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非农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运用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通过对典型区原锡山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驱动要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县域耕地变化的驱动要素,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服务。  相似文献   

2.
土地沙漠化是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半干旱区治理沙漠化的成功典范——敖汉旗为例,采取RS、GIS一体化信息提取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耕地、林地、草地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变化,研究了敖汉旗10余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以揭示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人文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体系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口多,耕地少,耕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加上管理不严,致使土地被乱占滥用,耕地锐减的状况日趋严峻。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对耕地资源非农化占用需求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据此,我国提出并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在分析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体系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对现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的难点,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选取邢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1987~2000年统计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和水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探讨了土地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区耕地对地下水资源产生较大影响,农作物需水量的增加是地下水资源超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区合理规划土地.涵养水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近50年来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根据土地利用政策变化,将该区近50年来的耕地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段(1950-1980年和1981-2001年).分别从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中选取9个影响耕地变化指标因子的22年和10年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驱动力判定,并建立相应的驱动力多元回归模型.用黑箱方法计算两个时段人类活动对耕地面积变化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川中丘陵地区耕地变化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方面,近50年来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与耕地面积变化有较大的正相关;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耕地变化的贡献率不断增大,耕地变化影响因子的作用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在第一时段(1950-1980年)该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与气候条件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大,而在第二个时段(1981-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作用较大,气候条件的作用依然明显,但在程度上比第一个时段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的新一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耕地保护是规划的基本目标和重要指导思想,以经济发达,人地矛盾突出的江阴市为例,对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作者认为,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县域耕地保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该规划的科学编制,土地用途管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规划的动态实施过程中,规划要在“切实保护耕地”思想的指导下调整县域土地利用结构,以“占补挂钩”思路进行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开  相似文献   

7.
依据常德市1998-2004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该市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化差异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空间结构差异等特征,从而为土地资源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鸡东县1993年和2003年landsat5遥感卫片为背景,结合ERDAS8.0图像处理软件和ARCGIS9.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4,3,2波段合成影像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和空间叠加分析,得出鸡东县1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选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指数,对研究区10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8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基于GIS(ARC/INFO 7.0),用变化量、变化率、相对变化率和相对变化度等指标对肃州绿洲近12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表现为以未利用地(56.19%)、耕地(27.47%)和草地(12.19%)为主,水体、农村居民点用地、林地和城镇用地仅占4.15%,各乡镇土地利用格局差异较大;12年期间,景观破碎度增加,表现在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周长都在减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水域明显增加,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也增加,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量、土地利用变化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率)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肃州绿洲LUCC的变化特点,但都表达出了LUCC较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比较,发现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指标在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耕地资源及耕地压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成都市1952-2009年的耕地、粮食产量及人口等统计数据,对全市耕地资源及耕地压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2-2009年成都市耕地面积减少了37.73%;耕地变化过程可分为波动期(1952-1965年)、平缓下降期(1966-1998年)、急剧下降期(1999-2003年)和快速下降期(2004-2009年),4个时期耕地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0.37%,0.44%,3.54%和1.16%;空间上近郊耕地减少速度总体上大于远郊.