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题化合物的分子式为[Eu(NO3)6][Eu(NO3)2C12H24O6]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a=28.772(6),b=11.142(2),c=12.024(2)Å,β=112.63(2)°,Z=2。对1167个可观察反射(I≥3σ(I)),用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0.063。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学上有三个不同的离子,(1)[Eu(NO3)6]3-,(2)[Eu(NO3)2C12H24O6]+(有序)和(3)[Eu(NO3)2C12H24O6]+(无序)。前两个离子都具有C2h对称性。第三个离子是C1对称性,它有一个无序的冠醚环。在Fourier图上二个冠醚环叠加,它们的相互交错角为32°。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介电损耗法测定了(NH4)2IrCl6和(NH4)3IrCl6在不同加入量(10-8~10-3M/MAgX)时对物理成熟后的AgCl(Br、I)乳剂的离子电导的影响。随着铱盐加入量的不断增大,介电吸收峰fmax不断向低频方向偏移。当掺杂量达到10-3M/MAgX时,吸收峰明显变宽。(NH4)2IrCl6和(NH4)3IrCl6的加入量相同时,这两种铱盐所导致的fmax的偏移也相近。 铱盐对于调变已经物理成熟的AgCl(Br,I)乳剂的离子电导率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制备了15种稀土元素与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酸(EHPAEH)的固体和溶液络合物,测定了他们的FT-IR光谱和减法光谱。在固体和溶液络合物的减法光谱中,在1200cm-1和990cm-1附近,得到两对正峰和负峰。前一对分别对应于νp=0→M和νp=0,后—对分别对应于νp-0-M和νp-0-H。 νp=0→Mp—0—M和远红外区的150cm-1峰(ν0=M)随镧系原子序数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四分组”效应。稀土元素钇(Y)的位置在Er和Tm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8个不同结构的饱和漆酚冠醚(1~8)为传感活性物质,研制了10种铊(Ⅰ)离子选择电极,综合性能最好的为1号和4号两个电极。它们的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4×10-7~5×10-1和8×10-7~1×10-1mol/L TINO3,检测下限分别为1×10-7和6.5×10-7mol/L TINO3,对钾离子的选择优于文献报道的其它冠醚铊(Ⅰ)离子电极。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研究了稀土催化聚合的聚丁二烯(Ln-PB)的结晶速率与分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Ln-PB的结晶速率在η=5.6×105左右有一极小值,而在η=3.4×106左右有—极大值。 从实验中还发现,Ln-PB的结晶在-20℃左右,由单二维核生长逐渐转变为多二维核生长。 本作工根据结晶成核理论,计算了不同分子量Ln-PB结晶折叠面的比表面能,σe表明当 η<106时,σ3随分子量的变化很小;当η>106时,σe随分子量的增加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6.
在碱性水溶液中获得了组分为Na4H[Cu(H2TeO6)2]·17H2O的晶体配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单晶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 P1-,a=0.5939(2)nm,b=0.8957(3)nm,c=1.2555(3)nm,α=98.49(2)°,β=98.98(2)°,γ=93.94(2)°,V=0.6495(3)nm3,M=913.7,Dc=2.34s/cm3,Z=1.晶体中二个畸变的TeO4(OH)2八面体与中心Cu(Ⅲ)离子螯合,构成属准D2h点群对称的CuO4平面,Cu-O键长分别为0.1830nm和0.1844nm。配合物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于270nm和405nm处有两个强的配体至金属电荷转移谱带。  相似文献   

7.
光敏还原甲基紫精的产物,正离子自由基(MV+)的吸收光谱(ε605=1.1×104395=3.3×104)和敏化剂的吸收光谱重叠。光照过程中产生的MV+,与敏化剂竞争光子,产生屏蔽作用。随着MV+浓度的增大,敏化剂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光子数逐渐下降,进而影响这反应量子产率的测定。应用Rougee等人报道的关系式, 对敏化剂所吸收光子分数进行校正,得到一较准确的测定量子产率的方法。全部数据处理在APPLE Ⅱ微机上进行,操作简单,计算快捷。这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其他产物和吸光分子有重叠吸收光谱的光反应中。  相似文献   

8.
前文报导了锆(Ⅳ)在NaNO_2酸性溶液处理过的THAQ-硼酸缓冲溶液中可以进行示波极谱定量测定。本文对THAQ在硼酸缓冲溶液中出现的各电流峰性质和NaNO_2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研究。经实验求算出参加THAQ电极反应的电子数和H~ 数。THAQ第三、第四级离解常数Ka_3,Ka_4分别为3.2×10~(-10)和2.0×10~(-13)。最后论证了THAQ和Zr(Ⅳ)-THAQ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K2Co[Fe(CN)6〕•H2O和Co3〔Fe(CN)6]2•7H2O的热分解经过脱水、放出(CN)2和HCN或C≡N-键断裂,最终固相产物中有铁钴合金生成。CN-的多重键在加氢时断裂,生成NH3和CH4。以CN-作为加氢反应的探针,考察了C≡N-键在金属双端基间的配位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磷酸铕钾晶体KEu(PO3)4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7.932(4)Å,b=8.375(1)Å,C=7.261(3)Å,β=92.05(4)°,V=482.0Å3,Z=2。用PW-1100四圆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独立衍射点数为979。用重原子法解出晶体结构。结构参数采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的R=0.084。基本结构单元是(PO3)n螺旋带,它们由共角的四面体构成。由氧原子构成铕离子的八配位十二面体。最短的Eu—Eu距离为6.93Å。  相似文献   

