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汉斌 《物理实验》2004,24(11):15-16
航天的首要问题是使飞行器具有足够的速率,这样飞行器才能脱离地球、其他行星乃至太阳的引力,在空间做无动力飞行.这就涉及宇宙速度的计算.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只简单介绍了第一宇宙速度的求解方法,对于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没有进行有关数学的推导和运算.本文就三大宇宙速度的具体求解方法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运用能量方法计算第三宇宙速度是一个比较简易的方法.然而,一种常见的错误计算方法,它似乎“有理”,而且,这类的错误也会出现于其它一些类似的问题中,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拟对此种错误观点进行剖析.一  常用的正确计算方法 三种宇宙速度是在研究飞船的宇宙航行时引入的.在地球表面附近将飞船送入太空,使它能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率称为第一宇宙速度;使它能脱离地球引力场而飞行的最小发射速率称为第二宇宙速度;使它不仅能越出地球引力场,而且还能越出太阳引力场而飞行的最小发射速率则称为第三宇宙速度.计算时都作了很大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1959年1月3日,全世界获悉了一项震动人心的消息:苏联向月球方向发射了一个宇宙火箭。在成功地把三个人造卫星(其中最大的卫星的质量为1,327公斤)射入轨道之后,又发射了一个宇宙火箭,其最后一级的质量(不連燃料)是1,472公斤。这个火箭的起始速度超过了11.2公里/秒,足以克服地球引力并飞往太阳素的其他天体。这样,苏联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人,继1957年10月4日在世界上第一次给予火箭以发射人造卫星所必需的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之后,过了十五个月又在世界上第一次能够发射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的火箭。这个事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当物体的发射速度足够大时 ,使物体所受引力恰好等于物体环绕地球运转所需的向心力 ,物体就可以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而发射速度与宇宙速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 ,环绕速度为v .环绕速度指的是卫星绕地球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报导了激光弹道列阵高速摄影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几种方法获得的飞行弹体照片进行了分析比较。 激光光源配合阴影或纹影光学系统。采用适当的同步触发装置。在超高速弹道靶真空靶道上,拍摄了速度为2公里/秒到4.5公里/秒的高速飞行弹体阴影和纹影照片。多台联动也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1.大气保护了生命来自外太空的每秒钟数以兆亿(1014)计的宇宙线在持续地轰击着我们的地球,这些神秘的太空信使同时也将是恶魔般的存在。研究表明,高空飞机上的辐射量是地面的30~60倍,而近地航天器中的辐射量竟然能高达地面的100~150倍。离地面越远,也即大气越稀薄的地方将面临更加严重的辐射风险。地磁场作为第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7.
王震 《技术物理教学》2012,20(2):134-135
教学及高考的重点是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与推导,但是高考时可以在给出相关知识的情况下考察第二宇宙速度.本文对三种宇宙速度进行推导,使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高中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三种宇宙速度,也可以作为高中教师备课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近代物理学基础课程包括了狭义相对论、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初步,是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的后继课程,应属于普通物理范围。宇宙学则是现代物理的前沿学科,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认为,在近代物理基础课程中向学生介绍宇宙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在讲授狭义相对论时,不少学生很容易把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推广到整个宇宙。这时我们向学生介绍宇宙学中的哈勃定律,即星系远离地球而去的速度与星系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关系:v=H_0d(其中哈勃常数H_0=150公里/秒·千万光年,d是星系离地球的距离,v是星系退行速度)。如果d≥v/H_0(c:光速)则该星系的退行速度将超过光速,它所发出的光于将不能到达我们地球。并向学生简单介绍大爆炸宇宙模型和膨胀宇宙的概念,解释夜为什么是黑的。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夜黑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讲授完普朗克黑体辐射后,可进一步介绍宇宙学中微波背景辐射概念。指出宇宙背景辐射谱相当于约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讨论科里奥利力(译者注:以下简称科氏力)效应的典型例子之一是地面抛体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引起的编斜。多数教科书都是忽略地球自转角速度(ω=7.27 × 10-5/秒)中线性项以上的项而得出这个问题的解。所以假定g是常数。对于适当的高度,这个假定是合理的。离心项ω×(ω×r)同g相联系,所以假定在运动中也不变化。这两个因素可以包括在运动微分方程的逐步展开之中,Pars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正如Pars所指出的那样,空气阻力的效应远远超过在运动中由于g不是恒定的或者由于忽略了ω2项而造成的扰动。所以,在研究一般科氏抛体问题时,如果能…  相似文献   

10.
<正>一、百年之谜1912年,维克托·赫斯携带着自己设计的能够承受高空大气温度和气压变化的验电器,首先在维也纳的一片牧草地上测量了地面辐射强度,然后乘坐气球升到5300米的高空,测量到大气中的辐射强度是地面上的9倍,得出结论:高穿透力的辐射不是来自于地球,而是来自太空。13年后,  相似文献   

