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吡喃分子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无色闭环的螺吡喃结构,另一种是有色开环的部化青结构。在螺吡喃分子上共轭桥连荧光素基团,构成一种双官能团融合分子,可以加强螺吡喃分子的荧光发射。这种分子可以形成很多构型构像,而只有两者完全共轭连接的构型构像才能增加分子的荧光强度。为了证明这种完全共轭构型构像的存在,本文利用时间分辨超快光谱技术来研究这种双官能团融合分子的性质。通过测试其瞬态吸收光谱以及稳态荧光的激发谱,发现在这种融合分子中,荧光素基团对螺吡喃的荧光起到了一定的增强作用,说明在这种融合分子中存在这种双官能团完全共轭的构型构像。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bcc-Fe中螺位错滑移行为和螺位错与1/2[11ˉ1]位错环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螺位错在低温2 K剪切应力下主要沿(ˉ211)面滑移;随温度逐渐升高到823 K,它容易发生交滑移,该交滑移在(ˉ110)和(ˉ211)面之间交替进行,因此随温度升高,临界剪切应力逐渐降低.当螺位错滑移靠近位错环时,不同温度下螺位错与位错环相互作用机制不同:低温2 K时,螺位错与位错环之间存在斥力作用,当螺位错滑移靠近位错环过程中,螺位错发生交滑移,切应力比无位错环时有所降低;中温300 K和600 K时,螺位错与位错环间斥力对螺位错的滑移影响减弱,螺位错会滑移通过位错环并与之形成螺旋结构,阻碍螺位错继续滑移,切应力有所升高;高温823 K时,螺位错因热激活更易发生交滑移,位错环也会滑移,两者在整个剪切过程中不接触,剪切应力最低.  相似文献   

3.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找出手性环丙烷螺环化合物(C21H21NO3)的最低能量构型后,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AM1、PM3优化了该化合物的构型,优化计算所得的结构参数与X射线晶体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并对其进行了振动分析,指动分析,指认了该化合物各类型振 红外特征吸收峰。在此基础上用同样方法即分动力学、AM1、PM3预测了合成手性环丙烷螺环化验事物时伴随产生手性二氢呋喃衍生物(C21H21NO3)的结构参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和鉴定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发光试剂6-磺酰香豆素-CD(吣-Cs-β-CD)。在碱怀条件下,经过足够的光照,它有产生强而稳定的荧光,以其为腐朽 ,研究了对客体环己醇,环己烯,环己烷和溴代环己烷分子的认别性能,计算出相应的包结常数和识别因子。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罗丹明B酰胺-氧杂杯芳烃衍生物1。在以Tris-HCl作为缓冲体系的乙腈溶液(pH7.0)中,化合物1本身无色且无荧光,加入Sb3+后,1的螺环结构打开,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再加入Ca2+则导致1-Sb3+配合物的荧光猝灭及红色消失。在此条件下,其他共存离子没有明显响应。因此1-Sb3+配合物可作为检测Ca2+的超分子荧光和比色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LB膜中螺吡喃材料的光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B技术制备螺吡喃有序分子膜,研究了气液界面上螺吡喃材料在不同成份和不同pH值亚相时的成膜行为,着重研究了螺吡喃在LB膜这个特殊介质环境中不同于溶液的光致变色机理和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观测7HQ在固态基质中的吸收光谱,研究7HQ被紫外光照射后物种的变化,表明光照前分子主要以烯醇构型存在。受紫外光337.1nm,照射后部分烯醇构型转变为酮式构型和其它构型,样品被光照后存放2个月,其吸收光谱仍保持不变,这些结果说明7HQ在光存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爆轰波对碰驱动下金属圆管对碰区易出现过早断裂现象,为了推迟圆管对碰区的断裂时间,文中在紫铜圆管对碰部位设计了铝保护环结构,以研究加环后紫铜圆管对碰区的膨胀变形特性及其对圆管对碰部位破裂时间的影响。采用高速分幅摄影、脉冲x光照相两种观测技术,对加环紫铜圆管在爆轰波对碰驱动下的膨胀变形及破坏过程进行了观测。实验装置示意图及高速分幅摄影实验结果见图I。  相似文献   

9.
光敏分子和它们在光作用下发生的异构化一直是分子光化学研究领域中感光趣的课题。含有光敏基团的铼配合物的一个新颖特性是其具有电致发光性质。为弄清结构与功能性质的联系 ,本文研究了 Re(CO) 3 (2 ,2 '-联吡啶 ) [4- (4'-硝基苯己烯基吡啶 ) ]高氯酸盐的 FT-Raman和 FT- IR光谱 ,指认了光照前和光照后的拉曼位移。讨论了这些变化与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密度泛涵理论对具有四元环、五元环、六元环、七元环、八元环和九元环等的C60富勒烯及其非经典衍生物:C62,C60,C59和C58共8个笼状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和电子结构计算,得到平衡构型下的结合能、HOMO-LUMO能隙、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对具有缺陷环的富勒烯,还研究了H2分子的贯穿行为,讨论了贯穿势垒与缺陷环尺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N-(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是一种新合成的NPMI类化合物,在B3LYP/6-311++G**水平对N-(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分子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热力学性质计算,得到它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该分子中两个C=O与五元环在同一个平面内,苯环上硝基中的N-O与六元环也在同一个平面内,五元环与六元环呈129.6的二面角,整个分子不具有对称性;热容、熵、焓等热力学性质与温度之间存在很好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硅衬底Ba1-xSrxNbyTi1-yO3薄膜光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清  黄美浅  李观启 《应用光学》2005,26(5):45-049
利用硅平面工艺和氩离子束镀膜技术在SiO2/Si衬底上淀积一层厚45nm的钛铌酸锶钡(Ba1-xSrxNbyTi1-yO3)薄膜,制成Al/Ba1-xSrxNbyTi1-yO3/SiO2/Si结构平面型薄膜电阻器。测试了该薄膜电阻器的吸收光谱,不同照度、电压下的光电流,调制光下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钛酸钡中掺入锶(Sr)和铌(Nb)后,禁带内引入了杂质能级,钛铌酸锶钡禁带宽度变为2.7eV,且可见光区域存在连续的吸收峰。该薄膜在近紫外及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光敏特性,其灵敏度和光电导增益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光照特性。光照强度较低时,电阻器的光照特性属于单分子复合过程;光照强度较高时,电阻器的光照特性属于双分子复合过程。通过对该薄膜电阻器频率特性的测量得出:在光照度为200lx时,薄膜中光生载流子的寿命为27ms。  相似文献   

