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个连通图或连通超图的连通度是使得图或者超图不连通所需要去掉的最小点数.显然,一个图(超图)的连通度κ不超过它的最小度δ.如果κ=δ,则图(超图)称为极大连通的.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了一致、线性、边传递(点传递)连通超图和连通无钻石超图的极大连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岸带土地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海洋意识的强化,海岸带土地资源的配置成为我国经济由陆域向海洋战略推进的关键.梳理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初步归纳其发展特点发现,海岸带土地研究起步晚但近年发展迅速,实证研究为文献主流,研究方法渐趋计量化等.研究可归纳为5方面:(1)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驱动因素与环境效应研究;(2)海岸带土地景观生态、生态价值与生态评价研究;(3)海岸带土地评价;(4)海岸带土地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5)基于海岸带土地的GIS、RS技术集成研究.根据国内外海岸带土地利用研究的动态与趋势,从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与全球响应、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发展研究、海外地域海岸带土地利用的解读、海岸带土地研究的方法集成探索与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研究展望,为深化我国海岸带土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宁波北仑区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Landsat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景观格局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及其生态风险区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是林地与耕地,景观演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量增加,耕地景观面积明显减少,区域景观破碎化愈加明显;(2)25a间,研究区内低生态风险区大量减少,而中、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大大增加;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人类活动使山麓地带大量低生态风险区转变为较低生态风险区;(3)1990~2015年,研究区内由低等级转向高等级的生态风险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5%;前期以低生态风险区、较低生态风险区转向中生态风险区为主,后阶段以中生态风险区转向较高生态风险区、高生态风险区的比例有所增加;1990~1995年、2000~2005年、2010~2015年3个时间段生态风险转换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4.
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运用能值理论,评价2011年―2016年山西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并对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总能值的70%以上,环境负载率大于10,生态环境压力大,并且各市间能值指标差异性较大;(2)山西省生态效率指数低,空间差异性由60.01%上升为83.61%,呈非均衡分布发展,吕梁、阳泉和忻州是山西省生态效率的"洼地";(3)山西省可持续发展指数介于2~5之间,表明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着巨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主要包括太原、大同、临汾和晋城;(4)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趋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演变为"四周高、中间低".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部市场经济最活跃区域之一,为了解该区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情况,为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开发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收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得到污泥中8种主要重金属含量,并分析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污泥重金属含量高低依次为Zn、Cu、Pb、Cr、Ni、As、Cd和Hg,其中Cu、Zn、Pb、Cd和Cr变异程度较高,属于强变异。(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污泥中重金属主要来源有2个,其中Cu、Zn、Pb、Cd、Cr和As来源主要为生活清洁和工业部门,Ni和Hg来源主要为电镀化工行业和医疗。(3)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615,污泥重金属为轻度污染。(4)Cd元素地累积指数平均值最高,污染达强-极强污染级别。(5)Cd、Hg生态风险为严重风险,且Cd元素对研究区域生态风险影响最大,研究区域综合生态风险指数为467.43,区域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属于重风险。研究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中等,但Cd元素潜在生态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潜在蒸散量是评价区域干湿状况和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因子.本文以阿克苏地区6个国家级气象站点近60a的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多年的潜在蒸散量(ET_0),分析其时空分布及演变趋势,并基于相关分析法研究各气候因子与ET_0的相关关系及对ET_0影响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潜在蒸散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潜在蒸散量的基本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东、西部蒸散量较中、南部大;(2)近60a来研究区潜在蒸散量多年均值为1 049 mm,其中夏季潜在蒸散量最大,多年均值为457 mm,冬季最小为55 mm.潜在蒸散量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年减少速率为14.81 mm/10a,四季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夏季,速率为-5.85 mm/10a,冬季的减少幅度最小仅有-0.69 mm/10a.年和四季的潜在蒸散量在近20年又呈现增加的趋势;(3)经Mann-Kendall突变检验,1981年阿克苏地区整体ET_0发生突变,呈显著减少趋势;(4)阿克苏地区的ET_0与年均日照时数和年均风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Mobius梯的(d,1)-全标号   总被引:30,自引:30,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G 的(d,1)-全标号是从V(G)∪E(G)到非负整数的函数,且满足:(i) G中任意2个相邻顶点的标号不同;(ii) G中任意2个相邻边的标号不同;(iii) 顶点与其关联边的标号差至少为d.(d,1)-全标号的跨度是标号差的最大值. G 的(d,1)-全标号数是G的所有(d,1)-全标号的最小跨度,记为λTd(G).本文完全给出了Mobius梯的(d,1)-全标号数.  相似文献   

8.
