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学教育》2006,27(12):22-22
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稳定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北京央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张青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6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相似文献   

2.
《大学化学》2007,22(1):1-6
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稳定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张青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14日19时零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相似文献   

3.
张青莲先生的原子量新值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九旬豪情再创辉煌   2 0 0 0年 3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 )向全国高中生介绍了我国两位杰出化学家以及他们建树的足以使国人自豪的科学成就。其中之一是我国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张青莲先生。展示的业绩是张青莲先生于 90高龄之际在原子量新值测定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   2 0世纪 90年代初以来 ,张青莲先生主持了一个科研小组 ,实施了测定 1 0项原子量新值的长期计划。现在这项在张先生 82岁高龄时正式启动的研究课题经过历时 1 2年的研…  相似文献   

4.
张冰  刘玉荣  刘新月  赵扬 《化学通报》2024,87(7):882-887
张青莲(1908 - 2006)先生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稳定同位素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张先生早年留学欧洲,在战火纷飞的1937年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他长期从事重水和稳定同位素化学的研究。早年张先生在重水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上世纪60年代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耄耋之年仍坚持工作,带领团队精确测定的铟、铱、锑、铕、铈、铒、锗、镝、锌和钐等10种元素的原子量被相关的国际组织确定为这些元素原子量的新标准。他敬业爱生,致力于化学人才的培养,不仅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中无机化学教学体系的发展,还对中学的化学教育和教学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张青莲先生的一生中,有很多感人、动人、激励人的事迹,这些事迹可以作为化学课程“思政内容”的精彩素材;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科学家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去学习、传承和积极践行。  相似文献   

5.
张青莲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本文介绍他在90高龄之际在原子量新值测定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从1990年代初以来,他主持一个科研小组采用质谱法,实施了测定10项原子量新值的长期计划.至2001年7月已经有In、Ir、Sb、Eu、Ce、Er、Ge、Dy和Zn等9个原子量新值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AWIA)正式确定为原子量的国际新标准;另外一个Sm原子量新值也于2005年被国际组织确认.  相似文献   

6.
张滂院士不久前离开我们了。他走得安详、宁静,并把遗体捐献供医学研究,作为他对社会所能做的最后贡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品格。我很荣幸应《大学化学》编辑部之邀,为张先生写篇短文纪念他。我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留校任助教,在他指导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应该说是了解他的。很希望能通过对他的缅怀,给读者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7.
王治浩 《化学教育》2008,29(11):76-77
张青莲先生是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稳定同位素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我国近代无机化学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9.
张青莲老师在抗日战争期间自德国留学归来 ,由上海转赴昆明 ,到国立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就任化学系教授职务。 1 939年秋季开学 ,我正在读大学四年级 ,青莲师开设了高年级选修课高等无机化学 ,我选习了这门课 ,与青莲师结识。没想到这份师生谊 ,却成了后来跨世纪的合作缘分。新中国建国后 ,我追随青莲师参与祖国无机化学学科的建设事业 ,长期得沐春风 ,合作无间 ,师生情谊逾益笃厚 ,个人学业受益非浅。  建国初期 ,无机化学是我国的薄弱学科 ,整个高校化学教学也处于衰微状况 ,连自主编撰的中文教科书都没有。 1 952年 ,教育部设立了全国高等…  相似文献   

10.
198 5年 ,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学成立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 ,张青莲教授为中心的首届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心成立伊始 ,即与中国化学会合作创办了《大学化学》杂志。 1 0多年来 ,《大学化学》已成为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界广大师生更新知识的挚友和交流经验的园地 ,这其中也包含着张先生倾注的大量心血。从创刊开始 ,张先生一直对《大学化学》编辑部的工作非常支持 ,不论是栏目设置还是选稿原则 ,他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从 1 986年创刊至 2 0 0 2年的1 7年间 ,《大学化学》发表了约 2 0 0 0篇文章 ,每期的英文目录都由张先生亲自过目 ,逐字推敲修…  相似文献   

11.
渠瑾 《大学化学》2017,32(9):85-92
记述了我国著名有机合成化学家、兰州大学资深教授李裕林先生在祖国的大西北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的主要贡献,其中包括三尖杉酯碱类化合物的半合成,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狼毒素、大环二萜类、桉烷类和沉香呋喃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青莲     
倪葆龄 《化学教育》1997,18(6):44-48
张青莲出身于小康家庭。祖父张云孙经商,他十分希望儿孙受到良好教育。父张企贤,爱好文学,擅长园艺。母薛铭顺,出身于文人家庭,而立之年因病早逝。张青莲1933年与郑婉英结婚,她毕业于柏林外侨德语学院,中年病逝,生子张毅然。1963年张青莲又与从事教育工作的资强男结婚,生介资晓然。张青莲于1922年入苏州桃坞中学。他学习刻苦勤奋,曾获全校中、英文竞赛冠军。1926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以三年半时间修满学分,毕业时名列前茅,荣获银杯奖。1930年~1931年他在常熟任中学教员一年,讲授英文、世界史、矿物学等课程。…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化学教育家高崇熙先生诞辰 1 0 0周年。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将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的化学研究、化学教育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奠基性贡献的先辈师长。高崇熙先生 1 90 1年 9月 1 4日诞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 91 9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1 92 2年赴美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学习 ,师从伦赫 (V .Lenher)教授 ,仅用四年时间便以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获得了博士学位。学成之后 ,他怀抱着报效祖国、振兴科学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 ,毅然回国 ,到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 ,从此…  相似文献   

14.
胡亚东 《化学通报》2001,64(7):397-398
在本期发稿前夕 ,惊闻著名科学家、本刊顾问、德高望重的卢嘉锡院士仙逝。编辑部特请卢先生的生前挚友、本刊前主编胡亚东先生撰写了一篇悼念文章 ,并配发卢先生的学界后辈、厦门大学魏光先生等合写的“初探卢嘉锡的化学哲学思想”一文 ,以表达我们对卢先生一贯给本刊以热诚关怀和支持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5.
《大学化学》2002,17(6):54-54
第 5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 (院士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杰出的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诞辰 1 0 0周年纪念大会于 2 0 0 2年 1 0月 1 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就“纪念傅鹰先生百年诞辰”活动致信北京大学。信中说 ,“傅鹰先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在科学研究上勇于攀登、开拓创新 ;教学上锐意改革 ,坚持诲人不倦地为学生上课。他拥护党的领导 ,以主人翁的态度向党进言献策 ,是党的真挚诤友。他刚正不阿 ,在逆境中仍坚持真理 ,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傅鹰先生的事迹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6.
邢其毅先生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建树很多 ,在化学界久享盛名。关于他的业绩 ,早已有各种文字报导。本文仅谈谈在教学工作中与邢先生接触时的一些真实感受。  在北京大学 ,邢其毅先生是一位深受同事和学生尊重的教授。“文化大革命”前 ,他编著的两种版本的有机化学教材是全国高校化学系的通用教材 ,深受欢迎。学生简称这两套书为“邢大本”和“邢小本” ,人手一份。他的业务功底深厚 ,讲课时概念清楚、准确 ,思想活跃 ,语言风趣 ,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公认的。他精湛…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