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Tb(Ⅲ)作荧光探针探索葡萄糖淀粉酶分子与该离子的成键位置数、成键环境及键合Tb(Ⅲ)的解离常数K_D。  相似文献   

2.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即结合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器检测及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首次定性、定量地研究Ce(Ⅲ)离子在辣根植物中的迁移.结果表明:(1)Ce(Ⅲ)离子能被辣根植物吸收并随时间发生迁移;(2)电镜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Ce(Ⅲ)离子迁移是通过质外体至共质体进入细胞的.Ce(Ⅲ)离子在辣根植物体中的行为,为稀土离子植物环境效应机理及辣根植物安全防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凭借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CMPS)与水杨羟肟酸(SHA)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使SHA键合在聚苯乙烯(PS)的侧链上,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SHA/PS)。再使SHA/PS与Tb(Ⅲ)离子配位,制得高分子-稀土配合物Tb(Ⅲ)-SHA/PS。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影响SHA与CMPS之间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催化剂SnCl4用量为0.06 mL,35℃反应18h时,SHA/PS上SHA的键合率高达33.1%。Tb(Ⅲ)-SHA/PS配合物不仅具有与Tb(Ⅲ)离子相似的荧光光谱,而且SHA/PS配体对Tb(Ⅲ)离子产生了显著的Antenna效应,使其荧光强度大幅增强。  相似文献   

4.
利用Tb3+的荧光特性及蛋白质的内源荧光性质,考察了稀土离子与BEL-7402和K562细胞的作用.结果稀土离子没有使所测的细胞蛋白质内源荧光的峰位发生变化,但荧光强度随稀土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稀土离子对于BEL-7402细胞, La3+的淬灭常数小于Tb3+和Gd3+;但对于K562 细胞La3+的淬灭常数略大于Tb3+,而Tb3+和 Gd3+之间淬灭常数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La3+对水稻幼根H+跨膜梯度和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有益于植物生长和作物品质 ,但其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一些研究已经证明稀土不能进入到原生质体而只分布在质膜以外[1] 。这意味着质膜可能是稀土生理作用的原初位点。因此 ,稀土和质膜特征变化的关系十分重要。质膜的重要特征包括膜电位和质子跨膜梯度。膜电位的生理作用是为离子和代谢物的跨膜主动运输提供驱动力[2 ] 。而跨膜质子梯度除了提供质子驱动力外 ,在能量和信号转导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3 ] 。然而稀土对细胞质膜膜电位和质子跨膜梯度的影响未见有研究。本文揭示稀土对质膜膜电位和质子跨膜梯度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  相似文献   

6.
稀土离子(La3+,Ce3+,Tb3+,Y3+)对炎症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稀土离子(La3 ,Ce3 ,Tb3 ,Y3 )对炎症、血小板聚集及蛋白磷酸化的影响.采用二甲苯使小鼠耳部致炎,腹腔注射稀土离子,观察炎症的变化;利用血小板聚集仪观察稀土离子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用放射标记法测量稀土对血小板蛋白磷酸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在2.5×10-4mol·L-1·kg-1的注射剂量下,能显著加强炎症反应;1×10-3mol·L-1的轻稀土(La3 ,Ce3 )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重稀土(Tb3 ,Y3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在1×10-6~1×10-4mol·L-1时,轻、重稀土均可促进血小板蛋白磷酸化.稀土离子对炎症、血小板聚集及蛋白磷酸化的影响与稀土的种类和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不久以前,本文的作者之一在试图合成C_9H_7CeCl_3时,得到了非预期产物[Ce(THF)_5Cl_2]~+[Ce(THF)Cl_5]~-(THF=四氢呋喃)的单晶,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混价配合物的分子由合Ce(Ⅲ)的配阳离子和含Ce(Ⅳ)的配阴离子组成,它的培养成功为研究铜系元素4f轨道的成键作用及对比镧系离子价态变化对其成键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本文用INDO方法研究了铈离子混价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性质。  相似文献   

