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督教和佛教之于中国,同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又都有着漫长的历史,而二者在中国传播的命运却相去甚远;佛教融入中国文化,并与儒、道两家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基督教却一直未能彻底融入中国文化,至今仍处于中国文化的异已地位,究其原因,系由它们各自作为一种宗教文化所属的地域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地缘关系,在中国采取的不同的传播策略,在中国传统的时机不同,以及它们不同的处世观所致。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文化,宗教文化是人类自觉思维的产物,不同宗教文化的表述形式及表述内容都对其本民族的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而被中国本土化了的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精神意境和人生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基督教与佛教不同的宗教理念,从生命意识、家庭伦理以及人际交往三个方面入手来此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探讨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吴冬梅 《科技信息》2009,(16):109-109
本文试图探讨中国佛教与西方基督教两大宗教中人、神或佛在教义中地位。信众修证道路以及生死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自产生、发展约六个世纪后便与中国开始了接触。历史上,基督教曾四度入华,先后经历了唐、元、明末清初以及近代初期四个传播时段。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与近代西方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宗教传播又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这一关系在近代朝鲜半岛表现得非常明显:首先是近代早期朝鲜的知识分子被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所吸引,使基督教得以在朝鲜半岛扎根,并使西方文化在这里进一步传播。继而是19世纪后半期开港以后,西方传教士的不断到来,使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在朝鲜半岛以更大规模传播,并在朝鲜半岛的近代教育和文化“启蒙”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居士佛教历来有之,到了近现代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佛法弘扬、学证佛理的一支新生力量。居士佛教的发展不仅对佛教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社会影响也逐渐为学界所重视。本文以昆明佛教居士林为个案,进行僧侣佛教与居士佛教宗教神圣性的对比分析,探讨宗教神圣的历时变化和圣俗对比,论证了居士佛教的神圣价值。  相似文献   

7.
佛教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影响很大的一部分,它的体制和风格上的独特系统在汉、唐之间逐渐形成。呗赞音乐、唱导音乐、佛曲音乐在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了宗教艺术的功能,使得佛教音乐系统显示出一种自我完足性。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辽朝的建立过程,重点分析了位于大同市区中心的辽金佛教建筑华严寺的风格和特征,比较了辽宋建筑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代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 ,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而来的。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 ,与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原有宗教信仰及其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发生了碰撞和冲突 ,从而显示了与中原内地不同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0.
江南的地域性概念因随不同历史阶段的行政区划而呈现出不同时期的政治意义。佛教传入江南后,迅速地影响了江南民众的信仰世界。孙吴时期江南区域政治经验,即以神异说来凸现政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东晋动荡的社会政治局势,也深深影响着江南的佛教发展。南方四朝民间社会在信仰佛教的层面上,不仅具有心灵契机,而且具有政治环境。江南区域性的文化根基与大一统的文化传统互相涵化、渗融互摄,从而建构起了江南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就江南六朝时期佛教与政治关系来说,总体而言是一种良性互补的互动关系,它所集聚的政教经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中国“伦理型”传统文化是在华夏族独特的民族精神以及殷周到春秋时期发展起来的重人事轻宗教的人文思潮的基础上 ,随着秦汉封建大一统的经济、政治制度的确立而逐渐形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古代传统化为代表的东方化,具有强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和凝聚力,具有“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从政治领域来说,吏治好坏成了核心问题,从隋唐科举制实行以来,人们“学而优则仕”的认识不断加强。中国社会的宗法制度根深蒂固。从社会意识来说,强调尊天、重人、天人合一的伦理化,主导思想是入世。形成了精忠报国、以孝治天下、仁爱为本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同中国传统文化间有密切的联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既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又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把中国科学的发展放在中国化系统大背景中进行研究,是探讨中国科学兴衰原因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代中国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与其在近现代落后,主要是受到了其化系统中传统思维偏向及其外部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传统化基础上如何建构一个适应科学发展的人环境和化系统,是发展中国科学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生成的,不同的文化模式中会诞生不同的科学形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诞生不出西方意义的科学。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能为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养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研究敦煌壁画艺术的演变入手,对其不同时代的壁画风格进行了比较,从造型、设色、题材等诸方面分析他们的继承性和创造性。本文还试图从绘画史上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几位艺术大师,如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艺术风格和绘画作品以及艺术主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探究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意识,给后来者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渔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产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教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借鱼来抒发隐逸情情、阐述哲学玄思和畅谈生活感受,因而士大夫与鱼结成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晋商经营理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法律文化在我国古代商业运行管理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基本精神暗合了当时的商业伦理.晋商恪守诚信,灵活创新,敬业进取,黜奢崇俭,团结协作,同舟共济,以人为本、选贤任能的经营理念,蕴藏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之中,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任何自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必须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就需要探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问题,包括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原则、揭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但传承不是复古,继承就要创新,借鉴西方也不是西化,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融通古今,又横贯东西,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