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乙烯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聚乙烯醇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及其表征等,重点评述各方面近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反复冻结~融溶过程制备高含水聚乙烯醇弹性体的方法,并测定了该弹性体的机械、溶解和溶胀性能。结果表明,该弹性体可同时具有很高的含水率(85—90%)和较高的抗张强度(10~5—10~6Pa),且在37℃的水中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张利华  冯莺 《应用化学》1991,8(6):65-69
通常γ-辐照裂解的聚乙烯醇(PVA)在N·N’-甲基丙烯酰胺(BAM)存在下可以辐射交联。BAM/PVA体系的辐射效应可大致依辐照剂量的增加划分为三个阶段:强化辐射交联为主区,强化辐射交联与辐射裂解相抵区和辐射裂解优势区。强化辐射交联区的溶胶分数S与辐照剂量D的关系可表示为: S=(1 (1/(1-K))D_g~(2=K))-(D_g/(1-K))D~(1-K) =A-BR~(1-K)式中,D_g为凝胶化剂量;K是与BAM含量相关的常数。  相似文献   

4.
鉴于环保的压力,无卤阻燃剂逐渐替代含卤阻燃剂,用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阻燃处理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无卤阻燃PVA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无机型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及反应型阻燃剂对PVA的阻燃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类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优缺点以及典型阻燃剂对PVA阻燃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PVA阻燃的独特性,充分利用PVA的结构特征,研制出适合PVA加工方式的阻燃剂复配配方是PVA阻燃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氯化镁增塑改性聚乙烯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氯化镁为增塑剂,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增塑改性聚乙烯醇(PVA). 研究了氯化镁与PVA的相互作用以及氯化镁增塑改性PVA的结晶性能、 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氯化镁能与PVA大分子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 从而破坏PVA分子链内和链间的氢键, 降低PVA的结晶度. 氯化镁对PVA的热性能影响显著, PVA在加入氯化镁后的热分解过程由纯PVA的两段失重过程转变成三段失重过程. 氯化镁可有效增塑PVA, 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 拉伸强度下降, 断裂伸长率上升, 储能模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6组:低、较低剂量、中、较高剂量、高剂量PVA组、对照组组(1.0mg.kg-1,1.6mg·kg-1,2.0 mg·kg-1,2.5 mg·kg-1,5.0mg·kg-1,40%泛影葡胺2ml/只),经皮穿刺肝动脉给药,连续观察给药后的急性毒性表现,共14d,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病理组织学...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醇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醇(PVA)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作乙烯基单体乳液均聚或共聚的乳化剂和氯乙烯(VC)悬浮聚合的分散稳定剂。本文主要介绍它的分类、性能、应用和乳化分散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醋酸乙烯酯微乳液聚合所得的微乳粒子为占孔物质,通过辅助倒相法制备了聚乙烯醇多孔膜,其中部分孔的尺寸与占孔微乳粒子的大小相近(小于300nm)。利用透射电镜观测微乳粒子的大小和形态并且在扫描电镜下观察PVA多孔膜的孔形态,探讨了通过控制微乳粒子粒径以实现多孔膜孔径调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弋瑛  俞贤达 《应用化学》1993,10(1):77-79
前曾报道聚乙烯醇(PVA)与脂肪醛缩合后亲水性的羟基减少,影响到其薄膜的透湿性和透气性,本文考察PVA及其三种脂肪族缩醛物膜在加湿条件下的透气性。 PVA膜为10%PVA水溶液用流涎法制成。缩醛膜为PVA缩醛衍生  相似文献   

