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试验室》2021,40(9):1010-1014
建立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检测葛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方法。采用C18毛细管色谱柱,以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优化流动相比例、流动相流速、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浓度和pH、分离电压等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为17.5 mmol/L 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pH 4.0):甲醇=55:45(V/V),分离电压3 kV,流动相流速80μL/min,检测波长250 nm的条件下,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质量浓度在20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60~0.9982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8.6%~100.9%之间,RSD为3.1%~3.5%之间。该方法已用于葛根中异黄酮类物质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2.
大豆苷元磺化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大豆苷元进行结构修饰和改性,利用磺化反应合成出强水溶性异黄酮新化合物大豆苷元磺酸钠,采用IR,MS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大豆苷元磺酸钠(C30H36Na2O23S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6948(14)nm,b=1.3277(3)nm,c=2.0401(4)nm,α=105.16(3)°,β=90.75(3)°,γ=92.73(3)°,V=1.8138(6)nm3,Z=2,μ=0.266mm-1,F(000)=908,大豆苷元磺酸钠的晶体结构中包含大豆苷元磺化物异构体4′,7-二羟基异黄酮-3′-磺酸钠和4′,7-二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及9分子水,配位水氧原子与钠离子配位在晶体内部形成一维聚合钠离子直链,该钠离子链将两种大豆苷元磺酸钠异构体及分子水联结在一起,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对于大豆苷元磺酸钠晶体结构的形成和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生理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苷元磺酸钠的抗缺氧缺血作用明显优于大豆苷元.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复方脑得生有效部位中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芹糖基葛根素和大豆苷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Hyspersil ODS-2色谱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9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25℃。4种化合物在20 min内均得到良好分离,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102%。运用该方法对复方脑得生有效部位中的4种异黄酮进行同时测定,总含量在37.3%~37.8%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环糊精修饰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CD-MEKC)同时分离检测橙皮苷和柚皮苷对映体。实验优化的条件为:以60mmol/L胆酸钠(SC)+30mmol/L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20 mmol/L NaH2PO4-100 mmol/L NaOH(pH=9.0,97%(V/V))+3%(V/V)甲醇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5kV,紫外检测波长214nm。在上述最佳条件下,橙皮苷和柚皮苷对映体在9min内得到完全分离,橙皮苷对映体的检测限(S/N=3)分别为0.13μg/mL和0.25μg/mL;柚皮苷对映体的检测限(S/N=3)分别为0.14μg/mL和0.07μg/mL。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胃苏颗粒制剂中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对映体测定,回收率在86.0%~113.2%之间。  相似文献   

5.
实验选取与抗炎免疫密切相关的磷酸二酯酶4为靶点,应用超滤液质联用技术和酶体外活性抑制实验筛选并鉴定了葛根中抑制磷酸二酯酶4活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4的作用,IC50值为0.04g/L.葛根素抑制磷酸二酯酶4作用最强,其次为大豆苷和大豆苷元,IC50值分别为52.79,71.54和122.17μmol/L.超滤液质联用实验筛选结果与体外活性实验一致.3′-羟基葛根素和3′-甲氧基葛根素在2个实验中均没有抑制磷酸二酯酶4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单甲基化大豆苷元磺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在豆苷元为原料合成出强水溶性异黄酮类化合物: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 -3'-磺酸钠(1)和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3'-磺酸钴(2)。抗缺氧缺血活性试 验表明:化合物1和2的抗缺氧缺血活性比大豆苷元好。X-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 2晶体结构以Co~(2+)为对称中心,含6分子配位水和10分子结晶水,16个分子和7- 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3'-磺酸根的羰基、羟基、磺酸基氧原子相互之间通过多个 氢键在晶体内部形成复杂的三维空间网络。  相似文献   

7.