对鄱阳湖地区4种蚌螨在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内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内弯弓蚌螨(Unionicola arcuata)种群数量最大,丰盛度为20.26±50.00;丫纹蚌螨(U.ypsilophora)种群数量最小,丰盛度为0.29±1.28。弯弓蚌螨和丫纹蚌螨在外鳃分布数量最多,分别为9.031 7±20.153和0.206 3±0.975 4;簇刺蚌螨(U.penicillatus)在内鳃分布数量最多,为0.688 5±6.764;敏捷蚌螨(U.agilex)则在斧足上分布较多,为0.615 1±0.443 9。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240 7;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99 6。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5.221 2;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间生态位重叠。敏捷蚌螨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526 7;丫纹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287 8。弯弓蚌螨与丫纹蚌螨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2.649 4;丫纹蚌螨与敏捷蚌螨的重叠值最小,为1.910 0。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103 8;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52 8。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11.598 9;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褶纹冠蚌内4种蚌螨对资源的竞争可能集中在时间上;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弯弓蚌螨较适宜在褶纹冠蚌内生存,簇刺蚌螨有可能与之发生竞争。  相似文献   

9.
以样方法对不同资源位群落进行调查,通过计算群落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分析浙江省7个自然保护区18个常绿阔叶林的1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探讨了各优势种群在次生林和原生林中生态位宽度、相似性和重叠的差异,比较了乔木树种与小乔木或灌木生态位宽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浙江省各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多以木荷或甜槠为建群种或共优种,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位相似性比例高的特点,且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2)次生林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明显高于原生林,原生林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均高于次生林;(3)常绿阔叶林中小乔木或灌木的生态位宽度趋中,次生林的情况基本相似,而原生林中小乔木或灌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整个生态位宽度列表中位置提前了. 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 提取宁波城区土地利用数据, 从扩展速度与强度、紧凑度等方面分析城市空间扩展特征, 选取区位环境、人口社会、产业经济和政府决策四方面分析宁波城市扩展驱动力. 研究发现: (1)宁波主城区城市空间扩展存在明显阶段性, 2000~2005年空间快速扩张, 此后扩展强度缓和; 外延式扩展方式造成了城市形态复杂, 紧凑程度较差. (2)受制于地形影响, 城市空间向东沿交通干道呈现廊道式扩张; GDP和常住人口是城市空间扩张的决定性因素; 产业结构、政府投资微弱地影响城市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与激光相竞争1972年,密执安州立大学Zynger和Crouch在美国应用光谱学会全国会议上提出:在短荧光光谱学的研究中,采用同轴电容经钨电极在大气中放电,能产生兆瓦级毫微秒火花,可同激光相竞争.它和普通光源相比,优点是:(1)脉冲短;(2)功率高;(3)噪声低.它和氮分子激光器相比,优点是;(1)光频可调;(2)结构简单;(3)造价低廉.该装置的主要指标是:光脉冲衰退时间7~15ns,波长从2000(?)到5700(?)的积分峰值功率约为10~6W.它的长度是42.2cm.  相似文献   

12.
研究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种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干旱环境中的变异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深入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以天山北坡为研究区,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冗余分析,对海拔900 m~3 500m m范围的不同海拔梯度上草本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海拔梯度上草本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以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海拔梯度下草本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分别为342.95~557.73g/kg、6.02~20.97 g/kg、0.71~3.14 g/kg.草本植物C:N、C:P、N:P范围分别为16.36~155.53、109.36~786.52、2.58~17.34.(1)草本植物C随海拔无明显变化,N含量随海拔梯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含量随海拔呈增加的趋势;(2)草本植物C:N、C:P、N:P三者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均不显著;(3)海拔、温度、土壤理化因子对草本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冗余分析揭示每个因素合计可解释系统变异的10.3%,其中海拔和温度是影响天山北坡草本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天山北坡草本植物对养分吸收利用中温度所产生的制约大于水分,土壤电导率和土壤pH值对草本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并未达到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4年—2017年被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集收录的遥感研究PM_(2.5)的文献为数据源,以遥感(Remote Sense、Remote Sensing、RS)和PM_(2.5)为主题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数量、关键词、收录期刊、作者等进行研究状况和趋势分析,对遥感研究PM_(2.5)的热点进行归纳,总结的研究热点如下:(1)通过遥感手段研究PM_(2.5)主要是利用传感器获取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数据,建立AOD和PM_(2.5)之间的相关关系,对PM_(2.5)浓度进行估算,NASA的MODIS气溶胶产品是采用最为广泛的数据;(2) PM_(2.5)与PM_(10)之间存在着时空上的相关关系,与雾霾的形成息息相关;(3)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了对PM_(2.5)多方式实时监测,未来PM_(2.5)遥感监测手段将更加便捷、丰富多样;(4)遥感技术对于由PM_(2.5)污染引起的地方性疾病的监测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5) PM_(2.5)的分布与城市化息息相关,结合多源遥感影像对城市化的进程进行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6)由于遥感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加强实地监测以便对PM_(2.5)进行更有效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设{Xn-;(-n)∈Nd}是一个i.i.d.实值随机场,此处d是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d表示d-维格点.记1=(1,…,1)∈Nd,且令{ani-;(-1)≤i≤(-n),(-n)≥(-1)}是一常数矩阵.证明了在某种矩条件下,加权和Tn-=∑(-i)≤(-n)a(-n)(-i)X(-i)的MarcinkiewiczZygmund强大数律.与此同时,在随机场矩生成函数存在的情形下,还得到了其他形式的强极限定理.这些结果包含了已有文献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1959~2012年间62支对宁波市造成降水的热带气旋,根据其行进路径特点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种路径类型热带气旋给宁波市各区域造成的降水量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宁波市的热带气旋可分为5种路径类型;(2)热带气旋影响宁波市降水的关键因素是其登陆区域及行进路径与距离;(3)I型热带气旋平均降水量与热带气旋等级呈正相关,而其余类型均无此特征;(4)镇海区、江东区、江北区、海曙区4区域热带气旋平均降水量最少;(5)宁海县、奉化市、鄞州区、象山县4区域热带气旋平均降水量最多;(6)近海转向型热带气旋平均降水量最少,但象山县和北仑区降水较为集中,这与两个区域地理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6.