8.
以植物花粉细胞为试验体系 ,研究La3 及其配合物对花粉质膜透性及花粉萌发的影响。La3 浓度为 1× 10 - 7~ 1× 10 - 4 mol·L- 1 ,可显著减小细胞的质膜透性 ;稀土稳定配合物La3 EDTA对细胞质膜透性基本无影响 ,而La3 柠檬酸、La3 酒石酸的配合物对质膜透性的影响与其配比有关 ,当配比不大于 1∶3时 ,明显降低质膜透性 ,达到 1∶10时 ,无任何作用。La3 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 2 5~ 2 0 μmol·L- 1 )对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 ,La3 及其某些配合物浓度在 1× 10 - 6 ~ 1× 10 - 5 mol·L- 1 范围内不仅可以减小花粉细胞的质膜透性 ,而且还能促进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9.
主要考察了稀土离子对线粒体氧化损伤(膜脂质过氧化、膜蛋白氧化、线粒体DNA氧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稀土离子(La3 ,Gd3 ,Yb3 ,Ce3 )浓度大于2×10-5mol.L-1时,对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膜蛋白氧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对Fe2 诱导的线粒体氧化过程中,La3 ,Gd3 和Yb3 能明显地增强Fe2 的氧化作用,而Ce3 对Fe2 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此外Ce3 对Fe2 诱导的线粒体DNA氧化损伤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显示了Ce3 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用直接在5×10^-^5mol.dm^-^3稀土(III)氯化物水溶液的液面上铺展稀土(III)三硬脂酸盐(简称LnSt~3)的方法,在疏水光学玻璃片上连续沉积了44层以上的含稀土(III)(La、Nd、Sm、Eu、Tb)硬脂酸盐LB膜,转移比为0.7-0.8。低角度X射线衍射(2θ=0.3-14ⅲ)结果表明,膜的结构为高度有序的层状结构,相邻稀土离子面的间距为4.7-4.8n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了五种膜中分别含有La、Nd、Sm、Eu和Tb元素。此外,还对LnSt~3LB膜进行了红外光谱考察,表明在亚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土离子能有效地抑止界面上LnSt~3的水解作用,为制备含稀土(III)离子的优质LB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孔章  肖童  穆劲 《化学学报》1991,49(4):340-343
用直接在5×10^-^5mol.dm^-^3稀土(III)氯化物水溶液的液面上铺展稀土(III)三硬脂酸盐(简称LnSt~3)的方法,在疏水光学玻璃片上连续沉积了44层以上的含稀土(III)(La、Nd、Sm、Eu、Tb)硬脂酸盐LB膜,转移比为0.7-0.8。低角度X射线衍射(2θ=0.3-14ⅲ)结果表明,膜的结构为高度有序的层状结构,相邻稀土离子面的间距为4.7-4.8n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了五种膜中分别含有La、Nd、Sm、Eu和Tb元素。此外,还对LnSt~3LB膜进行了红外光谱考察,表明在亚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土离子能有效地抑止界面上LnSt~3的水解作用,为制备含稀土(III)离子的优质LB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稀土HEH[EHP]固体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制备了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等十五种稀土与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固体配合物,测定了4000-100cm~(-1)的FT-IR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带进行了归属。指认150cm~(-1)为Ln-O键的伸缩振动带,250cm~(-1)附近的谱带为COPO,CCPO骨架扭曲振动与Ln-O键的耦合振动带。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多聚体系,PO_2与稀土离子可能为桥式配位形式。Ln-O键基本上为离子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检测稀土-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螯合物的各种条件,在12 min内完成了9种稀土螫合物的分离,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是(ppm):La(0.01~3.20),Ce(0.03~2.8),Pr(0.06~3.5),Nd(0.05~3.8),Sm(0.01~3.0),Eu(0.05~3.4),Tb(0.02~3.0),Ho(0.01~3.4),Er(0.06~4.0).变异系数小于1.2%.  相似文献   

