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峰 《中国稀土学报》1998,16(2):110-114,165
在模拟生理条件(37℃,0.15mol.L^-1NaCl)用PH电位法测定了14种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羧脯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的稳定常数,用计算机优化确定了 二元体纱,苹果酸配合物存在1101、1100和1200型,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非晶态镍磷和镍钨磷双层组合镀层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研究非晶态Ni-P和Ni-W-P双层组合镀层的化学镀工艺条件:如镀液组分及PH值等对镀层在分,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苹果酸体系中化学镀镍磷镀层比较合适的艺条件为;硫酸镍0.1mol/L,次磷酸钠0.25mol/L、苹果酸0.20mol/L,琥珀酸0.15mol/l,pH=4.5-5.0温度为90℃。  相似文献   

3.
对称三唑Schiff碱与铜的配合物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4种新型对称三唑水杨醛Schif碱的铜配合物[CuL1Cl2](Ⅰ)和三核配合物[Cu3(L2-L4)2Cl4]·nH2O(Ⅱ~Ⅳ),其中L1,L2,L3和L4分别为4-氨基-1,2,4-三唑、4-氨基-3,5-二甲基-1,2,4-三唑、4-氨基-3,5-二乙基-1,2,4-三唑和4-氨基-3,5-二羟甲基-1,2,4-三唑的水杨醛Schiff碱.经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电子光谱、ESR和变温磁化率表征,该类配合物为畸变四方构型.配合物Ⅱ的变温磁化率表明,铜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J=-18.9cm-1,g=2.08,F=2.7×10-3.配合物对B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稀土与甘氨酰-L-亮氨酸的配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生理条件下(37℃,I=0.15mol/L)和25℃,I=0.10mol/L时甘氨酰-L-亮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及其稀土配合物稳定常数,结果表明稀土可与该配体形成1:1配合物,并且配合物稳定性呈现明显“四分组效应”。讨论了钇的位置以及肽键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25±0.1℃,I=0.1mol·dm-3KNO3条件下,80%(v/v)DMSO—H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法测定了甘氨酸,L一缬氨酸,L-异亮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DL-苯丙氨酸等六种α-氨基酸(缩写为α-AA,记为B配体)的酸离解常数,铜(Ⅱ)-α-氨基酸.锌(Ⅱ)-α-氨基酸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铜(Ⅱ)-芬布芬-α-氨基酸(芬布芬缩写为Fen,记为A配体)和锌(Ⅱ)-芬布芬-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实验发现,在下面三对参数之间,即logβ102与pK,lOgβ111;与pK及10gβ111与logβ102,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logKM和△logβ111两个参量描述了三元配合物相对于母体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溶剂的性质,配合物分子内配体之间的疏水作用,芳环之间的堆积作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单柱离子色谱同时分析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实验以邻苯二甲酸为淋洗液,用阴离子交换柱,直接电导检测,探索了同时分析乙酸,琥珀酸,苹果酸,苯甲酸,柠檬酸,酒石酸,Cl^-,NO2^-,I^-,H2PO4^-及SO4^2-等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条件。研究了淋洗液的PH值和浓度对保留时间的影响。当浓度为0.75mmol.L^-1,pH为4.25时,分离良好,并进行了果品和饮料等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用萃取法合成了15种1,2-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2苯二酮(BPMOPP,简作H_2L)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RE_2L_3·nH_2O.通过电子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谱、摩尔电导等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配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在298K,I=0.1mol/LKNO3条件下测定了L-苏糖酸-α-氨基酸(5-取代邻菲咯啉)-铜(Ⅱ)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实验表明,生物配体α-氨基酸及L-苏糖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相应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三元配合物的含量显著大于二元配合物的含量.即L-苏糖酸能作为金属离子的载体,使金属离子易于与氨基酸或蛋白质结合而被动物吸收利用.α-氨基酸及L-苏糖酸间的相容性及其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随α氨基酸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增加而增加,二者间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而在L-苏糖酸-5-取代邻菲咯啉-铜(Ⅱ)三元配合物中,由于d-p反馈π键的存在,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随取代邻菲咯啉质子化常数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之间也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铜(Ⅱ)与3,5-二碘基-L-酷氨酸(L-I2tyr),L-酷氨酸(L-Tyr)或L-高丝氨酸(L-Hser)和L-/DL-AA〔AA代表精氨酸(Arg),赖氨酸(Lys),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或丙氨酸(Ala)〕三元混配配合物体系在不同离子强度(I=1.0或0.1mol/L KNO3)和溶剂环境〔水,50%(体积分数)乙醇-水或50%(体积分数)二氧六环-  相似文献   