JAJTE于1977年提出了算子半稳定分布的概念,并给出了满的算子半稳定分布μ的刻画:存在c(0<c<1),h∈RN,和RN上非奇异线性算子B,使得μc=Bμ*δ(h)成立.作者利用μ的对称群给出μc=Bμ*δ(h)的B,再利用B的最小多项式具体给出μ的分解,把μ分解为简单的Poisson部分和Gauss部分.  相似文献   

17.
热能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因子.在中小尺度区域的热量资源和热场分布,对绿洲冷岛效应的研究,评价绿洲的稳定性,具有客观直接的证明力.本文利用landsat-7卫星影像来反映地物辐射温度差异这一特点为基础,以新疆奇台绿洲为研究区,应用遥感数据,探索了基于遥感的“冷岛效应”研究方法.结果表明:(1)遥感在探测绿洲“冷岛效应”和干旱区热量空间分部是一种强大而有效的技术手段;(2)在干旱区,绿洲“冷岛效应”明显,而撂荒地和盐碱地含有较高的热能,甚至高于荒漠地带;(3)本方法的使用为研究绿洲的光、热、水、土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变化,评价绿洲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同时对绿洲与荒漠之间的大气物理模型及动力学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指状许水蚤(Schmackeria inopinus Burckhardt,1913)和猛水蚤Harpacticus sp.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对指状许水蚤和猛水蚤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两种剂量(0.086 4 kJ/m2和0.043 2 kJ/m2)的UV-B辐射对指状许水蚤和猛水蚤各个发育时期(从NⅡ期到成体)的体长都无显著性影响(p>0.05). 但UV-B辐射处理严重抑制了指状许水蚤的整个发育进程,与对照组相比,二个处理组(0.043 2 kJ/m2和0.086 4 kJ/m2)从NⅡ期到成体所需的发育时间都明显延长(p<0.01),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时间也明显长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 同样UV-B辐射处理也明显抑制了猛水蚤的整个发育进程,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0.043 2 kJ/m2)和高剂量(0.086 4 kJ/m2)处理组从NⅡ到成体的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发育时间和整个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别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亦表明UV-B辐射处理对指状许水蚤发育的影响明显大于猛水蚤,高剂量(0.086 4 kJ/m2)UV-B辐射处理对2种海洋桡足类发育的影响远远高于低剂量(0.043 2 kJ/m2)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公路交通对农业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选取宁波典型公路区域的农田及其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了农田土壤和农作物中铅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土壤中铅的质量分数在(8.0~40.2)×10-6之间,土壤重金属铅沿垂直道路延伸方向逐步降低;茶叶和四季豆铅累积的质量分数量分别为(0.07~0.46)×10-6和(0.09~0.26)×10-6之间,且距离公路越近,其质量分数越高.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已经成为新疆石油勘探的重要靶区,但由于其勘探程度低,四棵树凹陷的构造研究不够深入,无法进行彻底的油区构造分析,对进一步寻找油气圈闭造成了困难.文中对四棵树凹陷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其分为五大构造体系:(1)四固南断裂构造体系;(2)四棵树—–西湖—–奎屯南背斜;(3)固尔图断裂构造体系;(4)艾卡西断裂构造体系;(5)卡因迪克断裂构造体系;然后分别对每个构造体系进行逐一解剖,即主要从地震剖面入手,一一进行地震地质剖面解释,将其划分为每个具体构造,讨论其形成的时期以及动力学特点.重点是建立四棵树凹陷的构造格架,为进一步四棵树凹陷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