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通过研究铋(Ⅲ)与硫脲络合染色,测得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460nm波长处,Bi(Ⅲ)含量在0.059~5.7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Y=0.0117+0.17319 X;相关系数R=0.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6%;检出限为0.013μg/mL;摩尔吸光系数为3.72×104 L.mol-1.cm-1。实验结果表明,铋、氧化铋和硫化铋在醋酸-硫脲中的溶解度分别是0.077、1.347、1.245μg/mL。经比较发现铋、氧化铋和硫化铋在醋酸-硫脲中的溶解性大小是:氧化铋>硫化铋>铋。铋、氧化铋和硫化铋的回收率分别是97.4%、98.1%、96.6%。  相似文献   

2.
火法试金最常用的为铅试金,当物料中铋含量>15%时铅试金分析方法测定银量结果精密度差,且结果偏低。本文重点研究了铋试金测定高铋铅阳极泥中的银量方法;铋试金和铅试金方法过程对比;铋试金方法中杂质元素Sb、Cu、As、Ni、Pb的干扰;铋试金过程中铋扣直接溶解滴定和铋扣灰吹二次试金方法对比。通过多家单位对精密度和回收率的考察,认为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铋试金法测定高铋物料中的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法试金最常用的为铅试金,当物料中铋的质量百分含量15%时,铅试金分析方法测定银量结果精密度差,且结果偏低。实验中研究了铋试金测定高铋铅阳极泥中银量的方法、铋试金和铅试金方法过程对比、铋试金方法中杂质元素Sb,Cu,As,Ni,Pb的干扰、铋试金过程中铋扣直接溶解滴定和铋扣灰吹二次试金方法对比。通过多家单位对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的考察,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3%~0.84%,加标回收率在96.38%~100.62%,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李二军  陈浪  章强  李文华  尹双凤 《化学进展》2010,22(12):2282-2289
近年来,铋系半导体材料因其在可见光辐照下对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而成为新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铋系光催化剂的研究动态和主要成果。铋系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明显的吸收,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此外,大多数铋系光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改进制备方法、掺杂负载、构建异质结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铋系半导体材料的可见光吸收性能或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尽管铋系光催化剂由于其导带位置比氢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但是通过设计合成新的能带结构可使其满足氧化和还原水的能带要求,从而实现铋系光催化剂在光解水制氢中的应用。最后,对铋系光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强调针对特殊用途和结合量化计算方法对开发新型铋系光催化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丁基罗丹明 B-铋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硫酸介质及吐温存在下,丁基罗丹明B(BRB)与铋钼杂多酸形成离子缔合物,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6L.同,铋质量浓度在0-0.24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缔合物至少稳定24h,其摩尔比为n(Bi):n(Mo):n(BRB)=1:12:4。考察了20余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元素不干扰。本法已用于矿样,合金中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铋及其化合物具有相对价廉、低毒性、低放射性等特点,已应用于医药、催化、化妆品和电子技术等领域。本文回顾了近10多年来有机铋化学的研究状况,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述:(1)新型有机铋化合物的合成途径与结构特征;(2)有机铋化合物作为交联偶合、氧化、芳基化和其它反应的试剂;(3)作为催化剂;(4)作为生物医药用于溃疡、肿瘤和放射治疗等。文中着重于从分子水平关联新型有机铋化合物的结构与其化学和生物活性之间关系。此外,还介绍了有机铋化学研究领域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富碲铋矿中碲铋的分离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在pH8~12范围内,当Fe>10mg时,Te、Bi与Fe共沉淀完全而与其它杂质元素分离,沉淀用10%KOH溶解Te而与Bi、Fe分离,溶液经酸化后用K2Cr2O7法滴定Te。平行测定10次碲铋矿粉和矿渣,RSD为1.07%。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种以碘化铋与诺氟沙星形成的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修饰碳糊电极。电极对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6~1.0×10-2mol·L-1,级差电位为20 mV/pc,检出限为2.5×10-6mol·L-1。测定了枸橼酸铋钾胶囊中铋的含量,测定结果与药典法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十种变色酸双偶氮胂类试剂与铋—钪的共显色反应,发现其中三溴偶氮胂等五种试剂与铋—钪有共显色反应。铋、钪与试剂生成的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L·mol~(-1)·cm~(-1)。大量的常见离子不干扰铋的测定,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合金中的微量铋。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硝酸铋和硫脲为反应物,通过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Triton X-100+OP-10、TX-10、Triton X-100,用回流法合成了硫化铋纳米花。所得产物用XRD、EDS、TEM、SAED、SEM以及UV-Vi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85~110 ℃回流反应3 h,可以得到结晶良好、具有各种形貌的正交晶相的硫化铋纳米花。经计算,其晶胞参数为a=0.439 34 nm, b=0.965 64 nm, c=1.118 5 nm。UV-Vis分析表明,硫化铋  相似文献   

