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壳聚糖(CS)和CuSO4为原料制备了CS—Cu(Ⅱ)催化剂,利用XRD、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分解H2O2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H2O2浓度、pH值、反应时间等反应参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45℃,pH值=4,H2O2浓度为0.15mol/L,催化剂的用量为0.6g,4h内H2O2分解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2.
Pd/ZrO2-Al2O3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摩尔配比的ZrO2和Al2O3混合载体,负载贵金属Pd后,对该催化剂系列进行甲烷燃烧反应的活性表征.利用XRD.BET,BJH孔分布,CO脉冲吸附Pd分散度测定法等技术考察了ZrO2和Al2O3不同配比对混合载体的结构和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和Al2O3的摩尔比为1:5.8的负载Pd催化剂活性最好,载体中单斜晶相氧化锆和较大孔径分布的催化剂都有助于催化剂活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制备Cu/Al2O3催化剂. 研究了Al2O3< /sub>晶形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 影响, 考察了催化剂对仲丁醇脱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借助BET, XRD和TPR对催化剂进 行 表征, 结果表明, 载体影响催化剂表面铜物种的存在状态. 对载体进行处理, 可 获得性能较佳的仲丁醇脱氢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5.
采用热解硝酸铈法制备出一系列CeO2纳米粉体,进一步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Cu/CeO2纳米催化剂,运用UV-Vis、FT-Raman、XRD、TEM及微反一色谱装置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催化CO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影响CeO2的结构和Cu物种在其上的分散情况,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eO2粒度逐渐增大,结构有序性逐渐增强,而粒度形貌趋向多样性,同时Cu物种在其上的分散性变差;Cu/CeO2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其活性远远高于单纯的Cu和CeO2.  相似文献   

6.
以尿素为沉淀剂, 采用均相沉淀法成功制备了层状Cu/Zn/Al 水滑石化合物. 将前驱体材料经焙烧、还原后得到Cu/ZnO/Al2O3 催化剂, 并将其用于CO2 加氢合成甲醇反应. 采用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热重(thermogravimetric, TG)分析、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X射线荧光(X-ray fluorescence, XRF)分析、N2吸附、H2 程序升温还原(H2-temperature program reduction, H2-TPR)、氧化亚氮(N2O)反应吸附、CO2程序升温脱附(CO2 temperature program desorption, CO2-TPD)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相对于传统共沉淀法, 以尿素作为沉淀剂, 通过均相沉淀法所制备的前驱体的结晶度更高、催化剂比表面积更大、金属Cu 的分散度更好. 另外, 采用回流处理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活性评估结果表明, O2转化率随金属Cu 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而甲醇选择性则与催化剂表面碱性位的分布有关. 因此, 采用尿素回流处理均相沉淀法制备的Cu/ZnO/Al2O3催化剂的甲醇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Cu-ZnO-ZrO2/SiO2催化剂对,甲醇催化脱氢制甲酸甲酯的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应用连续微反、差示热分析、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该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本质、ZnO及ZrO2的助催化作用、可能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氨、红外、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正丁醇脱水、差热及热重手段研究引入不同含量的硅对载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的硅和γ-Al2O3发生键合形成了新的Al-O-Si键;随着硅的含量增加,γ-Al2O3表面的总酸量及酸强度也增大.以苯加氢反应为探针,采用微催化脉冲色谱技术考察硅修饰的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改性增加了对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降低了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硅的影响以电子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9.
用分形几何描述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用盒子维模型测定了不同制备方法和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分形维数D被看作是催化剂形貌的表征参数。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形态具有自相似性,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介于2.57至2.67之间,尖晶石载体对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影响最大,制备方法也影响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相同组成的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增大,催化剂的CO转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使燃烧催化剂满足燃烧体和环保的要求,研制了以粉煤灰为载体、以稀土和二氧化锰为活性组分的钙钛矿型燃煤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浸渍法,经过120℃干燥、850℃焙烧活化.X射线衍射图表明该催化剂主要成分是LaMnO3.热重分析表明,添加钙钛矿型催化剂可以促进煤炭的燃烧,提高燃烧速率,使煤的着火点温度降低10℃、失重速率最大温度降低19℃、燃烧结束温度提前21℃.  相似文献   