11.
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的流变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丁羟)的流变性质,它是剪切速率、温度和分子量的函数。测量是在HAAKE RV2锥板式粘度计上进行的,温度15—70℃,剪切速度0—2,275s-1。 当丁羟本体粘度小于1Pa•s,剪切速率低于650s-1时,其流动行为基本为牛顿型,在其它条件下则为非牛顿型。当丁羟分子量在1,000—5,600范围内,其本体粘度与温度关系符合经验公式:logηa=A+B/T。我们也确立了本体粘度与数均分子量的关系,在20℃时ηa=2.09×10-8Mn2•52,在25℃时为ηa=1.14×10-8Mn2•55。  相似文献   

12.
用恒电流充电曲线法研究了CKOH、CAl以及电流密度对铝电极惰化的影响,得到i~τ-1/2之间符合如下的不稳定扩散方程: 曲线由不同斜率的两条直线组成,iL系铝腐蚀产生H2搅拌的影响。同时,还求得了几种KOH溶液中CAlS和DAl的值。 实验结果表明:低电流密度区,惰化过程受Al(OH)4-扩散控制,由过饱和Al(OH)4-溶液中析出成相的Al(OH)3或Al2O3膜,引起电极惰化。高电流密度区,除扩散外,还可能由电化学反应直接形成表面惰化层。  相似文献   

13.
环型聚苯乙烯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PC-LALLS等方法对环型聚苯乙烯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环型聚苯乙烯(RPS)是由两端具有活性基团的线型聚苯乙烯通过环化反应制备的,分子量由3×104至2.7×105。结果表明在θ溶剂和良溶剂中RPS与线型聚苯乙烯(LPS)特性粘数之比g(=[η]r/[η]1)分别约为0.63和0.65;RPS与LPS无扰均方回转半径之比(< R2 >/< R2 >o1)为0.55—0.59,两者都与大环的理论值相近。实验结果还表明环型高分子符合GPC普适标定原理,此外,求出了RPS在环已烷,甲苯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的粘度-分子量方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以工业废渣铝灰与盐酸反应制取聚氯化铝的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0.5~3N的盐酸浓度范围内,反应速度与盐酸浓度的1.5次方成正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8kJ/mol-H2。以某厂提供的铝灰为试样,测得动力学方程式为 dH2/dt=6.2×102·exp(-5.8×103/T)·W·CHcl1.5(mol/s)。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镀铜铂电极和暂态恒电流阶跃的方法测得了铜物显(铜物理显影)体系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单电极Cu2+还原的阴极极化曲线与NaBH4氧化的阳极极化曲线交点的混合电位Emp=-715mV,对应的iR为8.9×10-4Acm-2。这与直接测得的铜物显体系的Emp=-720mV,和iR=8.7×10-4Acm-2很相近。这意味着应用混合电位理论来分析铜物显过程是合理的。在铜物显的混合电极系统中,Cu2+还原的阴极反应与BH4-氧化的阳极反应相互影响很小。当镀铜电极表面涂有明胶时,反应速率降低(6.09μgcm-2min-1),与动力学测得的结果(4.82μg cm-2 min-1)比较接近,而在不涂明胶的电极上反应速率则大得多(17.12 μg cm-2 min-1),这表明了明胶对物显过程的显著影响。根据Tafel方程,从极化曲线斜率可求碍转移系数α=0.48,并推测铜沉积过程是两步单电子转移反应,且第一个电子的转移是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6.
标题化合物K8H(BW11O39)·13H2O属立方晶系,空间群P43m,a=10.710(1)Å,V=1228.58Å3,Z=1;DO=4.39g·cm-3,Dc=4.42g·cm-3。(BW11O399-离子属于不饱和α-Keggin型结构,B原子位于O2四面体的中心。测定并研究了化合物的IR和Raman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用自己设计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NO3)3•4H2O-B15C5-CH3CN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发现同生成它的母液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固态络合物的组成为La(NO3)3•B15C5•4H2O,在一般条件下的相对稳定形式为La(NO3)3B15C5•2H2O。说明了Cassol和King等人所得无水络合物La(NO3)3•B15C5是由于后处理条件不当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聚(烯烃砜),即聚(环己烯砜)和聚(苯乙烯砜),并对它们进行了物理表征,给出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及热重分析等的测试数据。用聚(环己烯砜)和聚(苯乙烯砜)作为抗蚀剂,其曝光特性:前者,灵敏度为5×10-6库仑/厘米2,分辨率为0.75微米,反差约1.5;后者分别为6×10-5库仑/厘米2,0.36微米及约2.5。尤为重要的是,聚(苯乙烯砜)具有优良的耐干法刻蚀的性能。聚(环己烯砜)作为强磁场聚焦电子照相记录材料,分辨率高于1.5微米。聚(苯乙烯砜)作为远紫外抗蚀剂,分辨率达0.5微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锆-EDTA-(口底)唑混配型络合物的显色条件,表明在pH5.6-6.6形成了Zr(Ⅳ):EDTA:(口底)唑=1:1:1的稳定络合物,ε=2.81×104max=503nm);锆在0-50微克/25毫升遵守比耳定律。并测定了镍基高温合金及铝镁合金中的微量锆,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吸收光谱研究了3,3′-二(γ-磺酸丙基)-9-乙基-4,5,4′,5′-二苯并噻碳菁三乙胺盐(Ⅰ)在DMF-水混合溶剂中存在的状态,求得室温下该染料只存在二聚平衡的浓度范围。用本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精密量热系统,测量了25℃染料溶液的稀释热。在含45% DMF的水中,生成1摩尔二聚体的△H298、△G298及△S298分别为-(49.6±1.3)×103J、-(13.1±0.1)×103J和-(122.7±3.2)J·K-1;在含35% DMF的水中分别为-(36.0±1.0)×103J、-(19.1±0.1)×103J和-(54.0±1.5)J·K-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