液质联用分析葛根提取物及中药片剂中异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宏哲  王华  关亚风 《色谱》2005,23(5):477-481
采用反相C18毛细管液相色谱柱,以乙腈(含0.1%(体积分数,下同)三氟乙酸)和水(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6 min内分离了葛根异黄酮提取物以及愈风宁心片中的主要成分。采用毛细管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对葛根提取物以及片剂中的几种主要异黄酮类化合物做了结构分析,发现葛根素是主成分(提取物中其平均质量分数是13.32%;片剂中每片含量19.28~24.34 mg)。对微量未知化合物,用它们的子离子谱图与已知化合物的谱图比较,推测其成分为3′-甲氧基葛根素和3′-甲氧基大豆苷。  相似文献   

8.
雷英杰  杨易成 《应用化学》2009,26(3):306-310
分别以Friedel-Crafts反应和Hoesch反应制备的7-羟基异黄酮/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和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5,7-二羟基-4'-氯异黄酮为苷元,以三(3,6-二氧杂庚基)胺(TDA-1)为相转移催化剂,NaHCO3/KCl体系为碱性介质,研究了异黄酮类化合物与1-溴-2,3,4,6-O-四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进行偶联反应制备糖苷的合成工艺,其结构经IR和1H NMR以及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的确证,总收率分别为64%、61%、55%和58%.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滤液相色谱和电喷雾质谱技术,结合基质金属蛋白酶-2体外抑制实验,对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均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其中葛根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最强,其次为大豆苷和大豆苷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毛细管电泳柱后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测定3种卡那霉素类抗生素。研究了在反向电渗流条件下HAc-NaAc缓冲液酸度和浓度对卡那霉素类抗生素分离的影响,研究了Na2B4O7缓冲体系和柱后衍生试剂萘二醛/2-巯基乙醇浓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采用50 mmol/L HAc-NaAc(pH5.0) 0.5 mmol/L CTMAB溶液为分离缓冲液,样品在-15 kV下分离,与柱后衍生试剂1.0 mmol/L NDA 8.0 mmol/L 2-ME 35 mmol/LNa2B4O7(pH10.0)的30%(V/V)甲醇溶液反应,激发诱导荧光检测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检出限为3.6×10-5~5.2×10-5g/L;本方法用于动物组织中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2%;回收率为90.2%~95.3%(n=4)。  相似文献   

11.
延玺  李玉梅  于静  丁万见 《化学学报》2007,65(17):1845-1850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水溶性的3'-磺酸钠-4',7-二羧甲氧基异黄酮(L1)和3'-磺酸钠-4'-羟基-7-羧甲氧基异黄酮(L2), 采用IR, UV, 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和母体大豆甙元(D)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free radical, 简称DPPH)的清除活性; 并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在全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电荷布居分析, 计算了它们抽氢反应的生成热(∆Hf), 从而从理论上探讨了目标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两种水溶性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活性要优于母体大豆甙元, 对于目标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 实验和理论结果都显示其清除活性要优于大豆甙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查尔酮途径全合成了一种异黄酮碳苷类化合物(葛根素),总收率1.0%。首先4-乙基-6-叔丁基间苯二酚与2,3,4,6-四-O-苄基吡喃葡萄糖基三氟乙酰亚胺酯发生糖基化反应制得碳苷(3); 3依次经脱叔丁基和氧化制得苯乙酮类化合物(5); 5经查尔酮路线转化为葛根素,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拆分2-羟基-3-甲氧基-3,3-二苯基丙酸的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的pH值和浓度、手性选择剂的种类及浓度、有机改性剂种类及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60 mmol/L磷酸氢二钠(pH=9.10)为运行缓冲溶液,舍35.7 mmol/L羟丙基-β-环糊精和5%甲醇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 Pall.)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用UV、IR、MS和NMR等技术,结合文献,确定其结构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异黄酮(Ⅰ);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异黄酮(Ⅱ);5,4′-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Ⅲ);5-甲氧基-4′-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Ⅳ)。这四种化合物均首次从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 Pall.)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相转移催化合成黄豆黄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甲氧基间苯二酚和对羟基苯乙腈通过Hoesch反应制备的7,4'-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黄豆黄素)为苷元,以三(3,6-二氧杂庚基)胺(TDA-1)为相转移催化剂,碳酸氢钠/氯化钾体系为碱性介质,研究了黄豆黄素与1-溴-2,3,4,6-O-四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进行偶联反应制备大豆异黄酮黄豆黄苷的合成工艺,糖苷化反应收率为77%,结构经IR和1H NMR以及元素分析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16.
