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酶学和络合物化学的研究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测定酶络合物中酶蛋白和金属离子、酶和底物或金属离子和配体等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所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这对于了解酶络合物的形成、结构和络合物的成键本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四氯四碘荧光素镧系络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素类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荧光素及碘代荧光素的镧系络合物的性质已进行过研究。最近虽报道了其镧系络合物的制备,但未见有关组成和性质等方面的记载。我们制取了12种四氯四碘荧光素镧系络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其化学组成,并探讨了它们的溶解性能、电导、热重、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性质。  相似文献   

3.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过渡金属化学一直在无机化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奇怪的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后,这些元素仍然是化学研究中的丰富领域。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实际应用上,过渡金属都是化学研究的前沿。在过渡金属化学的各个方面,最吸引人的是多核金属簇化合物。它们包含二个或更多的金属原子互相成键,以及和非金属元素成键。在这些金属簇中,称为Chevrel面的是迄今发现的,强磁场中最好的超导材料。其它簇可用为重要有机反应的催化剂。有些则是光敏络合物,在把太阳能转化为更有用的能量中,有潜在的作用。当然对很多化学家来说,这些金属簇之令人注意,只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它们中有的很稳定,易于制备,但只是在最近才对它们的化学开始有所了解。本报告是由这一领域中两位杰出的化学家撰写的。他们讨论了这些络合物以及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多元络合物是络合物化学中一个新兴领域,由于多元络合物具有不少优异性能,在分析化学上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近些年来,我国分析工作者应用混合型配位络合物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形成多元络合物来测定稀土元素已获得成功。锰-铬天青S-邻菲罗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的多元络合物的分光光度法的研究似未见报导。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该多元络合物的最佳形成条件,试验了大多数常见离子的干扰情况,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及摩尔吸光系数,并用建立的方法于钢铁和铝合金中锰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青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14日与世长辞,但他对化学与化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对《大学化学》的关爱将永远记忆在广大师生心中。张青莲先生在6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曾讲授过普通化学、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理论化学、稀有元素化学、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等课程。新中  相似文献   

6.
自从 Werner 于1891年开始有系统的研究络合物以来,迄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这六十多年来,络合物化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了。无论在理论或应用方面,络合物均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化学键理论因络合物而益臻完善,分子结构理论也因络合物而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立体化学领域的知识更因络合物而大大充实。近年来在络合物动力学和催化方面的研究也丰富了反应机构的理论。在应用方面,络合物更显示巨大的成就。电镀时用络合剂以调节金属析出的浓度就是一个人所熟知的例子。分析化学上所常用的试剂如丁二肟、8-羟基氮萘、亚硝基代萘胲、费林试液、邻二氮菲等均为分离和  相似文献   

7.
区别单核与聚核络合物的一种新的数学微分模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摩尔比法、连续递变法、三元相图法,测定络合物的组份络合比,在分析化学及络合物化学的领域中已普遍应用。这些方法均不能指出单核或聚核络合物的存在,故以组份络合比的结论来推测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稳定常数及结构就会有所疑问;若以组份络合比的结论来推测反应的机制,就会与真实的情况不符。近年来,已发表许多文章,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萃取-沉淀法”、“水溶液析出法”合成了稀土(Ⅲ)及Ce(Ⅳ)与螫合剂PMHFP的固态络合物。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研究了紫外、红外光谱、热稳定性以及个别络合物作为核磁共振中的化学位移试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维尔纳开创的络合物化学(又称配位化学),由于受到五十年代元素分离技术、六十年代络合催化以及七十年代生物科学的推动,获得迅猛发展。尤其最近二十年来,络合物化学渗入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形成了许多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边缘领域,成为当代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是无机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它的应用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重要部门。例如:在核反应堆材料、半导体材料、激光材料的分离提纯;石油化工及有机高分子合成中新反应和高效高选择性络合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机理的阐明;生物体内酶的催化反应及其化学模拟以及有关  相似文献   

10.
溶液中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是络合物化学的重要部分,已有的方法很多,如溶解度法、电势法、pH 法、光密度法、极谱法、萃取法、离子变换法等。离子交换法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若用放射性指示剂只需痕量元素已足。若溶液中只生成一种络合  相似文献   

