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成都肉联厂9个生产日正常屠宰的34995头屠猪的高温废弃的心,肝,脾,肺,肾和胃等共598例进行巨检,并结合各部份器官组织形态学观察进行分类,了解该厂屠猪内脏高温废弃的主要病理变化和病理原因。结果表明,心肌浆膜丝虫;肝脏细颈囊虫,郁血,变性,硬变,坏死;脾炎;肺郁血水肿,肺炎,气肿,肺丝虫;肾的郁血,浊肿,肾炎,囊肿和胃的坏死等是成都地区屠猪内脏高温废弃的主要病理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腺胃炎自然发病鸡的腺胃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可为该病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集表现腺胃炎症状的鸡的腺胃,观察表观变化;再将其用福尔马林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腺胃肿大,颜色发白;腺胃乳头溃烂,出血;黏膜下层和固有层水肿,部分腺体充血、水肿,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表明患病鸡腺胃出现了严重的组织损伤,且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组织学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方法 ,提出了防治措施 ,并阐述了鸡传染性腺胃炎病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两头双月龄仔猪一次性大量感染泡状带绦虫虫卵(三个孕卵节片,约18000个虫卵),先后于感染后的第八天和第十天发病,并于第十三天和第十七天急性死亡。其病理解剖变化,主要是虫体移行时危害肝脏和淋巴结,致使肝脏肿大、郁血和肝被膜炎,肝实质和被膜上存有多量囊状虫体;淋巴结出血。组织学观察,主要是虫体周围及虫道肝细胞坏死,溶解后其内充满多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充满多量炎性细胞,淋巴小结消失,淋巴实质有广泛的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并蓄有水肿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大学生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嚼服;治疗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3,P=0.001)。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一药物治疗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霞  李娜 《甘肃科技》2020,(20):167-170+142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针刺疗法配合健脾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筛选100例2017年1月—2019年10月经过临床及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经过随机分组分为西药组及治疗注,西医组通过西药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常规西药+针刺疗法配合健脾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胃镜及病理检查改善率、副作用。针刺疗法配合健脾益气汤组中医证候评分、胃镜及病理检查改善率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针刺疗法配合健脾益气汤组和西医治疗组副作用相似,P>0.05。常规西药+针刺疗法配合健脾益气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效的降低炎性水平、减少胃黏膜萎缩情况,同时对于非典型增生以及肠化生的治疗有一定功效;对于胃脘部痞满、嗳气吞酸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王顺琴 《甘肃科技》2020,(22):140-141+102
分析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实施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针对山丹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75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7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实施西医治疗,针对治疗组3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实施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总时长、疼痛评分、治疗优良率、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实施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清除幽门螺杆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许金 《甘肃科技》2020,(21):148-150
分析针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健脾消萎汤治疗的有效性。针对武威市民勤县新关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5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52例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针对治疗组53例患者加用健脾消萎汤治疗,对比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健脾消萎汤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促进患者胃炎症状的改善,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王顺琴  王静文 《甘肃科技》2020,(21):117-119
探讨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采取中医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效果。选取1年间接治疗的74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四联疗法加摩罗丹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痛、胃胀满、反酸、嗳气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是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对伴有幽门螺杆菌的CAG这一疾病,采取中医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观察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初步探讨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机制。对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通过光镜观察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6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运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TUNEL法测定囊周肝细胞凋亡发生极少(0.12%)与正常肝(0.16%)比较无显著差异,囊周肝组织Bcl-2及Bax蛋臼呈低表达,分别为6.6%和13.3%,病理学观察囊周肝细胞明显萎缩,肝细胞坏死。因此,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共同参与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消失”,肝细胞萎缩、坏死可能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肝细胞凋亡可能不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用新鲜杨桃饲喂家兔,收集尿液化验,发现7只动物中5只发生血尿。红细胞最早见于饲喂杨桃后38h采集的尿液中。于第5天将全部动物处死,取肾脏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酶标检查,发现肾小球有炎症反应,基底膜损伤,肉眼血尿动物病变比镜下血尿和无血尿者严重。  相似文献   

12.
猪粪与生活垃圾混合堆肥的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猪粪与生活垃圾混合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大肠菌群等数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所有微生物的数量都发生了变化,细菌、放线菌、真菌呈现高、低、稍高的变化,但已达不到堆肥开始时微生物的数量.大肠菌群数呈现高、低的变化,在堆肥后期没有检测到.  相似文献   

13.
面向全球变化探测的月基对地观测覆盖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变化的空间观测需求出发,设想了一个依靠载人月球基地的对地观测望远镜,通过模拟地球静止轨道,太阳轨道和月球轨道,利用逐点计算法,从空间、时间和角度三个方面分析月球对地观测的覆盖特点,同时与现有的静止轨道卫星和日地L1点对地观测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月基对地观测具有良好的时空覆盖性能,尤其是角度覆盖度优点突出,有助于完善多角度遥感以及全球能量平衡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电图ST-T改变的生活相关行为特点。方法:对武汉大学238名在校大学生心电图ST-T异常者的生活行为方式状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结果:218例患者心电图的ST-T改变均属功能性的,占91.6%。发生心脏功能性ST-T改变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占90.4%)同时存在着2~4种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于单个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所占比例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心理压力过大(占51.3%)、睡眠不足(占42.1%)和网络成瘾行为(占37.8%)。结论:以上特点在当前的大学生保健预防工作中,应引起适当关注,并为今后的预防保健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缘蝽科是半翅目异翅亚目(Hemiptera-Heteroptera)中的一个较大的科,我国记录有200多 种.该文针对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缘蝽科47个种的形态特征编写了种的检索表,并应用形态分类学 方法和SPSS软件进行了种间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刺翼蚱科Scelinlenidae、短翼蚱科Metrodoridae、蚱科Tetrigidae形态特征,通过检索表的形式对河池地区刺翼蚱科、短翼蚱科、蚱科进行了分类研究,共记载了3科13属45种.其中11种为广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新疆分离株伪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从本地发病猪采集的伪狂犬病病毒组织对家兔进行了人工感染,每天观察感染家兔临床表现。20h后每隔一段时间处死1只兔子,取其扁桃体、淋巴结、肝脏、肾脏、脾脏、脑等组织制成石蜡切片。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病毒在组织中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病毒首先在扁桃体内出现,淋巴结次之;40h后病毒分布于全身各组织脏器中,尤其在淋巴结、心脏、肾脏、肝脏中病毒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一株猪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杆菌是目前应用的微生态制剂中最重要的有益菌组成成分之一。本研究从健康猪小肠中分离了1株耐酸和耐胆盐能力较强的乳酸杆菌,命名为乳酸杆菌L5株。进一步地,通过微胶囊化研究,提高了其耐贮存性以及在模拟胃肠液中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