11.
绿豆提取物排铅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了绿豆提取物对铅中毒动物的排铅作用,用SD雄性大鼠建立铅中毒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分组对照。结果表明,绿豆提取物可以增加铅中毒大鼠的铅排出量,降低骨铅和肝铅。提示绿豆提取物具有促进铅的排出和减少体内铅蓄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570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顺德伦教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病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根据整群分层随机抽样 ,检测了本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 ,并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 ,本次调查学龄前儿童 1 5 70例 ,血铅水平为 (1 0 8 6± 79 8) μg/L ,儿童铅中毒患病率为 5 0 76% ;男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患病率都高于女童 ,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年龄越大血铅水平相对越高 ,铅中毒患病率也越高 ,并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 )。提示顺德伦教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患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防治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东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儿童血铅。结果表明,5031名儿童的血铅值为(64.60±37.11)μg/L,铅中毒率为10.51%,男童铅中毒率(12.63%)高于女童(6.92%,P<0.01),婴儿期、幼儿期男童与女童无统计学意义,学龄前期、学龄期的男童与女童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广东省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文献报告不一,存在地区差异,血铅中毒率较高,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降铅冲剂对低水平铅暴露仔鼠血铅及脑铅的影响,为评价降铅冲剂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仔鼠60只,体质量80~100 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EDTA对照组、降铅冲剂低剂量组、降铅冲剂中剂量组、降铅冲剂高剂量组;造模后开始给药,EDTA对照组给CaNa2EDTA注射液10(mg/kg)/d腹腔注射,降铅冲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降铅冲剂5(g/kg)/d、10(g/kg)/d、20(g/kg)/d的剂量灌胃,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给药共30 d。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仔鼠血铅、脑铅。结果:(1)染铅后,各染铅组的血铅水平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01),经过30 d的治疗后,各治疗组的治疗后血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2)染铅后,各染铅组的脑铅水平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各组脑铅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降铅冲剂低、中剂量组的脑铅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结论:降铅冲剂能显著降低低水平铅暴露仔鼠的血铅和脑铅含量,其综合疗效优于CaNa2EDTA。  相似文献   

15.
铅污染与儿童健康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述了环境铅污染与儿童健康的关系,包括:儿童铅中毒的原因,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和儿童铅污染的防治等,主要参考文献7篇。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环境中铅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分析本地儿童血铅水平与食品及生活环境中铅的相关性,探讨降低铅污染因素对儿童身体健康影响的方法,随机抽检了深圳市2000-2001年6大类1568份市售食品的铅含量,测定了本市834名1-6岁儿童的血铅含量,调查了611名儿童食物与生活环境中的铅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大类共1568份食品中,共有18份食品超标,超标率为1.15%。834名儿童血铅范围在22.0-197.4цg/L之间,均数是90.6цg/L,其中≥100цg/L的为317人,占38.01%。对儿童使用的玩具、生活习惯、食物结构、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环境等进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种可能的铅污染因素,证实食品及儿童生活环境中铅污染与儿童血铅超标有关。揭示深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与食品铅污染以及儿童生活环境中的手-口途径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A series of monolithic Pt-PZT-Pt capacitors was prepared based on sol-gel derived PZT 53/47 films fired to 700 C. After deposition of top Pt electrodes, the capacitors were subjected to post-metallization annealing (PMA) temperatures of 100 C to 700 C. Dielectric and ferroelectric (FE) characterizations were performed. Increasing the PMA temperature produced lower values of spontaneous and remanent polarizations,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leakage currents. The observ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a proposed FE capacitor model.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铅对神经中枢的毒作用,包括:铅干扰脑海马区长时程(LTP)增强过程,使LTP效应减弱和影响第三信使系统。  相似文献   

19.
The 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potential of oxygen evolution at the surface of lead-antimony-tin alloy is varied in different casting temperature of electrode production, which is used in the most of battery manufacturer. Effect of the casting temperature on the polarization potential of oxygen evolu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lead-antimony-tin alloy in low antimony grid (1.7%) of lead acid battery is studied by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and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in aqueous sulfuric acid solution. The grid morphology is studi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ptical microscopy at the different casting temperatures.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the Pb-Sb-Sn and lead-antimony electrodes are similar, and both alloys show the anodic excursion peak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oxidation of tin is done at the formation potential of PbO. The results show the polarization potential for oxygen gas evolution to vary with casting temperature for production of lead-antimony electrodes. Published in Russian in Elektrokhimiya, 2006, Vol. 42, No. 4, pp. 401–405. The text was submitted by the author in English.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老年人血铅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末梢血钨舟原子吸收法测定,并填写铅中毒自觉状况评估表,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仁化县中老年人血铅水平为(91.65±50.42)μg/L;血铅与年龄相关性不大,男女血铅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铅中毒流行率42.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