11.
晏孝皋 《大学化学》1988,3(5):31-34
已有十多年临床使用历史的抗癌络合物cis-DDP,是早在一百四十多年以前就被合成的古老分子。七十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人们围绕它作为一种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而发现了许多有关它的新颖化学。本文拟介绍其中若干重要方面,主要包括cis-DDP的水解反应、“铂兰”、Pt(Ⅲ)氧化态和金属—金属键、以及cis-DDP与DNA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稳定性即络合物解离及缔合反应动力学,始终是络合物化学的研究课题之一。六十年代的研究成果表明,某一特定金属和不同配位体形成的络合物,其络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络合物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上都有巨大的意义,故近年来络合物化学已有飞速的进展。目前,研究络合物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极谱法较简便且结果还可靠。因此,近几年中,极谱已成为研究络合物的重要工具了。自从Heyrovsky及Ilkovic导出了金属离子在滴汞极上还原的半波位的关系式以后,极谱法研究络合物就有了它的理论基础。随后von Stackerberg就利用这一关系来测定络合物的配位数及解离常数。这一方法,后来就叫做半波位法,也是极谱研究络合物的经典方法。有关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1941年Lingane曾写了一篇总结性的论文。以后十年间,这一方法又有了些补充,到1951年Kolthoff和Lingane的“极谱学”一书再版时,  相似文献   

14.
学术简讯     
美国芝加哥大学杨念祖教授应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邀请,于8月8日至14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作了六次学术报告。在“动力学及其在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中的作用”的四次报告中,杨教授从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开始,系统地介绍了包括酶反应和光化学反应的内容,还简要地介绍了激光闪光解——快速反应的最新技术。他在“有机光化学的最新进展、激态复体和激态络合物”这一报告中,对于激态络合物在光化学反应中的机理以及Woodward-Hoffmann原理的运用作了精辟的阐述。“核酸和化学致癌”是他近年来新开展的研究领域,他将光化学的知识应用于分子生物学,从化学角度  相似文献   

15.
混合配体络合物是络合物溶液化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有关镉的混合配体有色络合物见诸文献者不多[1]。作者曾以光度法研究了镉(Ⅱ)-邻二氮菲(phen)-溴苯三酚红(BPR)三元体系中形成络合物的组成及有关光学特性[2]。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化学及络合物化学的领域中已广泛采用摩尔比法连续递变法平衡移动法,斜率比法,直线法和三元相图法来测定络合物的组份络合比,但这些方法均不能指出单核或聚核络合物的存在。近年来,国内外已发表了许多文章,运用分光光度法的数据来区别单核与聚核络合物的存在,这些方法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是基于稀释对络合物离解度的影响而建立的数学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也属于这一种类型,然而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本文采用比值法(即直接通过数学计算)或直线法(即通过作图判断)求出络  相似文献   

17.
1959年8—9月间,在纽约召开的国际海洋学会议上,Sillén 应邀作了题为“海水的物理化学”的讲演,此后又陆续发表了“海水与配位化学”等一系列文章讨论络合物化学与海洋化学的关系,以探索化学反应如何决定海水组成和海水中元素存在形式的,对海水体系的平衡计算作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同时,也有一些海洋化学工作者从事过这一方面的工作。络合物化学与海洋腐蚀和防腐,与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与海洋污染及防  相似文献   

18.
常温熔盐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绮琴  方北龙 《化学通报》1993,(5):14-18,31
本文阐述了常温熔盐的类型、特点以及在络合物化学、金属电沉积、有机电化学、电池、电解着色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着重介绍三氯化铝-氯化正丁基吡啶s、三氯化铝-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和乙酰胺-尿素-硝酸铵等熔盐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金属原子簇在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短的回顾本世纪无机化学的重新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瑞士化学家A.Werner在络合物领域的开拓性工作。原子簇化合物正是在络合物研究中逐步孕育出来的。对于含有不止一个金属原子的簇合物和络  相似文献   

20.
前言形成过渡金属络合物是活化惰性分子最有效和最普遍的方法之一。络合的结果,改变了配位体的反应活性,创造了有利的反应空间条件,从而使我们能够实现在过渡金属络合物影响下的许多催化反应。有两个重要的生物过程:光合作用和固氮,长久以来就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注意。大气中的分子氮(N_2)——通过生物固氮或工业合成氨——是地球上合成含氮化合物的唯一来源;而二氧化碳(CO_2)则是所有有生命物质的唯一碳源。因此,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提供生命的两大过程。化学工作者正在努力创造类似的纯化学过程来模拟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近十年来,N_2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自从十年前 Allen 和 Senoff 制备了第一个分子氮络合物以来,到目前已成功地合成了一百多个过渡金属分子氮络合物。另一方面,N_2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在过渡金属化合物存在下还原,水解之后产生氨或肼。但是,现在的化学固氮体系,在固氮效果方面还远不能与固氮酶相比。迄今,对生物固氮的还原机理尚在研究中。最近,Chatt 报导,单金属络合的分子氮络合物[M(N_2)_2(PR_3)_4](M=Mo 或 W;R=烷基或芳基),在质子环境中,温和条件下,以高达90%的产率还原为 NH_3。这一反应对于我们了解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