由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1952-1992年全市耕地压力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993-1998年耕地压力指数均小于1,耕地无明显压力;1999-2009年由于耕地大幅减少、粮经作物结构调整和人口的快速增加,耕地压力指数急剧增大.近郊在1998年耕地压力指数由小于远郊转变为明显大于远郊.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及工业发展、退耕还林、粮经比和人口等因素的变化及区域差异是近年来全市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压力增加产生时空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比研究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极差最大化法、均方差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6种指标赋权方法,分析各赋权方法的优劣。以湄潭县基本农田划定为例,选取农用地自然等、坡度值、交通条件、水利条件、与居民点距离和集中连片程度构建评价体系,指标标准化处理后分别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极差最大化法、均方差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赋权,通过减少指标个数来探讨不同方法赋权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要求评价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熵权法具有区分指标差异的优越性,确定为最优。因此,当不同方法区分各评价指标间差异性不大时,即不同方法的赋权结果相近时,可任意选取一种赋权方法;但当不同方法对指标差异的区分度相差大时,应选用区分度大的赋权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乡镇土地经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评价理论为基础,对乡镇土地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进行了系统论述,以农用土地经济评价为桥梁,根据河南省孟州市各乡镇的自然地理因素与土地经济因素空间分布情况,探讨多种土地经济评价方法和构建评价模型,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乡镇土地投入程度、乡镇土地利用程度和乡镇土地产出程度三方面对其土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综合评价,着重论述孟州市七个乡镇土地经济评价整体过程,划分了孟州市乡镇土地经济评价的发展阶段,最后得出了孟州市乡镇土地经济评价的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索乡镇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多方筹集保障资金;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乡镇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提高乡镇土地利用率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解译成果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分析江西省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速率等.研究结果表明,自1986-2005年近20年来,江西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耕地;研究期内,工矿居民点用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而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工矿居民点用地增加来源主要为耕地,林地来源主要为草地,水域来源主要为未利用地:从土地利用稳定性来看,上饶市和萍乡市的土地利用相对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调查采样的基础上,利用1987年,1995年和2000年的Landsat7 TM影像,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近期地表覆被变化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近期有明显的变化,变化的幅度约3%~6%,沙地面积约2.2×104km2,核心区面积约1.2×104km2;浑善达克沙地的分布与主导风向相一致;退化草地、片沙、沙丘等裸沙地是构成景观的主体,破碎化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特征.此外,草地和退化草地的相互转化明显,是两种主要的防治类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用地分等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省级农用地分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农用地分等自然质量参评因素及权重进行土地质量评价,以期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土地整理质量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同时以江苏省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根据各等级耕地进行等级折算,对土地整理计划制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招拍挂”机制下水体景观可视度对地价的影响, 使政府认识水体景观的意义, 也为市场参与者做出理性竞买决策提供参考, 基于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的住宅土地交易数据、Google Earth和百度地图POI数据以及Landsat数据, 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定量分析水体景观对住宅地价的影响, 讨论水体景观可视度溢价的区位差异。结果表明, 海域可视面积每增加1万平方米, 住宅地价溢价为0.4~0.79 元/m2, 增加0.005%~0.009%; 水库可视面积等级每上升1级, 对于地价的贡献为1176~1991 元/m2, 增加13.490%~22.838%; 二级河网可视长度每增加100m, 溢价为122~503 元/m2, 增加1.399%~5.770%。水体景观可视度对深圳市住宅地价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二级河网可视长度的溢价从东至西逐步下降; 海域可视面积溢价峰值区在福田区、罗湖区和盐田区, 并向东西方向递减; 水库可视面积等级对地价的溢价峰值主要在福田区、罗湖区、龙华和龙岗, 并向东西方向递减。研究结果丰富了地价区位影响因素理论, 并为景观可视度量化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规划修编中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在减少显性和隐性耕地资源浪费的同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建立基本农田档案等措施加强对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是导致景观功能及其服务具有空间差异性的根本原因.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对景观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能够为进一步揭示景观服务的动态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巩义市的北宋皇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宋皇陵文化景观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动态的变化研究,探讨了该类型景观的功能及其服务的可能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北宋皇陵文化景观的生产功能和文化功能及其相应的景观服务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冲突,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和建筑用地大面积侵入到皇陵景观中而导致的.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结构的变化对北宋皇陵景观的多功能性及其服务变化的研究,能够为今后进一步分析该研究区景观服务之间的权衡、景观服务的定量化评价奠定研究基础,也为缓解北宋皇陵区的人地关系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和田地区于田绿洲为研究区,在完成绿洲图像库和矢量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遥感与GIS技术,研究了近十年来绿洲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并与历年实地考察结果相比较,分析了该地区近年来的环境变化和荒漠化程度,研究结果将对西部干旱区绿洲的环境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