11.
雷击与闪电     
 1.地球的电场要认识雷击与闪电,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电场。这个电场位于带负电(按计算总电量Q=-9×105库仑)的地球表面和带正电的高层大气之间,由于宇宙线和地球天然放射性的活动,造成了空气分子持续不断地电离而形成。电离产生的一部分电子向高层大气移动。在大约海拔高度50千米的高空,充满了大量的正电荷,这部分大气是一个导电性良好的球形导体。上升的电子将中和这个带正电的导体。与此同时,电离产生的一部分正离子亦会下降到带负电的地面而发生中和作用。由于电离产生的全球电流共约1800安培,地面和高层大气两者都应该在数分钟内放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太阳、地球和“地球一卫星”系统的质心这三个参照系,来分析哪些守恒定律对“地球-卫星”系统是成立的。 “地球-卫星”系统是处在太阳的引力场中的,这是本文始终在考虑着的一个关键问题。 让我们先计算一下太阳对地球和卫星的吸引力(这是外力),以及地球与卫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是内力): 万有引力常数(米2/秒2·千克) 太阳的质量(千克) 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R=1.496× 1011(米) 地球的质量m=5.98×1024(千克) 地球的半径r=6.37×106(米) 卫星的质量产为10’(千克)的数量级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为 太阳对卫星的引力为 (这里,取…  相似文献   

13.
太阳简说     
为了阐明太阳风、黑子、耀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太阳的基本情况。 一、太阳的大小、质量 太阳是银河系一千多亿颗恒星中的一颗,它位于银河系对称平面稍靠边缘的地方。太阳以及围绕它旋转运行的九大行星和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彗星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太阳系。太阳离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平均约有1.5亿公里远,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公里,相当于地球半径的109倍。我们不难算出,太阳这个巨大的星球足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太阳质量约为1.99×10~(33)克,是地球质量的33.3万倍。太阳的平均密度为1.41克/厘米~3,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太阳中心密度为160克/厘米~3,中心压强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 二、太阳的能量、温度 太阳是一颗时刻在进行热核反应的巨大火球。太阳每秒钟发出的能量(也称太阳的功率)约为3.83×10~(23)千瓦。若消除地球大气对阳光的吸收减弱作用,地面上同太阳光垂直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获得太阳能(也称太阳常数)约为1.95卡。地球从太阳发  相似文献   

14.
电离层     
在那些使廿世纪物理学如此丰富多彩的显著发现中,电离层的发现占有重要的地位。卅年以前就有实验证明,无线电波段范围内的电磁波,在距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地方遭到反射。这意味着在高空大气层内的气体一定包含着很多自由电子或离子,即它们被剧烈地电离。所以,大气的这个区域后来被称为“电离层”。远在这些实验以前,曾有过这样一种假设,认为大气的上层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它们在地球的外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这种电流的磁场就引起了地磁场的周期性变化。当人们发现借波长为5-10公里的无线电波能建立远距离(相对于不大的功率而言)通讯  相似文献   

15.
陈仕齐 《光子学报》1981,10(1):28-42
变象管在高速摄影机里起着一种快门的作用。在变象管中,如果选用不同的光电阴极和萤光屏材料,就可以用它来进行从红外到紫外的各种波段的摄影,充分发挥它波长转换器的作用。一般光学——机械的转镜式高速摄影机只用于可见光波段,变象管高速摄影机比起转镜高速摄影机的优点是扫描速度高和孔径大。如果用转镜可以达到扫描速度3-4公里/秒。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 1.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他看到地面不断往上升起。这是以_为参照物而言的。地面上的人看到他越来越接近地面,这是以_为参照物而言的。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_内通过的_。  相似文献   

17.
一、重力测量的历史和超导电 技术的应用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里略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速度与它的质量无关.后来,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于是,形成了重力的完整概念──重力就是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和该物体随地球旋转的离心力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重力是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力的单位──克·厘米/秒2,在物理学中称为达因,而重力加速度g是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它的单位是1厘米/秒2,称为伽(gal).长期以来,围绕着对重力的测量和研究,不少人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因此,重力仪就成为人们认识地球,发展科学的重…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知道,风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当地面附近的风能正在逐步得以开发之时,科学家已经不满足于在地面上获得的这些成绩了。近年来,一些能源科学家开始尝试高空风力发电。最近,纽约的风力发电工程师准备在高空设置风力发电机(图1)。  相似文献   

19.
问题三则     
题1:人造地球卫星在高空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运动时,会受到稀薄大气的摩擦。这摩擦对卫星的速率有何影响? 题2;假设地球质量M均匀分布,试用简便方法求出质点。在地球半径R以内距地心为r处与整个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题3:无数的 1Ω电阻以方形网络联接成二维的无限大网络(见图)。这就是每一节点是由四个电阻联结起来的。这网络的两相邻节点(如A、B)间的等效电阻是多少?问题三则@华三  相似文献   

20.
当汽车以很快的速度驶过一座拱形桥的时候,乘客一定会发生一种特殊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也同样会发生在乘电梯下降的一瞬时,这是由于失重状态所引起的。我们长期生活在引力強度不变,约为g=980达因/克(或厘米/秒~2)的空间里。由于重力是一种体积力,它与质量成比例地分布在我们人体的各部组织里,因此我们人体的生理机能已习惯于忍受这样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