生活线体现社会本位观,同时,将三线有机结合,形成课堂的整体结构,是将STSE教育融入中学化学课堂的有效方法,能克服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对于如何贯穿低碳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学化学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粤北地区部分中学教师、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低碳生活问题,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中学化学教育对低碳生活产生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研究,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利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如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谈化学教育中的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华文  张忠碧 《大学化学》1999,14(3):47-48,5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联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十分紧密的科学,其中充满着丰富的美的素材。如何做到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即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日益成为了广大化学教师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认为,化学教育与美育密不可分,化...  相似文献   

5.
张发新 《化学教育》2016,37(17):39-43
在论述化学知识具有“认识发展”“情感陶冶”和“精神润泽”等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化学教学中知识意义生成的2种方式:通过知识与实践之间“交往”与“对话”,引发知识意义的生成;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相联系,促进知识意义的生成。阐述了促进知识意义生成的3种主要教学策略:在问题情境中强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实现学生认知与知识意义的有效关联;用生活逻辑来统整知识逻辑,丰富化学知识的意义;创设真实的情境,实现化学知识意义的增值。  相似文献   

6.
张超  门毅  郑弢  邢国文  谭宏伟 《化学教育》2017,38(23):75-80
2017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题取材于生活应用、生产实际、实验室研究和化学前沿等多方面,立足于中学基础知识,注重化学知识和能力,重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了试题立意、背景和试题解答,帮助师生更好地运用本套试题。  相似文献   

7.
杨嫣  谢娟  张改 《大学化学》2018,33(2):43-46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与生活是面对非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与衣、食、住、行等相关的化学知识。本文将国家标准应用于化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以标准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掌握使用标准文件分析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化学学科,了解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规避化学产生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公民对化学认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半数的公民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与食品中的化学知识,不少公民缺少对化学化工与化学发展前景的认识,也缺少化学在体育中应用的了解.学校和政府有责任提升公民的化学素养,使公民能正确认识化学化工及其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关系,认识化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郁志勇 《化学教育》2019,40(8):7-12
化学知识是环境化学知识的基础。化学概念和理论能够对大气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土壤环境中的化学反应、水体环境中的化学反应以及水体中存在的平衡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环境化学知识是运用化学知识研究物质的环境化学行为以及治理化学污染物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对环境化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够促进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用"化学让大自然丰富多彩、色彩斑斓——天然色素的五彩世界""化学很魔幻——揭秘化学小魔术""化学让我们生活得更智慧、更安全、更健康——引导大众消除生活误区""化学也诗意——以诗入‘化’——打造诗意化学科普"和"化学让大自然更为奇特绝妙——走进大自然,学习化学知识,感悟化学的魅力"五个主题,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化学科普教育内容方面的一些探索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邱晓航  祁雪 《化学教育》2021,42(18):144-146
化学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社会上对化学科学认识不充分,甚至有很多误解。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承担着科普教育宣传的责任。南开大学化学科普基地依托南开化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建设了具有南开化学特色的化学科普基地,为普及化学知识、提升青少年化学素养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胡久华  吴益平 《化学教育》2007,28(11):20-21,24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2部分,"化学与生活"属于其中的一个选修模块。广大化学教师在实施此模块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感觉没有多少化学知识,大部分教学内容倾向于科普介绍。通过"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教学案例探讨避免"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的科普化的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秦永华 《化学教育》2014,35(12):42-44
分析了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中构建以化学为中心的选修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对其设置思路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4类选修课程,即生活运用类、知识扩展类、思维发散类和能力拓展类。同时针对选修课程实施中的目标定位、课程整合、师资和课时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问题导向下组织架构羧酸知识模块,设计出羧酸的“六步式”教学模式,即“导、习、析、思、探、拓”。以思维提示、问题导向、讨论互动为教学活动的主线,结合专业及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由浅入深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周贤亚  聂丽  黄磊  郑蕾  吕红  杨丽 《化学教育》2017,38(24):11-16
“趣味化学实验”是以化学知识科普、能力锻炼与实际生活应用为目标而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在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和通识课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强化信息收集、优化实验设计、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沉淀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类重要反应。用化学法玩涂鸦实验主要是将沉淀反应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和枯燥的化学知识与随意绘画(玩涂鸦)结合起来,融知识、创意、生活于一体,使化学实验变得亲切、趣味、灵动,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快乐学习、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7.
化学学科教学的深层价值在于引领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物质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知识、思想和方法“三线合一”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基础的分析,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科思想发展线索以及方法线索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创设情境素材,设计驱动性问题,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认知参与中主动构建知识、形成学科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文荣  陈玲 《化学教育》2021,42(7):43-49
在分析了“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内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而淡化学科价值的渗透,过分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而忽视真实情境下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过分注重习题的反复操练而忽视化学实验的真实体验等值得关注和改进的问题,以“阳光动力2号”为主题情境,通过分析材料、能源和环境的过去和现在,畅想材料、能源和环境的未来,促进学生重构材料、能源、环保的知识体系,体悟化学学科的本体价值及对生活、社会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赵晨  胡志刚  吕玮 《化学教育》2013,34(11):66-68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专题一第四单元中“常见洗涤剂”的知识为切入点,介绍天然表面活性剂——无患子皂苷及其工艺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简易的中学可行的实验操作方案,同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融入STS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韩莉  刘萍  罗漫 《化学教育》2020,41(4):26-29
在“蒸气压下降”的教学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先具象后抽象的知识呈现方式、结合现实情境扩大知识的应用、纵向联系新旧知识的教学设计,巩固了学科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