13.
最近,英国爱丁堡大学的DavidLeigh和同事发现应用“信息棘齿”(informationratchet)控制粒子的运动可以使系统偏离热平衡.在实验中他们用到了一种叫作“Rotaxane”的物质,这是一种在带有长链的分子上套入环状化合物的特殊络合物,小环可以在长链上滑动,长链上有一个类似开关的结构可以限制小环的运动.当Rotaxane被光线照射后,小环吸收光子并将能量传递给开关,开关的形状临时发生改变,让小环通过.但是一旦小环通过,它就不能再向开关传递能量,它被棘齿卡在了另一端.  相似文献   

14.
用密度泛函B3LYP/STO-3G*和B3LYP/6-31G*方法对血红素模拟物分子铁卟啉分子Fe(TPP)Cl和Fe(TPPF20)Cl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单点能量计算,对它们的分子轨道、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分布做了详细分析.数据表明,有部分自旋电子由Fe原子向卟啉环转移,同时有部分自旋与Fe原子3d轨道上单电子自旋相反的电子由卟啉环向Fe原子迁移.两个铁卟啉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结构相似,电子和自旋在卟啉环与Fe原子之间的转移是由于Fe-卟啉环间的π键和σ键相互作用引起的,氯化四全氟代苯基铁卟啉分子中的这种转移更强一些、稳定性更强一些.另外,还根据分子轨道对称性讨论了催化活化分子O2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郭可信 《物理》1995,24(12):739-742
评C_(60)分子发现10周年出版的两本专著──兼论专与博及科学发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郭可信(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北京100080)1825年,法拉第发现苯C_6H_6.40年后,Kekule给出它的六角环结构,从而奠定了具有二维芳香性的有...  相似文献   

16.
刘春艳 《光散射学报》2003,15(2):121-122
关于表面增强Raman散射效应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不同的吸附分子,一类是关于不同的衬底材料。比较容易观测到表面增强Raman散射效应的分子大都是一些含有π键,孤电子对和环结构的分子。而具有饱和结构的分子则难于观察到表面增强Raman散射效应。表面增强Raman散射效应使用的衬底材料主要是Ag,Au和Cu,其他如Pt,Pd,CA,Co等金属上也有弱的表面增强Raman散射效应。本文介绍“非常规”吸附质和衬底条件下的SERS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B3LYP-D3(BJ)计算方法研究了金催化丙二烯基化合物合成螺环[4,5]癸烷骨架的反应机理。通过SMD模型在实验对应的CH3CN溶剂体系中进行单点能量计算得出更准确的能量。计算研究表明,该反应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烯丙基和乙烯基端基碳原子的分子内环加成、四元环重构为五元环的半频哪醇重排过程、消除反应释放催化剂并得到产物。结果显示第一步是反应的决速步骤,其活化自由能相对较低为70.18 kJ/mol,表明金催化的合成反应在室温条件下能够发生。  相似文献   

18.
螺吡喃聚合物薄膜在短波辐照后的曝光灵敏度和偏振敏感性均得到显著提升.基于这一特性,在线偏振的蓝紫光(405nm)伴随下,用两束耦合的绿光(532nm)以s-p的记录模式在螺吡喃掺杂的PMMA聚合物薄膜上构建全息光栅,并通过低功率红光(632.8nm)进行探测.在405nm和532nm双光子共同作用下,衍射效率动力学特性强烈依赖于辅助光功率.研究发现,405nm激光辐照产生了两种作用:一方面为记录光提供了可取向的部花青分子;另一方面,扰乱了532nm激光形成的折射率光栅并降低了部花青分子的转化活性.考虑到光栅随机光场区的部花青分子聚集体的存在,本文建立了包含衍射效率与各分子光响应速率关系的理论模型.实验数据与拟合结果精准吻合,有效地解释了偏振全息记录中螺吡喃与部花青分子相互转化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理论水平计算研究含酯基和吡啶环的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速率.结果表明,酯基双取代的苯并菲衍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空穴和电子传输速率,分别为0.22 cm2/v•s和1.51 cm2/v•s.同时引入酯基和吡啶环均不利于空穴和电子传输.使用有限场(FF)方法计算分子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显示,在酯基和吡啶环之间引入柔性碳链的分子与不含吡啶环分子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基本一致,均具有较高的电荷传输速率和良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20.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及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一系列喹唑啉衍生物分子的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及分子性质(广义结构)的各种参数,用以探讨该类药物分子的结构与对核因子抑制活性的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因素,建立了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环D上17位碳原子上的取代基X的疏水参数、环A中R1取代基上第一个原子的净电荷及该取代基的立体参数,以及环A上3位碳原子的净电荷与化合物的抑制活性紧密相关,它们是影响化合物抑制活性的主要因素.采用“leaveoneout”法进行预报检验,其交叉检验相关系数较大,表明所得的模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方程入选的都是可计算参数,这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该类NFκB活性抑制剂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