14.
稀土氧化物对二次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阴极极化法在锌电极上覆盖一层稀土氢氧化物膜La(OH)3或Ce(OH)3,并用循环伏安、动电位极化、定电位阴极极化实验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a(OH)3或Ce(OH)3膜能抑制锌酸根离子的迁移,提高析氢过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并能抑制枝晶生长.SEM观测显示,稀土氧化物La2O3或CeO2改变了锌沉积形态,进而提高了锌酸钙电极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5.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电分析化学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膜电极中气膜、液膜、固态膜都曾得到过应用,但最受青睐的是固态膜(如PVC膜),由于该电极不受样品颜色、浊度、悬浮物或粒度影响,干扰小,为解决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开拓了广阔前景.前人在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2]).实验研制了以自制对甲基苯磺酰化丝氨酸稀土Nd(Ⅲ)配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旨在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样品中钕离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量热滴定研究了N-苄基-单氮杂-15-冠-5与稀土(Ⅲ)硝酸盐(La,Ce,Pa,Nd,Sm,En,Gd,Tb,Dy,Ho,Er,Yb)和N-苄基-单氮杂-18-冠-6与稀土(Ⅲ)硝酸盐(La和Ce)在无水乙腈溶液中,298.15K时配位作用的热力学性质、化学计量法表明,所有稀土硝酸盐均与臂式冠醚形成1:1配合物.实验中,由联接的计算机直接算出了配合物 的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热焓,进而算出了配位自由能和配位熵.从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冠醚环的尺寸效应、空间构型等对配位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量热滴定研究了N-苄基-单氮杂-15-冠-5与稀土(Ⅲ)硝酸盐(La,Ce,Pa,Nd,Sm,En,Gd,Tb,Dy,Ho,Er,Yb)和N-苄基-单氮杂-18-冠-6与稀土(Ⅲ)硝酸盐(La和Ce)在无水乙腈溶液中,298.15K时配位作用的热力学性质、化学计量法表明,所有稀土硝酸盐均与臂式冠醚形成1:1配合物.实验中,由联接的计算机直接算出了配合物 的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热焓,进而算出了配位自由能和配位熵.从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冠醚环的尺寸效应、空间构型等对配位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核磁共振(NMR)方法研究了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鞘磷脂(SPM)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磷脂极性头平行于膜平面.稀土离子与磷脂极性头P—O键键合,与经典模型不同,键合后极性基团仍平行于膜平面,而不是垂直于膜平面.稳定的稀土配合物对磷脂脂双层结构影响很小.将稀土离子引入磷脂脂质体和小分子配体的混合物中,稀土首先与小分子配体配位.  相似文献   

19.
稀土烟酸与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光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 4种稀土烟酸 (HL)与 8 羟基喹啉 (Hhq)的三元固体配合物 ,对它们进行元素分析 ,确定其通式为REL2 ·hq·2H2 O (RE =La ,Eu ,Tb ,Dy) ,用摩尔电导、TG DTA分析、IR、UV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的有关性质。结果表明 ,烟酸脱掉羧酸上的质子以酸根的形式与稀土离子呈双齿配位 ,而吡啶环上的氮原子未参加配位。hq- 的羟基氧和杂氮原子与RE3+ 离子配位。配体与稀土配位后 ,配合物中稠环数目增多 ,π键共轭程度增大。配合物中所含的水可能为配位水。荧光光谱研究发现 ,La和Dy的配合物的荧光表现为配体的荧光 ,Eu配合物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峰表现不明显 ,而Tb配合物中配体能有效地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Tb3+ ,敏化Tb3+ 的发光 ,发射较强荧光  相似文献   

20.
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氯甲基与乙醛酸(GA)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将乙醛(AL)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AL;接着,又使3-氨基吡啶(AP)的伯氨基与PSF-AL的醛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在聚砜侧链合成与键合了具有特定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基AA,从而获得了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AA,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功能化聚砜PSF-AA为大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及Eu(Ⅲ)离子分别配位,制得了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AA)3-Tb(Ⅲ)和PSF-(AA)3-Eu(Ⅲ),初步探索了两种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 重点研究了功能化聚砜PSF-AA的制备反应,考察与分析了主要因素对CMPSF与GA之间酯化反应的影响规律,优化了反应条件。 CMPSF与GA之间的酯化反应属氯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溶剂为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75 ℃为适宜的反应温度。 大分子配体PSF-AA对Eu(Ⅲ)离子不产生敏化作用,而对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则产生强烈的敏化作用,配合物PSF-(AA)3-Tb(Ⅲ)发射出较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即表现出发射绿光的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