10.
Staudinger,Marvel等会证明聚乙烯醇为头尾相接的结构。1948年Flory在他的论文中会以高碘酸裂解聚乙烯醇,证明了聚乙烯醇也含有少量的头头相接结构。他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过碘酸对乙二醇结构敏感的反应性而模拟大分子的结构;他并根据裂解前后粘均分子量的变化,计算出头头相接含量.十多年来一直沿用此法. 作者以高铈代替过碘酸可以同样裂解聚乙烯醇而测定其中头头相接结构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水凝胶溶胀特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前文对聚乙烯醇水溶液冰冻凝胶化浓度依赖性研究基础上,对接触浓度(C)以上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冰冻-融化处理,制得了一种含水率高达95~98%的水凝胶.系统研究了该水凝胶在蒸馏水中的溶胀及溶解特性.得到了一个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溶胀动力学方程:Q1=Qe-(Qe-QO)/ekt,及平衡溶胀比Qe与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Qe=60.3-4.45×102C.发现当冰冻-融化次数N≤5时,平衡溶胀比Qe及溶解量W与冰冻-融化次数(N)间满足幂函数关系:Qe。W通过对聚乙烯醇水凝胶平衡溶胀比与经冰冻处理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特性粘数进行比较,发现反映链间氢键凝聚缠结效应与反映链内氢键凝聚缠结效应的定量指标具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醇(P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气体阻隔性、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故以此基料的改性膜材料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由于聚乙烯醇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OH),导致成膜的耐水性差,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聚乙烯醇膜耐水改性的方法,如酯化交联、羟醛缩合、复配增塑、纳米补强和共混杂化等,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聚乙烯醇耐水改性的研究,为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的聚乙烯醇膜提供一定的参考,并进一步拓展聚乙烯醇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模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单宁酸/聚乙烯醇(TA-PVA)共混物,并研究了不同TA/PVA配比对TA-PVA共混物的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垂直燃烧(UL-94)测试仪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等对制备的TA-PVA共混物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A的加入能提高PVA的阻燃性能。TA和PVA能够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稳定的TA-PVA共混物。当TA-PVA共混物中TA含量增加,所制备得到的TA-PVA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当n(TA)∶n(PVA)=1∶50时,TA-PVA共混物的LOI值达到31.6%,UL-94等级为V-1级,热释放速率峰值从634.9 kW/m2降至328.1 kW/m2,烟气产生速率从0.18 m2/s降至0.10 m2/s。  相似文献   

14.
聚乙烯醇辐射损伤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聚乙烯醇(PVA)薄膜在204Tlβ辐射和单能电子束作用下的变化。真空干燥的PVA膜受β和单能电子束作用以发生断链降解为主,反应生成的端基双键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自然干燥的PVA膜则在1500—2200cm-1出现密集的不饱和键吸收峰,峰高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然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本文提出了增强PVA抗β辐射能力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实验部分1.试剂和仪器:FeCl_3·6H_2O AR;NaOH AR;PVA(聚乙烯醇)牌号PVA-124日本进口分装.UV分光光度计(日本UV-300);波长488nm激光束(COHERENT,innoVA 70);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沈阳Np-1型);红外光谱(IR)仪(美国PE-577);电子自旋共振(ESR)仪(西德ER-420). 2.试样制备:A:5%PVA水溶液;B:100ml pH=2的A含0.1克FeCl_3·6H_2O;C,D:100ml pH=7和13的A分别加入0.1克FeCl_3·6H_2O形成的红棕色透明溶液;E:试样D的  相似文献   

17.
碱金属离子改性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碱金属氯化物的聚乙烯醇。马来酸酐(PVA-MA)交联膜对乙醇-水混合物的分高性能,盐含量低于6%质量时,膜的透量明显增加,原料液乙醇浓度较高时,分离系数也增大,含盐膜从50%乙醇水溶液中吸附了5%~8%的自由水。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醇辅助合成CdS纳米线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醇为辅助剂, 使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CdS纳米线, 并用XRD、TEM、HRTEM、UV-Vis和PL(荧光)发射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该法制备的CdS纳米线为六方纤锌矿结构, 直径为70 nm, 长约10 μm, 沿[001]晶向择优生长, 具有量子禁域效应. 同时, 根据对比实验结果提出了CdS纳米线的聚合物辅助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两步加料法合成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热老化和热重数据可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NaOH、Ca(OH)2、Ba(OH)2的加入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PVB树脂热稳定性,比较发现,Ba(OH)2的热稳定效率最高.此外,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对碱的热稳定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碱之所以能够延缓PVB高温下的热降解,是因为碱可以阻碍PVB受热后缩醛开环和共轭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超声-tio2光催化协同降解聚乙烯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醇;超声光催化;纳米锐钛矿型ti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