11.
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和Na2 O含量对引入 β沸石的FC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催化剂在 780℃下经 10 0 %水蒸气处理 4h后 ,影响FCC催化剂催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 ,Na2 O含量对催化剂初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催化剂在 780℃经 10 0 %水蒸气处理 17h后 ,β沸石的Na2 O含量对分子筛骨架稳定性的作用增大 ,从而导致引入高Na2 O含量的 β沸石的FCC催化剂的微反活性比低Na2 O含量样品的活性有所下降 ,同时使低碳烯烃和异构烷烃的产率降低。因此 ,引入FCC催化剂的 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要大于 80 % ,并要求其Na2 O含量低于 0 .1%。  相似文献   

12.
载体特性对催化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常用载体的孔结构、酸性特点和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胶溶双铝载体和高岭土原位晶化载体具有适合制备重油FCC催化剂的条件.将胶溶双铝载体和高岭土原位晶化载体分别制备成FCC催化剂,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对其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表明采用原位晶化载体制备的FCC催化剂具有更好的重油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商用V2O5/TiO2催化剂,通过模拟SCR脱硝试验装置的宏观试验及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的微观分析手段,对SO2催化氧化机理及硫酸氢铵(ABS)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O2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后先与V5+-OH基团反应生成了金属硫酸盐中间产物(VOSO4),继而转化为SO3,O2与温度都对该反应有促进作用。催化剂上ABS生成主要有2种机理:一是由吸附态NH3与气相或弱吸附态SO2反应生成,二是由金属硫酸盐(VOSO4)与气相NH3直接反应生成。催化剂上ABS大约在200℃生成,在450℃分解。且NO能与ABS中的NH4+反应而促进其分解,但此反应与脱硝反应共存且为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浸渍法制备出低成本的可商业化的Cu/γ-Al2O3催化剂,催化剂在NH3做还原剂下对NO有良好的活性。研究了Cu负载量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借助XRD和N2吸附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进行了表征;以NH3为还原剂,NO转化率为活性评价指标,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了选择催化还原反应研究。结果表明:Cu负载量对催化活性有影响,而煅烧温度的影响不大。煅烧温度为723K,Cu负载量为质量分数1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和Na2O含量对引入β沸石的FC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催化剂在780℃下经100%水蒸气处理4h后,影响FCC催化剂催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Na2O含量对催化剂初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催化剂在780℃经100%水蒸气处理17h后,p沸石的Na2O含量对分子筛骨架稳定性的作用增大,从而导致引入高Na20含量的β沸石的Na2O催化剂的微反活性比低Na2O含量样品的活性有所下降,同时使低碳烯烃和异构烷烃的产率降低。因此,引入FCC催化剂的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要大于80%,并要求其Na2O含量低于0.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正八面体和凹二十四面体六角锥形两种形貌纯Cu2O微晶,通过对不同保温时间下产物的SEM表征形貌进行分析,提出特殊形貌凹二十四面体六角锥形Cu2O形成机理。在少量H2O2存在和可见光照射下,凹二十四面体六角锥形Cu2O降解罗丹明-B染料光催化活性优于正八面体,表明Cu2O微晶光催化活性与形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以活性炭作催化剂、H2 O2 作氧化剂。结果表明 ,在H2 O2 /COD0 =1 .5 ,活性炭 /H2 O2 =0 .6,pH值为 2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在 1 80min内结束 ,其中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 82 .8%和 85 .5 % ,臭味消失 ,比Fenton试剂法处理渗滤液效果要好 ,并对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活性炭为栽体,制备了Pd/C,Pd-Co/C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Pd-Co/C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4h后,葡萄糖的转化率达98.8%,较Pd/C催化剂的活性有显著的提高.BET,XRD表征结果也表明.Co的添加及焙烧过程,使载体由无定形结构转变为晶型结构,且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均有所增加,既提高了Pd的表面分散度,又增大了Pd在催化剂表面的裸露程度,从而使Pd-Co/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