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松山 《化学教育》1983,4(1):41-43
由于官能团羟基的位置不同,正丁醇、仲丁醇在重铬酸钾酸性溶液中氧化,所得产物和反应速度不同。通过观察试液颜色变化,可鉴定羟基官能团的位置。因为官能团的位置的不同,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3.
林雄治 《化学教育》1983,4(6):50-51
该演示器的特点是可利用室内的散射光线进行实验,不需要其它光源。制作方法选厚3—4mm的有机玻璃板按附图的尺寸裁好,锯边磨光,然后用有机玻璃粘结剂(有机玻璃碎屑溶于三氯甲烷配成5%溶液)进行粘结。粘合后,分别在左右二槽中贮水,如发现渗漏,必须用粘结剂修补。  相似文献   

4.
图1中画出了演示气体吸附实验的仪器,它由长为30—50厘米、直径为1—2厘米的玻璃管所制成。管的一端塞以具有气体导管的软木塞。在管中放入四个垫圈(为了防止放置在管中物质的相混杂)“垫圈”系以直径为1毫米的钢丝(图1甲)所示,弯曲两端而成,为了它能在管中自由移动,将环折使与杆成直角(图1乙)。在置人管中的“垫圈”上放一层棉花,但为了使对流动气体不受过大的阻力,故不应用力压紧它。在棉花上放置锯木屑,再铺一薄层棉花,并放入第二个“垫圈”。垫圈之另一端铺一层棉花後,放入下一个铺有棉花层的垫圈。在第二第三“垫圈”间及第三“垫圈”另一端棉花  相似文献   

5.
王家斌 《化学教育》1983,4(3):38-39
截取玻璃管(内径23毫米左右,长约110毫米)一段,两端各配一单孔橡皮塞,孔中各插入一根一端带尖的铁棒(或用铁钉),使两个铁尖之间的距离为30毫米左右,然后按图所示将管装在托架上。用蒸馏水将碘化钾-淀粉试纸和品红试纸湿润后,分别贴在玻璃管内壁的两端。  相似文献   

6.
谢堃君 《化学教育》1982,3(3):38-40
在教学中常用的合成氨装置一般比较复杂。要演示一次实验,不但准备工作量大,而且各部分装置内的空气也难以排净,有可能引起装置爆炸的危险。近几年来,我们对这一实验装置、催化剂的选择、氮气的来源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刘达仁 《化学教育》1988,9(4):35-35
教学中通常要观察丁达尔现象必须在暗室或有暗箱,因此一般条件下不能安排演示实验。自1982年以来,我在胶体教学中一直应用氦氖激光器作为光源,利用激光束的高亮度和不易发散的特点,在明亮的教室里成功演示了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实验效果非常好,即使在有阳光的屋子里,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在胶体溶液里有一条“光路”出现,而蒸馏水或真溶液没有光路。我将此法用于学生实验课更显得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8.
陈力立 《大学化学》1991,6(4):40-40
B—Z振荡反应实验简介“化学振荡”教学录像片重点介绍了B—Z反应,除演示时间振荡外还演示了空间振荡,并简要地介绍了反应机理等。用于无机化学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本片曾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放映,得到与会者的肯定。在“首届全国优秀电教教材评选”中获高等教育优秀录象片三等奖。不少教师观看录像片后,要求了解具体实验条件,现将所采用的溶液配制及操作步骤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中的方向性运动有几种演示的方法,通常系利用具有铂电极的U形玻璃管,管内充满着两种不相混溶的溶液,其中一种含有有色的离子,而另一种则是无色的。当电流通过玻璃管时,溶液间的境界面向一定的方向移动,这也就证明了离子在电场中有运动。但是必需注意,以使密度的差别、扩散作用与流动的影响不扰乱电解液间境界面的明显。为了这个目的可以在溶液中放进粘滞性大的物质(凝结剂)例如琼腊,应用炭粉层仪器的人工冷却,选择密度相同的溶液,用特殊的方法使液体充满玻管等等。当然,所有这些复杂性(不  相似文献   

10.
包子民 《化学教育》2011,32(4):65-65
问题的提出Ba(OH)2ܮH2O与NH4Cl的反应及实验被新旧人教版、苏教版等多个版本高中教材选作吸热反应的研究对象,但是该实验采用小烧杯盛装药品而导致的污染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该内容授课时正值夏秋之交, 此时各地气温尚高, 为使该反应吸热效应更明显, 实践中老师们习惯于加大药品用量以达到实验目的, 但由此导致氨气的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1.
张婉佳  杜东双  李燕红 《化学教育》2011,32(7):54-56,61,63,76
电解水实验为中学化学的一个经典演示实验,然而在实验中很难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的结果。文章从离子电迁移率、超电势、溶液的酸碱度等影响电解水反应的主要因素入手,研究了电解水实验的科学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结合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电解水实验过程的探究,获得了电解水实验的满意效果,很适合在课堂中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12.
原电池原理是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是高考必考点,锌铜原电池实验的现象能极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根据教材[1]中原电池示意图,学生按[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分组实验很容易做成原电池,产生的实验现象正如教材上所说的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但是我们认为有几点不足:①装置不轻便,用烧杯盛放的溶液用量多,每次至少要50 mL,比较浪费,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②由于锌片不纯,硫酸溶液用量多,锌片上仍有大量气泡并很快就模糊一团,难以观察,同时有酸雾般的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少许空气污染;锌片或者锌粒散落在装置或者水槽里,处理起来较麻烦;③该方法产生的电流微弱,需要用灵敏检流计检测.  相似文献   

13.
实验装置(如下图)。1—氮气和氢气的混和气体2—玻璃毛;3—Cr2O3;4—混和催化剂;5—酚酞试液,  相似文献   

14.
潘明先 《化学教育》1996,17(9):33-33
高中化学课本中关于钠在空气里燃烧生成过氧化钠的实验,只有“把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发生的变化。”一句,给人的印象是,这个实验非常简单,然而事实上远非如此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15.
孙兆熊 《化学教育》1982,3(5):53-53
高一化学讲授硝酸生成时如能设置下述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以下三方面的概念:(1)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并放出1/3体积的NO。(2)NO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3)NO和NO2是经过多次的氧化和吸收,才能比较完全地被水吸收。  相似文献   

16.
周凤鸣 《化学教育》1981,2(6):30-30
为了讲解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我做了下面的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标准电极电位(E°)是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应用极广。由于它的绝对值无法直接测定,只能通过与规定的H电极比较得出相对值。下面把我们用数字电压表进行演示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朱怀义 《化学教育》2008,29(11):65-66
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实验,对理解知识、探究原理、凝聚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无疑是非常明显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演示实验?现结合教学案例,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向七年级学生介绍气体的溶解度,A.A.赫鲁斯塔耶夫(布古鲁斯朗市)建议“利用二氧化氮气体,因为这个褐色的气体易溶于冷水。为了演示实验,要用如右图的简单仪器,在试管中注入3—4ml浓硝酸并向其中投入2—3克铜屑。为使反应不致太猛烈,可用少量的水来稀释硝酸。生成的褐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沿着橡  相似文献   

20.
薛佩琴 《化学教育》1994,15(9):26-26
现行教材中乙炔的演示实验,存在着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无连续性、反应速度较难控制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改进装置(见附图)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