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参数设计中的外表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讨论了参数设计中关于外表设计的基本原理的方法。给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二水平正交设计、多面体设计和对称坐称设计这三种外表设计方法,与田口的三水平外表设计方法相比,可以节约一半左右的试验次数。文中还对田口的综合噪声因子法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2.
均匀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均匀设计及其应用方开泰编者按:最近内刊上记者以标题“我国独创的“均匀设计”在国际领先,其社会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报导了均匀设计在飞航导弹及国民经济的应用及其潜在的重要作用,建议在我国采取计划推广与市场推广相结合的办法.本刊很高兴邀请均匀设计的发明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混料均匀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讨论了获得混料均匀设计表的三种方法——变换法、迭代法和循环拉丁方型方法。作为迭代法的结果,在附录,本文给出了试验次数为4≤n≤11的改进后的混料均匀设计表。  相似文献   

4.
1.引言。 参数设计是是日本田口玄一博土(Dr.Genichi Taguchi)创立的优化方法。主要内容为探求参数的最佳搭配,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均匀设计是我国王元教授和方开泰教授共同提出的。其关键是将数论方法应用于试验设计,以均匀分散为标准,使试验点均匀地分布在试验范围内,使每个试验点有充分的代表性。这样,均匀设计的试验点比正交设计的试验点分布得更均匀,又由于不再考虑“整齐可比”性,而大大减少了试验次数,也就大大减少了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5.
均匀设计及其应用(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均匀设计及其应用(Ⅲ)方开泰第三章均匀设计表的构造本章介绍均匀设计表的构造和使用表的来源,其中涉及到均匀度的度量。在理解了表的构造原理冬我们就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均匀设计,故本章也介绍均匀设计这方面的知识。§1均匀设计表的构造定义1:每一个均匀设计表是一...  相似文献   

6.
混料试验设计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有时试验者不仅仅需要考虑各混料成分所占比例对响应变量的影响,同时还关心其它被称为过程变量的因素.在实际中,对于这类问题通常使用的设计方案是混料设计和因子设计的组合设计.这种组合设计在过程变量的不同水平组合下,使用的是相同的设计阵,因此空间填充性较差.基于混料球体堆积设计,文章提出了一类新的混料设计,称之为混料切片设计,它的整体设计和所有子设计(过程变量的每一水平组合对应的混料设计)都具有很好的空间填充性,从而比组合设计有更好的模型稳健性.基于同余子群的陪集分解方法,针对过程变量水平组合数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简单快速的构造算法,文章最后的数值例子解释了算法的可行性和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4):628-635
本文首先给出并分析了影响复杂抽样设计效率的要素构成,明确了设计效应在抽样误差量度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其次,针对设计中的诸多要素,建立不同要素组合设计效应模型和综合设计效应模型,构建了对复杂抽样设计进行有效分析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后,以我国住户调查为例,给出设计效应在我国复杂样本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由一类可分组设计构造出对称设计的方法.注意到这类可分组设计的关联图对应着5类结合方案的关系图.本文利用该5类结合方案的商结合方案,由这类可分组设计构造对称设计,并举例说明了构造的具体过程.此外,提出了一种利用阵列由对称设计构造可分组设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证明了两个有对偶性质的可分组设计GDDDP(2,11;5;0,1)和GDDDP(2,16;6;0,1)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超饱和设计在参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田口先生提出的综合噪声因子法比内外表的直积法,能减少许多试验次数,但这种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另外当外表中的噪声因子个数过多时,利用均匀设计进行外表设计或内表设计也会使试验次数增大.鉴于此,本文提出利用超饱和设计作为外表以减少试验次数,并对两个可计算性项目进行了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的比较(I)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文通过对优化效率的比较,说明在主要方面正交设计要比均匀设计更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用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同时完成的新方法扩大产品原器件的容差,来改进生产。  相似文献   

12.
组合设计的大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庆德 《数学进展》2003,32(3):269-284
组合设计中的大集问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难度,长期进展很慢.近二十多年来,在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的推动下,大集研究呈现了很好的态势.本文力图对几类主要组合设计大集的概念和研究进展给予概要介绍,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均匀设计及其应用(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匀设计及其应用(二)方开泰第二章均匀设计的应用由于均匀设计要求的试验数较少,我们无法直接估计出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只能通过回归模型来建立试验指标(Y)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来寻求最优工艺条件或最优配方.试验设计的目的通常主要有二个,...  相似文献   

14.
过去超饱和设计的研究集中在2水平设计的范围内,Lu and Sun(2000)首次讨论了高于2水平因子的超饱和设计问题,该文提出了用E(d^2)作为构造超饱和设计的准则,并给出了E(d^2)最优的一些设计,本文讨论了以给定的Max(d^2)为前提构造超饱和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三水平和四水平的超饱和设计。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陆家羲在[1]的Ⅲ中引入一种组合设计——LD设计.为进一步研究LD设计,又提出LD设计.以下是它们的定义. 设X是一个n元集,称满足如下条件的集族.  相似文献   

16.
均匀设计抽样的偏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证明了均匀设计抽样点集的偏差为O(n-1(lnn)d),另外也证明了随机化均匀设计点集的偏差有同样的阶.最后进行了随机模拟.  相似文献   

17.
考虑某类可分解不完全区组设计——PRIB设计的均匀性. 在一离散偏差度量意义下, 得到了PRIB设计是最均匀设计的一个充要条件;证明了均匀PRIB设计是关联的;提出了用某类U-型设计构造这类区组设计的方法, 并给出了该类设计的一个存在性结果, 这一方法建立起了PRIB设计和U-型设计之间的一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8.
混水平均匀设计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红 《应用数学学报》2005,28(4):704-712
我们用离散偏差来度量部分因子设计的均匀性,本文的目的在于寻找一些构造混水平均匀设计的方法,这些方法比文献中已有的方法更简单且计算成本更低.我们得到了离散偏差的一个下界,如果一个U 型设计的离散偏差值达到这个下界,那么该设计是—个均匀设计.我们建立了均匀设计与组合设计理论中一致可分解设计之间的联系.通过一致可分解设计,我们提出了一些构造均匀设计的新方法,同时也给出了许多均匀设计存在的无穷类.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个有限简单图G,λKv的G-设计(G-填充,G-覆盖),记为(v,G,λ)-GD((v,G,λ)-PD,(v,G,λ)-CD),是一个(X,B),其中X是Kb的顶点集,B是Kv的子图族,每个子图(称为区组)均同构于G,且Kv中任一边都恰好(最多,至少)出现在B的λ个区组中.一个填充(覆盖)设计称为是最大(最小)的,如果没有其它的这种填充(覆盖)设计具有更多(更少)的区组.本文对于λ>1确定了(v,K2,3,λ)-GD的存在谱,并对任意λ构造了λKv的最大K2,3-填充设计和最小K2,3-覆盖设计.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设计也是教学基本功之一 ,其功能是把知识从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具体地讲 ,教学设计就是用一定的教育思想作指导 ,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形成的教学设想 .1 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教学设计以什么为原则 ?观点较多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肖伯荣先生的提法 :目标法原则、整体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美学原则、反馈原则 ,这种原则对于教师的设计操作是比较明确方便的 .田中先生以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观为理论基础 ,也提出了五条原则 :智能首位原则、学生中心原则、情境活动原则、整体建构原则和情意相融原则 .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