10.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生理条件(37℃,I=0.15mol/L)和25℃,I=0.10mol/L时甘氨酰L-亮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及其稀土配合物稳定常数。结果表明稀土可与该配体形成1:1配合物,并且配合物稳定性呈现明显“四分组效应”。讨论了钇的位置以及肽键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CNDO/2方法经SCF计算获得了钌(Ⅱ)联吡啶配合物cis-[RuⅡ(bpy)2(L)2]的电子结构(其中bpy=2,2′-二联吡啶;L=Cl-,NCS-,CN-,NH3,NCCH3).计算结果表明,这些钌(Ⅱ)联吡啶配合物的LUMO均定域于配体bpy的最低能π轨道,而其HOMO均定域于中心钌(Ⅱ)原子的dπ轨道.随着配体L的σ电子给予能力的增强,对应配合物的HOMO能级相应增大,LUMO能级亦有所增大,两者之差值则降低.这些钌(Ⅱ)联吡啶配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变化趋势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氧化和第一还原电势变化趋势相同,并且HOMO和LUMO能级与其光谱最低吸收能和第一氧化还原电势呈现出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生理条件(37℃,I=0.15mol·L-1NaCl)下用pH电位法对15种稀土元素与L-谷氨酸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结果。玻璃电极校正用MAGEC程序进行,各体系中配合物物种的选择及其稳定常数的计算用程序MINIQUAD-82A完成,讨论了“四分组效应”及钇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用pH法在25.0±0.1℃、I=0.1mol/LKNO3条件下研究了铜(Ⅱ)与12-(2'-羟基-5取代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α-氨基酸所形成的竞争性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测定了该体系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探讨了大环配体的取代基效应及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pH法在25.0±0.1℃、I=0.1mol/L KNO3条件下研究了铜(Ⅱ)与12-(2'-羟基-5取代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酮-α-氨基酸所形成的竞争性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测定了该体系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探讨了大环配体的取代基效应及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不完全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苹果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岩  徐素君  王素芬 《分析化学》1999,27(9):1050-1053
采用一种抑制型离子色谱检测技术--不完全抑制电导检测,以0.75mmol/LNa2SO4+NaOH(pH=11.5)为淋洗液对弱酸根离子如苹果酸、酒石酸等进行了测定,得到苹果酸、酒石酸的检测限分别为1.31mg/L、3.04mg/L;在200mg/L以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9;;各离子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57%、1.60%。上率为97.7 ̄104%。常见的强酸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两个新的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μ-Cl)Cl2],配体L为2,6-二甲酰-4-基苯酚双缩苯甲酰肼,取代基分别为氯(L1)和叔丁基(L2)。配合物具有相同的组成和配位构型。变温磁化率测定结果表明,由于取代基不同,其磁交换参数分别为-46.2cm^-1(L1)和-57.6cm^-1(L2)。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两个新的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μ─Cl)Cl2〕,配体L为2,6─二甲酰─4─甲基苯酚双缩苯甲酰肼,取代基分别为氯(L1)和叔丁基(L2).配合物具有相同的组成和配位构型.变温磁化率(4-300K)测定结果表明,由于取代基不同,其磁交换参数分别为-46.2cm(-1)(L1)和-57.6cm(-1)(L2).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邻菲罗啉-N-氧化物(L1)及丙烯酸(HL2)与部分希土的三元配合物[RE(L1)(L2)3](RE=La-Nd.Sm-Tb).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热分析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Ⅲ)、Sm(Ⅲ)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讨论了阴离子对Eu(Ⅲ)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298K,I=0.1MOL/lKNO3条件下测定了L-苏糖酸-α-氨基酸-铜(Ⅱ)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实验表明,生物配体α-氨基酸及L_苏糖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相应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Eu(TTA)3L1(Ⅰ)和[Eu(TTA)3]2L2(Ⅱ)二种新的铕(Ⅲ)三元配合物(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一价阴离子、L1=4,5-二氮芴-9-酮、L2=4,5-二氮芴-9-酮连氮)。用元素分析、IR、UV和溶液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剂对Eu(Ⅲ)三元配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在CH3CN中Eu(Ⅲ)三元配合物发光效果最好,而溶剂DMF会使配合物荧光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