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豆异黄酮粗提物后,以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PHPLC)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单体。以SHIM-pack PRC-ODS(20 mm×250 mm,5μm)制备柱,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及流速、进样量对分离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水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800μL,流速10 mL/min,在120 min内实现了6种异黄酮单体的基线分离及制备。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鉴定,6种异黄酮单体依次为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素、黄豆黄素、染料木素。6种产品的纯度分别为95.54%、90.14%、100%、100%、96.27%、100%。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稳定性好、产品纯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豆异黄酮标准品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豆异黄酮粗提物后,以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PHPLC)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单体。以SHIM-pack PRC-ODS(20 mm×250 mm,5 μm)制备柱,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及流速、进样量对分离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水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800 μL,流速10 mL/min,在120 min内实现了6种异黄酮单体的基线分离及制备。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鉴定,6种异黄酮单体依次为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素、黄豆黄素、染料木素。6种产品的纯度分别为95.54%、90.14%、100%、100%、96.27%、100%。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稳定性好、产品纯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豆异黄酮标准品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甲氧氯普胺对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 建立了检测甲氧氯普胺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 最佳实验条件为: 检测电位1.18 V, 钌联吡啶浓度5 mmol/L, 检测池磷酸缓冲溶液40 mmol/L (pH 7.2), 分离磷酸缓冲溶液20 mmol/L (pH 6.1), 进样电压12 kV, 进样时间10 s, 分离电压14 kV. 方法的检测限(3σ)为5.0×10-3 mg/L, 线性范围为 0.03~9.52 mg/L, 相关系数为0.9990, 回收率为98.0%~101.7%. 对家犬体内甲氧氯普胺血药浓度的监测发现, 给药1.5 h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 血药浓度的半衰期约为4 h. 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进样量少等特点, 可用于甲氧氯普胺血药浓度监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测定黄芪黄酮苷酶解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分析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黄芪黄酮提取物主要包含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 10 -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以及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等黄酮苷,黄芪黄酮提取物经过β-葡萄糖苷酶(1 IU/mL)粗酶液酶解后,HPLC-ESI-MS分析酶解生成产物主要为黄酮苷元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3-羟基-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以及7, 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其中前两种主要的黄酮苷酶解率均达90%以上.酶解后所得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是酶解前的1.4倍.因此,通过β-葡萄糖苷酶水解可以有效地将黄芪黄酮转化为相应的黄酮苷元,大大提高黄芪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刘梦影  俞雅芮  黄娇  张艺  黄静 《合成化学》2022,30(5):387-392
为研究高海拔种植大马士革玫瑰的化学成分,采用95%乙醇为溶剂进行连续回流提取,并采用硅胶、聚酰胺、C18及Sephadex LH-20凝胶等材料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了9个黄酮醇类化合物(1, 3, 5~11)和两个黄酮类化合物(2和4),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并结合理化方法鉴定为:5,7-二羟基-3,6,4'-二甲氧基黄酮醇(1)、 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2)、 5,7,4'-三羟基-3,6-甲氧基黄酮醇(3)、 5,7-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4)、 5,4'-二羟基-3,6,7-二甲氧基黄酮醇(5)、 5,7-二羟基-3,6,8,4'-三甲氧基黄酮醇(6)、 8-甲氧基山奈酚(7)、山奈酚(8)、槲皮素(9)、槲皮素 3-O-a-L-阿拉伯呋喃糖苷(10)、银锻苷(11),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蔷薇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 10、 11为首次从大马士革玫瑰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